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_第1页
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_第2页
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_第3页
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电磁干扰直接序列扩频摘要:介绍变电站内存在的各种干扰和无线传感器网络使用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于变电站中这种高电磁干扰环境中可行性进展论证。0引言目前,变电站系统自动化正成为一种不可改变的趋势,其监控和通信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变电站现有测控系统多采用有线通信方式,但是,有线通信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例如传输线铺设复杂、不易检修和维护,长间隔 传输线易受电磁千扰的影响等等。而无线通信那么具有运行可靠、安装灵敏。本钱低廉等优点,尤其是在需要实时监控变电站信息的情况下,无线通信更是具有极大的优势。现有无线通信方式主要

2、有ieee802.11b/g、蓝牙、zigbee.gprs/gs等。而zigbee技术更是以平安性高、响应时间快、占用系统资源低、本钱低以及能耗低等诸多优点成为变电站实时监控系统中首选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技术是专门针对无线传感器开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重点主要放在配电网自动化以及温度、电能在线监测方面,然而,变电站高强电磁环境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影响的研究还相对缺失。因此本文对变电站的干扰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调制技术进展研究,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变电站中的应用的可行性进展论证。1变电站中的电盛千扰变电站内部具有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必须对各种典型的电

3、磁干扰源进展详细的分析。变电站存在的典型的电磁干扰源有:50hz工频电磁场;设备出口短路引起的脉冲磁场;电晕放电;静电放电;局部放电;空气击穿燃弧;sf6间隙击穿燃弧;真空间隙击穿燃弧等。其中工频电磁场和脉冲磁场对无线信号根本不会产影响。1.1静电放电和局部放电两个具有不同静定电位的物体,由于直接接触或静电场感应引起两物体间的静电电荷的转移。静电电场的能量到达一定程度后,击穿其间介质而进展放电的现象就是静电放电。当外加电压在电气设备中产生的场强,足以使绝缘区域发生放电,但在放电区域内未形成固定放电通道的这种放电现象,称为局部放电。两者都是小绝缘间隙、小能量放电的击穿。这两种放电产生辐射干扰在几

4、百khz以内,且能量低,衰减快,因此对无线通信不会造成影响。1.2电晕放电和空气击穿放电电力导线在高压强电场作用下,可能对周围空间产生游离放电的电晕。导线外表的机械损伤、污染微粒或者导线附近的水滴、灰尘等,都会引起导线外表曲率变化,从而使得点位梯度到达空气介质的击穿介质。因此,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中电晕的产生几乎是不可防止的。由图1可见电晕放电的辐射信号主要集中在78hz和180hz附近的两个包络内,并且最大信号强度仅为一40db。由图2可知空气间隙击穿产生的电磁场带宽较宽,主要集中在600hz以下,并且干扰信号的强度很小,即使在580:hz频率附近也只有-35db。1.3开关操作干扰变电站内

5、断路器、隔分开关等一次设备在投切操作或开关故障电流时,由于感性负载的存在,开关触头开断时,产生的电弧的熄灭和重燃可能在母线或线路上引起含有多个频率分量的衰减振荡波,通过母线或设备间的连线将暂态电磁场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形成辐射脉冲电磁常设备操作干扰主要有sf6间隙击穿和真空间隙击穿所产生的辐射信号。2无线传感网网络的扩频技术2.1zigbee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zigbee协议的框架是建立在ieee802.15.4标准之上,ieee802.15.4定义zigbee的物理层和媒体访问层。ieee802.15.4定义了两个物理层标准,分别是2.4ghz物理层和868月i5hz物理层。两个物理

6、层都基于直接序列扩频(dsss)技术,主要完成能量检测、链路质量指示、信道选择以及数据发送和接收等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输出2.4ghzis频段直接序列扩频信号,输出功率大于一17db,工作频段2.4052.480ghz。2.2直接序列扩频技术扩频是利用与信息无关的为随机码,通过调制的方法将己调制的频谱宽度扩展到比原调制信号的带宽宽得多的过程。常用的扩频技术有调频、混合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等。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系统就是用具有高码率的伪随机(pn)序列,在发送端扩展信号的频谱,在承受端用一样的pn序列对信号进展解扩,复原出原始信号。3变电站干扰对传感器网络的形晌变电站的

7、电磁干扰主要分为两局部:0300hz低频局部、2.42.5ghz同频带宽。1)电晕放电和空气击穿所产生的低频干扰的频带离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工作频段2.4ghz很远,并且强度小于一40db,可以通过低通滤波器进展处理,因此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通信根本没有影响。2)sf6间隙击穿放电和真空间隙击穿放电所产生的电磁干扰在2.405ghz2.485ghz频带内也有较强的信号存在,在间隙击穿电压为i5kv左右时电磁强度到达一40dbv。变电站现场的击穿电压可能会更高,电磁强度也就更高,因此对无线通信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同频干扰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的影响是很小的,这可以通过两方面说明: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

8、的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的抗干扰才能是由于接收机将扩频后的信号再次与扩频码相乘复原出原始信号,同时干扰信号也在接收端与扩频码相乘从而将其频带展宽,干扰信号能量也就分散到很宽的频带上,这样2.405ghz2.485ghz频带内只有很小局部干扰信号能量,因此同频噪声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干扰是微乎其微的。sf6间隙击穿放电和真空间隙击穿放电产生瞬态电磁千扰,这种干扰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因此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干扰也是瞬间的,瞬态电磁干扰完毕,无线传感器网络也恢复正常。除电磁干扰外,变电站内还存在不可忽略的多径干扰.由于变电站中大量的金属设备和柱状物容易反射射频信号,使得接收端接收到的信号包括了多个不同传输途径的折射或反射信号,从而造成多径干扰。多径会导致信号的衰落、相移和分解,这对以信号能量为判断标准的无线系统必将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对于抗多径干扰有很大的优势,其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扩频通信中所采用的伪随机序列的周期相关特性,因为随机序列具有类似白噪声一般的锋利自相关性,在接收端解扩是可以有效地抑制多径信号的干扰,到达进步信噪比和通信质量的目的。标准dsss接收机通过较佳的相关器自动选择幅度最大的波形信号,比与之锁定同步,从而降低多径干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