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杨氏之子课题杨氏之子课型讲读课文2课时时间教学 目标.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 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会写“梁、 诣、禽” 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止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谛言的巧妙。.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学 重点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谛言的巧妙教学 难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谛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第一课时教学 目标.自主学习字词,学会 “诣、禽” 2个会认字,理解字义,识

2、记字形;会写“梁、 诣、禽” 3个会写字。正确读写“聪惠、应声”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猜测重点词 语的意思。.止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接触文言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8)分 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学生自由阅读(1)三人行,必有我帅焉。(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互相交流:以上句子具有什么特点?(都是义言文,也叫占义。).交流占文:(1)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意思。)(2) “我”在文言文中怎么说?(吾)交流文百文名句,联系以前的学习的文 言文,导入课题,激发 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那么“你”

3、在文言文中怎样说?(汝)(4)如果想表达一个小孩子可以好好教诲、培养的意思 可以怎么说?(孺子可教也。).谁能完整地背诵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指名多个学 生背诵自相矛盾。).谈话导题: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也叫古 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宝库中的一笔巨大财富。它文 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练,却不失形 象生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来学习一节文言文一一杨氏之子。(板书:杨氏之子) 学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氏”古代“姓”和“氏”分用。姓是总的, 氏是分支,后来姓和氏不分,可以混用。“杨氏”可以解 释为杨家。“之”的。“子”儿子。“杨氏之子”意思是

4、姓杨人家的儿子。.了解世说新语。【出示课件3】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 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 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 的。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主要为有 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简介作者【出示课件4】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 季伯,南朝宋政权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 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教师范读课文。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新课 教学(30 )分钟(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3) 了解这篇课文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回忆以 前了解的文言文的有关知识。).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教学重点生字。曰不能写成“日”,“惠”和“禽”不仅要把 结构写匀称,还要注意把笔画写正确;(2)有两个多音字要读准,一是“为设果”中的“为” 读“w,二是“应声”的“应”读“ y ing”。.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出示课件5】三、再读感知,交流学法.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 思。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这件事的?是按照什 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以小组为

6、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教师总结:在读好、读通课文的基础之上,对照课文中 的注释和平时掌握的语言表达特点相结合尝试弄懂每句 话的大概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团结协作,从而读懂课文 的主要内容。四、指导朗读现阶段学生接触的文言文较少,能否正 确断句、流利朗读是学 生首先遇到的困难。教 学中通过教师范读,给 学生以停顿、语气、语 调上的喑小。在此基础 上,让学生独立朗读, 为理解文本铺开道路。【出示课件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 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

7、答曰:“未闻 /孔雀/是夫子家/禽。”.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节奏。.小组学生互读互听,互相评议。.教师领读,学生再读。.指名多个学生朗读,师生评议。课堂小 结及拓 展延伸分 钟五、课堂总结,布置背诵。.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理解了课文中的 重点词语,并读熟了课文,大体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课下自由朗读,试着背诵课文。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梁国杨氏(si sh i )之子九岁,甚(sh也sh也g )聪惠。孔君平诣(zh i y i )其父 父不在,乃呼儿出。为(wd w d )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以(ying y ing)声

8、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q in q ing )。 二、比一比,冉组词。梁()惠()诣()乃()禽()粱()慧()指()奶()离()三、解释画线词语的意思。梁国杨氐了九岁,M您四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口初出。为设果一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士 “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氏:。(2)甚:。(3)惠:。(4)诣:。(5)乃:。 (6)设:。(7)曰:, (8)未:。(9)闻:。【答案】一、sh i sh n y i w d y ing q in二、梁国高粱;实惠智慧;造诣手指;乃是奶奶;家禽离开三、(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

9、:惠同“慧”,智慧 的意思。(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6)设:摆放,摆设。(7)曰: 说。 (8)未:没有。(9)闻:听说。第二课时教学 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谛言的巧妙。.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谛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教具 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分钟新课教学(27 )分钟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课文,师生评议。.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杨氏 之子。二、再读课文,了解意

10、思.自由读课文,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小组交流,互相评议和补充修改,试着在小组内统 一说法。.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师生评议,教 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课件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在梁国,有一户姓 杨的人家,家里有一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1)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杨氏子是我国古代梁国的,他的年龄只有九岁,比 我们大家还要小。(板书:杨氏子)“聪”意思是一一聪明,“惠”是通假字,通“慧 “惠”的意思是一一智慧。“甚”是“非常”的意思。“甚聪惠”的意思是很 聪明,非常聪明。(2)你是怎样读懂上面词语的意思的?(看注释)(3)你认为

11、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用得好?(甚)为 什么?(一个“甚”字将杨氏子的聪慧表现得淋漓尽 致。)(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 自由发言。)(5)指导朗读:读出杨氏子的聪明,读出内心对杨 氏之子的喜爱。(6)教师小结: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以 及人物的特点。起到总起全文的作用。检查朗读环节的 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 课做好衔接,也是为了 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这个环节中,我 让学生汇报交流,出示 句子,一句一句地让学 生汇报理解,并有意地 进行学法的引导。降低 了学习难度,也提高学 生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出示课件7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1)故事中除了杨氏子,还有一个人物

12、是谁?(板书:孔君平)知道孔君平是谁吗?(孔子第 26代后 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任 世子文学,后补为太子舍人,迁尚书郎,任吴郡太守, 后迁尚书,疾笃未任。累迁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 称孔廷尉。晋元帝年问,建议中明贡举之制,崇修学 校。死赠光禄勋,谥“简”。)(2)孔君平来干什么呀?(孔君平来拜见小孩的父 亲)“诣”是什么意思?(拜见。)(3) “乃”是什么意思?(就,于是。)“其”是 什么意思?(他,指杨氏子。)(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有一 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 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5)从这句话中你读明白

13、了什么?(从孔君平来拜 见孩子的父亲一事看,两家的关系很好,常来常往。 所以当得知孩子的父亲不在时,孔君平并没有马上离 开,而是叫出了这个孩子。可见,孔君平与孩子很熟。)(6)指导朗读。【出示课件4】为设果,果有杨梅。(1) “设”是什么意思?(端来,摆上。)谁为谁“设果”?(联系上下文自然知道,杨氏之子为孔君平“设果”。)你从中读懂了什么?(父亲的老朋友 来了,恰巧父亲又不在家,那杨氏子热情招待客人, 看起来孩子很有礼貌。)(2)孩子端出多少水果?(多种。)你是从哪里看 出来?(果有杨梅。)(3)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孩子 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4)读一读,读出

14、杨氏之子的可爱,读出对热情好客的杨氏子的赞扬。【出示课件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谈话过渡:此时,孔君平和大家一样,对这个 热情好客的杨氏子心生喜爱之情。现在又见“果有杨,于是一一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 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理解词语曰是什么意思?(说。)“此”是什么意思?(这,这里指杨梅。)“应声”是什么 意思?(马上回答。)“未闻”是什么意思?(没听 说过。)“夫子”是什么意思?(旧时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君平。)(3)句子中的“家禽”是什么意思?(句子中的“家 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

15、家”和“禽” 各自独立表达意思。)(4)他们之间在说些什么呢?谁来说说这两句话的 意思?(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 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我从没听说过孔雀是 先生您家的鸟。”)(5)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是故事中的重点部分。你能听出孔君平的话外之音吗?(孔君平看到杨梅, 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这信 手拈来的玩笑话,很幽默,也很有趣。)(板书 :杨 梅杨家果)(6)孩子应声答道:“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你能说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吗?出示课件6】(孔

16、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 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 地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表演朗读这一环 节能帮助学生深化对 人物语言的理解。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 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 “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 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 因为他要承认孔雀是他家的鸟,他说的话才立得住 脚。这足以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 默。)(板书:孔雀一一孔家禽)(7)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好人物对话。4.指名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三、互相交流,体会巧妙.孔君平拿杨梅和杨家的姓开玩笑, 说

17、杨梅是杨家的 果子。孔君平是要诱导杨氏子“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 人”。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杨 氏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拿孔君平的姓反 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如果说杨梅是我杨家的果, 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鸟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么杨梅又怎么会是我家的果呢?”足以见得杨 氏子不但会听,还会挺会说。.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生 答)【出示课件71(1)孔雀是君家禽。(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1)未闻:没有听说过。显得委婉。上一句就显得 生硬了。指名读,读出委婉的语气来。(2)夫子:表现了杨氏子有礼貌。.这么巧妙的回答,

18、杨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长时间吧? (理解:应声答曰:不假思索,几乎想都没想。)那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思维敏捷、机智, 说话有礼貌,).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杨氏子的机智。.教师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梁国杨氏子九岁, 甚聪惠。”(板书:甚聪惠)四、熟读成诵.独立朗读,熟读成诵。.小组同学互相检查,相互评议。.小组推荐代表参与背诵比赛。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课堂小结:巧妙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交流、沟课堂小结 及拓展延 伸(10)分钟板书内容通,机智的语言能使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

19、生 活。通过今天的学习,感受到语言魅力所散发出来的 光彩,希望大家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把我们的生活装 伴得更加美好!.拓展阅读:搜集并阅读世说新语中更多的故事, 和同学互相交流。如谢太傅篇、徐孺子篇等。六、拓展阅读。课后请你读一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并把这个故事 的内容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吧。杨氏之子一一甚聪惠孔君平杨梅杨家果杨氏子孔雀孔家禽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把下列音节补充完整。l n i e n q梁乃 氏 甚 禽二、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再写出句子的意思。.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诣:乃:.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示: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三、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

20、何晏七岁,明慧若神,魏武奇爱之,以宴在宫内,因欲以为子。宴乃画地令方,自处 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外。.注释:(1)若:好像。奇爱:十分喜爱。(2)以:把。乃:于是。(3)欲:想,希望。知:明白。.思考:(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解释文中的字,再理解词句的意思。何氏之庐也。庐:人问其故。故:即遣还外。遣还:教学反思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出示名言,了解古文。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应当弄清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开课伊始,我课件出示一些 出自文言文的句子,有的是学生以前在“日积月累”里学过的,有的则是课外积累的,让 学生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