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团结,以为藩屏。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周朝统治的巩固C.避免了宗族内部的冲突时期太祖朝太宗朝M宴记 载建隆二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乾德二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 德殿“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开宝九年,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宴于长春殿”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 及直馆阁官饮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B.加快了希腊城邦的衰颓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019年安徽省马鞍山市
2、高考历史三模试卷、单选题(本大题共 12小题,共48.0分)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B.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管理D.弥合族群之间的巨大差异 TOC o 1-5 h z .秦朝法律为关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楚地的刘邦集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汉律的做 法,此举得到了秦人的拥护。由此可知()A.汉承秦制得到天下认同B.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C.文化传统影响制度选择D.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古代宫廷赐宴的一种)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初().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
3、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有学者认为;“ 1905年科举废除后,新式学堂激增,引发了由士予童生到学堂学生的集团式转交,庞 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动中去,从而引起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 性变动。”该学者旨在说明科举的废除()A.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C.推动传统社会转型D.加快了民主革命进程. 1937年9月初,大同失陷,经蒙古、大同至内地的中苏交通运输线也即将被截断。1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集中兵力在上海决战乎?”10月起,他抽调骁勇善战的挂军及滇军加入上海战场。蒋介石此举意在()A.争取国际援助B.配
4、合敌后战场抗日C.掌握战略主动D.借机削弱地方军阀. 1958年我田超发货币,导致民众持币待购现象严重,对此,中央采取部分商品。高价、敞开供应一的 政策,并在许多城市开设高价饭馆。一时间,各地流传着“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一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 2.6亿元。据此推断这些措 TOC o 1-5 h z 施()A.助长了左倾浮夸的风气B.有助于工农业生产的恢复C.造成通货膨胀日趋严重D.克服了中央财政赤字状况.公元前4世纪,希腊很多城邦出现了雇佣兵完全或大部分取代公民兵的现象,雇佣兵屡次成为城邦内 部并不占主导的政治派别和僭主的政治工具,
5、服兵役不仅是他们单纯的义务,更是谋生的手段。这说 明,雇佣兵的盛行()A.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C.调动了公民生产积极性.如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 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 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A.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A.新政开创国家干预模式C.垄断组织消除自由竞争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C.动摇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5. 1867年,针对西方在修约过程中的非分要求,李
6、鸿章“引万国公法直言斥之”.1881年,驻外公使曾纪泽利用西方“可随时修约”的规矩,赴英外交部“谈商改条约之事”。这反映出()11.美国独立之初,自由主义者相信天赋人权和个人自主,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到19世纪末,自由主义者反对垄断。新政时期,罗斯福总统则认为当经济的不平等造成政治的不平等时,自由便失去了意义。这反映出()B.经济自由妨碍了政治自由D.自由主义是美国立国基础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C.外交平等成为国人共识B.国际环境利于外交斗争D.对外交往增强主权观念12. 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从 1974年的不足4000 万吨,到1979年的6
7、920万吨。1979年石油在苏联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已达到了34%.据此推断,当时石油出口()B.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D.解决了西方的石油危机20世纪40跨国公司内部生产与协作发达国家现代化产品结构复杂,技术精密,相关国家或企业部门根年代以与发展中国家生产协作据自身技术特长进行国际合作与生产来-商编自罗绍彦清华大学学报?论国际分工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国际分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 据)。A.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C.推动苏联工业结构调整、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5小题,共62.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材料一秦汉北部边疆人口稀少、经济落后。泰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又迁 内地三万户到北河、榆中等地实边垦殖,拜爵一级。移民迁入后,“服习以成,勿令迁徙”,汉文帝 时在边塞建立城邑,给移民提供室屋田嚣、免罪、免赋役、”予冬夏衣,庶食,能自给而止。等优惠 政策,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迫,不断加强边防防备,把北部边疆地区纳入统一国家一体化发展的 轨道。-摘编自刘太祥 秦汉北部边防建设 材料二七七事变之后,中国华北和华东等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文教事业遭到日军严重破坏。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表迁都重庆宣言,宣布“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移驻重庆,以四川地区作为抗战大后方,”东部的工厂企
9、业扣文教机关团体纷纷西迁,大批的工 人、农民、知识分子乃至官绅为了不做亡国奴,毅然背井离乡,向西部大后方迁徙,形成一次历史上 空前规模的人口迁移大潮,迁移总数有 1000余万人。-摘编自吴丽华等 抗战初期人口西迁大潮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出现了持续且规模庞大的“民工潮”。据算,1987年,中国人口迁移规模超过3000万,到2000年,超过9300万,并呈现继续增长的态势。“民工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摘编自刘洪彪等民工潮促进农村现代化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时期移民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说
10、明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15.材料汉武帝执政前期,奉行“有力”政策,开创了西汉的鼎盛局面,但又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弊病。武 帝晚年对群臣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赍天下 者,悉罢之。”于是善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同时,武帝又下罪已诏,罢轮台之戍,减少边事。“封 丞相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忍富养民也。”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这 些政策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据白寿彝 中田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晚年统治政策的调整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武帝晚年的改革。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11、要求。时间主概况18-19世纪中工农业国际分工形成了以宗主国为工业生产中心亚非拉农业国为附庸19世中后期-20M纪初工业内部的国际分工重化工业制成品和农矿初级广品生产在西方与亚非拉之间 的国际分工216.材料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通过了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为工人 阶级的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而斗争的任务的报告。会后不久,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 苏堆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并于10月1日在法国巴黎的救国报上全文发表。宣言的核心是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组织全中国统一的国防政府和全 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策略开
12、始发生新的转变,并在社会各阶层中引起强烈 的反响。-摘编自中固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八一宣言发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八一宣言产生的历史作用。17.材料巴尔扎克(1799-1850年),少年时期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1814年,经历法律见习生涯之后,巴尔扎克认识到社会的腐朽与丑恶,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激发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思考。1842年巴尔扎克创作完成人间喜剧。作品一方面尖锐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财产关系的变化, 把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暴露在读者眼前,另一方面也如实地描写了下屡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并赞美了他们的优秀
13、品质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恩格斯认为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的胜利”。巴尔扎克本人也被称为 19世纪“现实主义之父”。-摘编自张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思考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创作人间喜剧的背景。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巴尔扎克文学作品的时代价值。答案和解析.【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 西周的诸侯不仅要保持自身群体内部的 团结,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周朝 统治的巩固,故A正 确。分封制对地方管辖是间接的,排除B。C项避免”说法绝对,排除。D项 巨大”说法片面,排除。故选:A o本题考查分封制
14、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还要深入土著居民之中,更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的关系,以为藩屏。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来自楚地的刘邦集 团入主关中后,采取了承秦制而定 汉律的做法”可知体现的是文化传统影响制度的选择,C选项符合题意。汉承秦制得到天下 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强调的是秦人的认同,A选项排除。秦楚文化冲突难以调和的说法错误,B选项排除。民心向背决定政治走向的 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 进,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 确把握。本
15、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角他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 进的准确 把握。.【答案】D【解析】据材料: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党进辞行前 宴于长春殿”体现了宋太祖时期逐渐解除武将军权;材料太平兴国九年,太宗诏宰相、近臣赏花于后苑” 雍熙二年,诏辅臣、翰林、枢密直学士宴于后苑” 淳化三年,太宗率近臣和馆阁学士登秘阁观书”,赐从臣及直馆阁官饮”体现出宋太宗重用文臣,所以综合说明宋朝形成了重文抑武的局面,故D正确。ABC的表述和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o本题主要是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阅读和分
16、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的正确解读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注重人的主 观力量,人皆可为圣人的 成圣”论彰显的是人的 自我意识,B选项符合题意。心学属于儒学的组成部分,A选项排除。心学维护的社会等级观念,C选项排除。批判君主专制与心学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B o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宋明理学的准确把握。.【答案】D【解析】A.19世纪608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并没有提高。B.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利于中国展开外交活
17、动。因为列强开始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帝国主 义阶段。C.材料体现不出国人的共识。D.材料反映的是19世纪80年代中国据理力争,争取外交 权利,体现了对外交往国家主权观念 的增强。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外交,要求学生结合近代外交发展的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近代中国外交 发展的表现,还要搞清楚列强对华侵略的特征。.【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 度大的新型学生群体很快从学堂走向社会,投身于社会的各种运 动中去,从而引起 了旧社会体系的结构性变动”可知体现的是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传统社会的转型,C选项符合 题意。改变旧式的价值观念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引发学生运动的高涨的说法与材料
18、无关,B选项排除。材料与民主革命 进程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Co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科举制的准确把握。.【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想进时主张集中兵力在上海 进行决战,这是为了在战争中争取主动地位,故C正确; 在材料中蒋介石主 张在上海集中兵力决 战,不能反映出这是为了争取国际援助,排除A;1937年时,抗日战争刚刚开始,敌后战场尚未开辟,排除B;在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蒋介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地方军阀,而是为了集中力量进行抗 战,排除Do故选:Co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查抗日战争时期
19、淞沪会战的相关内容。其他本地要通过材料中蒋介石日记中的叙述来分析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答案】B【解析】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一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2.6亿元”表明这些措施有助于工 农业生产的恢复,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B o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解题的关键是高级点心高级糖,高级老头上食堂一的民谣。据统计,1962年开设的高价饭馆营业额达到4亿多元,上缴国家利润2.6亿元”。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 主要矛盾。.【答案】B【解析】根据
20、材料 服兵役不仅是他们单纯的义务,更是谋生的手段”可知体现的是公民的城邦 观念降低,加快了希腊城邦的衰颓,B选项符合题意。雇佣兵是僭主政治的工具,是民主政治的倒退,A选项排除。材料与公民的生 产积极性和商品经济发展无关,CD选项排除。故选:B o本题侧重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古希腊城邦的准确把握。.【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 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 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可知体现的是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A选项符合题意。16世纪教会对
21、自然科学仍然有影响力,B选项排除。现实主义与材料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与医学进步无关,D选项排除。故选:A o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文艺复兴的准确把握。.【答案】D【解析】A.材料没有体现出罗斯福开创国家干预的模式。B.材料是指经济不平等,造成政治不平等会破坏自由,没有体 现出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之间 的关系。C.垄断组织消除自由竞争表述是错误的,垄断组织应该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之上。D.从美国建立之初到罗斯福新政时期,应该一直坚持自由主义思想,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是美 国的立国基础之一
22、。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美国独立 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 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 力。.【答案】A【解析】“2眦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从1974年的不足 4000万吨,到1979年的6920万吨。1979年石油在苏联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已达到了 34% 表明当时石油出口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 o本题考查美苏冷战,解题的关键是“20t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 国家的石油出口,从1974年的不足4000万
23、吨,到1979年的6920万吨。1979年石油在苏联商 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已达到了 34%。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美苏冷战,美乐争夺势力范围,大打代理人战争,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 灾难,破坏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宁。.【答案】【小题1】(1)特点:根据材料“泰始皇首先对新开拓的河南地“徙谪戌以充之”、“汉文帝时在边塞建立城邑”、“到武帝时,大规模移民实迫”归纳概括即可。作用:移民的作用需要从边疆开发、维护国家统一、巩固边防等角度进行思考。(2)背景:抗战时期人口西迁的背景需要从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等角度进行思考。(3)意义:改革开放后“民工潮”出现的意义需要从转移
24、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等角度进行分析。故答案为:(1)主要特点:行政手段推动;移向边疆;移民数量庞大。积极作用: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巩固边防,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家统一。(2)背景:日本全面侵华;国民政府移都重庆;持久抗战的战略;民众躲避战祸。(3)意义: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缩小城乡差距;优化资源配置,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 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的准确 把握。.【答案】从材料可以看出
25、反映了近代三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不断的发展,从材料明显可 以看出,随着国际工业分工的发展宗主国获利越来越多,而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受到制约,但另一方面,国际分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分工是 一把双刃剑。故答案为:示例:论题:国际分工是把双刃剑论述:两次工业革命使得国际分工更加明确,一方面加快了列强殖民扩张的进程,确立了西方对世界的统治,并使更多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先进文明的传入,也客观上促进了亚非拉地区 传统经济的瓦解与近代化的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 家的合作分
26、工,有利于世界整体经济的发展,但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要求学生结合近代以来世界 经济发展的特征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较强的整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材料的能力。.【答案】(1)第一小问的调整,依据材料“奉行“有力”政策”、“以明休息,忍富养民也”可以得出调整内容是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重视民生。第二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弊病”、“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赍天下者,悉罢之”,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国力衰退,经济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2
27、)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于是善去了诸方士侯神人者。同时,武帝又下罪已诏,罢轮台之戍,减少边事。“封丞相丰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忍富养民也。”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主持农事,推行代田法,这些政策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结合所学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即可。故答案为:(1)调整:从积极有为到与民休息,重视民生。原因:国力衰退,经济不堪重负;社会矛盾激化,民生凋敝;武帝晚年的反思。(2)积极性:恢复生产,改善民生;缓和矛盾,延续统治。局限性:改革力度相对有限。【解析】作开辟了道路;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主要考察中共八一宣言发表的背景与作用。解答本题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材料找出主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进行回答,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17.【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少年时期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巴尔扎克认 识到社会的腐朽与丑恶,与此同时,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金花优本竞争品牌媒体投放分析
- 宁夏警官职业学院《半导体器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化工产品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方县2024-2025学年数学五下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 新员工销售行业演讲
- 西安思源学院《机械结构有限元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室内设计(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发展史略》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合唱表演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血液透析抗凝技术的应用及护理
- 2024年重庆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卷试题真题(含答案详解)
- 北京海淀区重点高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 旅游度假区管理规约模板
- 《中药种植技术》课件-第九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加工与贮运
- DZ∕T 0223-201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正式版)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电网安全日活动课件
- 2023年海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真题(答案详解)
- 德阳事业单位笔试试题2024
- (高清版)DZT 0210-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硫铁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