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页,共73页。知 识 回 顾1.分子:_2.原子:_3.分子与原子的区别: 4.用分子和原子知识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然后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第2页,共73页。一、原子的构成第3页,共73页。原子结构发现史材料一:1808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他认为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不可再分割;同一类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的原子是以简单的整数比相结合。 道尔顿的原子模型第4页,共73页。材料二: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
2、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既然有电子,原子为什么还会呈电中性呢?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西瓜式”结构的原子结构模型,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镶嵌在带正电的“西瓜瓤”中。电子的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第5页,共73页。正电荷电子汤姆森的原子模型 在汤姆森的原子模型中,原子好比是一个西瓜,里面分散的西瓜子就是带负电的电子,西瓜肉就是带正电的物质。 这个模型不久就被实验事实否定了,为什么呢?第6页,共73页。材料三: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一个实验:用一束质量比电子大很多的带正电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他们预期,这些粒子会毫不费力的击穿那些西瓜。结果是大多数粒子能穿过
3、金箔且不改变原来的前进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变了原来的方向,还有极少数的粒子被反弹了回来。第7页,共73页。著名的 粒子散射实验 粒子散射实验1909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和他的助手们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第8页,共73页。 粒子束发生偏转示意图 粒子束第9页,共73页。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 卢瑟福的粒子.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ppt散射实验.ppt第10页,共73页。卢瑟福提出行星式原子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电子在核外空间运动。第11页,共73页。原子的构成示意图第12页,共73页。第13页,共73页。原子 原子核(
4、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核外)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显电性1、原子的结构第14页,共73页。思考讨论题: 1.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从何而来?2.质子数与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有什么关系?3.电子数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有什么关系?2、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第15页,共73页。同步达标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15 B.49 C.66 D.164B第16页,共73页。观察下表找信息: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粒子种类电性质量(kg)质子1个单位正电荷1.67
5、2610-27中子不带电1.674910-27电子1个单位负电荷质子质量的1/18363、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核外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即原子的质量由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第17页,共73页。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 1 0 1碳 6 6 6氧 8 8 8钠 11 12 11镁 12 12 12铁 26 30 26观察表格,思考下列问题: 1、 所有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吗?3、不同种原子之间有哪些区别?2、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吗?不是,如氢原子只有质子和电子;不一定不同种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也不同)。第18页,共73页。你能得出的信息有:1).不
6、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3). 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4).质子数不同,原子种类也不同总结:4、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第19页,共73页。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这些粒子中,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在空格上。(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2)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有:(3)不显电性的粒子有:(4)带正电的粒子有:(5)带负电的粒子有:(6)质量最小的粒子有:(7)构成原子的微粒有:(8)构成原子核的微粒有:比一比速度、准确度分子 原子 原子分子 原子 中子质子电子电子质子 中子 电子质子 中子第20页,共73页。电子的自白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 原子里围绕着
7、原子核不停地运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儿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深深地吸引 哎!大家猜一猜,我和我的同伴在原子里是怎样运动的呢?我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呢?第21页,共73页。我是氧原子的原子核,我的周围有八个电子在高速运动这些电子是如何运动的?第22页,共73页。探索核外电子是如何运动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是否相同电子是否在同一区域运动能量与电子运动的区域有什么关系你想象电子是如何运动现在我们来看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第23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核外电
8、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第24页,共73页。 电子在原子核外一定区域内出现,这些区域叫作叫做“电子层”,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此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第25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26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27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28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29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30页,共73页。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与排布第31页,共73页。 电子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
9、定的轨道,但有经常出现的区域,科学家把这样的区域称为电子层。第32页,共73页。第33页,共73页。 一、核 外 电 子 的排布 1、 核外电子的运动又称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 子 层 数 : 一二三四五六七离 核 距 离:近能 量:低 远高第34页,共73页。2、核 外 电 子 的 排 布 规 律 : 先 排 内 层, 后排 外 层。 第 一 层 上 最 多 排2 个 电 子。 第 二 层 上 最 多 排8 个 电 子。(4)最外层上不能超过8个电子。原子的结构 可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简明地表示。第35页,共73页。【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原子结
10、构示意图原子核核电荷数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第36页,共73页。 二、 原 子 结 构 示 意 图+82 6 氧 O钠 Na112811、画法第37页,共73页。 2、 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意义: 2 6+8原子核核电荷数电子层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第38页,共73页。+22氦(He)+1028氖(Ne)氩(Ar)+12282镁(Mg)+13283铝(Al)+624碳(C)+725氮(N)+826氧(O)+927氟(F)+18288+1128钠(Na)1第39页,共73页。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未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易失去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未达
11、8电子的相对稳定 结构,易得到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稀有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个(He为2个)。(稳定结构) 第40页,共73页。【小知识】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氦(He)氖(Ne)氩(Ar)【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最外层具有8电子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定结构(如: He)。第41页,共73页。金属元素钠:最外层电子数为1,未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非金属元素硫:最外层电子数为6,未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失去最外层的
12、1个电子得到2个电子稀有气体元素氖:最外层电子数为8,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易失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而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易得2个电子,使最外层达8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第42页,共73页。最外层电子数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情况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比较活泼非金属元素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比较活泼稀有气体元素8个(氦为2个)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比较稳定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结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关系。结构性质决定第43页,共73页。根据元素的原子最外
13、层上的电子数可以1、判断元素的类别。 2、推测元素的化学性质。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关系。电子的分层排布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第44页,共73页。+11-+17-钠原子氯原子质子数=电子数=11质子数=电子数=17不带电不带电NaCl第45页,共73页。+11-+17-钠原子氯原子第46页,共73页。+11-+17-钠原子氯原子第47页,共73页。+11-+17-钠原子氯原子第48页,共73页。+11-+17-钠原子氯原子第49页,共73页。+11-+17-我稳定了我也稳定了,谢谢!钠离子氯离子质子数= 电子数=质子数= 电子数=11101718带一个单位
14、正电荷带一个单位负电荷Na+Cl-第50页,共73页。+11-+17-NaCl静电作用形成化合物第51页,共73页。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带上一个单位的正电核,变成了钠离子(阳离子)Na Na+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带上一个单位的负电核,变成了氯离子(阴离子)Cl Cl_第52页,共73页。二、离子的形成1、离子带电的原子2、离子分类 阴离子 阳离子3、离子的表示离子符号(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Xn元素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得失电子数;当n=时略去不写 )离子带正或负电第53页,共73页。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失电子得电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
15、电子数, 阴离子阳离子Mg2+如:2+128如:2+88阴离子o2-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第54页,共73页。4、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物质 元素分子 原子 离子宏观微观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组成构成构成构成形成总称构成第55页,共73页。1.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中子数 D原子量2.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核电荷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带电量3.某元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该元素的核电荷数 为( ) A 5 B 11 C 1 D 184.根据4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它们都带有
16、电荷 它们都具有稳定结构 它们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A B C D+82+1028+1128+17288第56页,共73页。5、某粒子结构示意图 , X表示( ),该粒子有( )个电子层,Y与粒子的( )有关系;当X-Y=10时,该粒子为( )(填类别);当Y=8时,该粒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该粒子符号为( )+X28Y质子数原子S2-3化学性质第57页,共73页。 相对原子质量58第58页,共73页。知识回顾1. 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2. 依据原子中的等量关系,完成下面的表格。原子种类原子核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碳666钠121111铁26302661126质子数和中子数
17、为6的碳原子称为碳12原子59第59页,共73页。原子种类 一个原子的质量 氢1.6710-27 kg碳1.99310-26 kg氧2.65710-26 kg铁9.28810-26 kg60第60页,共73页。原子种类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氢1碳12氧16铁5661第61页,共73页。原子种类 一个原子的质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氢1.6710-27kg1碳1.99310-26kg12氧2.65710-26kg16铁9.28810-26kg5662第62页,共73页。相对原子质量 单位是一,符号是1,一般不读也不写,如: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定义: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的质
18、量的1/12的比值。63第63页,共73页。 想一想有甲、乙、丙三位同学,甲同学说:“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g”,乙同学说:“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丙同学说:“凡是相对原子质量大的原子其原子的实际质量也一定大”;你认为哪位同学说的对?为什么?答:乙和丙同学说的是正确的。(1)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是kg。(2)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个比值)。并且原子的实际质量越大,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数值越大。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64第64页,共73页。 学以致用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 1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
19、6kg , 1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kg, 1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其1/12约等于1.6610-27kg,则氢原子,氧原子和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如何计算呢? (计算结果取整数)65第65页,共73页。66第66页,共73页。多识一点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士、北京大学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表的测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于1983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铱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量新值,1995年精确测定了铈和铕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67第67页,共73页。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个原子的质量kg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67410-271碳6661.99310-2612氧8882.65710-2616钠1112113.81810-2623铁2630269.28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