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_第1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_第2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_第3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_第4页
现代移动通信第四版课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章思考题与习题无线电波传播共有哪几种主要方式?各有什么特点?答:典型的电波传播方式有直射、反射、折射、绕射、散射等。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电波直接到达接收天线;当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障碍物时,电波会绕过障碍物遮挡向前传播形成绕射波;当电波在平坦地面上传播时,因大地和大气是不同的介质而使入射波在界面上产生反射波;当电波入射到粗糙表面时,反射能量由于散射而散布于所有方向,形成散射波。自由空间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自由空间传播是指空间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媒质的相

2、对介电常数和相对导磁率都等于1 ,传播路径上没有障碍物阻挡,到达接收天线的地面反射信号场强忽略不计。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为Lfs 32.44 201g d(km) 201g f (MHz),其中,d 为 T-R 间距离,f 为电波频率。其规律是 与d2成反比一距离越远,衰减越大;与f2成反一频率越高,衰减越大。设发射机天线高度为 40m ,接收机天线高度为 3 m ,工作频率为1800MHz ,收发天线增益均为1 ,工作在市区。试画出两径模型在1km至20km范围的接收天线处的场强。(可用总场强对 E。的分贝数表示)解: h ht 40m, hr 3m, f 1800 MHz反射波与直射波的

3、路径差为d d,1 (htdhr)2 ,1:)243、2 d /37、2d1 (d),1 (d)因为 E E0(1 Re j )又因为 f 1800MHz 150MHz所以有 R 1;d 2fd1(43)21(37)2 12 dL 1 (:3)2 .1 (3:)2c . d , d. d . dj2 d 1 (43)21 (37)2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EE0(1Re j ) E0(1 e 1d d )43 237 2Ej2d1()1()用分贝表示为 101g(1 e d d ) 1km d 20kmEo用Matlab 画出变化曲线。由式(2-29 )可知,其规律是:一与d4成反比一比自由空间衰减

4、快得多。一与频率成无关。4 用两径模型的近似公式解上题,并分析近似公式的使用范围。 TOC o 1-5 h z hthr120d -L-L 解:用两径模型的近似公式d d22 f 1440d dcd,1440此时接收到的场强为E E(1 Re jEo(11km d 20kmj 1440用分贝表示为-10 lg(1 e d ) Eo此时近似公式必须满足ht hrd因为 ht hr 43m, MIN (d) 1000m,满足条件所以以上近似公式可用。5 什么是等效地球半径?为什么要引入等效地球半径?标准大气的等效地球半径是多少?答:地球等效半径是指电波依然按直线方向行进,只是地球的实际半径R (6

5、.37 X106m)变成了等效半径 Reo为了研究大气折射对电波传播的影响而引入等效地球半径。因 为等效地球半径系数 k = 4/3 ,所以等效地球半径 Re 8500km。设发射天线的高度为 200m ,接收天线高度为 20m ,求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若发射天线为100m ,视距传播的极限距离又是多少?解: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为d -2Re(-ht -hr) 2 8500 1000晨200筌0)76.7km若发射天线的高度为 100m ,则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为d . 2Re(ht .hr)2 8500 1000( . 100 . 20)59.7km为什么说电波具有绕射能力?绕射能力与波长有什么

6、关系?为什么?答:因为电波在传输过程中的波前的所有点都可以作为产生次级波的点源,这些次级 波组合起来形成传播方向上新的波前,绕射就是由次级波的传播进入阴影去而形成的。绕射能力与波长存在下面的关系hj21 d2),即波长越长,绕射能力越弱。这是因为d1d2阻挡体对次级波的阻挡产生了绕射损耗,仅有一部分能量能绕过阻挡体,这里的绕射损耗 跟电波的频率有关,相对于同一个阻挡物来说,频率越大,绕射损耗越小,绕射能力就比 较强;频率越小,绕射损耗越大,绕射能力就越弱。8 相距15km 的两个电台之间有一个 50m高的建筑物,一个电台距建筑物10km ,两电台天线高度均为10m ,电台工作频率为 900MH

7、z ,试求电波传播损耗。解:菲涅尔余隙Xid1d2(d1 d2)3 108 5 10 106: 15 1 03 9 00 1 0633.3x (50 10)广,一绕射参数一)1.2,查表得附加损耗为18.5dBx133.3则电波传播损耗为:L Lfs 18.5dB (32.44 201g15 201g 900)dB 18.5dB 133.55dB如果其它参数与上题相同,仅工作频率为50MHz ;1900MHz ,试求电波传输损耗各是多少?解:当工作频率为 50MHz时,菲涅尔余隙X1dd2(d1 d2)3 108 5 10 106 15 103 50 106141.4绕射参数 (50 移动通信

8、信道中电波传播的特点是什么?答:移动通信信道中电波传播的基本特点是:(大尺度范围),2)由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波的遮蔽而引起的损耗(阴0.28,查表得附加损耗为10dBx1141.4则电波传播损耗为:L Lfs 18.5dB (32.44 201g15 201g 900)dB 10dB 125.05dB当工作频率为 1900MHz 时菲涅尔余隙X122.9d1d23 108 5 10 106(d1 d2) ; 15 103 1900 106x (50 10)广,一绕射参数 )1.74,查表得附加损耗为 22dBX122.9则电波传播损耗为:L Lfs 18.5dB (32.44 2

9、0lg1520lg 900)dB 22dB 137.05dB101)随信号传播距离而导致的传播损耗影衰落),3)因发射、绕射和散射等因素造成的多径传播而引起的接收信号幅度和相位 的随机变化,结果将导致严重的衰落。11 设工作频率分别为 900MHz 和2200MHz ,移动台行驶速度分别为30m/s 和解:当工作频率为 900MHz80m/s ,求最大多普勒频移各是多少?试比较这些结果。,行驶速度为30m/s和80m/s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1 ffm1 30 900 10683 1090(Hz)当工作频率为2200MHzfm2 -80 900 1063 108240( Hz),行驶速度为3

10、0m/s和80m/s时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为:1f 30 2200 1063 108220(Hz)2 f 80 2200 1063 108586.7( Hz)由以上的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最大多普勒频移与移动台的速度和工作频率有关,速度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越大,频率越大,最大多普勒频移。12设移动台速度为100m/s ,工作频率为1000MHz ,试求1分钟内信号包络衰减至信号均方根(rms )电平的次数。平均衰落时间是多少? TOC o 1-5 h z R 一解:由题R Rrms ,所以 1 ,由式(3-56 )计算出Nr 0.915 fm Rrms3 108一,100,、一0.3(m)而 fm 3

11、 KHz),所以f1090.3Nr 0.915 3000 274.5( HZ)所以在1分钟之内信号包络衰减至信号均方根电平的次数为N 60 NR 16470(次)平均衰落时间为R Pr一R)其中NrRrmsp(rRrms)Pr(r)dr 1 expP(rRrms)0.6321”R2.3msNR 274.513 设移动台以匀速行驶,并接收到900MHz1 e 1 0.6321的载频信号。测得信号电平低于rms电平10dB的平均衰落持续时间为 1ms ,问移动台在10s钟内行驶多远?并求出10s钟内信号经历了多少低于 rms门限电平的衰落。R-解:由题中R T得102Rrms|2P(rRrms)P

12、r(r)dr 1 exp 221 e 0.1 0.0952P(r Rms)0.0952因为R32 1msNrNr所以 Nr 95.2HZR由题意的R Rms,所以 一 1,由式Rrms3-56 )计算出 NR0.915 fm NR,所以 fm 104.0437HZ 由 0.9153 1088 1/3(m)和 fm9 10可得 fm 104.0437/3 32.6812m/s所以移动台在10秒内行驶了 326.812m在10s内移动台经历了低于 rms门限电平的衰落的次数为 N 10NR 952(次)14如果某种特殊调制在/Ts 0.1时能提供合适的误比特率(BER),试确定下图(图题2.1 )

13、所示的无均衡器的最小符号周期Pr()-10 dB-20 dB-30 dB -解:对于(a),户内5075100 (ns)(a)图2.1习题(由此可得最大符号率)。14的两个功率时延分布(50) (0.1)(75) (0.01)(100)27.725ns1 1 0.1 0,012 (50)2 (0.1)(75)2 (0.01)(100)21498.8ns21 1 0.1 0.01所以rms时延扩展为:1498.8 (27.725)2 27ns由于 /Ts 0.1,即Ts10270ns所以最小符号周期Tsmin270ns对于(0.01)(0) 1*(5)(0.1)(10) 5.41 s1 0.1

14、0.01(0.01)(0)2 1*(5) 2 (0.1)(10)2 31 53 s20.01 1 0.1所以rms时延扩展为:31.53 (5.41)2 1.50 s由于/Ts 0.1,即 Ts1015 s所以最小符号周期Tsmin15 s若同时?t足(a)和(b)两个环境,则最小符号周期为15 s15信号通过移动通信信道时,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平坦衰落?在什么样情况下遭受到频率选择性衰落?答:如果信道相关带宽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带宽,则信号经历平坦衰落;如果信道的相 关带宽小于发送信号带宽,则信号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16简述快衰落、慢衰落产生原因及条件。答:快衰落产生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

15、比发送信号的周期短,且信号的带宽Bs小于多普勒扩展Bd,信道冲击响应在符号周期内变化很快,从而导致信号失真,产生 衰落。信号经历快衰落的条件是:Ts TcBs Bd慢衰落产生的原因:信道的相关(相干)时间远远大于发送信号的周期,且信号的带宽Bs远远大于多普勒扩展 Bd,信道冲击响应变化比要传送的信号码元的周期低很多,可 以认为该信道是慢衰落信道。信号经历慢衰落的条件是:Ts TcBs Bc17某移动通信系统,工作频率为1800 MHz ,基站天线高度为 40 m ,天线增益为6dB ,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m ,天线增益为1 dB ;在市区工作,传播路径为准平坦地形,传播距离为10 km。试求:

16、(1 )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2)若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信号功率为10W ,不考虑馈线损耗和共用器损耗,求移动台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功率。解:(1)由传播路径的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公式Lfs (dB) 32.44 201g d(km) 201g f(MHz)可得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Lfs 32.44 201g(10) 201g(1800) 117.5455dB由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的Hb(hb,d)14dB由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得Hm(hm,f) 4dB由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的基本中值损耗图表可得Am(f ,d) 33dB由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公式Lm Lfs Am(f

17、 ,d) Hb(hb,d) Hm(hm,f)可得 Lm 117.5455 33 4 14 168.5455dB(2)由LmLfs Am(f,d)Hb(hb,d)Hm(hm, f)和PrPt Lm GbGm LbLm Ld 可得:PR101g(Pt) LmGb Gm10 168.54556 1151.5455dBW18 设某系统工作在准平坦地区的大城市,工作频率为900MHz ,小区半径为10km ,基站天线高80m ,天线增益为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1.5m ,天线增益为0 dB , 要使工作在小区边缘的手持移动台的接收电平达-102dBm ,基站发射机的功率至少应为多少?解:(1 )由

18、传播路径的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公式Lfs (dB) 32.44 201g d(km) 201g f (MHz)可得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Lfs 32.44 201g(10) 201g(900) 111.5249dB由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的Hb(hb,d)8dB由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得Hm(hm,f) 3dB由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的基本中值损耗图表可得Am(f ,d) 297dB由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公式LmLfs Am(f ,d) Hb(hb,d) Hm(hm, f)可得 Lm111.5249 29.7 3 8 152.2249dB(2)由 LmLfs Am(f,d) H

19、b(hb,d) Hm(hm, f)和PrPt LmGbGmLbLm Ld 可得:PR101g(Pt)LmGbGm 101g(R) 152.22496 0 132dBWPt 26.4539W19如果上题中其它参数保持不变,仅工作频率改为1800MHz ,计算结果又是如何?解:(1)由传播路径的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公式Lfs (dB) 32.44 20lg d(km) 20lg f(MHz)可得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Lfs 32.44 20lg(10) 20 lg(1800) 117.5455dB由基站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的Hb(hb,d)8dB由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图表可查得Hm(hm,f) 3dB由准平坦地形大城市地区的基本中值损耗图表可得Am(f ,d) 29.7dB由传播路径的中值路径损耗公式LmLfs Am(f ,d) Hb(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