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影教程(共62页)_第1页
电视摄影教程(共62页)_第2页
电视摄影教程(共62页)_第3页
电视摄影教程(共62页)_第4页
电视摄影教程(共62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1131电视(dinsh)摄影教程目录(ml) 电视节目制作(zhzu)手段和制作方式电视摄影入门基础数字摄录一体机的调整和使用光学镜头的结构与使用电视摄影的镜头构成电视摄影构图电影摄影中的曝光控制与画面的色调、影调调节电视摄影中的运动电视场面调度电视摄影用光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和制作方式电视摄影师一们技术,又是一门艺术。电视节目制作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又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生产活动。高质量,高水平的电视作品,是建立在后世的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电视作品之所以能够产生,是因为有了现代科技这个生产工具,;电视艺术之所以能够腾飞,成为时代的宠儿,是由于插上了现代科技这个翅膀,兼收吸取

2、其他艺术的精华,为自己所用。在电视节目生产活动中,电视摄影师正好立足于艺术与技术的交汇处。因此,电视摄影师不仅是电视技术的专门人才,也应该是电视摄影造型艺术家。尤其是今天的电视台,往往是采编合一,对电视摄影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之所以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套路,是因为它有助于制作者完成复杂的协调工作,帮助我们妥协处理好各项事物工作。第一节 电视节目制作的三个阶段电视节目制作包括节目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处理两个部分。尽管在过去长期的地那是节目制作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些流程套路,在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中,可以分成若干个阶段,但习惯上我们还是把它分为“前期制作”与“后期制作”两个阶段。前期包括构思、

3、拍摄,后期包括编辑、混路合成。前期构思创作准备阶段节目构思设想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首先要有最初的节目构思设想,确立节目的主题,搜集相关资料,进行主创人员碰头,明确节目的受众,节目的表现形式等。2.草拟拍摄提纲、脚本(剧本)草拟拍摄提纲式将自己最初的构思转变成有效的的视觉与听觉现象,包括写出分镜头方案。3.草拟(con)制定电视节目拍摄计划拍摄计划是制作节目的基础,节目的构思越完善,组织有关的人员和设备(shbi)、拍摄的条件和困难考虑得越周全,节目制作就会越顺利。4.根据节目(jim)的需要,进行人员的配置。首先根据节目的性质要求,对导演、演员、主持人、记者作出选择,并向制片、美术、服装、化

4、妆、道具、人员说明,同时初步讨论物美设计(草图)、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的要求。其次确认前期制作所需设备的档次及规模,配备摄影、录音、音响、照明等人员。制片部门要确定选择的拍摄场地及后勤保障。5.加紧实施节目制作进度各部门负责人在讨论拍摄确认拍摄计划、细化自己计划的同时,对上述逐项细节的落实、执行,诸如起草租赁合同,建造场景道具、图版,征集影片、收集录像资料等。第二节 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电视屏幕上传出的信息,代表着人类传播技术的最新成果,它把广播、电影、印刷文化、舞台、剧场文化的最有效手段,兼收并蓄,据为己有,并创建了自己的节目制作方式。电视这个传媒的兼容性,充分体现在它的制作节目的手段的多样化

5、方面,即:实况直播,影片制作,影片制作等三种手段。一、实况直播,是指摄像机在摄取图像、声音的同时,就进行广播的方式。它的特点是制作和广播这两个过程的合一或同步。因此,它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场性,即兴性,观众的参与性。实况直播又可以分为现场转播和演播室直播两类。第三节 电视节目制作方式 我们讨论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对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进行描述。电视节目制作方式是指在使用录像手段、直播手段中的几种制式方式,它着重于所使用的设备系统及与此有关的软件系统。ENG方式ENG,即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这种方式,是使用便携式的社戏那个、录像设备

6、,来采集电视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性质要求携带小型、轻便、灵活、机动的采录设备,以适新闻采访的机动灵活性、新闻事件的突发性、电视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性。使用便携式摄录设备,不仅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新闻采集,也为拍摄电视纪录片,文艺专题片,电视剧所采用。ENG方式大大方便于现场拍摄,但它所获取的素材还需要在电子编辑设备上进行剪辑。ENG方式分为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两个阶段。当ENG方式与电缆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技术结合,将发挥更大的优势。有些新闻节目,可以用便携式摄像机及发射装置,与传送系统连接,实现新闻直播,有的则可在进行简单编辑后,经过电缆、微波或者卫星由记者直接进行广播报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电视

7、新闻的时效性。EFP方式EFP即电子现场(xinchng)制作(Electronic field production)。ESP方式(fngsh)ESP,即电视(dinsh)演播室制作(Electronic studio production)。第四节 电视摄影师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种类的电视片(包括电视节目)都需要有一个构思,一个拍摄提纲或者脚本。例如,电视剧的脚本通常由编剧来完成,当编剧写好脚本以后,导演根据剧本产生的导演构思,进行整部影片的总体设计。然后导演的工作分成两部:第一步通常需要找一个美工来设计、制作场景以及服装、道具等。第二步,根据剧情选择演员。当这一切都准备

8、好以后,导演把所有人员带入事先由美工设计制作的场景中进行演出,并由摄影师将演出拍摄成图像镜头,记录到磁带上,这是整个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完成后,电视片创作进入后期制作。后期在导演的统一领导下,由剪辑师将摄影师拍摄的私彩进行剪辑,由录音师录制配音,然后再将画面与声音合成到一起,最后对电视节目进行包装,形成完整的作品。电视摄影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并且还需要融进艺术性的思维和创作。可以说只有那些娴熟地掌握了电视画面造型语言、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摄影师,才能拍出高水平的电视画面和电视节目,反之,高质量的电视画面和电视节目也是摄影师高素质、高水平的一个最好反映。作为一名合格的电视摄影师,至少应该具

9、备以下素质。必须政治过硬,爱岗敬业。必须技术功底扎实,艺术素质全面。必须要有较强的电视意识,灵活机动的现场应变能力和拍摄现场的即兴创作能力。绝不能做一个单纯的摆弄机器的人,而应该让冷冰冰的摄像机变得有生命,能够让镜头画面成为自己塑造形象、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感情的有力武器。本章思考题与练习题1.电视节目制作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有哪些?有何特征?3.谈谈你对电视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认识和理解。4.电视摄影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和要求?5.如何认识和理解电视摄影师必须要有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练习题观看电视演播室的节目制作,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三种制作方

10、式。电视摄影(shyng)入门基础一、电视信号及其分类(fn li)人眼(rn yn)与电视信号人类每天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由人的双眼一对结构复杂的透视产生。眼中的水晶体实现聚焦,在视网膜上成像,用视神经传输到大脑中进行处理。人眼仅对电磁波普中的可见光区敏感,这些光可以来自发光物体,例如灯泡和电视机荧光屏,也可以来自反射光的物体或者透射光的物体,例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大部分东西。人眼依靠视网膜上的光敏细胞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获得彩色视觉,其中杆状细胞灵敏度较高,锥状细胞灵敏度较低。杆状细胞帮助哦我们看到较暗环境下的景物,但只能分辨出景物的明亮程度而不能分辨其颜色。锥状细胞既能分辨

11、亮度又能分辨颜色。总的来说,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比对颜色的敏感程度高。彩色电视摄像机在拍摄时,模拟了人眼的成像原理,使用镜头和感光器件CCD获得景物的动态影像,并把它记录在磁带上。电视信号及其分类人眼的视觉特性是电视信号标准建立的基础。彩色电视机荧光屏后有能被电子轰击发光的荧光粉,使用能发红蓝绿三基色光的荧光粉,可以调配出各种丰富的色彩。由于彩色电视信号必须兼容黑白电视机,因此把彩色电视信号分成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别传送。其中,亮度信号根据亮度方程由红、绿、蓝,三基色信号得到Y=0.30R+0.59G+0.11B,色差信号分别为R-Y、G-Y和B-Y。三个色信号中只需要两个,第三个可由亮度

12、和其他两个求得。彩色电视中一般选择R-Y和B-Y这两个色差信号。考虑到人眼对亮度的敏感度较高,当传输彩色电视信号时亮度信号需要较宽的频带,以保证图像的清晰度,而色度信号的代宽较窄,可以实现大面积着色。我国的彩色电视标准中规定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色度信号的带宽为1.3MHz。由于在电视技术发展的早期标准不统一,造成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互不兼容的彩色电视信号指示,即PAL制,NTSC制,SECAM制。我国和德国、英国西欧国家采用PAL制,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国等国家采用NTSC制,而SECAM制在法国,俄罗斯及一些东欧国家使用。但这三种制式都与各自的黑白电视兼容。第二节 摄像机的分类(fn li)

13、彩色电视摄像机发展到今天,大致(dzh)经历了四个重要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初,称为(chn wi)电子管时期,这个时期的电视摄像机全部采用电子管电路,体积庞大,耗电多,笨重,绝大多数为黑白摄像机,图像质量也不理想。入20世纪60年代初期使用的310彩色电视摄像机的总重量包括控制柜在内,约有500kg,耗电达3kw,尽管超正析摄像管摄像机在清晰度和灵敏度方面等都比较高,但由于体积过大,过于笨重,使得采用三只或者是四只超正析摄像管的彩色电视摄像机在演播室以外的使用受到很大限制。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成为晶体管和集成电路时期。这个时期,由于晶体管和集成

14、电路技术的发展,使电视摄像机的体积和重量主要取决于光学系统和摄像管,而氧化铅管的应用,使摄像机在体积、重量和各项电性能指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导致了节目范围大幅度地扩大。随后,带有ACT枪,DBC枪,二极管枪以及低输出电容二极管枪摄像管的研制成功,使摄像管的尺寸逐渐减小,图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其性能基本上达到了广播级的标准,并开始向小型化的方向发展,给电视新闻采访和外景拍摄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称为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这个时期,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摄像机的调整和控制基本实现了全自动化,摄像机的功能与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并开始向数

15、字化和固体化方向发展,ENG和EFP超小型便携式彩色电视摄像机,在广播电视和专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CCD电视摄像机在占领了家用领域以后,并开始进入广播电视专业领域。第四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称为数字和CCD摄像机时期。这个时期,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领域的摄像机已全面实现数字化,CCD数字摄像机已完全淘汰了真空管摄像机,并成为广播电视级别用摄像机的主流。摄像机的种类繁多,用途越来越广泛,我们可以从多个侧面对其进行分类。按用途分类摄像机按其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可划分为广播级,业务级,和家用级。广播电视用摄像机广播级摄像机是最高档的,主要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图像质量最好,彩色、灰度都很逼真

16、,几乎无几何失真,具有优良的暗场图像。在允许的工作范围内,它拍摄的图像质量变化很小,即便是在工作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也能拍出比较满意的图像。它的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遥控功能全面,体积稍大,当然价格也是最高。目前一般为三片2/3inCCD摄像机。业务级摄像机或专业级摄像机主要用于电化教育、闭路电视、工业、医疗等领域。图像质量低于广播级,价格便宜、小巧轻便(qngbin)。目前一般分为三片1/2in,或1/3inCCD摄像机。家用(jiyng)摄像机主要用于家庭娱乐,如旅游(lyu)、婚礼、生日、聚会等场合,图像质量一般,小巧灵活,价格低廉,并多为摄录一体,图像质量比广播级和专业级摄像机差。目前

17、一般分为三片1/2in,或1/3inCCD摄像机。按电视节目的制作方式、使用场所分类按摄像器件的种类分类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按摄像器件的尺寸分类按清晰度等级分类一体化摄录机第三节 摄像机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 一、摄像机的基本构成彩色电视摄像机是进行光电转换的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彩色景物的彩色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幅单色光像,我们称为三基色光像,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并经视频通道进行信号校正处理,编码,形成所需要的分量信号,复合信号,彩色全电视信号等。摄像机主要由镜头、带成像装置的摄像机机身和寻像器三部分构成。第四节 数字电视摄像机的新功能与新技术一、数字彩色电

18、视摄像机的新功能下面我们对近年来产生的CCD摄像机中广泛采用的新技术和新功能作一介绍。微透镜技术随着CCD芯片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各生产厂家在其生产的CCD摄像芯片的每一个像素前制作一个微透镜,通过微透镜可使更多的入射光线能有效地会聚到每一个像素中,使摄像机的灵敏度有了较大的提高。空间偏置技术采用空间偏置技术后图像的清晰度可接近提高一倍。高速电子快门采用高速电子快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CCD摄像机的动态分辨能力。清晰扫描技术在拍摄中由于计算机显示屏的扫描频率与CCD摄像机的扫描率不一致,而导致拍摄的计算机显示屏画面在重放时出现水平条文。一般来说,当计算机显示屏的扫描频率低于摄像机的

19、扫描频率时,重放的显示器画面会出现许多黑色线条,反之,会出现许多白色线条。为了减小或者消除水平条文,在CCD摄像机中采用了清晰扫描技术,该技术也是通过调整快门速度来消除水平条文的。目前,大多数CCD摄像机的清晰扫描快门速度均有100档200档,可以满足对不同扫描频率显示器的拍摄需要。5双像素(xin s)读出技术6.高精度CCD芯片(xn pin)制作技术7.非线性彩色(cis)校正8.电子色温校正9.全电平控制系统10.动态对比度控制技术11.全数字处理技术12.数字式轮廓补偿13.三同轴数字传输技术14.可编程增益控制15.超级增益控制16.自动跟踪白平衡17.菜单化18.多格式化19.多

20、功能化20.低功耗化21.双滤色片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电视摄像机有哪些技术特点?2.数字视频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3.怎样认识DV数字摄像机?DV数字摄像机有哪些技术特点?4.电视摄像机色温校正的具体办法。5.简述电视摄像机色温校正的具体办法。6.电视摄像机主要有哪几个技术指标?7.数字彩色电视摄像机有哪些新功能和新技术特点?实习教程根据自己手中所掌握设备的情况,熟悉12种数字摄像机的使用。第三章 数字摄录一体机的调整(tiozhng)与使用所谓摄录一体机时指将摄像机和录像机组合成摄录一体。一体化的前提是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小型化、轻量化。目前摄录一体机包括可分离摄录可分

21、离摄录一体机和不可分离摄录一体机两种。一般来说各视频(shpn)厂家在推出各种新型录像机格式的时候,往往会同时同时推出一二种不可分离的摄录一体机供用户前期拍摄使用,随后推出的摄录一体机均为可分离摄录一体机。一体化的外在表现是将摄像机与录像机之间的电缆长度缩短为零,其结果则是提高了摄录像系统在ENG等领域使用的机动性,第一节 摄录一体机调整的基本方法(fngf)与步骤摄像机的主要附件摄像机的主要附件有支撑装置、寻像器、话筒、电池、摄像电缆等。支撑(zh chng)装置任何拍摄过程,摄像机都需要适当(shdng)的高度,要把镜头及时、准确的对准目标,摄像机必须能灵活(ln hu)、方便、平文地升降

22、,前后左右移动,自如地俯仰和摇拍,同时能在任何方位准确稳定的停住。电视摄影人员无论是手持还是肩扛摄像机拍摄,时间稍长,会因疲劳而身体晃动。手持不稳,尤其是在行走、奔跑或者是攀登过程中拍摄,容易出现画面晃动和倾斜等,即便是在演播室中拍摄,只要遇到边移动边拍摄尤其在用窄角镜头拍摄时,摄像机的轻微晃动,都会对画面质量产生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就是使用支撑装置。摄像机的支撑装置包括三角架连接器,云台,三角架,升降架,升降机,斯坦尼康摄像支架等。三角架连接器是摄像机和云台之间的连接板,板上有沟槽和自动锁定装置。一般在云台上有一个固定的螺钉,连接板通过这个螺旋钉固定到云台上,摄像机通过这个板就可以结合云

23、台锁定。选择三角架连接器时必须与所用的摄像机底部结构和尺寸相配。不同的摄像机要选用不同的连接器。云台是使摄像机能够进行左右摇摄和上下俯仰摇摄,两种基本拍摄的装置。它的水平与垂直两个方向均可分别锁定,在它的一侧或者两侧装置摇把,供摄影人员控制摄像机的运动。摄像机要进行匀速滴摇摄或者俯仰拍摄,要靠云台的良好阻尼特性。摄影云台一般靠“摩擦”“液压”的方式产生阻尼,来控制摄像机的平稳运动。摩擦云台的原理是利用注油产生摩擦阻尼,消除摄像机左右摇惑俯仰运动时产生的不平稳动作,而液压云台是利用密封在贮液室里的液体压力增加阻尼。液压云台上往往装有特质的球体,在不调整支架的高度时,也能在一定范围内使摄像机保持水

24、平。摩擦云台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由摩擦云台构成的支撑设备重量较轻,适用于一般的外景拍摄。液压云台结构稍复杂,价格价高,但效果比摩擦云台可靠,感觉更好。此外,支撑装置拆装或折叠要方便,并能迅速地架设并投入使用。在演播室或现场节目的制作中用的三角架,还要要配套的滑行架,使摄像机能前后左右任意移动。同时,滑行架的轮子还应有固定装置,需要时可使摄像机固定不动。升降机的种类很多,升降原理也不相同,斯坦尼康摄影支架因为应用机会比三角架少,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寻像器摄像机上都配置有寻像器。借助寻像器的显示图像,才能准确快速地进行聚焦、变焦和选择光圈等工作,借助寻像器,才便于选取合适的景物及场面,优化构图,借助

25、寻像器能及时监视正在拍摄和已经摄录的画面。因为寻像器不仅监视摄像机的取景构图情况,还能看到与摄像机相连的背包录像机或一体化摄录机以及摄像机控制器反送回视频信号的图像。另外摄像机的多种状态,如:黑/白平衡、电子快门速度,自动光圈补偿状态,自动调整实现与否都能通过寻像器显示出来,照度不足,电池电力不足,及磁带快用完等告警也是通过寻像器显示。有的摄像机寻像器还能显示视频信号的大小,家用摄录一体机还可显示日期,时间,剩余磁带情况等。便携式摄像机通常使用1.5in的寻像器,演播室或EFP摄像机往往选4in6in寻像器,并将寻像器安装在摄像机顶部,而家用摄录一体机的寻线器一般只有(zhyu)0.7in左右

26、。寻像器虽然在实际上起着电视摄像机的取景框的作用,但它与照相机的取景器不同。它由电路及显像管组成,而不是光学器件(qjin)。寻像器的电路与普通黑白监视器的电路相似。专业级及广播级的摄像机的寻像器都是黑白的,因为彩色寻像器不仅制造工艺复杂,价格高,显示的图像还不如黑白的寻像器来的清晰,不利于摄像人员对聚焦状况的观察。事先调整(tiozhng)好摄像机的白平衡,对彩色图像的拍摄时不会有问题的,因此,除非特殊需要,否则没有必要配备彩色寻像器。3话筒拍摄画面时为了顺便录下同期声,摄像机要加上话筒装置。专业级和广播级的ENG摄像机使用的话筒通常是附加的,可以任意装卸,只有极少数是固定在摄像机机头部位。

27、ENG摄像机上使用的话筒通常为电容式话筒,它具有灵敏度高,频率特性好等优点。ENG摄像机的话筒外形较为特别,由话筒和一根接在一起的长金属管组成,这根金属管的管壁上布满了缝隙,这些缝隙对于要录得声音源没什么影响,而对管轴以外方向的其他声音,通过不同缝隙进入管子时,由于所走路径不同,相位也不同。大部分会自相抵消。因此,这个管子又叫“干涉管”,它压低和减弱了官轴以外方向的声音,突出了管轴方向的声源信号,从而产生了明显的方向性。人们把这种话筒称为超指向性话筒。为了提高话筒的灵敏度,现代超指向性话筒,通常装有集成电路放大器。话筒上有电池仓,话筒上的开关通常由off,m,v,三个位置。话筒线一般采用XLR

28、型三星插头,平衡连接方式。这种传输方式的优点是抗外界干扰性能好。如需取下话筒在镜头前拍摄人物采访对话,如要改用10m长的话筒线,这时莫忘加大摄像机上的音频增益。4.可充电电池电池是摄像机外出拍摄时的能源供给装置。目前各种型号摄像机普遍采用容量大,寿命长的镍镉或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电视摄像机及其他电视制作设备,采用的电池一般为12V。电池的连续使用的时间取决于电池本身的容量和用电量。摄像机电缆便携式摄像机可以与不同厂家所生产的便携式录像机配套作用。目前国际上各大厂家都将摄像机与录像机的接口设计成统一的标准,一般只要接插头吻合,摄像机与录像机即可连接。另外,在使用时要认清控制信号的极性,部分电视摄像

29、机为了便于同各种便携式录像机配合使用,特意设置了控制信号极性的转换开关。第二节DSR-570WS/570WSP数字摄录一体机的构成与使用 (略)详见书中图解第三节 DSR-570WS/570WSP数字摄录一体机的调整设置一、取景器屏幕视觉效果的调节通过以下功能的调节(tioji),能使取景器里的画面图像变得清晰,这些调节功能对从摄像机输输出(shch)的录像信号不起作用。目镜(mjng)聚焦调节由于摄像机操作人员的视力远视眼或是近视眼不同,因而目镜聚焦,取景器图像最适合的位置会有不同。调节目镜的聚焦,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视力的、最清晰的取景器图像。首先用镜头对图像聚焦,然后调节目镜聚焦掣子。调节

30、范围从-3度到0屈光度。如果使用附加组件,可以使调节范围由-2至+1屈光度或-0.5至+3度。2.反差及亮度的调节:使用摄像机上的彩条进行调节(1).把OUTPUT/DL/DCC(输出/动态反差控制)开关放到BARS(彩条)的位置,彩条将按白、黄、青、绿、紫、红、蓝、黑的灰阶,显示在取景屏幕上。(2).边观察彩条,边调节CONTRAST(反差)及BRIGHT(亮度)控制,来调节显示屏幕的反差及亮度值。(3).调节完成后,把OUTPUT/DL/DCC+开关拨回原来位置。轮廓强调调节:调节PEAKING(轮廓)控制可改变取景器中图像的轮廓强度,使之易于聚焦。本章思考与练习题:1.摄像机的主要附件有

31、哪些?2.摄像机调整的基本方法与步骤是什么?3.前期拍摄注意事项有哪些?4.电视摄像机的维护与保养有哪些?实习教程实习一 对电视摄像机性能的把握目的: 了解电视摄像机调整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内容: 用一台数字摄像操作练习要求: 能正确掌握电视摄像机的性能,菜单的使用、白平衡的调节、电子快门的调节、法兰焦距的调整等实用性技能。方法:做好笔记,写好实习报告。第四章 光学镜头的结构(jigu)与使用影视(yn sh)光学的表现手段,包括光学镜头和附加设备。对摄影艺术来说,高质量的光学镜头能获得高质量的影像,能使画面更加真实。但那些像差较大,质量较差的镜头同样也有用。影像真实可信是摄像师的表现手段,同样制

32、造影像变形,也是摄影师的表现手段。例如电影寒夜,是一部描写解放前旧社会小职员的悲惨命运的影片。摄影师罗德安在创作中有意选用老式的未覆膜的镜头拍摄,使影片寒夜色彩黯淡,不够清晰的影像更能表现出这个时代(shdi)的意味。对摄影师来说更多的是关注屏幕上的艺术效果,能拍摄出摄影师需要的影像的光学镜头就是好镜头。因此,充分地把握镜头的性能,真实地记录影像,是摄像师创作的需要;同样运用镜头的某些属性,改变被摄物像的常态,甚至失去原貌这些镜头也能使我们感受到在现实中视觉所不能感受到的经验(如鱼眼镜头对被摄物的夸张变形表现)。因此,摄影师了解掌握光学镜头的性能,研究它们的表现功能,对摄影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3、光学镜头是电视摄影师进行屏幕艺术造型的手段,也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光学附加器是指滤镜,效果镜头和各种镜头纱。镜头附加器主要用来改变影像的某些性能,为摄像制造有意味的形式或表情达意提供了创作的可能。研究、了解、把握它们同样也很重要。第一节 电视摄影镜头的性能与调节在电视摄制中,摄影人员在应用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时,应首先熟悉和了解它们的基本性能,并能正确地进行调节和运用,以确保画面的成像质量。焦点、焦距和像场、像角焦点、焦距各种摄影镜头都是由多片凹凸透镜组成,凸透镜用来成像,凹透镜(也称负透镜)用来校正像差;任何摄影镜头都可以被看成是一片中间厚,四周薄的凸透镜。一般习惯上把透镜左方作为物空间,右方作

34、为像空间,在所有的图中都让光线从左向右进入透镜。凸透镜可以将无限远处摄来的直射光透镜另一边的光轴上会聚成一点,这个点就是摄影镜头的焦点用F表示。在镜头的前后均可以构成焦点和焦距;在镜头前的叫前焦点、前焦距,在镜头后的叫后焦点、后焦距。 凹透镜由于能汇聚光线,可以构成一个实焦点,焦距作为一个正值;负透镜由于能发散光线,不能结成焦点,它的焦点是虚焦点。从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称为该镜头的焦距。焦距是镜头性能的制药标志,它决定镜头视角大小、拍摄范围、透视程度和景深范围。摄影镜头焦距的单位是毫米(mm).摄影(shyng)镜头焦距的长度都在镜头的焦距环上有明显的标志,如标示有“f=50”或“50mm”

35、时,即表示(biosh)摄影镜头的焦距为50毫米。像场和像角像场是一个镜头向无限远调焦,在CCD或摄像管靶面上所形成影像(yn xin)的清晰范围(圆形)。由镜头中心对这清晰范围的夹角叫像角(像角和视场角相等是顶角关系)。在CCD或摄像管靶面上成像画面的大小应包括在像场以内,一般成像画面为长方形,在使用中由镜头中心对画面的对角线的夹角叫像角。根据镜头像角的大小我们把摄像机镜头分为三类:标准镜头镜头焦距F和像场直径,即与画面对角线AD大至相近。镜头焦距大约为25mm,视场角大约为45左右。广角镜头镜头焦距F小于像场直径,即小于画面对角线AD。镜头焦距小于25mm,水平视场角均大于60度,一般处于

36、60度到130度之间。130度到180度之间的镜头被称为超广角镜头,又称为“鱼眼镜头”。长焦镜头镜头焦距F大于像场直径,即大于画面对角线AD。镜头焦距大于25mm,水平视场角小于45度。一般摄像机只装置一个变焦镜头:一是电视影像质量与电影相比,要求不高,变焦镜头的影像质量已经足够用了;二是摄像机安装一个变焦镜头,可以代替电影的几乎所有的定焦镜头。它不仅是具有变焦镜头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定焦镜头的作用,尤其是方便新闻纪实性节目的抓拍抢拍。了解和掌握不同的焦距镜头的性能,尤其是把变焦镜头做定焦镜头使用时,对画面造型师非常重要的,它能方便的完成各种条件下的拍摄。由于摄像机使用的磁带不同,摄像器件CCD

37、画幅大小不同,因此不同规格的摄像机,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相同。摄影镜头焦距的长短,决定着被摄对象在CCD或摄像管光电靶面上的大小。当对同一距离上的同一物体进行拍摄时,镜头焦距越长,被摄物体在像平面上景物成像的面积越大,放大倍率也越大;反之,镜头焦距越短镜头焦距越短,被摄物体在像平面上的面积越小,放大倍率越小。常用的电视摄像机的摄影镜头,是根据摄像器件CCD光电靶面的成像面积的大小来确定的。电视摄像机光电靶面的成像面积与16毫米摄影机所摄画幅的成像面积相差不多。因此,摄像机的标准镜头焦距约为25毫米。比25毫米焦距长的镜头称为长焦镜头。长焦距镜头视角窄,焦距长度一般在50毫米以上。小于25毫米焦距

38、长度的镜头称为广角镜头,其视角宽,焦距一般在1012毫米左右,视角约为标准镜头的两倍以上。总之,摄影镜头的焦距与视角关系是:镜头的焦距越短,视角越宽;镜头的焦距越长,视角越窄。为了掌握各种规格的摄影镜头的视角变化,下面列举35毫米电影摄影镜头,16毫米电影摄影镜头和2/3英寸电视摄像镜头,不同的焦距与视角的关系,见图4-2.第二节 摄影(shyng)镜头的特点及其应用不同焦距的摄影(shyng)镜头有各自不同的特点,能够拍出一系列不同的画面效果,在摄影创作过程中,这些不同焦距的镜头(jngtu)彼此之间又难以相互代替。因此,摄影人员在熟悉和了解镜头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之后,还应了解各种摄影镜头所具

39、有的特点,以及镜头适用的范围,以便创作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短焦距摄影镜头短焦距摄影镜头又称为广角摄影镜头。它的焦距比标准镜头短,同时又比鱼眼镜头的焦距长。此类镜头还可以分为超广角镜头和普通广角镜头,前者的焦距接近鱼眼镜头,而后者的焦距接近标准镜头。我们所用的16毫米电影摄影机和目前使用的便携式电视摄像机上的镜头的焦距和画幅大至相等,故我们用它们进行比较:短焦距镜头,其视角大于24度,焦距通常在1012毫米左右,水平视角大约在40度到60度之间。这类镜头的特点是,焦距短,视角大,景深大,所摄画面具有很强的透视感。如拍摄近物时,有很明显的纵深透视变形和畸变效果。短焦距摄影镜头适合于拍摄远景、全景

40、画面,表现开阔的空间和宏大的场面,可使极大的纵深范围内的远近景物,都能在画面中获得清晰的影像,画面中呈现出大景深效果,景物间具有强烈的对比效果。它还适合于在狭窄空间环境中进行拍摄。能在紧急场合下抓拍,抢拍,和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特别是在手持摄影机进行拍摄时,可使画面保持平稳性,能保证画面的技术质量。在大型纪录片望长城中多次出现了由短焦距镜头拍摄的大全景的画面,这些景物成点状,而长城则失去细节,称为一条蜿蜒在苍茫大地上的白线,逐渐消失在重重群山之中。这时画面中人物的表情,长城保存情况都很重要,画面带给观众的则是延续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宽广,博大,深沉之感。而电影孩子王的第一组镜头则是在广阔的西南部所

41、特有的绵延起伏的红土山上的一个小小村落。一条小路从镜头前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的小村,利用隔时摄影表现的从清晨浓密的暮霭,一直到黄昏浓重的光线。摄影师选用了超广角镜头,使这一镜头内的景物显得离观众很远,却清晰可见,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画面感觉,它和环境共同给观众造成一种朦胧浪漫又气韵不断的神秘气氛。而这些传达给观众的感觉是不用说一句话,完全用镜头视觉语言来表达的,体现了真正的镜头视觉语言。第三节 摄影镜头的保养摄影镜头成像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所摄画面的技术质量,因为它与影像的清晰度、反差、色彩还原和畸变等都有关系。为了长期保证镜头的成像质量,应严格遵循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正确装卸摄影镜头摄影镜头的结构非

42、常精密,装卸镜头时,应注意正确的选装方向,以免损伤镜头的链结构。在卸镜头时,有的镜头要求翻转,而有的镜头要求正转,还有些镜头在机身上卸镜头时,应先释放镜头锁钮,否则无法将镜头卸下。如阿莱电影摄影机上的镜头,要将镜头卸下,只需捏紧第二个锁钮,就可以(ky)直接把镜头向外拔出。装镜头时,应使位于镜头后端的机身镜头上的安装标志彼此对正,将镜头后端插入镜头座内,插到底(do d),再按要求的方向旋转到终点,听到“咔嚓(k ch)”声,或拧紧镜头紧固环即锁紧。装卸镜头时,手应握住摄影镜头进行操作,不应握持调焦环或变焦环,光圈环调节转动镜头因这几个部位不宜受力过大,否则容易损伤摄影镜头。有些摄影镜头上设有

43、安装环,装卸镜头时用手握住摄影镜头安装环,将其拧松就会容易把安装环旋下来,进行镜头的装卸。第四节 电视摄影用滤光器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特别是文艺节目,为了使所摄对象在画面中表现得更加丰富多彩,按造型艺术的要求,我们常有目的地控制画面的影调、色调,以实现创作者想要达到的各种特殊效果,使画面更富有艺术感染力。要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必须用好滤光器。除前面讲到的一些滤光器之外,下面再介绍部分滤光器。中性滤光器中性灰阻光片中性灰阻光片,又称减光镜,密度镜,ND镜。 它的透光特点是:在可见光范围内,对各种波长的光都具有非选择性的均匀吸收。即它只对通过它的光波进行均匀吸收,使各种单色光透过厚强度被均匀减弱,而不改

44、变被摄景物的色反差和亮度反差,不用影响色彩平衡。其外观呈灰色,序号愈大,阻光率也愈大,使用时可以单片,也可以相叠使用,。若两片相叠使用,则其总阻光率为两单片中性灰阻光片阻光率的乘积,而总密度等于两个密度之和。目前,一些生产厂家将中性灰阻光片与其他滤光器合二为一,制成复合型滤光器。大家常见的“雷登”85N3、85N6、85N9,就是这种滤光器,它可将日光转换为3200k,又能降低光的透射量,能同时兼顾二者。其主要用途有以下几点:1.适合于在亮点较高的场景下准确控制曝光。例如,拍摄某些场面由于亮度过高,镜头的光圈已调整到极限,如不采取措施就会使画面曝光过度,这时就可以应用灰色把场景的亮度普遍压低,

45、达到正常曝光的目的。控制画面景深。有些画面不需要使所有场景都形成清晰的影像,让影像呈虚实效果,突出画面主体。加用灰片压低亮度,才允许开大镜头的光圈,获得满意的景深效果。同其他有色滤光器配合使用,可以拍摄出一些特殊画面效果。偏振镜偏振镜是一种经过定向处理的晶体制成的薄膜,其光学特性类似一种光学缝隙,当光波通过缝隙时,只有与偏振镜的缝隙一致的平面震动(zhndng)滤光才能通过,不然则被截止。因此,可以通过调整偏振镜的不同角度,对光线进行取舍。偏振镜只对光的振动方向起作用,与光的波长没有关系,所以,它可以在黑白、彩色摄影中通过。偏振镜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和调节非金属表面的反光,透明或半透明体表面的光

46、斑,消除或减弱透明体表面的影像(yn xin)。拍摄中常遇到物体的表面质感,如玻璃后面的人和画,戴眼镜的被摄对象双目以及商店橱窗等,都很容易被偏振镜的反光所淹没,它也会在水,瓷器,家具和油画表面上形成混乱的耀光和光斑,在这种情况下均能采用偏振镜来进行调节。另外,偏振镜的被摄对象双目以及商店橱窗等,都很容易被偏振镜的反光所淹没,它能加深蓝色的天空,而又不至影响景物其余部分的色调再现。还有一种说法是,用偏振镜能提高色彩的饱和度,实际上偏振镜本身不能提高色彩的饱和度,而是使用了偏振镜之后,消除了被摄体表面的偏振光,从而使景物的色彩在画面中得到了真实再现。应用偏振镜务必注意,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使用要

47、得当,切勿故此(gc)失彼,做到根据内容的需要,该去的去,去要去的合理,该留的留,留要留的恰当。镜头纱和柔光镜 镜头纱和柔光镜在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制作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一点。如波光粼粼的水面,夜晚的灯光,透明或半透明的物体表面的单向反射光,在画面中常常出现的影像柔和细腻,这些不同的效果都是在镜头前加镜头纱和柔光镜的结果。在摄影造型处理中,镜头纱和柔光镜柔化影像的效果,有以下几面的影响:镜头纱的粗细与疏密。在条件相同时粗纱密织的,柔化影像的效果明显;细纱稀疏,柔化影像的效果淡。2.纱的颜色。白纱在提高阴影部分和细部的亮度,减小反差和柔化影像方面,要比黑纱有更强的反射作用。因此,纱的颜色越淡浅,柔化效

48、果越明显。 3.镜头纱,柔光镜距镜头的远近。距镜头越近,柔化影像的效果越小,距镜头越远,柔化影像的效果越明显。4.柔光镜柔化影像的作用大小,取决于它本身腐蚀的图图纹疏密与深度,图纹分布密,腐蚀深的柔化效果越好,反之,柔化作用小。(四)雾镜雾镜是一种具有轻微漫射作用的基本透明的光学玻璃。把雾镜加在镜头前,能对来自被摄体的光束起到不同程度的漫射作用,并使漫射光均匀地分布在画面中,从而减弱了影像的清晰度,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呈现出一种雾状的效果。有雾时使用雾镜,可以加大雾状效果,无雾时使用雾镜可以使画面产生有如罩上一层薄雾的效果,增强空气透视效果。雾镜还常用来拍摄人像,使皮肤细腻柔和并产生一种朦胧的艺术

49、效果,与镜头前加柔光镜有相同之处。在逆光和侧逆光下用雾镜较顺光效果明显。 本章(bn zhn)思考与练习题:1.镜头的光学特性由哪些因素组成(z chn)?各因素对画面造型产生什么影响?2.请分别(fnbi)谈谈透视和影像比例、景深与超焦距之间的关系。3.怎样区分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距镜头?4.请分别谈谈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和变焦镜头的造型特点、功用和拍摄注意事项。5.特殊效果镜主要有哪几种?6.对摄影镜头的清洁与维护应注意哪几点?实习教程实习 光学镜头性能的把握目的:了解不同的光学镜头对摄像的意义电视摄影镜头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中性滤光器、特殊效果镜的使用。内容:文字作业,分

50、析影片有话好好说镜头焦距使用特点。选择一个层次丰富的景物,分别用长焦、标准镜头和短焦三个镜头,拍摄三个画面进行分析比较。固定机位,分别用长、短焦距镜头拍摄纵深运动的主题。用长焦距镜头远距离跟摇快速横向运动的主体。正对光和斜对光源拍摄35个镜头,有意造成镜头进光效果。并观察其画面效果。要求:内容1如果没有影片有话好好说,可以自选一部镜头焦距使用具有鲜明特征的录像带做分析。内容2使用两极焦距的镜头拍摄,尽可能加大差别,使画面透视效果有明显区别。内容3在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画面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要保持相同不变。内容4主体运动速度要快,尽可能拍摄快拍中的人物或高速行驶的汽车。要跟准跟上运动主体。内

51、容5要注意光源强度,拍摄时光孔号码的使用,变焦镜头不同焦距对进光效果的影响。方法:用摄像机拍摄,分析作业,写出实习报告。第五章 电视摄影(shyng)的镜头构成电视镜头这个概念(ginin)来自“电影(dinyng)镜头”,它有两个概念:一是指摄像机用来成像的镜头,我们通常用“光学镜头”来表示,它是摄像机上的一个部件;二是“电视镜头”,它是电视艺术范畴的专用术语。美国电影理论家斯坦利梭罗门在电影的观念一书中对电影镜头界定为“一段连续放映的影片中的形象”。有的书上把镜头定义为“从摄影机启动开机到关机,这段时间里记录在胶片上的影像,称为一个电影镜头”,这种说法缺少准确性。例如,特技摄影中的停机再拍

52、镜头,就是多次开、关摄影机,但从银幕上来看是一次拍摄的效果,我们却称它为一个镜头。这个定义同样适用于电视镜头概念。第一节 画幅比例电视屏幕画幅比例来源于电影银幕。电影画幅形式最早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确定的。在他研制第一台“摄影枪”的时候出现了片窗的形式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采用了美国惯例的方法,即民意测验。他们拍摄了许多不同对象的照片,画面形式各异,然后通过民意测验,刷选出令人满意的画幅形式,这样确定了无声电影的画幅形式。有声电影出现后又进行一次修正,形成了现在的电影画幅形式:3:4的比值,即1:1.33。当电视出现时就借用了电影画幅的形式。现在电视屏幕高于宽的比值,即是3与4的比值,这也是摄像机

53、寻像器的画幅比值。电影艺术在发展中出现了宽银幕形式,原有的画幅形式称为普通银幕,或窄银幕。35毫米宽银幕有两种方法,即西尼马斯科普变形镜头方法和遮幅式方法。前者画幅形式多采用1:2.35。遮幅银幕画幅形式有两种:欧亚大陆多采用1:1.66,拉美多用1:1.85.宽银幕电影主要是为了获得视觉上宽广的空间感觉。电视屏幕也有两种形式:一是4:3普通屏幕,二是16:9宽幅的形式。目前世界上有些国家的电视台不播放16:9遮幅形式的节目,国际间的交流有一定的困难。我国的重点电视剧,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也都是采用普通屏幕形式。拍成长幅屏幕形式,是为了主球长幅画面构图上特有的造型美。目前我国对电视屏幕的画幅形式

54、没有明文规定,大部分的电视栏目也都采用4:3的普通屏幕,对电视屏幕的画幅形式还处在探索之中。第二节 电视摄影的景别电视摄影在拍摄现场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把摄像机放在距离拍摄对象多远的位置上,因为拍摄距离决定电视画面的景别。景别是画面表现被摄对象的空间范围,它取决于:1.使用同一焦距的镜头,通过改变拍摄的距离来获得不同景别的画面,即拍摄距离越远景别越大;反之拍摄距离越近,景别越小。2.在同一个拍摄距离上,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来获得不同景别的画面,即镜头的焦距越长,景别越小;镜头的焦距越短,景别越大。不同景别的镜头排列组合构成蒙太奇。蒙太奇是影视艺术进行叙述的语言,是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是体现场景

55、中人物的具体构成关系和构成风格,是导演艺术的镜头风格、基本表现手段和导演风格。属于导演艺术的部分,我们这里不谈,在这里,我们只讨论景别与摄影艺术(sh yn y sh)有关问题。第三节 电视(dinsh)摄影的拍摄角度在电视节目制作上拍摄角度又称之为画面角度、镜头角度、机位高度的角度,其实就是摄像机在拍摄时的视点。它反映(fnyng)了摄影师的主观意图和创作风格,反映出摄影师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画面驾驭能力。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和认识电视拍摄的角度:角度是拍摄时镜头的空间位置,是镜头的高度关系,角度既影响画面的空间构成,同时又决定画面的空间。角度是影片叙事风格,对导演来讲是一种影视语言的表达形式;对

56、摄影机来讲是一种画面构图组合关系。角度是视点和透视关系,它会影响人物的造型,既是表现手段的方式,又是画面造型的主要元素。可以这样说,电视摄像机活跃的角度,创造了十分丰富多变的画面形式,改变了人们眼中惯见的大千世象。对同一拍摄对象来说,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造型表现将会得到不同的视觉形象和画面结构,拍摄角度的不同,直接决定了镜头画面形象主体的轮廓和线形构架,决定了画面的光影结构、位置关系和感情倾向。可以说,摄影师在拍摄角度的选择中,溶入了对画面形式的创造和想象,溶入了对画面形象的情感和立意。有预见性的想象和完成拍摄角度对电视画面的影像和表现,从而更为积极地发挥出摄影者的艺术创造潜力。 一、由拍摄角

57、度决定的三种关系1距离关系又是画面透视关系。摄影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在画面透视上形成的关系是:距离越近,画面透视越大,距离越小,画面透视越小。距离决定透视,场景的空间制约着镜头与被摄主体的距离关系。场景空间大,就可以让镜头远离主体,如果场景空间小,那么镜头绝不可能有远离主体的距离关系,而只能有靠近主体的距离关系。2.方向关系又是画面背景关系。它所涉及的是摄影机朝哪一个方向去拍摄。方向关系在拍摄中基本上是任意的,没有什么可以制约的因素。现代电影电视的叙事模式、叙事行为和叙事风格,要求镜头的方向变化时丰富的、随意的。就创作而言,角度只是决定了这一镜头关系下的方向,而方向与角度构成的联系也仅

58、仅表现在画面的背景构成上。3.高度关系这是画面角度的核心。由于机位高度的不同,必然会造成画面造型元素中的背景、地平线、空间、透视、线条、光线、色彩、构图等项的不同排列组合,造成画面视觉形式的不同与变化。无论是较大的变化还是细小的变化,它都会影响到画面的视觉效果。拍摄角度的确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场景的问题,叙事关系问题,人物位置问题,背景的问题,构图的问题,线条(xintio)的问题,透视的问题,镜头风格问题,剪接的问题,影视场面调度问题而其中任何(rnh)一项,都值得我们在确定拍摄角度时给予高度重视。第四节 选择(xunz)拍摄角度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为摄影师,在完成编导对电视节目叙述本体的

59、同时,要充分利用镜头画面角度这一重要造型元素,追求画面的视觉效果。我们常会有这种感觉:摄影师在看样片时,时常责备自己在选取角度时不够细心,否则,画面的视觉效果会更为尽善尽美。编导、摄影在剪片时,往往会发现全片或其中的某机场戏,由于事先没有整体镜头画面角度的设计,加之摄影师忽略了其内在的联系,使很多镜头在角度上缺乏变化或者是破坏了叙事,造成视觉上的不舒服。这常常造成创作上无可挽回的遗憾。有点摄影师和导演,在拍摄现场临场发挥,随心所欲,镜头画面角度以刁为美,以怪为佳,结果,拍摄出来的画面角度虽然变化形式和丰富,视觉很刺激,但却缺少内在联系,缺乏美感,成为形式的堆砌,反而弄巧成拙。所以,角度的设计、

60、角度的运用是一个很具体的概念。一、在拍摄中角度的选择应该注意和考虑的几个问题1.选择拍摄角度首先要关注被摄主体的特征拍摄角度的选择,应当符合被表现主体的实际特征,例如被摄场景景物的内容单一,但景物轮廓较为鲜明的比较适合仰拍,被摄场景景物内容较多,但景物轮廓并不十分醒目,则适合俯拍。正如我们经常讲到的,形式不能超越内容。两个人物坐在地上的场景,俯拍,平拍是可能的,仰拍似乎就有些不大可能,或破坏了人物关系。类似情况,我们都要注意,绝不能随心所欲。只有这样,创作者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体验、认识、评价、感觉和感情色彩,才能找到恰当的机位角度,才能形成恰当的画面构成。2.必须从全片视觉造型风格来设计和运用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