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了解摘要:浅谈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与了解,并结合南昌地区的绿色建筑实例,对绿色建筑的施工方法和应用前景进行简单分析。关键词:绿色建筑 施工方法 评价标准 新地阿尔法小区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问题,据统计,建筑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占全球排放量的40%。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从2000年到2004年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速度比上世纪90年代加快了3倍。上世纪90年代,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增长率是1.1%,到21世纪初已达到3.1%。最新分析显示,我国二氧化碳的年排放量增长率至少为为11%。二氧化碳含量猛
2、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近100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升高0.74,同时也造成极端气候事件趋强趋多。我国住宅建设用钢量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每1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我国卫生洁具耗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30%以上。我国的建筑垃圾问题也相当严重。据不完全统计,施工1万平方米的建筑,垃圾达500吨至600吨。我国建筑业铺张浪费现象严重,并往往伴随着长期的高额运营维持费用。一些建筑寿命超短,不到20年就拆除重建,我国成为“建筑资源浪费大国”。所以我国在建筑方面必须做出新的技术革命,保证在使用最少能源和制造最少污染的基础上达到建筑的基本使用功能和新型技术开发利用
3、。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并逐渐被重视,得到广泛应用。绿色建筑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体现建筑全过程的节约,关注居住人的健康、舒适与安全而且强调对环境最少的干扰,是以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安全、健康、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共生共容、永续发展的新建筑模式。绿色建筑强调“四节二环保”。所谓“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所谓“二环保”,第一是对外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大自然最低的干扰,第二是对室内环境保护,增进居住人的健康。我国目前所实行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主要针对两类型的建筑:一是住宅建筑;二是公共建筑。住宅建筑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
4、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全方位地对建筑进行规定要求,在满足普通建筑规范要求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的条款。其中包括了对当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等的保护,对建筑高度的要求,对日照、采光、通风的要求,对场地绿化的要求,植被种植的要求等等很多细致的方面。公共建筑方面与住宅建筑在大多数方面都一样,公共建筑增加了办公楼、商场类建筑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15,优选项不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低于25,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设有无障碍设施的条款。
5、其中还有很多条款规定了新节能技术的使用。现在实现建筑绿色环保的方法除了规范中所规定的那些基本条款,现在还有很多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例如太阳能、地热、风能、节能围护结构等新技术,德国STO经典外墙体系聚苯板复合外墙,自动调节百叶窗,高性能玻璃的使用,雨水收集系统,中水循环系统等等。但是,绿色建筑就是无数高技术新材料在建筑上的叠加吗?其实并不是。现在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存在几方面的误区:一、绿色建筑是昂贵的建筑。绿色建筑强调材料可循环使用和充分的本地化,从而有可能实现最低成本的节能。一般认为,绿色建筑不会比普通建筑的投入大很多,大概也就是10%。测算表明,绿色建筑比一般的建筑成本并没有提高,尽管有
6、些绿色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并且鼓励全面进行材料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但由于用了可循环的材料,总的成本折算起来还是比较低的。二、有绿化的建筑就是绿色建筑。这个概念被开发商所滥用,认为绿色建筑就是有绿化,这是完全错误的。绿色建筑是利用绿化进行节能和净化空气,达到节能和“两个环保”的要求。利用绿化节能,只是绿色建筑的一小部分功能。三、绿色建筑等于是高科技的建筑。绿色建筑的本质是一种气候适应性建筑,就是自动地利用外界的气候条件来进行能量的交换,是一种“会呼吸”的建筑。所采用的技术大都非常简单,有些在我国古代就已应用。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社会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日益廉价化,使得多用信息、少用能源成为
7、可能。我们就南昌地区的绿色建筑做了初步的调查,调查对象是红谷滩新区的新地阿尔法小区。南昌新地阿尔法国际社区全面采用低碳科技开发模式,将绿色人居理念与大都会生活模式融合,成为领先南昌的高端绿色人居项目。南昌新地国际社区采用了多项低碳开发标准和建筑设施,比如:应用水源热泵、外保温、塑钢门窗、中空LOW-E玻璃、金属外遮阳窗帘等节能减排产品,使房屋耗能比普通住宅降低60%;运用热回收的新风系统,降低能耗,让人在恒温下时刻享受新鲜空气;采用营养水生成器,提供可以直接饮用的富含矿物质的营养水,从水源上保障人体的健康;给水系统采用杀菌的紫铜管,排水系统采用降噪的铸铁管,还有科技智能化的厨房垃圾处理系统,减
8、少环境污染。在外墙方面采用饰面砂浆,局部贴文化石,不仅美观而且节约建筑材料,经济环保;房间全部精装修,减少了装修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产生;门窗全部采用高级塑钢门窗,Low-E中空玻璃,部分位置设金属外遮阳,保温效果良好;采用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户式热回收新风系统,这样保证了室内的通风,运用热回收,降低能耗;在小区内的路灯均采用太阳能供电,节约了电能;在垃圾处理方面采用了科技智能化的垃圾处理系统,减少厨房环境污染。新地阿尔法国际社区以卓越的低碳科技开发模式被国家财政部与建设部评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是江西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高端社区。 在世界上也有许多成功的绿色建筑案例:新加坡新国家图书馆,位于
9、新加坡维多利亚街中心的16层高建筑,实现了环保、美观、低成本三者的完美结合,获得了新加坡绿色建筑认证最高奖白金奖。大厦在运行期间比普通建筑节省约80%的能源。采用了最佳的建筑朝向和位置,充分利用自然风,并利用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防止热的传递,尽量减少热负荷;设置了阳光遮蔽系统,采用日光照明策略,白天不用开灯,完全可以实现自然光的照射;建筑内部只有部分采用空调制冷,其余均利用自然通风或机械(如风扇)降温;室内的地毯、墙壁织物用一些具有足够强度的当地木材等材料,使得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减小到最低,而且能够循环重复使用。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黄铁屿的“生态节能屋”。黄铁屿在亚凯迪亚市八街设计、建造了一幢他家
10、自用的别墅,二层“生态节能屋”。该幢建筑,占地约2万平方英尺,建筑面积5000平方英尺,呈浅棕黄、浅砖红颜色为主调的地中海风格。这幢看似普通的民宅,凝聚了设计者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的理念、智慧、专业知识与经验。其中包括:太阳能光伏、光热运用;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外墙隔热与通风;窗户采光与外遮阳;浅色屋顶反射隔热;陶砖、竹地板等可循环建筑材料;耐干旱植物花木的节水浇灌等10多项绿色、环保、生态技术的运用。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是屋顶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所发的电最高可达总用电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太阳能发电系统自动将其所发电量向加州供电网逆向输送。在白天不用电或用电较少的情况下,他的电表是倒转的。二是主人的宅基地上有一颗直径需2人合抱,十多米高的老橡树,为了保护这颗树,建筑师煞费苦心,将其建筑平面图设计成为“凹”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三单元重点03 古代诗歌鉴赏(解析版)
- 二零二四年劳动合同模板规范本
- 二零二四年智能家居定制服务合同
- 专题02 名句默写(记忆与理解)40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北京专用)(解析版)
- 专题05 时空穿越法-2023中考语文作文素材速用技法
- 二零二四年度仇媛资产评估合同
- 房屋代持协议书
- 二零二四年度电子商务产业园企业入驻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室内装饰设计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企业咨询服务费用结算协议
- 高新技术企业自查表
- 2024-2029年红色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厂自检自查报告
- 工程项目质量风险源识别及管控措施
- 2024年平面设计师技能及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心内科品管圈-提高规范化口服给药执行率
- 3DMAX基础建模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2024年《军事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含各题型)
- 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
- MOOC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