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浇连续箱梁顶推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内容目录1、施工工艺针对的工程概况 2、施工方案概述 3、提升系统的配置4整体液压顶推施工程序5、施工技术措施 6、箱梁落梁施工1、施工工艺针对的工程概况本工程现场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和赞比亚边境的Chembe码头附近,桥梁横跨两国之间的Luapala河, 河为赞比亚的第二大河。在赞比亚侧通过新建1.1km引道与既有通往Mansa of provincial capital Luapala province的M3公路连接,在刚果侧通过新建1.2km引道与现有的一条砾石路相连。桥梁全长320m,下部结构为扩大基础,圆端型板式桥墩,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上部为40
2、m+48m5+40m连续预应力箱梁结构。箱梁为单箱单室结构,梁的混凝土为7孔共2400余立方米,引道宽度10.3m,桥头路基高度约10米。总工期要求为18个月。其中最大孔跨48米跨度的箱梁约重950T左右,顶底板束在顶推施工过程中作为前期束,顶推到位后全部做永久束,箱梁顶推到位后张拉腹板束。桥面坡度主线双向横坡2%;总重约6400T。本工程-赞比亚谦比大桥-采用顶推法进行施工。 2、施工方案概述2.1施工顶推设备介绍 2.2工作原理 2.3本施工方案 2.4牵引拉杆 2.5落梁设备 2.1施工顶推设备介绍连续顶推设备采用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ZLD连续顶推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各类桥梁
3、及各种大型物件的水平顶推和水平转体工程,是大吨位施工的理想机具。ZLD自动连续顶推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它的连续性和同步性。连续性,就是它能不断的并且匀速地将一大型物件水平顶推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距离或水平转体任意度角;同步性,就是它能多台千斤顶同步工作。这样,不仅克服了多点顶推中由于反复起动、停止而对工程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大大地加快了施工的速度。ZLD自动连续顶推系统目前有200kN级、600kN级、1000kN级等三个品种,并可根据用户要求专门设计。目前已成功用于广东九江二桥、湖南邵阳资江大桥等大量工程。 2.2工作原理图1 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自动连续顶推泵站和主控台三者关系示意图 ZLD自
4、动连续顶推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自动连续顶推泵站和主控台,其相互关系如图 2.2.1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 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的结构如图2-2 2.2.1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序号项 目单位性能指标序号项 目单位性能指标1公称张拉力kN 10005穿心孔径mm1252公称油压MPa 31.56外形尺寸mm40015803张拉活塞面积m23.141610-27质 量kg 8004回程活塞面积m21.107410-28张拉行程mm 200ZLD100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技术性能表 2.2.2自动连续顶推泵站 图2-1 泵站液压系统原理图 1、电磁换向阀 2、溢流阀 3、压力表 4、油泵 5
5、、电动机 6、滤油器位7、油箱 A1、后顶进油管 B1、后顶回油管 A2、前顶进油管 B2、前顶回油管 2.2.2自动连续顶推泵站额定油压MPa31.5额定转速r/min1460额定流量L/min26柱塞数个6油箱容积L250容积效率%87电机功率kW7.5质量kg330用油种类1030#液压油外形尺寸mm10007601170ZLDB自动连续顶推泵站技术性能表 2.3 本施工方案 连续顶推示意图3 采用14台ZLD100自动连续顶推千斤顶,14台ZLDB液压泵站和1台ZLDK-16主控台组成。 2.4 牵引拉杆 牵引拉杆采用钢绞线柔性拉杆,直径为15.24,强度等级为1860Mpa 。钢绞线
6、分左右旋结构,预防在牵引过程中由于钢绞线扭转应力而发生扭转现象。钢绞线穿过设于固定端的拉锚器,另一端穿过自动连续千斤顶的前、后夹持器。 2.5落梁设备 落梁选用YBD400-18型千斤顶,为了受力自动调节更加合理,千斤顶活塞顶部设一球铰结构的垫板,底座设钢板垫块。 3、提升系统的配置 3.1顶推设备布置 3.2 纠偏技术措施 3.3滑道、反力点的结构 3.1顶推设备布置图4 千顶布置示意图14台ZLD100型连续顶推千斤顶,每台千斤顶配1台ZLDB自动连续顶推泵站,用1台主控台进行控制顶推施工。总控制室设在预制箱梁旁,在A-G中的7个桥墩上各安装2台千斤顶和2台泵站,主控台放在A桥墩周围。千斤
7、顶布置见图 图9 ZLD100自动连续顶推支座的安装尺寸 3.2 纠偏技术措施顶推过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箱梁横向偏位,为了保证梁按设计轴线滑动。所以导向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利用顶推行进状态,导向纠偏的力不是很大,本工程可采用平滚式导向装置,见图 图5 平滚式导向装置示意图 3.3滑道、反力点的结构图6 顶推滑道纵向构造示意图 3.3滑道、反力点的结构图7 滑道板构造图 3.3滑道、反力点的结构图8反力点拉锚器结构 4整体液压顶推施工程序4.1牵引钢绞线下料 4.2牵引钢绞线穿索 4.3顶推设备安装 4.4空载联调 4.5开始连续顶推 4.1牵引钢绞线下料钢绞线下料长度应考虑
8、每次箱梁的牵引长度及临时支架的长度,同时考虑千斤顶工作长度、固定端工作长度和张拉端预留长度等。根据箱梁的最大自重量考虑滑移受到的摩擦阻力和爬坡阻力,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后确定出钢绞线的数量。 4.2牵引钢绞线穿索千斤顶安装就位后,将油路同时接通前退锚顶和后退锚顶,开动泵站,将前工具夹片和后工具夹片顶开,同时保压。 钢绞线的一端带上引线套,逐一从后顶尾部穿心孔内穿入,此时应注意将前后工具锚板各孔中心找正,再顺次穿过牵引装置上的后、前工具锚板。注意,使用的钢绞线应尽量左、右旋均布;不能交叉、打绞或扭转;不得拆、碰行程开关组件,以免穿束后难以安装、调试、空载联试等。 4.2牵引钢绞线穿索将油路卸荷,
9、顶锚板在弹簧作用下回位,把夹片压紧。检查顶锚板上各钢绞线与锚板孔是否对正,同时保证钢绞线没有交叉和扭转,最后用手动拉紧器或其它设备预紧各钢绞线,使各根钢绞线松紧程度基本一致。 操作各泵站,预紧各千斤顶钢绞线,使各千斤顶钢绞线松紧程度基本一致。将前、后退锚顶的油嘴拆下,等需松夹片时再装上,以免在顶推过程中因活塞的旋转而将油嘴碰坏。4.3顶推设备安装4.4空载联调钢绞线预紧,先用人工手拉钢绞线弧度基本一致,再用千斤顶整体预紧。4.5开始连续顶推顶推过程中,各千斤顶在适当时需要换拉锚器位置,重新预紧钢绞线。箱梁牵引到达预定位置后,千斤顶回程,取出夹持器夹片,松固定端压板,退出夹片,钢绞线从张拉端抽出
10、。5、施工技术措施5.1检查滑道、顶推系统以及其他临时设施无误后,可由主控台发出顶推指令;5.2主控台面板上的按键操作如下:启动自动前顶进,这样箱梁可以自动连续的被顶推。5.3在顶推过程中,液压、电控专业技术人员要密切注意千斤顶、泵站和主控台的工作情况,尤其是自动连续千斤顶前后两套夹持器的持力转换效率;5、施工技术措施5.4在滑移过程中,随时检查滑块的磨损情况,并准备顶升千斤顶以更换滑块。 5.5测量人员随时观测该箱梁控制点的三维坐标以随时指导顶推施工;5.6最后定位调整时,最好手动,而且保证千斤顶有部分活塞延伸量,以方便顶推到位后拆除顶推设备;5、施工技术措施5.7桁架轨道上必须布置定位点以刹车用,严防箱梁顶推过头;5.8顶推过程中保证同步、对称、自动连续顶推。5.9构件工具锚安装孔中心与千斤顶的中心应在同一水平线内,严格控制钢绞线偏移水平线的角度3度。 5、施工技术措施5.10箱梁在顶推过程必须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当箱梁轴线偏移超过一定范围后及时停止顶推,并进行纠偏工作,使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人员劳务合同
- 教室租借合同
- 互联网市场推广服务合同细节
- 单位保洁承包合同
- 代加工合同代加工合同
- 商品房屋购销合同新
- 上海手房过户买卖合同书
- 房屋居间买卖合同
- 印刷厂协议合同书怎么写
- 个人复印机租赁合同协议
- 【9物一模】安徽合肥瑶海区2025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10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大风天气施工专项方案
- 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限公司2025年上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空调安装施工方案
- 11力学专题实验-《探究单摆的运动》专项提升(含答案)
- GB/T 45140-2025红树林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培训
- 节约用水知识竞答考试题库(共400题含答案)
- 大数据专业学生的实习经历
- 2025年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