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_第1页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_第2页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_第3页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_第4页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5/43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日期: 施工方案报审表 工程名称:略 编号:致: 略 (项目监理机构)我方已完成 略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的编制和审批,请予以审查。附件: 施工组织设计 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施工单位项目部(印章)项目经理(签字): 年 月 日审查意见: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容修改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 月 日审查意见: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容修改 项目监理机构(印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 年 月 日审批意见(仅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同意 不同意 按以下主要容修改 建设单位(印章) 建设单位代表(签字):

2、 年 月 日 注:本表一式三份,项目监理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各留一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 中国交通建设略 略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略 略 二一七年十一月略 略 冬雨季与高温施工安全技术方案 审批:略 略 二一七年十一月目 录TOC o 1-2 h u HYPERLINK l _Toc21888 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1888 1 HYPERLINK l _Toc26352 1.1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6352 1 HYPERLINK l _Toc4165 1.2编制说明 PAGEREF _Toc4165 1 HYPERLINK l _Toc2969

3、9 2 概述 PAGEREF _Toc29699 1 HYPERLINK l _Toc32643 2.1 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32643 1 HYPERLINK l _Toc30470 2.2 气象条件 PAGEREF _Toc30470 2 HYPERLINK l _Toc18406 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18406 2 HYPERLINK l _Toc24252 3.1 雨季施工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24252 2 HYPERLINK l _Toc11973 3.2 雨季基坑施工 PAGEREF _Toc11973 3 HYPERLINK

4、l _Toc11838 3.3 雨季混凝土结构施工 PAGEREF _Toc11838 6 HYPERLINK l _Toc6536 3.4 雨季防水施工 PAGEREF _Toc6536 7 HYPERLINK l _Toc12600 3.5雨季砌体施工 PAGEREF _Toc12600 7 HYPERLINK l _Toc22894 3.6雨季脚手架施工 PAGEREF _Toc22894 8 HYPERLINK l _Toc24363 3.7雨季机电设备施工 PAGEREF _Toc24363 8 HYPERLINK l _Toc11845 3.8雨季基坑回填施工 PAGEREF _T

5、oc11845 9 HYPERLINK l _Toc19896 3.9雨季路基施工 PAGEREF _Toc19896 9 HYPERLINK l _Toc11 3.10雨季基层施工 PAGEREF _Toc11 11 HYPERLINK l _Toc21051 3.11雨季沥青面层施工 PAGEREF _Toc21051 11 HYPERLINK l _Toc3746 4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3746 12 HYPERLINK l _Toc13629 4.1 冬季施工基本要求 PAGEREF _Toc13629 12 HYPERLINK l _Toc4076 4.2冬季

6、混凝土施工 PAGEREF _Toc4076 12 HYPERLINK l _Toc11916 4.3冬季防水施工 PAGEREF _Toc11916 14 HYPERLINK l _Toc14355 4.4冬季砌体施工 PAGEREF _Toc14355 15 HYPERLINK l _Toc22264 4.5冬季道路结构施工 PAGEREF _Toc22264 15 HYPERLINK l _Toc17610 5 高温期施工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17610 16 HYPERLINK l _Toc25857 5.1高温期混凝土结构施工 PAGEREF _Toc25857 16 H

7、YPERLINK l _Toc11202 5.2高温期砌体施工 PAGEREF _Toc11202 18 HYPERLINK l _Toc29698 5.3高温道路基层施工 PAGEREF _Toc29698 18 HYPERLINK l _Toc19886 6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19886 18 HYPERLINK l _Toc20886 7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20886 20 HYPERLINK l _Toc23180 8 高温施工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23180 21 HYPERLINK l _Toc27469 9 安全应急预案

8、 PAGEREF _Toc27469 23 HYPERLINK l _Toc14605 9.1应急处理程序 PAGEREF _Toc14605 23 HYPERLINK l _Toc1776 9.2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 PAGEREF _Toc1776 24 HYPERLINK l _Toc4684 9.3应急响应 PAGEREF _Toc4684 26 HYPERLINK l _Toc475 9.4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 PAGEREF _Toc475 27 HYPERLINK l _Toc27704 9.5事故处理 PAGEREF _Toc27704 301 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建筑施工

9、安全技术统一规GB 50870-20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JGJ33-201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 2-2008;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 1-2008。1.2编制说明本方案针对地区特有的季节气候气象特性,按照季节多雨、夏季高温、冬季严寒三个方面阐述上述气候下施工时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等针对性技术方案,确保产品质量以与生产安全。2 概述2.1 工程概况1) 路(梓州大道-路)位于天府新区直管区,是区域南北向次干路,项目起点与已建梓州大道平面交叉,终点与止于已建路。全线主路采用城市次干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

10、40km/h。根据关于航空科技文化博览中心项目等专题会议纪要(天府新区党工管委会专题会议纪要2017-84号)文件相关容,于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段设置下穿隧道。下穿隧段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20km/h,按城市支路标准进行设计。梓州大道至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5m,路至万安南82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5m,万安南82路至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规划红线宽度宽42m,宁安路(原万安南79路)至路规划红线宽度宽30m。2)路下埋设排水、电力、给水、通信等工程;K0+800-K1+800处设计有一下穿隧道;K1+250处设有一双孔箱涵,K2+033处设置有一单孔盖板涵,K2+780、K3+12

11、0、K3+360处均设置有一1-1.5钢筋混凝土圆管涵;K2+440-K2+700处污水管道设计为顶管施工。2.2 气象条件1)场地所处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冰雪。主导风向为NNE向,常年平均风速为1.2米/秒,年平均风压140Pa,最大风压约250Pa,年平均降雨量为9001000mm,七、八月份雨量集中,易形成暴雨。根据气象台观测资料,地区的气象指标如下:2)多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5.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47.00mm;最大日降水量为195.2mm;多年平均蒸发量1020.5mm;多年平均相对

12、湿度为82%;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228.3小时;主导风向为NNE向,多年平均风速为1.35m/s;最大风速为14.8m/s(NE向),极大风速为27.4m/s(1961年6月21日)。3)地区气候温和多年年平均气温为16.2,年最高气温为38.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5.9,最热月出现在78月,月平均气温为25.4,日最高温度达35摄氏度以上,最 HYPERLINK :/ baidu /s?wd=%E5%86%B7%E6%9C%88&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BPjckuhRsuhFBPWnvPyDv0ZwV5H

13、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b4PHRznWn3 t s:/zhidao.baidu /question/_blank 冷月出现在1月,月平均气温为5.6,夜间最低温达零下2摄氏度;年总降水量为918.2 HYPERLINK :/ baidu /s?wd=%E6%AF%AB%E7%B1%B3&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BPjckuhRsuhFBPWnvPyDv0ZwV

14、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b4PHRznWn3 t s:/zhidao.baidu /question/_blank 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别为225和229 HYPERLINK :/ baidu /s?wd=%E6%AF%AB%E7%B1%B3&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BPjckuhRsuhFBPWnvPyDv0ZwV5Hcvrjm3rH6s

15、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b4PHRznWn3 t s:/zhidao.baidu /question/_blank 毫米,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别为6 HYPERLINK :/ baidu /s?wd=%E6%AF%AB%E7%B1%B3&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dBPjckuhRsuhFBPWnvPyDv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

16、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Hb4PHRznWn3 t s:/zhidao.baidu /question/_blank 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现在59月,常年暴雨出现的始终期分别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3.1 雨季施工基本要求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雨期施工,工作面不宜过大,应调整施工步序,逐段、分片分期展开施工,集中力量分段施工。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综合规划、合理设置防排水系统,做好施工现场、生活区防排水

17、措施,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与时疏通。道路工程如有损坏,与时修复。应尽可能避开大风大雨天气施工,遇暴风雨应停止施工。制定防洪水、防台风措施与急救预案。防止洪水淹没机械设备、工程材料。3.2 雨季基坑施工3.2.1降排水雨季施工时编制晴雨表,安排专人负责收听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工作,并应根据天气预报实时调整施工进度,调整施工部署。开挖前,应根据现场地形与汇水条件、基坑四周地面水系情况,做好地表水导引与坡顶截排水,开挖前排除表面积水,并在坡顶设置基坑截水沟,基坑开挖时随分层开挖深度做好临时积水的引排工作,严禁带水开挖。坡顶设置防护层,保护围应延仲到坡顶纵截水沟外侧,

18、并进行硬化。坡顶截水沟应做好铺砌与防渗漏处理,截水沟应结合地形条件分段布置向坑外排放的排水通道,排水通道之间的截水沟底坡平顺,严禁截水沟排水不畅,当地形条件复杂时可适当采取一定的挖填措施。坡顶截流堰与纵向截水沟之问地面应做成倾向截水沟一侧的缓坡,以确保排水畅通,严禁坡顶积水。当上层滞水水量较丰或预计有降雨来临时不能做到连续施工,开挖施工期问可能导致开挖面或坡脚积水时,应在坡底做好临时引排措施。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坑,随挖随设,并随时抽排集水坑的积水,暴雨来临前加大抽排水设备投入,加强巡视,做好设备保养维护,发现基坑积水立即排除,严禁坡脚积水造成土体软化。每年雨季或山洪到来前,对山前防洪截

19、水沟、缓洪调节池、排水沟、集水井等均应进行检查,清除淤积物,保证排水畅通。3.2.2基坑开挖与防护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减少降雨的影响,分层、分段开挖,一次工作面开展不宜过大,分段长度宜为15m-30m。开挖与坡面防护分级跟进作业,本级边坡开挖完成后,与时进行边坡防护处理,单级边坡防护白下而上进行。在上一级边坡处理完成之前,严禁下一级边坡开挖。在分级开挖过程中,应采取逐层设临时截流沟、逐层排水的方式,合理地分区、分片开挖,与时排走施工区的积水,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开挖施工的影响。出现滑坡时,应与时处理,再向下开挖,若分析预测存在较大的滑坡可能时,则应结合具体情况研究确定处理方案与施工

20、作业程序。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应避免重型设各在上一级马道和坡顶上行驶、开挖好的马道和坡顶与坡面堆放渣土和其他施工材料,不可避免时必须经过稳定复核计算。当开挖作业面接近支护层时,应根据开挖揭露的地层情况,监视膨胀土地层分布、膨胀特性的变化情况,发现地层情况与设计勘探成果差异较大时,应与时会同相关单位人员研究处置措施。雨前要对已挖开未进行支护的侧壁边坡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配备足够多抽水设备,雨后与时排走基坑积水。基坑侧面和底面的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完成基坑分层开挖后,应立即采取防坡面雨淋的临时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泡水软化、水土流失等现象。2)边坡的临时防护措施宜采用防雨布(低规格复合土工膜)进行防

21、护;3)对于未与时以换填土覆盖的裸坡,视天气情况进行洒水保湿处理;4)基坑底面形成后,除采取保护措施外,应迅速进行垫层、主体结构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与时回填,减少基坑暴露时间。3.2.3基坑监测基坑施工过程除应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 50497的规定进行第三方专业监测外,施工方应同时组织本单位的专职巡视人员,加强雨季施工期间的基坑位移、变形监测,与时发现危险源,与时排除。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分析评估基坑周边环境的变形敏感度,结合第三方监测确定的变形报警值,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提出各个施工阶段施工监测的变形报警值。必要时在基坑施工前对周边敏感的建筑物与管线设施预先采取加固措施。施工过程中,根据

22、专业监测和施工监测结果,与时分析评估基坑的安全状况,对超出控制值或有较大变形迹象的情况,应与时进行处理,改进施工方案。基坑监测标志应稳固、明显,位置应避开障碍物,便于观测,对监测点应有专人负责保护,监测过程应有工作人员的安全保护措施。遇到连续降雨等不利天气状况时,应加强基坑监测,监测工作不得中断,并应同时采取措施确保监测工作的安全。3.2.4基坑失稳应急措施基坑变形超过报警值时应调整分层、分段土方开挖施工方案,加大预留土墩,坑堆砂袋、回填土、增设锚杆、支撑等。围护结构刚度不足,变形过大时,增加临时支撑(斜撑、角撑),支撑加设预应力,调整支撑的竖向问距,基坑周边卸载或坑压载。围护结构、支撑、周围

23、地表、坑底土体隆起变形速率急剧加大,基坑有失稳趋势时,进行局部或全部回填,待结构稳定后进行地基或支撑加固处理。开挖土方不均衡、支撑延时导致围护墙和支撑变形速率过大,基坑回弹和周围土体变位过大,采取调整开挖与支护部位的施工工序与参数。坑底隆起变形过大时,应在基坑外加设沉降监测点,并应采取以下方法处置:1)采取坑加载反压或坑沿周边插入板桩防止坑外土向坑挤压,坑底被动区采取注浆加固;2)采取分区、分步开挖,并与时浇注快硬混凝土垫层;3)采取中心岛法开挖施工。围护结构严重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冒水时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可采用坑引流、封堵或坑外快速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漏;

24、2)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时,应分析坑观察井的水位情况,采用加大坑降水、坑、坑外快速封堵的方法进行处理。边壁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并回填土方反压流砂,再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并在流砂层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坑底出现流砂时,应采取坑降水补救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减小动水压力。暴雨来临前,降水施工用配电盘、箱应置于高处,并做防雨处理。防止暴雨淹没引发安全事故。坑外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过快引起周边建筑与地下管线沉降速率超过警戒值,应调整抽水速度减缓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有回灌条件时,应启动回灌井工作或施工回灌井进行回灌。3.3 雨季混凝土结构施

25、工3.3.1模架与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模板支架的基础应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支架必须牢固可靠,严防雨季因地面软化引起基础沉降与支架垮塌,导致结构断裂与损坏。2)钢筋、钢绞线应支垫覆盖好,保持防水、防潮。3)雨天钢筋加工、焊接应在防雨棚进行。4)雨后模板和钢筋上的淤泥、杂物等,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清除干净。5)结构外露的钢筋、钢绞线与铁件等应采用覆盖或塑料布缠裹等防锈措施。3.3.2商品混凝土配制、运输和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雨期水泥储存应防雨防潮。因受潮有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2)雨期施工,应增加砂、石骨料含水量的检测次数,与时调整混凝土配和比,确保拌和质量。砂石含水量检测,每个台班不

26、少于1次,雨后需拌制混凝土须先检测后调拌。3)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覆盖好,严防雨淋离析。4)除有良好的防护措施外,不宜在大雨天浇筑结构混凝土。3.3.3 新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雨天应覆盖好,不得被雨淋。当混凝土浇筑时有大雨征兆时应停止浇筑,立即用塑料薄膜覆盖已浇筑混凝土,防止雨水冲刷造成混凝土表层出现无浆的现象,大雨停止后揭开薄膜并对表面冲刷过的混凝土进行清除,清除彻底后再次振捣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3.4 雨季防水施工防水工程不宜安排在雨季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下雨时应停止防水施工,雨后防水施工应排除结构物表面的积水,并晾干后方可施工。对已施工部位用塑料布进行覆盖;雨后发现防水层被雨水冲刷破坏

27、时,应返工重做。雨季期间防水施工,要经常注意当地近期天气预报,利用晴好天气施工。找坡层施工过程中或施工完做防水层前,遇雨天(包括小雨天气)必须用塑料布进行覆盖;雨后发现防水层被雨水冲刷破坏时,应返工重做。3.5雨季砌体施工在砌体砂浆未达到终凝前,雨天应覆盖好,严防雨水冲淋。现场制作的砌体砂浆试块应采取防雨措施。砌体的砌筑块石、片石或预制混凝土块应将淤泥、杂物冲洗干净方可砌筑。要防止砌块(砖)被雨水淋得太湿或被雨水浸泡,下雨时要用塑料布将砌块(砖)覆盖,含水量较多的砌块(砖)应待适当晾干后再用。砌筑时如出现浆水顺墙面流淌现象,说明砌块(砖)的含水量达到饱和,则应选择干砖与湿砖搭配砌筑,或用稠度较

28、小的砂浆。下雨前对新砌筑的墙应与时覆盖,以防止砌体砂浆被雨水冲刷。如雨后发现砌体砂浆被雨水冲刷严重时,应拆除重砌。雨季砌墙时,容易出现砂浆流淌的现象,如不注意纠正,不仅影响墙面整洁,还容易出现墙身倾斜,灰缝厚薄不均,水平灰缝不平直等质量问题,必须与时纠正。3.6雨季脚手架施工雨季施工期间,应特别注意架子的搭设质量和安全要求,应经常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与时整改。搭设架子的地面要求夯实,并注意排水,立杆下端应垫通长厚木板,架子应设扫地杆、斜撑、剪刀撑,并与建筑物拉结牢固。上人马道的坡度要适当,钉好防滑条,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并定期派人清扫马道上的积泥。雨后高空作业人员应穿胶底鞋,注意防滑。雨

29、季施工期间对架子工程应安排专人巡查维修,特别下雨后地面容易下沉,防止架子悬空与下沉,确保使用安全。3.7雨季机电设备施工在雨季到来之前,必须做好机电设备的防雨、防淹、防潮、防霉、防锈蚀、防漏电、防雷击等项措施,管好、用好施工现场机电设备,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场机械管理人员在雨施期间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加强巡视,一经发现机械运转隐患,立即处理,杜绝事故发生。做到昼夜有人值班,并严格交接班制度;对露天放置的大型机电设备要防雨、防潮,对其机械螺栓、轴承部分要经常加油并转动以防锈蚀,所有机电设备都要安装预防漏电保安器。在施工现场比较固定的机电设备(对焊机、电锯、电刨等)要搭设防雨棚或对

30、电机加防护罩;不允许用塑料布包裹)。对于变压器,避雷器的接地电阻值必须进行复测(电阻值大于4欧姆),不符合要求的必须与时处理。对于避雷器要作一次预防性试验。机电设备的安装、电器线路的架设,必须严格按照临时用电方案措施执行。各种机械的机电设备的电器开关,要有防雨、防潮设施。雨后对各种机电设备,临时线路,外用脚手架等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生倾斜、变形、下沉、漏电等迹象,应立即标志危险警示并与时修理加固,有严重危险的立即停工处理。施工现场经常移动的机电设备(如打夯机、混凝土振动器等)用后应放回工地库房或加以遮盖防雨,不得放在露天淋雨,不得放在坑,防止雨水浸泡、淹没。手持电动工具的外壳、手柄、负荷线、插头

31、、开关等必须完好无损,使用前要做空载检查,运转正常方可使用。从事钢筋焊接与操作蛙式打夯机、砼振捣棒等室外作业人员,必须戴好绝缘手套,穿绝缘鞋。3.8雨季基坑回填施工基础施工完后,应与早排出积水,清除淤积泥砂,尽快回填土。基坑回填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应与时夯完已填土层,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排除雨水。雨期土方回填施工应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与时取样试验,将回填土的含水量控制在设计要求围,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必要时应事先对土源加以覆盖,避免出现橡皮土。下雨时,回填料含水量较大,并且基坑会出现较多的积水,大雨期间基坑严禁回填。当回填土被雨水浸泡

32、或出现“橡皮土”时,应挖出晾晒后重新回填。3.9雨季路基施工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路基施工应与时做好防排水,基底、坡脚、填层面均不得积水,靠近河沟侧的路基,应防止水渗入路基结构部,在雨季施工时,应使地表水不流入细料土和粉砂粘砂取土坑、场,并应将取土坑局部积水随时排除,不允许出现大面积积水。雨季路基填筑时,采用分层铺填碾压,为了使填料保持刚挖下时的天然含水量,不为地面水、雨水所渗入而饱和,应随挖随运,随铺散随碾压,不应长久将运来的填料放置不用。每一碾压层面均应作成23%的横坡排水,并做好截水沟,碾压好的路基面上不允许高低不平,不得出现凹坑,路基

33、边坡应随时保持平整,当天填筑的土方当天压实完毕,不留尾巴。预防突然降雨,造成以后处理不便。雨季填筑的填料,如若含水量过大,不宜用作填料时,应弃置于土场晾晒风干后再填于路基。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在路基边坡上每间隔3050m与变坡点处设集中流水槽。流水槽用水泥混凝土砂浆抹面,以利集中排水,减少路基被雨水冲刷。路基工程的排水系统必须完善,并随时注意检查,保持排水系统通与原有排水系统相适应。排出的雨水不得危与附近建筑物地基、道路和农田。为了避免雨水、地表水不渗或少渗入取土坑,不使取土坑填料含水量加大,在取土坑四周设置好排水沟,当地下水为高时,应在取土坑挖掘纵横沟渠或做成盲沟将水引出,以保证雨后填

34、料含水量不会太大。装、卸潮湿泥土时,为减少湿土粘着工具和车箱,在与湿土接触部分,先撒干砂或干细土,也可用锯木粉或炉灰。如果湿土的含水量达到饱和,超过塑限时,可采用冲洗后的铁斗车装土,且每装一、二次,就必须重新冲洗。雨季填筑路基时,根据使用机具的性能和数量,合理组织几个工作面轮流作业,紧凑衔接,快速施工。雨后路基碾压完成的填筑层须重新晾晒用压路机碾压,并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层。对受雨水浸泡过久而松散的填筑层,用推土机清除松散的表层填料至好土层,压路机重新碾压并检测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下层土方。雨后须检查路基边坡冲刷情况,对受雨水冲刷严重处须与时采用人工或机械回填填料,小型打夯机实,并检

35、查路基填土宽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两侧须加宽50cm,以便保证路基的压实度。3.10雨季基层施工雨后摊铺基层时,应先对路基状况进行检查,符合强度要求后方可摊铺。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横向按设计预留横坡,便于横向排水。下雨来不与完成时,要尽快碾压,用薄膜覆盖,防止雨水渗透。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

36、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3.11雨季沥青面层施工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与时摊铺、与时完成碾压。1)降雨或基层有集水或水膜时,不应施工。2)施工现场应与沥青混合料生产厂保持联系,遇天气变化与时凋整产品供应计划。3)沥青混合料运输车辆应有防雨措施,运输必须用篷布覆盖。4 冬季施工技术措施4.1 冬季施工基本要求冬期施工基本要求1)应尽量将土方、土基施工项目安排在上冻前完成。2)日平均气温连续5d低于5时,或最低气温低于-3时,应视为进入冬期施工。3)在冬期施工中,既要防冻,又要快速,以保证质量。4)准备好防冻覆盖和挡风、加

37、热、保温等物资。4.2冬季混凝土施工4.2.1钢筋制作安装1)焊接钢筋宜在室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并应采取防雪挡风等措施,减少焊件温度差,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2)冷拉钢筋时温度不宜低于-15,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可不低于-20。当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方法冷拉时,冷拉控制应力宜较常温时酌予提高,提高值应经试验榷定。3)预应力筋拉时的温度不宜低于-15。4)钢筋的冷拉设备、预应力筋拉设备,以与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配套校验。4.2.2商品混凝土配制本工程结构施工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严格按

38、照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以与本方案的相关技术要求,按照冬季施工特点对混凝土的配置过程的配合比、水灰比、早强剂、抗冻剂、拌合温度、坍落度等各项指标严格控制,使得冬季施工时配制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抗渗性能优异,达到冬季施工的要求。1)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32.5,水灰比不宜大于0.5。采用蒸汽养护时,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注意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2)浇筑混凝土宜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以与适量早强剂,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

39、类防冻剂时,氯离子的含量不得超过本规的规定,且不应采用蒸汽养生。当采用素混凝土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质量的3%。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与防冻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不得掺用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与氯盐防冻剂。3)拌制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搅拌合成后所需要的温度。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骨料加热。水泥只能保温,不得加热。各种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冬期施工热工计算榷定,但不得超过下表的规定。 拌和水和骨料最高温度()项目拌合水骨料强度等级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

40、硅酸盐水泥8060强度等级等于与大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6040注: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加料顺序为先加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加水泥。4)冬期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骨料应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投料前,应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加料顺序为骨料、水,稍加搅拌,再加水泥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4.2.3混凝土运输和浇筑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尽可能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扳、钢筋上的冰

41、雪和污垢。浇筑完成后开始养护时的温度,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3)冬期施工在浇筑下一级混凝土时,应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接合面加热,其温度应保持5 以上。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结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4)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宜采用热混凝土或热水泥浆,并应适当降低水灰比。浇筑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5)施工中应根据气温变化采取保温防冻措施,当连续5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15时,宜停止施工。4.2.4混凝土养护混凝土面层弯拉强度低

42、于1MPa或抗压强度低于5MPa时,不得受冻。混凝土面层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5。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形后,与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0前达到设计强度。在负温度条件下严禁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28d。4.3冬季防水施工低温时不宜进行卷材防水施工,施工时应对卷材与铺贴基面采用烤枪适当加热,然后与时进行铺贴。4.4冬季砌体施工1)砌块应干净,无冰霜附着;砂中不得含有冰块或冻结团块。遇水浸泡后受冻的砌块不得使用。2)冬期施工的砌体砂浆必须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料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石膏不宜受冻,如有冻结,应经融化并重新拌和后方可

43、使用,但因受冻而脱水的石膏不得使用。3)冬期砌筑砌体,应使用水泥砂浆或水泥石灰砂浆,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时间应以常温时增加0. 5-1倍,砌筑砂浆的稠度宜较常温适当加大。4)砌块的温度应在5以上。5)砂子和水加温拌和的砂浆,其温度不得低于15,加温计算方法同混凝土。6)室地面处的温度不得低于5。7)拌制砂浆的速度与砌筑进度密切配合,随拌随用。8)砌完部分用保温材料覆盖,气温低于5时,不得洒水养生。4.5冬季道路结构施工4.5.1路基填方成符合下列规定:1)铺土层应与时碾压密实,不应受冻。2)填方土层宜用末冻、易透水、符合规定的土。气温低于

44、-5时,每层虚铺厚度应较常常温施工规定厚度小20%-25%。3)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路基不应用含有冻土块的土料填筑。次干路以下道路填土材料中冻土块最大尺寸不应大于lOcm,冻土块含量应小于5%。4.5.2级配砂石、级配砾石、级配碎石和级配碎砾石施工,应根据施工环境最低温度洒布防冻剂溶液,随洒布、随碾压。当抗冻剂为氯盐时,氯盐溶液浓度和冰点的关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不同浓度氯盐水溶液的冰点溶液密度(g/cm3)15氯盐含量(g)冰点()100g溶液100g水1.045.65.9-3.51.068.39.0-5.01.0912.214.0-8.51.1013.615.7-10.01.1418.823

45、.1-15.01.1722.429.0-20.0注:溶液浓度应用相对密度控制。4.5.3沥青类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粘胺、透层、封层严禁冬期施工。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严禁冬期施工。次干路与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5时,应停止施工。3)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应视沥青品种、标号,比常温适度提高混合料搅拌与施工温度。4)当风力在6级与以上对,沥青混合料不应施工。5)贯入式沥青面层与表面处治沥青面层严禁冬期施工。5 高温期施工技术措施高温期施工时,应按劳动保护规定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适当调整作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应制定在高温条件下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5.1高温期混凝土结构施

46、工5.1.1商品混凝土配制和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应严格按照商品混凝土采购合同以与本方案的相关技术要求,按照夏季高温施工特点对混凝土的配置过程的配合比、水灰比、缓凝剂、拌合温度、坍落度等各项指标严格控制,使得高温施工时配制混凝土的强度、缓凝性能、抗收缩裂缝、抗渗性能等各项性能优异,达到夏季高温施工的要求。1)应对水泥、砂、石料采取降温措施,遮荫防晒,砂石料堆上喷水,使骨料降温。2)拌和水应使用冷却装置,对水管与水箱加遮荫和隔热设施。也可采用在拌和水中加冰块降温。3)应根据施工现场实测的坍落度损失,综合考虑,合理调整配和比设计。4)高温期施工,应对砂、石料的含水量与时进行检测,每个

47、台班不得少于一次。5)可掺加减水剂减少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参适量缓凝剂延缓混凝土过早失水硬化,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检查混凝土的凝固时间。6)可掺粉煤灰等活性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7)拌和系统、储水池、皮带运输机等应尽可能遮荫,拌和时间适当缩短。经常测混凝土的坍落度,适时调整配比,使其满足施工要求。5.1.2混凝土运输与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温期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应精心组织,准备充分,设备完好,保证连续进行,尽量缩短从拌和到浇筑的时间,业尽快开始养护。2)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宜采用混凝土运输搅拌车,运输中进行慢速搅拌。3)不得在运输过程中加

48、水搅拌。4)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控制在32以下,宜选择一天中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5)混凝土浇筑前,应通过试验确定在最高气温条件下,混凝土在分层时的覆盖时间,施工时应严格控制。5.1.3混凝土的养护1)不宜单纯使用专用养护膜覆盖法养护高性能混凝土,除非当地无足够的清洁水用于养护混凝土。2)洒水养护必须与时,宜采用自动喷水或喷雾器进行,应始终保持养护面湿润,不得形成干湿循环。每天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处于湿润状态为度。3)混凝土浇筑完,表面应立即覆盖清洁的塑料膜,采用塑料薄膜养护层时,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薄膜有凝结水。混凝土初凝后撤去塑料膜,用浸湿的粗麻布覆盖,且经常洒水

49、,保持湿润状态最少7d。构造物的竖直面拆模后,宜立即用粗麻布缠裹,然后再用塑料膜包紧,粗麻布应至少7d保持湿润。4)对桥面、桥面铺装等平整度要求高的表面,混凝土浇筑完,也可立即用优质的养护剂喷涂,待混凝土初凝后再覆盖洒水养护,以保护混凝土表面不受破坏。5)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强度达到2.5MPa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与脚手架等荷载。6)当结构物混凝土与流动性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时,应采取防水措施,保证混凝土在强度达到50%以前,养生不少于7d时,不受水的冲刷侵袭。5.2高温期砌体施工1)砌体在高温期砌筑时,砂浆宜随拌随用,气温超过30时,宜在2-3

50、h使用完毕。己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2)用于砌体的砌筑砂浆必须有良好的和易性,其稠度宜为50-70mm,气温较高时,可适当增大。3)施工要避开高温时段,在正常施工前要对基底和砌体洒水湿润、降温,以保证砂浆与砌体、基底的粘附力。4)长距离运输砂浆,上面应使用湿润的布覆盖。5)砌筑完成的砌体应与时使用湿润的麻袋片覆盖、保湿养生。5.3高温道路基层施工1)对稳定粒料使用的材料进行覆盖等方式,防止材料高温,并经常对拌和场与四周进行洒水防尘、降温;2)基层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正常施工前,拌和设备在拌料前应对拌缸、传递皮带等部位进行湿水降温;对运输车辆的车箱也应洒水降温,以防高温加速水泥的初凝;长距离运输应

51、使用湿润的棉布覆盖,防水份蒸发;3)基层施工现场在摊铺前,应对摊铺设备和碾压机械的钢轮进行湿水降温;4)摊铺前应对路基洒水降尘、降温,对施工现场四周与施工便道洒水防尘;5)摊铺、整平、碾压完毕后,应与时使用湿润的麻袋片或土工布覆盖,防止基层曝晒,并适时的洒水保湿养生,养生期必须保湿。6 雨季施工安全措施1)加强安全检查,与时发现问题。对结构物主体、脚手架、施工用电、模板支撑体系、各小型机械的防雨棚以与临时用电、临时设施、安全标志牌进行经常性检查,对发现问题与时排除,对破损处与时修复,防止漏电事故出现。2)施工现场设专人对现场进行清理工作,洒水、扫地,防止尘土飞扬,清除污泥、雨水,保持现场整洁。

52、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尤其在雨后,必须对车子和轮胎进行清洗后方可出场。3)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了解近期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期。暴风雨时应立即停止室外施工作业,人员迅速撤到安全地方,37以上天气停止室外作业。同时全工地应果断拉断电源。 4)上架操作人员注意穿防滑鞋,防止滑倒。5)对任何用电器具,必须严格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具有可靠的接地,操作者必须配带必须的劳保用品。6)雨季来临前认真对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分级进行雨季施工的培训工作,加强个人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自我防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7)设专人对生活区进行定期清理消毒,消灭四害,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和污染的水,防止疾病蔓延。根据我项目的具体

53、施工环境和雨季特点,我们重点防的是施工现场雨季对施工进度的影响。8)连接电动机械和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均设保护开关或者插座,并不得直接外露。对小型电焊机和振动棒等可移动机具必须使用橡皮软电缆,并且必须保证一机一开关。9)使用发电机时,必须严格遵守发电机操作规程,并采取必要的倒闸操作程序。每台发电机由专职的电工操作,必须在额定功率以下工作,不得超负荷运行。发电机与变压器之间应有完善的闭锁措施。10)工地用电实施三级配电二级保护,所有机械设备实行“三相五线制 ”,执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电保护”处理,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11)保护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电工应经常检测接

54、地电阻,以确保接地良好。12)夜间施工时,必须在操作区,采用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措施。灯具采用高压汞灯、高压钠灯或者卤钨灯。13)根据气象预报、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机械性能,围堰施工在洪水到来前分批撤危险区停放于安全位置。14)洪水到来前对拟停放机械设备的地方,修筑排水设施以便与时排放积水,防止暴雨冲沟、坍塌,确保安全。15)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高空作业,切断临时电源,人员应与时撤到安全地带,现场其它机电设备要做好防雨、防雷、防漏电措施。16)临建房屋、料库处于地形高处不得设置于低洼处、汇水区,不得处于滑坡泥石流地带。四周设置砖砌3030cm的截水沟,施工场地的排水设施、生活区排水设施与地方现有的排水

55、设施相连接,定期派人疏通排水设施确保雨季排水通畅。17)生活房屋屋顶设置避雷针,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应对现场防雷装置的完好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雷击伤害。18)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严禁在雷雨天气时在空旷的场地活动,在雷雨天气时要拔掉电视机室外天线,关闭电源开关,必要时切断电源。19)对施工现场的露天电源开关要做好防水措施,并与时检查防止漏电,做到人走断电。7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1)冬季施工期间要加强对各类机械设备、运输工具进行保养,加注防冻液,雨雪天气加挂防滑链条,教育各类机械操作人员谨慎操作,严禁机械带病作业,严禁操作人员酒后操作(驾驶),杜绝各类机械、交通事故的发生。 2)各作业队要加强对施工便道

56、的养护,填平坑洼之处,下雪后要与时清理路面积雪和路面结冰,随时清除路面冻结物,保障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下雪后应与时对施工活动场地进行除雪,保证行人与车辆的安全。 3)各作业班组针对冬季手脚僵硬、反应迟钝的特点,做好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工作。 4)专职安全工程师与兼职安全员要加强现场巡视,认真监督施工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杜绝违章操作。 5)各队与作业班组应加强冬季高空作业管理,确保高空作业安全。高空作业人员除按规定带安全帽、挂安全带外,不得穿硬塑料底鞋,不得带棉手套。高空作业场所要按规定挂密目网和安全网,设安全警示标志。 6)各作业班组在施工前,要安排人员对各类施工作业平台、梁部施工马道进

57、行认真检查,清除结冰,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下雪后要与时清除各类作业平台、梁部施工马道的积雪和结冰并采取防滑措施确保安全。 7)对施工用防寒物资中的易燃材料,要安排专人妥善保管,对施工现场、驻地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应配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保持良好状态,灭火器材不得乱拿、乱用。 8)对施工中采用暖棚法和电热法养护的结构,必须派专人进行防护,预防火灾或电击事故的发生,并责任落实到人。 9)工区与各协作队在冬季施工前,应对职工宿舍、办公室、看守房等设置取暖设备的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并落实责任人,杜绝火灾与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 10)认真落实项目经理部的有关规定,做好冬季文明施工。加强工地环保工作,冬季施工使

58、用的防寒材料废弃物如塑料薄膜、草帘、草袋等严禁乱扔乱倒,用后统一回收处理,生活垃圾、污水等不得乱泼、乱倒,应集中处理,不得污染环境。8 高温施工安全措施1)对施工人员进行防暑降温知识宣传教育,熟悉和掌握对中暑病人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施救方法。如发现有人中暑,应立即将中暑者带离高温环境,移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敷在头上,与时使用人丹、清凉油、十滴水等解暑药。2)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避开中午高温时间作业。严格控制工人加班加点,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或轮换作业的办法,避免高温日照曝晒、疲劳作业和防止职工中暑。当工作需要时,加强防晒防暑保护措施,高温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要适当缩短,保证工

59、人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当室外温度高于35时停止施工。3)对于安拆箱梁模等高温条件下的作业,采取通风和降温措施;对于桥梁上部的高空作业采取搭凉棚等防晒措施,以防紫外线的灼伤。4)对拌和站、预制场等固定作业点,搭建凉棚防紫外线,经常洒水降温,降地表温度防热辐射。5)对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员,经常进行身体检查,发现有作业禁忌者,与时调换岗位。6)加强后勤供应工作,与时供应符合卫生条件的茶水、绿豆汤等降温、解渴饮品;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凉亭。7)给职工与施工作业队发放防暑降温的急救药品和劳保用品。8)经常不定期开展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施工用电,脚手架、生活卫生和夏季“五防”(防雷、防电、防暑降

60、温、防中毒、防火灾)等落实情况,切实抓好整改。9)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临时用电进行检测,每个电器设备必须做到“机箱闸漏”的要求,配电箱要搭防雨棚;每天下班有电工拉断电源,并巡查施工现场。在高温酷暑期间,对各生产环节中持续运行的机械设备,尽可能采取间断运行的方式,对确需持续运行的机械设备,采取降温措施,防因机械设备故障而带来的事故。9 安全应急预案9.1应急处理程序应急处理程序9.2应急救援组织体系与职责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 “事故应急处置与善后小组”。9.2.1应急领导小组为了尽可能减少管线迁改保护过程中工程事故的发生与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成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