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TB型实验指导书模电1-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熟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晶体管毫伏表、万用表及直流稳压电源面板上各旋钮和接线柱的作用。学习上述仪器的使用方法。用万用表辨别晶体二、三极管的管脚,以及判断他们的好坏。学习识别各种常用电子元件。实验仪器及设备通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实验电路原理及操作说明电子示波器的工作原理电子示波器主要用以观察各种周期性的电压或电流波形,它是使用十分广泛的一种电子仪器。通用示波器的结构包括垂直放大,水平放大,扫描、触发、示波管及电源等六
2、个主要部分,方框如图1-1所示。示波管是电子示波器的重要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把观察的电压变成发光图形。示波管的构造如图1-2所示,它主要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组成。电子枪包括灯丝、阳极、栅极和阴极。偏转系统包括Y轴偏转板和X轴偏转板两个部分,他们能将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按照加于偏转板上的电压信号作出相应的偏转,荧光屏是位于示波器管顶端涂有荧光物质的透明玻璃屏,当电子枪发射出来的电子束轰击到屏上时,荧光屏被击中的点上会发光。当电子束按外加变化电压偏转时就能在荧光屏上绘出一定的波形。电子示波管的灵敏度比较低,假如偏转板上的控制电压不够大,就不能明显的观察到光点的移位。为了保证有足够的
3、偏移电压,必须设置放大器将被观察的电信号加以放大,此放大器称为垂直(Y)放大器。水平(X)放大器是将机内扫描发生器产生的扫描信号或由X外接输入端送入的信号放大后控制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使示波器进行X轴的扫描。扫描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一个线形锯齿波电压,模拟时间轴,以展示被观察的电信号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荧光屏光点的相对移位是和输入到示波管X轴或Y轴上的电压成正比的。例如,若将一正弦信号电压Vy=Vmsint送至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则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将是一根竖着的直线,参看图1-3。当t=t2时,Y轴偏转板上电压Vy达到正向最大值,光点偏移至B屏的0点处。当t=t1时,Vy正向增大
4、,光点偏移至A点。t=t2时,Vy达到正向最大值,光点偏移至B点。t=t3时,Vy下降,但仍然是正电压,光点回到A点。t=t4时,电压为零,光点回到原点。可见,光点移动距离与所加电压成正比,故可用测量电压的幅值。同理,在负半周,当时间t分别等于t5、t6、t8时,光点相继经过C、D、C、0各点。如果正弦电压持续加在垂直偏转上,光点不断地上、下来回移动,只要移动速度时够快,利用人们视觉暂留效应,在荧光屏上看到的将是一根竖着的直线、正弦波没有被展开。为了显示正弦波,在示波器的水平偏转板上需加线性变化的锯齿波电压。如果Y轴偏转板无信号,单独在X轴偏转上加锯齿波电压,则荧光屏也观察到一条直线,只是成水
5、平直线,其形成过程如图1-4所示。在t=t0时,Vx是负电压,光点在荧光屏的A处,此后,电压直线上长。当t=t1时,光点移到B点。在t=t2时,电压上升到零值,光点在中心处C点,电压继续增大为正值。t=t3时,光点移到D点。t=t4,电压上升到最大值,光点移到E点。然后电压迅速回到负值,光点也就由点迅速回到A点,如此不断反复,于是在荧光屏上观察到一条水平直线。如果将被观察的正弦波电压Vy加在Y轴偏转板上,同时又将扫描电压Vx加在X轴偏转板上,使正弦波的频率fy与扫描电压锯齿波频率fx相等,那么在荧光屏上就能观察到一个展开了的正弦波,如图1-5所示。在t=t0时,Vy=0,Y轴方向无偏移,而Vx
6、为负值,光点沿X轴向左偏移,位于荧光屏的A点。在t=t1时,Vy上升,光点向上移,同时,Vx也上升,光点向右移,合成结果使光点移至荧光屏的B点。以后,在时间t分别等于t2、t3、t4、时,光点相继沿C、D、E各点移动。t=t4以后,由于Vx迅速返回到原始状态,光点将从E点迅速返回A点。接着正弦波重新开始第二个周期,扫描电压开始第二次扫描,荧光屏上显示与第一次相重叠的正弦波形。如此不断重复,荧光屏上即可观察到一个稳定的正弦波。如果正弦波频率fy是扫描波重复频率的二倍时,即fy=2fx,则在荧光屏上将是两个周期的正弦波,当fy=nfy时,在荧光屏上将呈现出n个周期的正弦波。假如fy与fx不是整数倍
7、关系,则第一个周期在荧光屏上扫出的波形与第二个扫描周期扫出的波形不能重合,屏上看到的波形就会不停的移动。如图1-6所示,为了使fy和fx保持整数倍关系通常把输入到Y轴的信号电压作用在扫描发生器上,使扫描频率fx跟随信号频率fy作微小的改变,以保持fy和fx成整数倍关系,这个作用称之为“同步”。现代示波器中经常采用的是“触发同步”,所谓“触发同步”是当出入Y轴信号电压瞬时值达到一定幅值时,触发扫描发生器,产生一个锯齿波电压。这个锯齿波扫描结束后,扫描发生器处于等待下以次触发信号的状态。可见,扫描电压的起始点与输入信号的某一瞬时保持同步,保证了荧光屏上波形的稳定。2、示波器面板操作说明寻找扫描光迹
8、点在开机半分钟后,如仍找不到光点,可调节亮度旋钮,并按下“寻迹”板键,从中判断光点位置,然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钮,将光点移至荧光屏的中心位置。为显示稳定的波形,要掌握好示波器面板上的下列几个控制开关(或旋钮)的位置。a、“扫描速率”开关(t/div)-它的位置应根据被观察信号的周期(频率)来确定。b、“触发源选择”开关(内、外)-通常选为内触发。c、“内触发源选择”开关(拉YB)-通常置于常态(推进位置)。此时对单一从YA或YB输入的信号均能同步,仅在作双路同时显示时,为比较两个波形的相对位置,才将其置于拉出(拉YB)位置,此时触发信号仅取自YB,故仅对由YB输入的信号同步。d、
9、“触发方式”开关-通常可先置于“自动”位置,以便找到扫描线或波形,如波形稳定情况较差,再置于“高频”或“常态”位置。但必须同时调节电平旋钮,使波形稳定。示波器有五种显示方式属单踪显示有“YA”、“YB”、“YA+YB”;属双踪显示有“交替”与“断续”。作双踪显示时,通常采用“交替”显示方式,仅当被观察信号频率很低时(如几十赫兹以下),为在一次扫描过程中同时显示两个波形,才采用“断续”显示方式。在测量波形的幅值时,应注意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置于“较准”位置(顺时钟旋到底)。在测量波形周期时,应将扫描速率“微调”旋钮置于“校准”位置(顺时钟旋到底),扫描速率“扩展”旋钮置于“推进位置”。3数信号
10、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按需要通过波形转换开关的操作,可分别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幅度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输出信号电压率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并由频率计读取频率值。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端不允许短路。4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的位置处,然后在测量中逐挡减小到接近测量范围的量程。接通电源后,先将输入端短接,进行调零。然后断开短路线,就可进行测量。5晶体二、三极管测试原理(1)利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鉴别正负极性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1-7。图中E
11、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源。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R*100或R*1k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1-8,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测试性能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
12、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三极管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R*100或R*1K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1-9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
13、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判断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基本原理是把三极管接成基本单管放大电路,利用测量管子的电流放大系数值的大小来判定集电极和发射极。以NPN型为例,如图1-10所示。基极确定以后,用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另外两个电极,用100K的电阻一端接基极一端接黑表笔,若电表指针偏转较大,则黑表笔所接的一端为集电极,也可用手捏住基极与黑表笔(不能使两者相碰),以人体电阻代替100K电阻的作用。实验内容及步骤电子仪器连接使用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接通稳压电源,并调节其输出电压值为1.2V、2.95V、4.5
14、5V、14.8V,可用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测量。测量时注意万用表的量程应选择适当。表笔的正负极型要对应稳压电源输出端极性。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低频率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通信号发生器,将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开关置于0dB、20dB、40dB、60dB的位置,用晶体管毫伏表分别测量其输出电压。此时晶体管电压表的量程要选择适当,不要超过量程。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波形将示波器电源接通1至2分钟后,调节“辉度”、“聚焦”、“X轴位移”、“Y轴位移”及“X轴增幅”等旋钮,使荧光屏上出现扫描线。调节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电压为1-5V,频率为1kHz,用示波器观察信号电压波形,调节“Y轴衰减”、“
15、Y轴增幅”旋钮,使波形大小适中。调节“扫描范围”、“扫描微调”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一、三、五个完整的正弦波形。用万用表辨别二极管的正极、负极及其好坏;辨别三极管集电极、基极、发射极。管子的类型(PNP或NPN)及其好坏。选择一些不同类型的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等常用元件加以辨认。实验报告要求记下用示波器观察信号发生器输出波形时调节示波器哪些旋钮并说明各旋钮的作用。说明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电压时,若荧光屏上分别出现图1-11所示波形,是哪些旋钮位置不对,应如何调节。总结用万用表测试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方法。实验二晶体管单管放大器实验目的熟悉电子元器件和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16、方法。分析电路参数的变化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二、实验电路及设备1示波器、万用表。2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及号实验模板。实验电路及原理估算电流放大系数晶体三极管的值可以由输出特性曲线上求出,如图2-1所示。先通过Q点作横轴的垂直线,确定对应Q点的VCE值,再从图中求出一定VCE条件下的和相应的,则Q点附近的交流电流放大系数为: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b和Rb2组成的分压电路。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上输入信号以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幅值被放大了的相位相反的输出信号。静态工作点:VCEQ=EC-ICQ。
17、RCIBQ=EC-VBEQ=ICQRB动态参数:电压放大倍数其中四、实验步骤按图用连线在号实验模板上连接号电路,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1静态工作点测试调整Rp为某一值(使VCE=6V),测量静态工作点,填入表2-1并计算出IB、ICO(ICQ、IBQ可通过计算求得)表2-1实测结果实测计算VBEQVCEQRb(K)IBQ(A)ICQ(mA)2放大倍数测试(1)将信号放大器调到f=1kHz幅值为5mv,接到放大器的输入端Vi,用示波器观察Vi和Vo端的波形,并比较与输入端的相位。(2)输入信号频率不变,逐渐加大输入信号幅度,在RL=时,用示波器观察V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
18、填表2-2表2-2观察结果计算电压放大倍数估算电压放大倍数Vi(mV)Vo(V)AuAu3观察Rb、Rc、RL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按表2-3要求,输入信号Vi=5mV,f=1kHz、记录测量数据和Vo波形。表2-3给定条件测量结果由测量值计算VCEQVBEQVO输出波形ICQIBQAVRb合适值RC=2kRL=最小最大Rc3.9Rb为合适值RL=RL2.7kRb为合适值RC=2k4观察波形失真,测量静态工作点电压VCEQ、VBEQ输入信号Vi=10mVf=1kHz调节Rp,使Rb增大或减小,观察波形失真情况,测量并填入表2-4(若不失真观察不明显,可变化Vi重测
19、)表2-4Rp值VBEQVCEQ波形输出增大适中改小5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电阻(1)输入电阻的测量,在输入端串接一个4.7k的电阻,如图2-3,按第八页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即可计算出输入电阻ri.(2)输出电阻的测量,在输出端接入负载电阻2.7K,在输出VO不失真的情况下,测负载与空载时的Vo值,按第八页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即可求输出电阻ro.五、报告要求1记录数据及波形2总结Rb、Rc和RL变化对静态工作点、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3为了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Av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析输出波形失真的原因及性质,并提出消除失真的措施。六、预习要求及思考题1预习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各元件的
20、作用。2根据测定的晶体管及给出的电路参数,估算静态工作点及电压放大倍数。3如何测量Rb?不断开与基极的连线行吗?4分析下列波形是什么类型的失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消除?实验三两极放大电路及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一、实验目的1学习二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2学习二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特性的测量方法。3加深对负反馈放大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4熟悉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量和调试方法。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万用表3TB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仪及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及原理1实验电路如图3-12工作原理(1)断开反馈支路的A、B端,并将B端接地,电路成为基本放大电路(但考虑了反馈网络的负载效应)。
21、(2)若A接B,电路成为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负反馈放大器放大倍数的一般表达式为Af=A1+AF其中A为开环放大倍数,Af为闭环放大倍数,F为反馈系数,1+AF为反馈深度。若Am代表中频开环放大倍数,且放大电路在高频率段和低频率段都只有一个RC环节起作用,则加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和下限截止频率分别为fhf=fh(1+AmF)fLf=fL(1+AmF)其中fh和fL分别是不加负反馈时的上下限频率。此外,加上负反馈后还可得到输入电阻rif和rof输出电阻为rif=ri(1+AmF)rof=ro/(1+AmF)其中ri和ro分别是不加负反馈时的输入、输出电阻。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按图用连线
22、在号实验模板上连接好电路,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电源2测量静态工作点将输入端短路,并将B端接地,调节Rp1使VE1=2V,调节Rp2,使VE2=2V,测量并记录表3-1中有关数值表3-1测量项目VBE1VE1VC1VBE2VE2VC2测量数值(V)223测量两级交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用示波器观察第一、第二级的输出电压波形有无失真。若有失真现象,则应调整静态工作点(调Rp1、Rp2应微调),或减小Vi幅度,使波形不失真为止。若输出波形有寄生振荡,应先消除。消除方法如下: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线要尽量短,要用屏蔽线;T1或T2的bc极之间加5P100P的电容。(1)将放大器负载断开,线将输入信号频率调到1K
23、HZ,幅度调到使输出幅度最大而不失真。(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由低到高,改变频率,先大致观察在哪一个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时输出幅度下降,然后测量Vo值,填入表3-2中。在特性平直部分,可测几个点,在特性弯曲部分应多测几个点。(3)接上负载,重复上述实验。表3-2F(HZ)VoRL=RL=4.7K4测无级间反馈时两级放大电路的性能。(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m加信号电压Vi=5mv,f=1kKz,测量Vo,算出Avm(2)测量输入电阻ri接入Rs=4.7k,加大信号源电压,使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未接入Rs时相同,测量此时信号源电压Vs,则ri=Vi。RsVs-Vi式中ri=Rb”ri,由此求得
24、输入电阻ri。断开电源后测量Rb(Rb=Rp1+Rb1).(3)测量输出电阻ro使Vi=5mv,f=1kHz,接入负载电阻RL=4.7k,测输出电压Vo,则ro=(Vo/Vo-1)*RL其中Vo是负载电阻RL开路时的输出电压,Vo是接入负载电阻后的输出电压。(4)测量上限频率fh及下限频率fL去掉Rs,RL,输入适当幅值的信号,在f=1kHz时使输出电压在示波器上显示出大小适度、基本不失真的正弦波。保持输入信号不变,提高信号频率,直至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缩小到原来幅值的70%,此时输入信号频率即为fho同样,降低信号频率,示波器上显示的输出电压波形幅度下降到原来幅值的70%,此时输入信号的频
25、率即为fL.将(1)(4)测出的电压放大倍数Av;输入电阻ri;输出电阻ro;上限频率fh和下限频率fL,各数据填入表3-3中的无反馈部分。5测反馈放大电路的性能。将A端和B端相接,电路成为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重复步骤4的(1)(4)将测得的各数据填入表3-3有反馈部分表3-3测量数据由测量数据计算无反馈Vo(mv)Vo(mv)Vs(mv)fh(kHz)fL(Hz)AvRi(k)ro(k)有负反馈Vo(mv)Vo(mv)Vs(mv)fhf(kHz)fLf(Hz)Avrif(k)rof(k)五、报告要求1说明两极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倍数及输出波形的影响。2列表整理实验数据,画出两级放大电
26、路的幅频特性曲线(用对数坐标纸)3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求出无级间反馈和有级间反馈时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4根据实验结果说明电压串联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5利用深度负反馈的近似公式,估算电压放大倍数Avf。六、预习及思考题1复习多级放大器计算Av的方法,两级之间的互相影响,频率特性等。2如何选择静态工作点?每一级的静态工作点在连成两级放大电路时是否会发生变化。3用什么方法增大放大器的输出幅度?4要想提高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应采取什么措施?5如何提高上限和降低下限频率?影响它们的主要环节是什么?实验四射极跟随器一、实验目的1掌握射极跟随器的特性及测量方法。2学习放大器各项参数测量方法。
27、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信号发生器3交流毫伏表4数字万用表5TB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仪及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射极跟随器(图4-1)是一个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它具有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输出电压能够在较大范围内跟随输入电压作线性变化及输入输出信号同相的特点。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在号实验板上按图4-1电路图连线,检查连线无误后接通12V电源。2调整直流工作点。在B点加f=1kHz正弦波信号,输出端用示波器监视,反复调整Rp及信号输出幅度,使输出幅度在示波器屏幕上得到一个最大不失真波形,然后断开输入信号,用万用表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的电位,即为该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1表4-
28、1Ve(V)Vb(V)Vc(V)Ie=VeRe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Av接入负载RL=1K,B点f=1kHz信号,调输入信号幅度(此时偏置电位器Rp不能再旋动),用示波器观察,在输出最大不失真情况下测Vi,VL值,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2中表4-2Vi(V)VL(V)Av=VLVi4测量输出电压Ro在B点加f=1kHz正弦波信号,Vi=100mV左右,接上负载RL=2K2时,用示波器输出波形,测空载输出电压Vo(RL=),有负载输出电压VL(RL=2K2)的值。则ro=(Vo-1).RLVL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3中表4-3Vo(mL)VL(mL)5测量放大器输出电阻Ri(采用换算法)在输入串入4.
29、7K电阻,A点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用毫伏表分别测A,B点对地电位Vs,Vi.。则ri=Vi/Vs-Vi*Rs=Rs/(Vs/Vi-1)将测量数据填入表4-4表4-4Vs(V)Vi(V)6测射极跟随器的跟随特性并测量输出电压峰峰值Vopp接入负载RL=2K2,在B点加入f=1kHz的正弦信号,逐点增大输入信号幅度Vi,用示波器监视输出端,在波形不失真时,测所对应的VL值,计算出Av,并用示波器测量输出电压的峰峰值Vopp,与电压表读测的对应输出电压有较值比较。将所测数据填入表4-5表4-51234ViVLVoppAv7测试频率响应特性。输入信号电压Vi=0.1v,改
30、变信号频率,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的波形,并用交流毫伏表记录不同频率的电压值,填入表4-6表4-6fVo五、报告要求1整理记录数据,分析跟随器的特性和特点,得出有关结论;2将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3绘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并在特性曲线图中标出fn值。实验五差动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差动放大器工作原理,了解零点漂移产生的原理与抑制方法。2学习差动放大器的基本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3号实验模板4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及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在图5-1电路中,Rp1为调零电位器,信号从Vi1、Vi2两端输入。(1)差动输入,双端输出图5-1中,若F接D,输
31、入信号Vi加于A、B两端,则Vi1(A对地)=1/2Vi;Vi2(B对地)=1/2Vi,在T1、T2两管集电极输出电压Vo,设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调在中间位置,则其差模放大倍数为Ad为单管时的放大倍数。(2)差动输入、单端输出图5-1中,若输入信号接法不变,在T1管集电极(对地)输出电压Vo1其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当从T2管的集电极(对地)输出时,差模放大倍数的大小与从T1管集电极输出时相同,但表达式前面没有负号。(3)共模抑制比图4-1中将A、B两点相连,F接D,输入信号加到A与地之间,电路为共模输入。若为双端输出,则在理想情况下,其共模放大倍数为Ac=0若为单端输出,则共模放大倍数Ac。共模
32、抑制比CMRR=,欲使CMRR大,就要求Ad大,Ac小;欲使Ac小就要求Rc阻值大。当图4-1中F接C时,由于T3的恒流作用,等效的Rc极大,因此CMRR很大。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按照电路原理图5-1在号实验模板上按图接通12V电源2测静态工作点F接D,输入端A、B相连并接地,调节电位器Rp1,使双端输出电压Vo=0,分别测量两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并记录数据于表5-1表5-1对地电压VC1(V)VC2(V)VE(V)VB1(V)VB2(V)计算值(Rp在中点)测量值3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1)在输入端A、B间拆去短路连接线,分别加入直流差模信号Vla0.1V(从实验仪的直流电压源处先调节在0.1
33、V后取出)测量单端输出电压Vod1、Vod2及双端输出差模电压Vod0。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输出差模放大倍数Vvd1、Vvd2及双端差模放大倍数Avd。(2)输入低频小信号Vi=40mV,f=100Hz。分别、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计算单端及双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将测量数据填入表5-2表5-2输入信号测量值(V)计算值Vc1Vc2Vod1Vod2VodVvd1Vvd2Vvd直流Vid1=+0.1V直流Vid2=-0.1V交流Vi=40mV4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1)将两个输入端A、B短接在一起,另一端接地,其间分别加入直流共模信号Vic0.1V,测量单端输出共模电压Voc1、Voc2及双端输
34、出共模电压Voc。由测量数据计算单端输出共模放大诶书Vvc1、Vvc2及双端输出共模放大倍数Avc(Avc=Aoc/Aic)(2)输入低频小信号(正弦交流)电压Vi=40mV,f=10Hz,分别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计算电压放大倍数。测量数据记入表5-3,并由测量数据计算共模抑制比CMRR。表5-3输入信号测量值(V)计算值Vc1Vc2Voc1Voc2VocAvc1Avc2AvcCMRR直流Vic1=+0.1VVic2=-0.1V交流Vi=40mV5*带由恒电源时,测出电路Avd、Avc,并计算CMRR。将图5-1中F接C,先调节Rp2,使Vc3等于电路接到Re时的VE,然后调节Rp1,使V
35、c=0。加输入信号Vi=40mV,f=100Hz,参照上述步骤,测量Vod、Vvd,计算Avd、Avc、CMRR。五、报告要求1整理所测数据及理论计算值,并列表比较之。2简要说明Re及恒流源的作用。六、预习要求1复习差动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按电路给定参数估算今天工作点及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实验六整流、滤波及串联型稳压电源一、实验目的1了解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电容滤波电路的作用;3了解基本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4掌握串联型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1直流电压表2直流毫安表3交流毫伏表4示波器5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器6100W单相调压器7TB型
36、模拟电路实验仪及号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及步骤1整流、滤波电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能,将交流电变成单方向脉动的直流电。(1)在实验仪上用3号实验模板按原理图连好线,然后接通实验模板及实验仪电源。(2)接通电源后,用示波器观察整流前后的波形及任一个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波形。(3)改变负载电阻RL,观察Ud的变化(波形及电压值),描出外特性曲线。Ud为输出电压Id为负载电流,通过测出RL值计算而得。2基本稳压管稳压电路(1)按照电原理图6-2,在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按图6-2连线,连接成基本稳压管稳压电路。(2)用万用表测出稳压电路输出的电压值Ud和Uw值。(3)接入负载电阻RL并改变RL,用万用表测
37、出Uw的变化。(4)当RL断开和RL=80时计算通过稳压管2CW的稳定电流值各为多少?并检验是否满足稳压管的稳定电压的条件。注:1稳定电流通过测量稳压电阻R1可得22CW:最大耗散功率0.5W最大工作电流83ma稳定电压5.86.2V预习要求(1)如果去掉滤波电容C和负载开路,直流电压等于多少?(2)如何选择二极管的反向耐压值及了解稳压管的稳压原理。3串联型稳压电源串联型稳压电源的整流部分是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稳压部分为串联稳压电路。它由调整管T1、T2,比较放大器T4、R1,取样电路R7、R8、Re,基准电压R5、DW和过流保护电路T3及电阻R3、R4、R6等组成。(1)实验内容及步
38、骤a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在3号实验模板上,熟悉各元件安装位置。接线无误方可通电。b。测量稳压电路输出电阻Udo的调节范围。C接负载电阻RL,调节Rw观察输出电压是否可以改变,输出电压可调时,测量Udo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对应的稳压电路的输入电压Udi和调整管T1的管压降VCE1,将测得的结果记入表6-1表6-1Udi(V)UdoVCE1RwRwd。测量稳压电路的外特性将输入220V电源用调压器调节,将调压器调至220(实测值),空载时调Rw时UDO=10V,然后接入负载电阻RL(负载电阻在整流输出后,由5102W电阻和47001W电位器组成)。改变负载电阻。测量相应的UDO记入表6-2表6-2UD
39、O(V)RL()IL=UDO/RLe测量稳压电源电压调整率Sv及电流调整率Sio(a)电压调整率Sv的测试当负载不便而输入电压变化时,维持输出电压不变的能力叫电压调整率。计算公式如下,习惯上用百分比表示实验方法:使Vi=220V,UDO=12V,IL=50mA,旋转调压器使Vi变化10%(198V242V),测出相应的Udo和Udi,计算出电压调整率Svo测量结果记入表6-3表6-3198V220V242VUDO(V)10VUDI(V)Sv=UDOUDO(b)电流调整率(负载调整率)SI的测试当输入电压Ui保持不变而负载电流Io在规定内变化时,输出电压相对变化的百分比叫电流调整率。即实验方法:
40、负载电阻开路IL=0,此时稳压电源输出UDO=10V。改变负载电阻使IL=50mA时测量输出电压记入表6-4表6-4I025mL50mLUDOSI=UDOUDOf.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纹波电压使UDO=10V、IL=50mA,用晶体管毫伏表测量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交流分量有效值UDO。G短路保护实验将稳压电源输出端短路,测量表6-5中所列电压电流值。表6-5UDiUDORLIL=UDORLVE3VC3VCE3R6VCE1短路前短路后三、报告要求1列表整理实验测量数据,用坐标纸画出外特性。2根据实验测得技术性能分析并评价比较;稳压管稳压电路和串联型稳压电路的性能和特点;3由测量数据说明短路前后保护管T
41、3;和调整管T1及T2的工作状态。四、预习要求1复习串联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2复习稳压电路技术指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实验前拟出本实验测量时所应使用的仪表和测量方案。实验七集成稳压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稳压器特性和使用方法。2掌握直流稳压电源重要参数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数字万用表三、实验内容1稳压器的测试实验电路如图7-1所示测试内容:(1)稳定输出电压。(2)电压调整率。(3)电流调整器(4)纹波电压(有效值或峰值)。2稳压器性能测试(1)保持稳定输出电压的最小输入电压。(2)输出电流最大值及过流保护性能。3*三端稳压器灵活应用(选做)(1)改变输出电压实验电路如图7-2、7
42、-3所示。按图接线,测量上述电路输出电压及变化范围。(2)组成恒流源实验电路如图7-4所示。按图接线,并测试电路恒流作用。四、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报告,计算内容1的各项参数。2画出实验内容2的输出保护特性曲线。3总结本实验所用三端稳压器的应用方法。五、预习要求1复习教材直流稳压电源部分关于电源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2查阅手册,了解本实验使用稳压器的技术参数。3估算图7-3电路输出电压范围。实验八RC正弦波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学习双T网络RC振荡器组成原理及震荡条件。2学习振荡电路的调整与测量振荡频率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万用表3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和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RC正弦波振荡器是没有
43、输入信号的带选频网络的正反馈放大器,若用R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就称为RC振荡器。四、实验内容1图8-1RC串并联选频网络振荡器再号实验模板上先不接入双T网络(A、B与C、D处不连线)调T1管静态工作点,使D点为7-8V。将A与B、C与D连通、即接入双T网络后,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电压波形。若不起振调节1Rp。使电路振荡并调到较理想的波形。3用示波器测量振荡频率并与计算值比较。4由小到大调节1Rp观察输出波形,ing测量电路刚开始振荡时1Rp(测量时应断开电源并断连线)。5将图8-1中双T网络与放大器断开,用信号发生器的信号注入双T网络,观察输出波形。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频率由低到高变化,找出输入
44、信号幅值最低时的频率。五、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测来年感数据和波形2总结双T选频网络振荡器的特点。3为什么放大器后面要带射极跟随器?实验九LC选频放大与LC正弦振荡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振荡器的原理,振荡条件。LC选频放大器的选频特性。2掌握LC振荡器振荡频率的测试方法及计算方法。二、实验仪器设备1示波器2交流毫伏表3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和号实验模板三、正弦波振荡器实验原理LC正弦波振荡器是用L、C元件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器,如图9-1,它具有放大、选频和反馈部分,选频网络由C和变压器L1绕组组成,它既是放大器负载,又起选频作用。反馈由变压器L2绕组来实现,由此构成的LC振荡器称
45、为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按照电路原理图在实验仪的号实验模板上,将输入端A与B端相连,任选一个电容C与12V相连,即可组成振荡器。2接上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试振荡频率。3改变C的数值,记下各个频率值。4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振荡回路的电感和电容决定。按,计算振荡频率并与实测值比较。(二)选频放大实验电路(图9-2)(五)按上图接成选频放大器,Vs为输入端,Vo端为输出,取C=510P。(六)将信号发生器接入Vs,将晶体管毫伏表同时并入,调节信号发生器幅度旋钮,使输入为200mV,输出端接示波器观察波形。(七)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寻找使输出最大的频率点(本电路在
46、50KHz以上),将输出最大点的频率和输出电压记录在表9-1中,并按上下限两段频率,分别调整频率,测量电压,做选频特性曲线。表9-1FKHzUoV(八)将电位器RQ串入C,用以改变L1C谐振回路的Q值,再用(七)的同样方法进行测试作图。使RQ分别为60-70和8.2K时作图。五、报告要求(一)整理数据列出表格;(二)计算振荡频率理论值,与实测值比较并讨论;(三)画出LC选频特性曲线和RQ=60-70和8.2K时的特性曲线,比较并说明品质因数对选频能力的影响。六、预习要求(一)复习LC正弦振荡电路的振荡原理,计算f0的理论值。(二)熟悉LC选频放大器品质因数的概念并熟悉不同的Q值时的谐振曲线。实
47、验十比例、求和运算电路一、实验目的1掌握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性能及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函数关系。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二、仪器及设备1数字万用表2示波器3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和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具有高电压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当外部接入不同的线形或非线形元件组成输入和负反馈电路时,可以实现各种特定的函数关系。四、实验内容及步骤每个比例、求和运算电路实验,都应先进行以下两项:1按电路图接好线后,仔细检查,确保正确无误。将各输入端接地,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是否出现自激振荡。若有自激振荡,则需更换集成运放电路。2调零:各输入端仍接地,调节调零
48、电位器,使输出电压为零(用数字电压表200mV档测量,输出电压绝对值不超过0.5mV)预习要求:分析图10-1反相比例放大器的主要特点(包括反馈类型),求出表10-1和10-2中的理论估算值(可参阅和42页集成运方uA741的参数),并粗略估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表10-1直流输入电压V1(mV)301003001000输出V0电压理论估算值(mV)实测值(mV)误差表10-2测试条件理论估算值实侧值VOR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V1,由0变为800mVVABVR2VR1ROLV1=800mVRL由变为2K实验内容(1)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0-1“反相比例放大器”连好线,并按上电源线,做表10-
49、1中的内容。将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接DC信号源的输出,将DC信号源的转换开关置于合适的位置,调节电位器,使V1分别为表10-1中所列各值,分析测出Vo的值,填在该表中。(2)做表10-2中的内容先将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接地,调整调零电位器,使Vo=0,再分别测出VAB、VR2和VR1的值。将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端接DC信号源,调整DC信号源,使V1=800mV,分别测出V0、VAB、VR2和VR1的值,求出它们的变化量,填在表10-2中,并根据VO、VR1和R1,求出该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VI仍为800mV,在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L=2K,测出Vo的值,求出RL由开路变为
50、2K时输出电压的变化量ROL,填在表10-2中,并估算出输出电阻.(二)同相比例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10-2所示。预习要求:(1)分析10-2同相比例放大器的主要特点(包括反馈类型),求出表10-3和表10-4中各理论估算值,并定性说明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大小。(2)熟悉实验任务,自拟实验步骤,并作好实验记录准备工作、。表10-3直流输入电压V1(mV)301003001000输出V0电压理论估算值(mV)实测值(mV)误差测试条件理论估算值实侧值VOR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V1,由0变为800mVVR2VR1ROLV1=800mVRL由变为2K实验步骤:在5号实验模板上将反馈电阻RF连接好,按表
51、10-3和表10-4的要求,分别测出表10-3和表10-4中所列各实侧值,并根据实测值估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三)电压跟随器实验电路如图10-3预习要求:(1)分析图10-3电路的特点,求出表10-3中各理论估算值。(2)熟悉实验任务,自拟实验步骤,并作好实验记录准备工作。实验步骤: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0-3和表10-5的要求连接好导线及电源线,分别测出表10-5中各条件下的Vo值。表10-5V1(mV)3010010003000测试条件Rs=10kRF=10KRL开路同左同左Rs=10kRF=10KRL开路Rs=100kRF=100KRL开路同左Rs=100kRF=100KRL开路Rs
52、=10kRF=10KRL开路V0理论估算值实侧值误差(四)反相求和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0-4所示。预习要求:(1)分析图10-4反相求和电路的特性,并估算;(2)先将运方调零,然后按表10-6的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五)双端输入求和电路表10-6Vi1(mV)300-300Vi2(mV)200200Vo(V)实侧值理论值实验电路如图10-5所示实验步骤:(1)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0-4连接好线,并接上电源线,将运算放大器调零。(2)按表10-7要求实验测量并记录。表10-7五、报告要求Vi1(mV)10020002001总结本实验中的各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Vi2(mV)5
53、001800-200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Vo六、思考题1分析实验中所得的值,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相比例放大器和同相比例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各有什么特点?试用深负反馈概念解释之。(2)工作在线性范围内的集成运放两个输入端的电流和电位差是否可视为零?为什么?(3)比较反相求和电路与双端输入求和电路中集成运放块的共模输入电压,试说明哪个电路的运算精度高?2左比例、求和等运算电路实验时,如果不先调零、。行吗?为什么?3为了使运放集成电路能正常工作,不致损坏,实验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实验十一积分、微分电路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运放、电容、电阻等构成积分、微分电路。2熟悉积分、微
54、分电路的特点和性能。二、仪器及设备1数字万用表2信号发生器3示波器4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和号实验模板三、实验电路原理1积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1所示预习要求:(一)分析图11-1,弄清下列问题:(1)设积分电路输入信号U1的频率为2020Hz、幅度为6V的方波,分析下面两中情况下Uo的波形(包括幅度)。R1=R2=100KR1和R2均改为1K(2)分析该积分电路中电阻RF的作用,试说明:若将电阻RF开路,该积分电路能否正常积分?为什么?电阻RF的阻值对积分精度有何影响?(3)若积分输入电压U1为正弦波,在稳态情况下U0与U1的相位差是多少?哪个滞后?U0与U1的相位差及它们的幅值比是否随频率
55、变化而变化?当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00HZ,有效值为1V时,U0=?(二)熟悉实验任务自拟实验步骤,并作好实验记录准备工作。实验任务:(1)调零:(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1-1连好线,并接通电源线)在进行积分运算之前,应先对运放调零,为便于调节Vi先接地,将图中K1闭合(用导线连通)即通过RF的负反馈作用容易实现调零。调零好后。要将K1断开,以免RF的接入造成积分误差。用数字电压表测Vo,慢慢调整调零电位器,使Vo=0.(2)输入方波信号:将积分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为200Hz、幅度6V的方波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和U1的波形,记下它们的形状、周期、幅度等特征。将积分电路中的电阻R1和R2都改
56、为1K,重做上面(1)中的实验内容。(3)输入正弦波先将实验线路改动的部分恢复原状,(R1和R2为100K),然后:将积分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为160Hz、有效期为1V的正弦波,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与U1的波形及相位关系,并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输入电压的有效值。改变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50300Hz),观察Uo与U1的相位关系是否变化,Uo与U1的幅值比是否变化。2微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2所示。图中的两个二极管起保护作用。预习要求:(一)分析图11-2微分电路,弄懂下列问题:(1)微分电路调零时,是否需要在电容C两端并联一个电阻,为什么?(2)若输入信号为正弦波,Uo与U1的相位差是多
57、少?Uo是滞后还是领先?Uo与U1的相位差及幅值比是否随频率变化而改变?当输入信号的频率f=160Hz,有效值为1V时,Vo=?(3)若输入信号是方波,Uo的波形是什么?(二)熟悉实验任务,自拟实验步骤,并作好实验记录的准备工作。实验任务:(1)调零。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1-2连线并通电源线;(2)输入正弦信号;将微分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为1K,有效值为1V的正弦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与U1的相位差,并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输出电压。改变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200H2K),观察Uo与U1的相位幅值变化情况,并记录。(3)输入方波信号:在微分电路中电阻R的两端并联一个1000pF或220
58、0pF的电容。将微分电路的输入端接频率为1K,幅值为5V的方波信号,用示波器观察Uo的波形。3积分微分电路实验电路如图11-3所示预习要求:(一)分析图11-3电路,试说明:(1)电容C1与C3电阻R3与各起什么作用?(2)设输入信号的频率为1K、幅度值为6V的方波信号,问:UI和Uo的波形各是什么?幅值各多大?(二)熟悉实验任务。自拟实验步骤,并作好实验记录的准备工作。实验任务:(1)在5号实验模板上按图11-3连好线,并接通电源,分别调节每一个放大器的零点。(2)将图11-3积分-微分的输入端接频率为2020Hz,幅值为6V的方波信号,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I和Uo的波形,并记录。实验十二悠远
59、滤波电路一、实验目的1用运放、电阻和电容组成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通过测试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幅频率特性。2学会测量有源滤波电路的幅频率特性。二、仪器及设备1示波器2函数发生器3TB型模拟电路实验仪及号实验模板三、实验内容3.1低通滤波器低通滤波器是低频信号能通过而高频信号不能通过的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12-1所示,其中输入电压的正弦信号。反馈电阻RF选用10K电位器,6K为设定值。预习要求:(一)分析图12-1低通滤波器电路;(1)求出Av=VoVi(2)根据Av的表达式画出其幅频率特性曲线(表示频率的横坐标采用对数刻度)。(二)按表12-1内容测量并记录。表12-1Vi(V)11111111
60、11F(Hz)1020305070100150200300400Vo(V)3.2高通滤波器将低通滤波器电路中起滤波作用的电阻、电容互换,即可成为高通滤波器,实验电路如图按表12-2内容测量并记录。表12-2Vi(V)11111111F(Hz)101650100130160200400Vo(V)3带阻滤波器带阻滤波器即在规定的频带内,信号不能、通过(或受到很大衰减)而在其它频率范围,信号能顺利通过,常用于抗干扰设备中。实验电路如图12-3。(1)实测电路中心频率。(2)以实测中心频率为中心,测出电路幅频率特性。四、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书记,画出各电路曲线,并于计算值对比分析误差。2如何组成带通滤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怎样在WPS文字中插入组织结构图(共9篇)
- 2025年小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解读
- 学校个人主题计划模板(5篇)
- 2025年度考核个人工作总结(15篇)
- 2025年证件分拣机合作协议书
- 《2023年北京市8K超高清视听作品专项扶持申报书》
- 2025年重症监护临床信息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4二手车市场评估试题及答案
- 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政治试题(原卷版)
- 汽车美容师持证上岗知识试题及答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2.2 咨询接待和推介旅游产品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3章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 中式烹调师初级试卷
- 高考倒计时60天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单词表-可直接打印
- 机电安装总进度计划横道图
- 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综合验收记录表
- 园林绿化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完整版)
- 梦想(英语演讲稿)PPT幻灯片课件(PPT 12页)
- 中国联通员工绩效管理实施计划方案
- 法院刑事审判庭速裁庭廉政风险防控责任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