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说明(共6页)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1.gif)
![教学内容说明(共6页)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2.gif)
![教学内容说明(共6页)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3.gif)
![教学内容说明(共6页)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4.gif)
![教学内容说明(共6页)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8f04754609e06981af079a3bc0311cf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jioy)心理专题课程教学内容与说明教学的内容(nirng)与要求导言:为何与如何学习(xux)教育心理学(一)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存在的几种思想,说明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心理学。说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专业的基础性。结合本教材的构架,谈谈如何研读本教材。(二)教学要求1理解教育心理学与其他若干专门课程的区别与关系。2了解研读本教材的基本方法。重点:教育心理学并不传授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招数”或“诀窍”,而是向教师提供看待和处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信念、有利视角和认识框架。难点:信念、视角和认识框架的作用。第一编 儿童的发展引言 第一讲 遗传与环境(一)教学内容个体的遗传个体的环境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2、(二)教学要求1理解遗传如何造成个体之间的相似与差异。2理解理解环境的概念和环境的分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3领会遗传和环境的具体关系。4理解结构与特征的教育含义。重点: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及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难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基因是遗传的方式;遗传和环境的双重作用图第二讲 儿童的认知发展(一)教学内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二)教学要求1了解儿童认知的发展中关于图式、同化、顺应(shnyng)和平衡等概念。2根据(gnj)实验理解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4个阶段及各个阶段儿童认知特点和相应表现。3理解布鲁纳关于(guny)儿童认知结构发展
3、的3个阶段及其特点。4掌握布鲁纳关于教学要重在使学生掌握学科结构的思想,并形成你自己对这一思想的认识。5掌握维果茨基学说中“内化”和“最近发展区”两个概念,并且形成你自己的认识。重点: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区别和各自的教育含义。难点:皮亚杰、布鲁纳和维果茨基理论的区别。第三讲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一)教学内容儿童的依恋儿童的社会化儿童的道德发展(二)教学要求1理解依恋的实质。2了解4种依恋的特点。3领会依恋的教育含义。4领会儿童社会化的概念。5了解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6掌握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7领会皮、柯二氏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含义。重点:塞尔曼关于儿童观
4、点采择能力发展的观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以及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难点:依恋的形成;塞尔曼的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阶段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之间的关系。第二编 学习的理论引言第四讲 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一)教学内容基本模型基本原理人的特殊性经典条件作用(zuyng)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影响(yngxing)经典条件作用的因素(二)教学要求1掌握经典条件(tiojin)反应的形成步骤。2理解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的4项原理及其教育含义。3理解2-阶条件反应的形成。4了解人能形成n-阶条件反应的根本原因。5理解条件性味觉厌恶的教育含义。6理解条件性情绪反应的教育含义。7如
5、何选用系统脱敏法与暴露法。重点: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的4项原理及其教育含义;条件性情绪反应。难点:经典条件反应的形成步骤;2-阶条件反应的形成。第五讲 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一)教学内容基本模型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比较桑代克的学习三律及其教育含义强化及其与惩罚的区别(二)教学要求1领会两种条件作用学习理论的教育含义差别。2理解桑代克的学习三律及其教育含义。3理解强化4式的特点和教育含义。4掌握正、负强化和正、负惩罚的程序。5理解3种负强化。6掌握强化跟随惩罚的原理。重点:操作性条件作用与经典条件作用的比较难点:强化的概念及其与惩罚的区别。第六讲 认知社会学习理论(一)教学内容内部表征社
6、会学习理论的概念框架模仿学习的心理过程(二)教学要求1领会柯勒实验的意义。2理解托尔曼两个(lin )实验的要义。3领会(ln hu)“学习(xux)形成内部表征”的观点的重要性。4掌握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5了解“电视专家”是利用怎样的手段来吸引观众注意的。6理解观察学习心理过程。重点: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心理过程。难点:柯勒实验;潜在学习;托尔曼的心理地图。第三编 知识的学习引言第七讲 知识的表征(一)教学内容命题与产生式意象与图式(二)教学要求1掌握知识的3种表征形式及其若干特点。2了解命题分解技术,并尝试使用之。3理解命题的抽象性的含义,及对教学的意义。4掌握产生式及其系统的
7、构成方式及其应用。5掌握意象的物理模拟性特点及其运用。6构想并判断意象的调用与操纵对改进教学的意义。重点:知识的3种表征形式及其若干特点;命题的含义及对教学的意义;产生式及其系统的构成方式及其应用;掌握意象的物理模拟性特点及其运用。难点:命题分解技术;意象的物理模拟性特点。第八讲 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教学内容记忆系统的运作新知识的学习精制与组织(二)教学要求1掌握陈述性知识的形态。2理解命题的激活-扩散过程。3了解陈述性知识获得的过程与提取过程。4掌握精制与组织的原理。重点: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提取的过程;“精制”策略。难点(ndin):“激活扩散”概念(ginin);“精制(jngzh)”策
8、略。第九讲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一)教学内容程序性知识的类型模式识别序列行动(二)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程序性知识。2掌握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差别。3理解模式识别及其过程。4掌握概化与辨别的教学含义。5理解行动序列的形成过程。6掌握程序化与合成过程的教学含义。重点: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差别;模式识别及其过程;概化与辨别的教学含义;行动-顺序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以及教学策略。难点:模式识别及其过程;程序化与合成过程。第四编 测量与测验引言第十讲 个体差异(一)教学内容个体差异的性质个体差异的分布影响正态分布的因素(二)教学要求1理解个体差异是量的差异。2掌握个体差异的离均差定义。3掌握正态分布的特
9、征及其个体差异含义。4领会影响正态分布的主要原因与学校工作的关系。5领会J-型分布及其教育含义。重点:个体差异是量的差异;正态分布的概念、特征等。难点:个体差异的离均差;正态分布的特征;J-型分布。第十一讲 测量与分数(一)教学内容测量的定义分数(fnsh)的类型学校(xuxio)里的分数分数(fnsh)的效度和信度(二)教学要求1理解测量的定义及4种测量分数。2了解如何使用连续分数和等第分数的情境。3掌握把原尺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的技术。4掌握计算相关系数r的技术。重点:测量的定义及4种测量分数;原尺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的技术;计算相关系数r的技术。难点:原尺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的技术;计算相关系数r的技术。第十二讲 教学与测验(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区别教学目标教学测验(二)教学要求1理解3类教学内容的区别。2掌握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3领会3类教学内容与3种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性。4掌握C类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5领会3种教学目标如何处理学习者个体差异。6领会教学测验的适用性。重点:3类教学内容的区别;教学目标的陈述通则;C类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难点: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性;C类教学目标的陈述技术;教学测验的适用性内容总结(1)教育心理专题课程教学内容与说明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导言:为何与如何学习教育心理学(一)教学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