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部编初中七年级 上册语文诗歌鉴赏及解析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 诗歌鉴赏练习1古诗文阅读天净沙 秋思和天净沙 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 秋思的阅读 方法,自读天净沙 秋,完成赏析。【答案】 “孤村”、 “落日”、 “残霞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日萧瑟的寂寥之感。 “青山 绿水 ”让人联想到碧绿的 “生机 ”铺满大地,和谐美好,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答 “白 草”、“红叶 ”、 “黄花”这几处色彩的词也可,联系色彩,烘托愉悦心境;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分析】天净沙 ?秋前二句的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共用了六个图 景: “孤村”“落日 ”残“霞”轻“烟”“老树 ”寒
2、“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 萧瑟气氛。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 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后两句用 了“青”绿“”白“”红“ ”黄“”五种颜色,而且 “白草红叶黄花 ”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 “青山绿水 ” 二种颜色之中; “青山绿水 ”是广大的图景, “白草红叶黄花 ”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 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这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仿照天净沙 ?秋 思的赏析,据此拟写即可。故答案为:
3、 “孤村 ”、 “落日”、“残霞 ”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日萧瑟的寂寥之感。 “青 山绿水 ”让人联想到碧绿的 “生机 ”铺满大地,和谐美好,烘托出诗人的愉悦心境。(答 “白 草”、“红叶 ”、 “黄花”这几处色彩的词也可,联系色彩,烘托愉悦心境;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同样的景物,甚至同样的词语出现在不同的语境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有时 甚至有天壤之别,这取决于诗人的情感,也取决于诗人的写作写作背景、人生取向。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1)王维这两首诗的意境有什么相同之处?(2)请分别说出两首诗在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答案】 (1)两首诗都以 “空山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 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反衬”,以 “人语 ”反衬其静,用 “返景”反衬其幽暗。山 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体味诗歌的意境。鹿柴第一句“空山不见人 ”,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王维特别喜欢用 “空山 ”这个词语,但在不同的里,它所表现的境界 却有区别。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侧重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 净;而 “空山不见人 ”,则
5、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泠。由于杳无人迹,这并不真空的山在诗 人的感觉中显得空廓虚无,宛如太古之境。“不见人 ”,把 “空山 ”的意蕴具体化了。两首诗都以 “空山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 感。(2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鹿柴“但闻 ”二字写寂静的空山尽管 “不见人 ”,却非一片静默死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 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中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 色,深林,本来就幽暗,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了深林的不见阳光。一二句是以有声反 衬空寂。山居秋暝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
6、 “赋 ”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 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 故答案为:( 1)两首诗都以 “空山 ”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 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鹿柴在表达上的特点是 “反衬”,以 “人语 ”反衬其静,用 “返景”反衬其幽暗。山 居秋暝则是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点评】( 1)本题考查体味诗歌的意境。答题时应注意,比较阅读是将两篇内容和形式上 有一定联系的文章诗歌,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 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鹿柴和山居秋暝两首诗都以 “空
7、 山”为背景,写出了清幽静美的意境。是一幅色彩冲淡的山水画,具有鲜明的画面感。(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答题时应注意,鹿柴写无声的静寂、无光的幽 暗,一般人都易于觉察;但有声的静寂,有光的幽暗,则较少为人所注意。诗人正是以他 特有的画家、音乐家对色彩、声音的敏感,才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深林入返照的一刹那 间所显示的特有的幽静境界。山居秋暝中间两联同是写景,颔联侧重写物,颈联侧重 写人,二者又互为补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都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都 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运用烘托手法并兼用比兴。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暮春【宋】黄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
8、,一 斜阳叫子规。(1)从诗中落花、 、 等词中可见暮春之景。(2)诗歌最后一联空缺处有人填 “树”,有人填“道”,你赞成哪个词语?请结合诗歌内容说 明理由。【答案】( 1)柳绵飘白;东风老(子规叫)(2)选“树”好。一“道”侧重于描写斜阳在天空中的余晖,是静态的昏黄之景;而一“树”则是体现斜阳落在树木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具有动态的画面感。同时,一“树”斜阳又与后文“叫子规”相呼应,在影影绰绰的树木、斜阳中,子规声声啼叫 “归去”。【解析】 【分析】( 1 )通过写落花、柳绵、斜阳、子规等暮春意象,表达了惜春伤感之 情;(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遣词炼句。展开联想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绘
9、景象,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注意看看这个字词有没有构成特殊的语法现象,或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以 及其他表达技巧。故答案为:( 1) 柳绵飘白; 东风老(子规叫) 。(2)选“树”好。一“道”侧重于描写斜阳在天空中的余晖,是静态的昏黄之景;而一“树”则是体现斜阳落在树木上投下斑驳的树影,光影交错,具有动态的画面感。同时,一“树”斜阳又与后文“叫子规”相呼应,在影影绰绰的树木、斜阳中,子规声声啼叫 “归去”。【点评】( 1)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意象。 答题时应注意, 花瓣飘落。柳絮飘飞,春风将 尽,子规啼叫,这些景物体现诗歌描写暮春的景物特征。(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遣词炼句。答题时应注意,从炼意、炼
10、境、炼结构和炼手法等 角度进行分析,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可 以从字的词性或运用的修辞或其他方法入手,然后根据运用的方法来分析该词表达的效 果,最后表达出作者的情感。4天净沙秋思和天净沙 秋运用了许多类似的手法。请借鉴天净沙 秋思的阅 读方法,自读天净沙 秋,完成赏析。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元】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1)【名词之美】 “枯藤 ”老“树”“昏鸦”等名词的组合,给人秋风萧瑟的凄寒之感。(2)【色彩之妙】 “夕阳 ”
11、让人联想淡黄色的微光笼罩大地,晦暗的色彩更衬托出游子漂泊 的孤独和哀愁。【答案】 ( 1)【名词之美】 “孤村 ”落“日 ”残“霞”等名词的组合,给人以秋景萧条的寂寥之 感。( 2)【色彩之妙】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让人联想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 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这些明丽清新的色彩,为这萧瑟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解析】 【分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把握诗歌的感 情基调,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以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 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画面,联系
12、创作背景感受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乙】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这两首 小诗都 出自繁 星?春水 ,作者 是现代 女诗人 , 她原名 叫 (2)甲诗中 “心中的风雨 ”具体指什么?(3)两首小诗表达了怎样共同的情感?(4)在内容的选择和表达上,下面哪一首小诗与冰心繁星春水中的作品更为接 近?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母亲啊 / 你是繁茂的大树 / 我是归巢的鸟儿 / 暮色四合 / 我藏进你的心中母亲啊 /
13、你是繁茂的大树 / 树干上的条条斑痕 /都是你辛劳岁月的见证 【答案】 ( 1)冰心;谢婉莹(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4)A,B【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名著内容的能力。掌握名著中的主要内容是 应考的基本策略,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故事情节,只要认 真、仔细识记,就不会出错。长期坚持下去,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感情的把握 能力一定会提高。繁星 ?春水是现代诗人冰心代表作,冰心原名谢婉莹。(2) “心中的风雨 ”是比喻的说法,指的是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3)两首诗的主题都是对母爱
14、的歌颂。(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和理解。用心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了解关键情 节,经典片段和名言警句,才能轻松应对试题。繁星?春水的主题是母爱、童真、自然。 B中“条条斑痕 ”辛“劳岁月 ”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 A。故答案为:(1)冰心;谢婉莹(2)比喻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坎坎坷坷。(3)对伟大母爱(或母亲)的感恩、歌颂。(4)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重点句子的理解、主旨的把握以及对各内容的理 解能力。6古诗阅读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 这首诗紧
15、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以 “”季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所展现的画面。【答案】 ( 1)行;早春 (2)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 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解析】 【分析】( 1)这首七言律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征,选取典型景物,生动形 象地描绘了西湖春日生意盎然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结 构上全诗以 “行”为线索,以 “孤山寺 ”起,以 “白沙堤 ”终,从点到面,
16、又由面到点,章法变 化,条理井然,以 “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早莺争暖(2)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然 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不能 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此题抓住树”“新燕啄春泥 ”景物的特点描绘即可。故答案为: 行;早春 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 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容易作答。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描绘的情景的想象
17、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作答。注意语言的连贯、流畅,想象要合理,语言要优美。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请分析 “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 “闻 ”字用得好在哪里。(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诗歌想象奇特,气概超逸,笔势灵动,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答案】 (1)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
18、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 向,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2)A【解析】 【分析】( 1)一个 “闻 ”字,突显了地域的阻隔,讯息的滞后,命运的叵测。句中 虽未明言、尽言,但自有千般愁绪、万种滋味,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 既呼应题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又为后面的抒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 夜郎西 ”作了铺垫。(2) A 项,表述错误。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零落和子规啼叫的哀伤,渲染 了悲凉的气氛。故选 A 。故答案为: “闻”是听闻的意思,可见诗人对友人非常关心,时刻都在关注友人的动向, 体现了他们友谊的深厚; A。【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
19、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 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 意思是 ,作用是 ,它运用了 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 出了 的景象,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 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汉 上晚步(宋)赵长卿何处一声鸣橹,惊起满川寒鹭。一著画难成,雪霁 乱山无数。且住,且住,数遍溪南烟树。【注】 汉:汉江。 霁:雪后转晴。(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忆江南如梦令浣溪沙沁园春(2) “且住,且住,数遍溪
20、南烟树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案】 ( 1)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 ”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 “数遍溪南烟树 ”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解析】 【分析】( 1 )如梦令,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通体以六言句为主。故选B。(2)考查学生对诗词情感解读能力。冬日汉江上本极静谧,忽然船桨击水,寒鹭惊飞, 与积雪的远山相映,平添不少江山生趣,这景色实难描画,遂使诗人赵长卿留连忘返。末 句“数遍溪南烟树 ”,状不忍遽去之情宛然。故答案为:( 1) B;( 2)表达了词人无限的留恋之情。“一声鸣橹
21、”后的满川寒鹭、雪霁乱山,都给人无数惊喜,平添不少江山生趣,使得词人流连忘返。 “数遍溪南烟树 ”正是这种情感的外在表现。 【点评】( 1)本题考查对古诗词体裁的理解辨析能力。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有时 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有时候因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个格式又有几个词牌。忆江 南音节流丽谐婉;如梦令一般用以抒情,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 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 叠韵的变体。;浣溪沙上半阕急,下半阕缓和;沁园春壮阔豪迈。(2)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数遍烟树,是一种平凡而又夸张的说法,烟树虽 然很平常,但是在作者眼
22、里,却代表了汉江的一草一木,作者构思巧妙,用 “数 ”字表达了 自己对汉江的留恋和相看永不厌的思想感情。9阅读下面的古诗后,完成下列小题泛吴松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唯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1) 诗中 “”一词透露出天色已晚; “”一词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诗歌的三四两句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 1)斜阳;半日(2)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 意思,言之有理)【解析】 【分析】( 1) “苇蓬疏薄
23、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的意思是:太阳西斜,点点胭 红的光亮洒落到搭着稀疏的苇蓬的小船里,我独自吟诗了大半天却还是没有过江。表示天 色已晚的词是 “斜阳”,强调泛江已久的词是 “半日 ”。( 2 )本诗中 “惟有鹭鸶知我意 ”的意思是:能够理解我心意的恐怕只有江面上的鹭鸶鸟 了。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正反映了他摆脱官场后,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也 可以看出诗人孤寂、苦闷的内心。故答案为: 斜阳;半日 那一只只鹭鸶仿佛能理解我的心情,似乎在听着我的吟诵,抒发了诗人的孤独之感。 或:诗人把鹭鸶当作知音,抒发了诗人向往热爱大自然的返璞归真之情。(能结合三四句 意思,言之有理)【点评】 本题考
24、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 的基本内容,结合题意进行准确回答。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要求考生整体理解诗歌,结合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感悟 作者的情感思想。10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春日(宋)晃冲之阴阴 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 桃花。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 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注】 阴阴:草木阴阴。 趁:追逐。(1)这两首诗都是写春景,但它们所写时段有何不同?(2)两首诗的画线句子写得都很美,请你任选一个画线句子,具体描绘句子表现的图景,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答案
25、】 ( 1)第一首写晚春;第二首写早春。(2)示例一:选择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 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 中的片片桃花。示例二:选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 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 藏。【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春日通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 情景,流露了作者爱春(或惜春)之情。根据 “绿交加、翻萍、春去尽、桃花 ”等词句分 析,诗歌描绘晚春景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
26、写了长安初春小雨的优美景色,表 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的敏感以及由此而引发的欣悦之情。根据 “草色遥看近却、 烟柳 ”等词句判断是早春景色。(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要发挥想象准确把 握意象来具体描绘。比如选择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一句:早春的小雨和 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严冬方尽、余寒 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比如选择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 萍上浅沙 ”一句:浓浓的树阴下流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绿荫、绿水互相映衬;小雨淅 沥,翻动着水面上的浮萍,浮萍摇荡着漂上了
27、浅浅的沙滩。故答案为:( 1)第一首写晚春;第二首写早春。(2)示例一:选择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一句:溪中的鹅鸭竟然不知道春天 已经离去,它们在清澈的流水中无忧无虑地欢叫着,争先恐后地游来游去,追逐着落在水 中的片片桃花。示例二:选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一句: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 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似乎在同我们捉迷 藏。【点评】(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 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春日通 过描写小溪中鹅鸭逐春的情景,是晚
28、春景色。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了长安初春 小雨的优美景色,是早春景色。(2)本题考查描绘诗句的画面。答题时应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 面,描述时要注意两点:一要忠实于原诗,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要用自己的 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 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11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是一首抒写 的五言律诗。(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B.
29、颔联 “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 “悬 ”描写了舟顺风而行之态。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答案】 ( 1)思乡之情 (乡愁、羁旅之思等 )(意对即可 )(2)C【解析】 【分析】( 1)考查诗歌抒发的情感。从 “客路青山外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 边“等句的内容来看,应该是思乡之情。(2)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错。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的意思: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 南。此两句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
30、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 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故选C。故答案为: 思乡之情 (乡愁、羁旅之思等 )(意对即可 ) C【点评】 本题考查诗歌题材的把握,注意结合画龙点睛的诗句明确题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把握诗意,揣摩选项正误。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阅读诗歌,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 象?为什么?【答案】 (
31、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 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的 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2)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 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潮平 ”“岸阔 ”“风正”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 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解析】 【分析】( 1)这首诗的意思是: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碧波荡漾的江上 正好行船。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 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
32、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 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抒写了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 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 2)认真观察两幅图画可以发现,第一幅图对岸的山比较低矮,江中看不到岛屿;第二 幅图对岸的山比较高,江中有岛屿。由此可知,第一幅图表现的是江水上涨的情形。第二 幅图画表现的是平常的景象。根据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 “潮平 ”岸“阔 ”“风 正”“帆悬 ”的意象,可以判断出第一幅图能够表现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故答案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 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
33、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的感 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 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潮平”“岸阔”风“正 ”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 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的思想情感的理解和分析,要求考生读懂诗歌,理解诗歌 的内容,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图画的意境的理解和描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意境的基 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结合图画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34、。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 ?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 (2)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答案】 ( 1)表现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 颂秋进行对比。(2)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 【解析】 【分析】( 1)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运用了对 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表达了时 任乐观豁达的心境。 “我言 ”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
35、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 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 ”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 充分的认可。( 2)诗人抓住秋天 “一鹤凌云 ”,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 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虽然, 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 操。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故答案为: 表现了时任乐观豁达的心境。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古人的悲秋和自己的颂 秋进行对比。 借一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情感及写作手法的把握。要求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在 此基础上理解情感和分析写作手法。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象的理解。注意抓住重点句子的理解,体会意象的作用。 14阅读下面古诗,回答下列小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释】 此诗写于安史之乱长安被攻陷之时。( 1) 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2)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重阳节; “九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狂犬病传染知识
- 幼儿教师师德工作个人总结5篇
- 幼儿园活动收获心得美文五篇
-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 毕业典礼的致辞语怎么写5篇
- 道理感悟类满分作文范文(6篇)
- 关于中国新兴产业发展未来问卷调查
- 山东高速合同制员工待遇标准
- 销售总结报告心得(10篇)
- 毕业典礼的致辞稿范文5篇
- 职业技术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三年制)人才培养方案
- 2024年秋季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名师教学设计简案)
- 有子女民政局常用协议离婚书格式2024年
- 中国介入医学白皮书(2021 版)
- 202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详细解读课件
- 代运营合作服务协议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4版)
-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管理制度
- 2024全国普法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化工企业中试阶段及试生产期间的产品能否对外销售
- 篮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