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三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材分析: 学生朗读:七律长征。 教师:毛泽东诗词简介导入新课:教师:请两位学生朗读课文,强调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并划出重要知识点。远征(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在标题上用红笔圈出 两字老师提问:远征也称长征。为
2、什么把这段征程、这场战争称之为远征或长征?-一、引出长征的概况:时间、地点(起止)、所经省份(结合地图,让学生依次回答)、行程等问题,请学生回答。教师(过渡):这段征程即漫长又遥远,那么红军为什么要劳师而远征呢?-二、引出长征的原因,学生回答:红军第5次反围剿的失败。教师:出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分析柱状图:由学生分析得出结论-敌强我弱、力量悬殊。教师提问:虽敌强我弱,前四次反围剿结果红军以弱胜强,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我军采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教师提问: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学生回答:指挥错误。代表人物:博古、李德。教师:博古和李德是共产国际支持和直接派遣的,并不了解中国国情,在第五次
3、反围剿中采取了错误的战略战术,导致红军不得不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无奈进行战略转移。难教师:“红军不怕远征难,”在标题上圈出来,请问长征中的红军遭遇了怎样的困难?-三、引出长征的艰难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根据学生回答调整PPT演示的顺序和补充内容。(学情分析)学生比较容易回答的是:自然环境的险恶和敌人的围追堵截。让学生举例,如:翻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结合长征诗歌,让学生从诗中找出红军翻过哪些山?渡过那些河?教师展示课件,红军在长征途中共翻越的山和渡过的河的数量,以及一些相关的图片,以加深学生对长征艰难的感性认识。如果学生回答不全,教师可出示材料加以引导:如:展示红军长征
4、途中吃的野菜和皮带的图,学生马上会联想到粮食供应的匮乏也是长征途中红军们所面临的严重困难。并通过皮带歌启发学生回答:红军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材料展示“彝海结盟” -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复杂的民族矛盾也是长征面临的严重困难。分析课本内容:“红军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时人员损伤过半。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敌人早已布下口袋阵的湘西与二、六军团汇合”-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在长征初期,内部的矛盾斗争也是红军面临的严重困难。不怕 教师:(过渡)长征途中虽困难重重,但是红军战士却无所畏惧,大家是否知道长征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词?-引导学生回答“不怕”。在标题上画出 教师:红军为什么不怕远征难?-四、引
5、出长征胜利的原因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根据学生回答来调整课件的演示顺序及补充内容。(学情分析)估计学生较容易回答的是:红军英勇顽强、不怕困难、百折不饶的精神。教师:这种精神就是“长征精神”,(联系实际)当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也要发扬当年的“长征精神”,我们应怎么做?-引导学生回答:坚韧不拔、激流勇进、迎难而上、永不言弃等。(学情分析:)遵义会议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找到的答案。由学生来介绍遵义会议。(方法指导:介绍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内容、影响等)教师:要求学生概括遵义会议的内容:确立了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要强调正确两字,因为长征初期也是在党的领导下,而当时党
6、中央的领导并不正确。同时强调遵义会议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革命初期,中共天真地相信单纯依靠共产国际和照搬苏俄成功经验革命就能成功,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在挫折中中共学会了如何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 革命的重大问题,是中共在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教师:这里可联系一下:我党是怎样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引导学生回答:我党敢于面对错误、承认并及时纠正错误。这是一个有责任感、善于反思、敢于担当的政党。是一个具有良好素质和品德的政党,因此也是一个有光明前途的政党,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引导学生思考:政党如此,我们个人该怎样面对自己的
7、过失和错误呢?要有勇气承认和改正错误,人才能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不断的成长和发展。因为有了正确的领导,此后的长征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极大地增强了红军战士革命胜利的信心。教师:播放十送红军歌曲视频-启发学生得出结论:革命群众的支持,军民鱼水情谊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展示七根火柴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对革命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过渡):长征结束的标志是什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出示材料和数字:(80000-6000),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的时候是八万多人,而到达陕北时仅存六千多,人员折损异常惨重。出示材料:“长征是历史纪录上
8、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为什么毛泽东认为长征胜利了?因为长征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五、引出长征胜利的意义学生回答: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教师:材料出示:“长征是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课堂小结:知识层面上:请学生整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并由学生展示补充完整。情感层面上:请学生谈谈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的体会、感受和启示。(启发学生回答: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饮水思源,感恩前辈,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和平、和谐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国效力
9、!)在学习和生活中,如果遇到困难,不能轻言放弃,要发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长征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才能走向胜利等)教学反思:1、课的标题是本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本课的设计以标题为切入口,逐一有序地展开。通过课题中“远征”一词引出长征的概况和原因;通过“难”字引出长征的艰难;通过“不怕”引出长征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环环相扣,把课本内容与标题紧密、有机、统一地结合起来。2、注重生本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通过大量时间的学生自主学习:如阅读课文、分析材料、整理知识结构、展示学习成果、谈谈感受和启示等活动,教师仅起到的引导、
10、启发和点拨以及方法指导的作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打乱原有的文本顺序,重新进行整合;从众所周知的结果中反思原因,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了解和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4、强调“论从史出”,通过大量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内化、迁移和升华等的能力。5、结合课本长征示意图,指出长征起止地点、所经地区(11个省),遵义会议地址,培养读图、填图的能力,把历史学科和地理相结合,提高历史地理的能力。6、“文史相通、文史相佐”。把语文课的教学方法适当引入到历史教学中进行尝试:如让学生朗读课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介绍毛泽东诗词,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入语文教材七根火柴片段进行分析,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通过整理知识结构来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等。7、重视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买卖项目合同样本
- 供应商尾款合同样本
- 买房借款担保合同标准文本
- 人员借用协议合同样本
- 免疫细胞储存合同样本
- 众包推广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乡村保洁服务合同样本
- 公司做饭阿姨劳务合同样本
- 公司策划合同范例
- 公司培训包车合同样本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招聘112人往年题考
- 数字化赋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价值共创视角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牡丹江辅警考试题库
- 2024年新高考广西高考生物真题试卷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模拟卷
- 2025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 考试失利后的心态调整与复盘
- 2023中国偏头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 2025年度润滑油产品研发与市场销售合作协议2篇
- (规划设计)有机茶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