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__群体心理_第1页
第一节__群体心理_第2页
第一节__群体心理_第3页
第一节__群体心理_第4页
第一节__群体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篇 群体心理与群体互动第一节 群体心理第二节 群体中的人际关系第三节 群体互动7/23/20221 第一节 群体心理学习目标主要内容思考练习7/23/2022了解群体的类型掌握从众心理、逆反心理、模仿心理等群体心理现象理解群体结构、凝聚力和群体的有效性与群体绩效的关系掌握异质性、同质性群体对群体绩效的影响掌握群体动力的含义以及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的作用7/23/202231.1 群体 群体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2300年前,我国思想家、教育家荀况提出“明分使群”的思想,主张人应当是群体社会中的人,他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也,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当一

2、个人与其他人发生社会联系组成群体的时候,可以通过团结协作完成各项任务,同时在相互交往中出现许多独特的心理现象,并对个体行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7/23/202241.1.1群体及其分类 群体是指具有共同的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1)群体是由个体组成的,各成员在心理上相互依赖,彼此依存;在行为上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各成员彼此间是共同目标的联合体。(2)群体介于个体和组织之间。组织、群体、个体是分不开的整体。假设“组织”是一个完整的人体,那么“群体”便是器官和系统,而“个体”则是构成器官的细胞,群体介于个体与组织之间。7/23/20225梅奥在霍桑实验中发现,可

3、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为完成组织任务所建立起来的正规社会群体(命令型、任务型),这类群体分工明确,并受到法律保护。非正式群体。人们之间以利益和感情为纽带自发形成的群体(利益型、友谊型),这类群体属于自然形成,一般不受法律与行政的保护与干预1.1.1群体及其分类7/23/20226群体对个体的意义个体离不开群体,融入社会的每一个人总是属于某一正式群体,也同时会从属几个份正式群体,为何人们要加入一定的群体,因为,群体会为其成员提供不同的利益,满足个体不同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安全需要认同需要自尊需要支配需要目标实现需要7/23/202271.1.2群体心理现象 在群体中工作

4、的或生活的的个体,无时无刻不意识到周围人的存在,受到所在组织规范、群体其他人言论和行为的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规范和言行,对人们的心理起着经常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了诸如从众、逆反、模仿的心理。7/23/202281.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一个人在实际存在的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独立见解,在意见和行为上跟随大多数人的一种心理现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对从众心理进行过长时间的研究,在1951年进行了著名的卡片式实验(“阿希试验” )7/23/20229 实验工具是一系列两张一组的卡片,一张画有标准线,另一张画有A、B、C三条直线,其中一条同标准线一样长;实验任务是呈现每一组卡片

5、时,让被试判断出哪条线与标准线一样长。7/23/202210 实验小组由7人组成,表面上是参加知觉判断实验,只有第6号是真被试,其他6人是实验助手。7/23/202211实验过程:小组成员围桌而坐,依次判断实验者呈现的卡片,前2组测试非常顺利,按正常结果回答;从第3组开始,第1位假被试按事先安排故意出错,其它假被试并不觉察,赞同他的观点,这时真被试受到考验,赞同则违背自己的判断,反对则背离群体的意见?这样的测试共进行18次,其中有12次是错误的。实验结果:50名被试中,37人至少有一次从众;在12次群体意见一致的错误回答中,37人从众的平均值是4次,其中有14人的错误回答超过6次。7/23/2

6、02212从众的类型真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从众,不仅外显行为且内心的算法也认同于群体。在阿希实验中,当卡片线段差异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个性高度依赖者,就会所群体的判断当成判断标准。权宜从众:在行为上与群体保持一致,内心却怀疑群体的选择,只是迫于群体压力的暂时行为,这是阿希实验中的典型的从众行为。假不从众:内心倾向虽与群体一致,但由于某种特殊需要,行动上不能表现出与群体的一致;真不从众:是表里一致的不从众,内心观点与群体不一致,行动上也不从众,通常只有群体对个人缺乏吸引力时才出现。7/23/202213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群体的作用群体压力群体专长情景因素缺乏责任感文化影响产生原因 作用积极作用(

7、改变个人)负面作用(随大流)7/23/2022142.逆反心理当人们在群体或某一权威的意见影响下,意识到个人选择的自由受到压抑,为显示个人的存在而形成的反抗外界压力的一种心理反应,是与从众心理相反的一种心理现象。 逆反心理通常包含很强的情绪色彩Eg: 2001年,印度尼西亚的2914米默拉皮火山活动频繁,政府劝告附近居民撤离疏散(1994.60人)7/23/202215对于逆反心理,在不得不限制他人选择自由时可运用群体规范加以限制,同时增加人们的责任感Eg: “本院为体现关心和爱护之情,凡年老生病的观众一律给予照顾,可以戴帽观看电影”2.逆反心理7/23/2022163.模仿心理 人与人在接触

8、过程中,具有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应,在群体中的人,有意无意会把对方作为参照物,进行模拟和仿效,并在有意识的情况下认为这样会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顺应时尚,表现前卫,这就是模仿心理。 “东施效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模仿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地 模仿心理具有较为明显的情感特性7/23/2022171.1.3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一个工作群体中,从工作效率和工作成果考察,若干单个人人员的集合可以使2+2=5,也可以使2+2=3,因为群体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当个体在群体中活动时,会产生仅有个体参加活动是不会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现象:社会助长(社会制弱)现象、社会惰化现象、社会标准化

9、现象7/23/2022181.社会助长或社会至弱现象在没有任何相互作用的情况下,由于他人在场而使个体活动受到影响的状况,称为社会助长或社会至弱社会助长是指由于他人在场,个体的活动效率会得到提高。社会至弱是指由于他人在场,个体的活动效率会出现减弱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是社会人,总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人在场时,会使一个人的内心产生比较、竞争和被评价的感觉,出现某种情绪上的焦虑7/23/202219决定社会助长或社会至弱的主要因素活动的性质:对于简单的活动,他人在场会使事情做得比平时更好;对于复杂的活动,他人在场会使事情做得比平时更差个体对活动的熟练程度:对于很熟练的活动,有其他人在场完成的比

10、平时好;若果熟练程度不够,人一多就容易出现差错。个体心理特征:性格开朗外向、心理成熟的人在群体环境下容易获得好得成绩;反之,性格孤独内向,心理不够成熟的人在群体环境下就容易出现失误7/23/2022202.社会惰化现象 社会惰化是指一个人在群体工作中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那样努力的一种倾向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说明当多人在场的情况下,会出现相互依赖的现象。 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在拉绳试验中也发现:3人群体的拉力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个人拉力的3倍,而是2.5倍;8人群体的拉力不是人们想象中个人拉力的8倍,而是4倍不到。 达施尔(1935)要求被试蒙上双

11、眼,在“拔河机器“上拔河,结果发现,当被试觉察只有自己一个人拔时,平均用力63公斤,而当三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用力53.5公斤,八人一起拔时,平均每人只用力31公斤。 7/23/202221社会惰化产生的原因没有体现公平:群体成员把别人看作是懒惰的、无能的,认为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在此情况下,会认为没有体现公平原则,就可能降低自己的努力程度职责不清:由于群体活动的结果不能归结为具体某个人的作用,个人的投入与群体的产出指甲的关系不明,个人就会降低自己在群体中的努力程度 管理者应提供衡量个人努力程度的标准,并使在群体中工作的人确信自己的努力或贡献得到注意和肯定,以减少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7/2

12、3/2022223.社会标准化倾向群体成员在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由于模仿心理的影响和作用,会形成相似、趋同的过程,表现出群体情绪、行为的一致性,并产生群体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和行为准则7/23/2022231.2 群体绩效群体绩效是指群体成员的工作效能和工作成果,可以用生产效率、工作效率的高低来衡量,也可以用经营业绩、产品数量或质量来衡量。群体绩效建立在群体结构的基础上,与群体的凝聚力、群体的有效性有密切关联7/23/2022241.2.1群体结构与群体绩效工作群体不是随意组合或堆砌的,而是有一定结构的。群体结构影响群体心理的形成,规范群体行为的塑造,进而对群体的绩效起到重要作用。群体结构主要包括

13、:角色知觉与角色期待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7/23/2022251.角色知觉与角色期待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作出何种行为反应的认识,即角色知觉对处于某一角色的人在特定情境中应该作出何种行为反应的一种预期,即角色期待7/23/202226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地位是指人们对群体成员的位置或层次的一种社会性界定,它对人们的行为有重要影响,人们对地位有敏感的知觉一个人的地位可以通过许多外在标志显示出来,诸如薪酬档次、居住条件、出行车辆、学衔高低、职业性质、受人尊重程度等人们在研究中发现,在一个群体中,如果行为是由地位较高的人向地位较低的人发起的,那么群体的合作就比较愉快,反之就不

14、容易货的合作甚至会引起冲突,管理者若能使群体工作的程序适应人们的实际地位,个人以受到尊重的感受,就会极大地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和群体绩效。7/23/2022273.群体规模群体规模的大小常以12人为划分界限,12人以下为小群体,以上为大群体。群体规模大小各有利弊:小群体容易完成生产型任务,容易进行工作效率的比较与考核大群体更善于吸收多种不同的观点,适合于开展对事物真相的调查研究表明,5-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效率比更大或更小的一些群体要高。这时在群体中因有足够的人数容易形成多数,而且可以允许发表各种不同意见,防止群体过大时因少数人占据统治地位而禁止某些成员参与决策、形成小团体以及在决策时拖

15、延时间等弊端的产生。7/23/2022284.群体构成群体构成是指组成群体的成员之间的差异状况。差异包括:年龄与性别、受教育程度与专业知识结构、种族和文化背景、个性与办事风格、能力和观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等等。成员之间差异大的群体叫异质性群体,差异小或没有差异的叫同质性群体。同质性群体成员构成的差异较小,成员之间有共同特征,但缺少人们共同工作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和经验,不会是一个高绩效的群体异质性群体差异较大,可能冲突较多,但可以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整体实力较强,容积取得高绩效7/23/2022291.2.2群体的凝聚力与群体的绩效 群体凝聚力是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吸引的一种力,它包括群体

16、对成员的吸引力、群体成员相互之间的吸引力,以及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和愿意共同参与群体活动的程度7/23/202230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提高凝聚力降低凝聚力群体成员的共处时间经常在一起,发现共同兴趣无机会交往,不知共同兴趣加入群体的难度经激烈竞争加入不需努力就可加入群体规模大小规模小、接触多,易互动规模大,接触少,互动难外部的威胁与攻击存在不存在,或无力应付群体以往成功的经历以往成功经历多,知名度高缺乏成功经历,无知名度7/23/202231凝聚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凝聚力与工作绩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通常人们认为,凝聚力高的工作群体,其工作绩效必然高,那么事实如此吗?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通过

17、实验,证明了凝聚力对生产效率的影响比较复杂:他能够影响生产效率,但不是独立的对生产效率发生影响。7/23/202232凝聚力与生产效率 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研究证明,仅仅靠群体的凝聚力,不一定提高生产效率,只有加上积极的诱导,才能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如下图:高凝聚力积极引导低凝聚力积极引导低凝聚力消极引导对照组高凝聚力消极引导时间生产率7/23/202233研究结论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相互影响:群体之间友好的关系有助于提供一个顺利实现群体目标的良好环境,提高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度。反过来群体目标的实现,也会强化群体成员之间的友谊,提高凝聚力。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有受到诱导的影响

18、。群体的凝聚力越强,群体成员就越易追随群体目标。如果群体内形成的是积极的诱导,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绩效就高,如果是消极的诱导,那么凝聚力高的群体绩效就比较低。中等生产效率低凝聚力高生产效率低中等生产效率高凝聚力低生产效率积极诱导消极诱导7/23/2022341.2.3群体的有效性与群体的绩效 群体的有效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群体成员的满意度:即群体成员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群体外部的满意度:即群体满足其外部有关群体和个体,包括群体所在单位以内和以外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程度群体行为:群体中的成员通过群体的工作获得新技能、养成良好的行为。 提高群体内外满意度,可以营造一个适合群体生存的良好环境,并互相学习,有助于提高群体绩效。7/23/202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