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2 《诗经》二首 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2 《诗经》二首 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2 《诗经》二首 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2 《诗经》二首 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 12 《诗经》二首 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 诗经二首 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好语气语调,感受诗经的节奏和韵律美。2.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3.反复朗诵诗歌,理解两首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深入体会其内在情韵。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状元大课堂第1课预习卡第1课时 教学关雎1.初读关雎,把握其节奏和韵律。2.把握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赋比兴的手法,体会诗歌的情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诗中爱的誓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笔下爱的表白;“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李商隐心里对爱的描画。古往今来,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是不变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感受那通过

2、诗歌,跨越千年的古人的爱。(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用描摹爱情的诗句导入,内容关联主题,形式紧扣文体,让学生快速迈入古诗大观园,感受诗歌之美。二、初读关雎,感受韵律和节奏1.预学展示,了解作品(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品简介”和“背景链接”栏目)2.初读诗歌,把握字音字形雎鸠(j ji) 窈窕(yo tio) 好逑(ho qi) 荇菜(xn)寤寐(w mi) 钟鼓乐之(l) 芼(mo)3.自由朗读,读出节奏师:上古诗歌多出于街头巷尾,吟之,诵之,歌之。关雎为四言诗,采取两字一顿的读法。同时,我们用符号区分平仄,体会其长短分明、强弱分明、高低分明的特点。原则:一二声平,三四声仄。平长仄短,平低仄

3、高。注意:波浪号为平声,短横线为仄声。(教师示范朗读后,学生标记出整首诗的平仄,然后自由朗读,读出节奏。)4.再读课文,读出韵律师: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或叠句,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生朗读体会,师引导)师小结: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出淑女的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双声/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动作。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读来韵味十足。“参差荇菜”“窈窕淑女”等句子的重复吟咏则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知识卡片重章叠句,又叫

4、“重章叠唱”或“重章叠咏”。是指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重复歌咏的一种语言形式。重章叠句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往往形成回环往复、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诗经中多采用此种形式。师生合作朗读,感受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美:教师读一、二句,女同学读重复出现的诗句,男同学读剩下的诗句。(师生合作朗读关雎)【设计意图】诗歌的朗读,读准字音是基础,读出韵律是关键。本环节帮助学生区分平仄、把握语调,感知诗歌的节奏,并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感受其韵味。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体会诗歌音韵之美。最后,通过合作朗读,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美。三、再读关雎,读懂诗意和情感师:浅层次的朗读带给

5、我们雾里看花的美感,只有深入解读文本,才能进入柳暗花明的境界。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层次的朗读活动。1.结合注释,译读全诗(生译读后交流展示)雎鸠鸟在不停地鸣叫,相伴停在水中的陆地上。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长的短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它。文静美好的姑娘,我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追求的愿望难以实现,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长的短的荇菜,或左或右忙采摘。文静美好的女子,我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长的短的荇菜,左挑右选忙采摘。文静美好的女子,我敲钟击鼓使她快乐。师小结: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写了他求之不得的苦恼、焦虑和设想求而得之后的喜悦。

6、这种直陈其事,直接抒写的手法,在诗经里叫作“赋”,现代表达方式里叫“记叙”。2.问题探究,深研内容设问1:这首诗写君子追求淑女,为何以雎鸠鸟开头呢? (生交流讨论)师引导:同学们还记得此前学过的回延安一诗中的“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吗?生:运用了比兴手法。师:没错,关雎被置于诗经之首,必定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比兴手法的运用就是其一。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关雎,体会其中的比兴手法的妙处。(生自读诗句)预设 关雎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是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面:成双成对的雎鸠鸟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发出悦耳的和鸣。这本是诗人眼

7、前之景,但水鸟和鸣也可用来比喻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有关联,这使得诗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相契相合,浑然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设问2:淑女和君子分别是怎样的形象?请抓住具体的词句分析。(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后交流展示)预设 淑女:文静美好、勤劳、理智慎重、情趣高雅。君子:执着追求、尊重对方、情趣高雅。分析:(1)“窕”在古文中为“绰约”之意,是形容人的体态的。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背后肯定有优良的家教和修养。“窈窕”,写出了淑女的文静美好、风姿绰约。“淑”为贤良之意。“流、采、芼”为淑女劳作的过程,可见其勤劳能干。女子劳作的过程是先捞取,再采摘,再挑选,可见其做事理

8、智谨慎。文中还有一件事能体现淑女的理智择偶。遇见追求者并不轻易答应,矜持而理性。 由此可见,“淑女”秀外慧中、内外兼修。(2)“寤寐”,日日夜夜;“悠哉”,忧思的样子,体现其执着专一。求之不得时,不强求他人,只是止于思念,没有过分的举动,可见其对淑女的尊重。 “友”为两只手,手拉手表示亲近的意思。没有追求到,就想象自己用高雅的志趣去亲近心上人。 “友”“乐”,体现“君子”的志趣高雅、尊重彼此、执着专一。师小结:君子之爱不强求,不冒犯,用高雅的志趣去追求淑女,懂得尊重,懂得始终如一。因此孔子给予了这段纯情以至高的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反复诵读,读出情感师:今天我们抓住了四言诗歌“

9、二二”的节拍,借助平仄的音调,读出了关雎的节奏和韵律,深入理解了诗歌内容,那么,你能用朗读传达出诗中的情感吗?(生再读诗歌,读后交流读诗的语气)师小结:朗读时要抓住“二二”节拍,借助平仄的音调,注意融入情感。第一章雎鸠鸟和鸣于河洲之上,起兴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诵读,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领全诗。第二、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君子对淑女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五章写君子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友”“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生融情美读诗歌)【设计意图】本环

10、节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以“译读”促理解,又引导学生了解比兴手法,深入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提出进一步的朗读要求,在整体推进中,自然流畅地完成“读”的目标。四、悟读诗歌,总结存储1.感受教化我们知道,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极高,认为它可以“教化天下”。读了关雎,你觉得放在诗经首篇的关雎仅仅是一首单纯的爱情诗吗?你学习之后受到了怎样的教化?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任找一个方面谈谈。 预设 要学做君子(淑女),加强自身的修养。师: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感受关雎的美,把君子和淑女的美德刻入心中,加强自身修养,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生齐读关雎)2.布置作业诗经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中有关雎的演

11、唱,课后可以听一听,唱一唱。【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进行文化传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合理运用影音资源拓展语文学习的天地,增强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第2课时 教学蒹葭1.诵读蒹葭,读出节奏和韵律,进一步了解重章叠句的特点和起兴手法。2.体会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内在的情韵。一、导入新课如果说关雎是一支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它描写了主人公对“伊人”不懈的追寻。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蒹葭,用学习关雎的方法,来重走这一段经典的爱情马拉松之路吧。二、初读蒹葭,感受韵律和节奏1.初读诗歌,把握字音字形和节奏晞(x) 湄(mi) 跻(j)

12、坻(ch) 涘(s) 沚(zh)朗读节奏示例: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2.再读课文,读出韵律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跻、坻;已、涘、沚。叠词:苍苍、萋萋、采采。师小结: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这首诗节奏鲜明而短促,旋律优美,重章叠句、回环复沓,产生了一唱三叹、余音绕梁的效果。【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把握诗歌韵律,复习巩固诗经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特点。三、再读蒹葭,读懂诗意和情感1.结合注释,译读全诗(生译读后交流展示)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了霜。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对岸河边上。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去追

13、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央。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露水尚未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河的岸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高而陡。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高地上。河畔芦苇长得非常茂盛,清晨的白露还没有干。我所思念的心上人,就站在水的那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迂回难走。顺流而下去追寻她,(她)仿佛就站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师小结:蒹葭讲述了一个男子强烈思念心上人,苦苦追寻而不得的故事。2.再读课文,分析手法师:请同学们再读诗歌,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生朗读体会,师引导)预设 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

14、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3.深入探究,读懂情感师:同学们都觉得蒹葭写得很朦胧,那么诗中的这种苦苦追寻而不得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呢?预设 (1)气氛的渲染。每章开头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抒情主人公“我”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怅惘心情。(2)时间的推移。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描绘出朝露成霜而又融为秋水

15、的渐变形状与过程,形象地勾画了时间发展的轨迹,“我”天刚放亮就来到河滨,直到太阳东升,久久地徘徊在清冷寂寞的旷野,望穿秋水也不见佳人到来,表现了“我”的焦急和惆怅。(3)位置的变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说明伊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与“我”始终是若即若离的,它们反复渲染的是追寻过程的艰难和执着。朗读指导:“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语速缓慢;“溯洄从之”“溯游从之”动作急迫,语速较急促;“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语速缓慢,体现路途的艰险;白露“为霜”“未晞”“未已”读出惆怅之情;“宛在”三句读出失望之情。【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

16、生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步骤对蒹葭一诗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经的起兴手法,使学生在朗读、品析、感悟、讨论的过程中,收获学习的快乐。四、存储总结师:追求者炽热追寻的“伊人”仅仅是指“所爱的人”吗?还能不能有其他的理解呢? (生交流讨论)预设 理想、梦想、追求、功业、前途、胜境美好事物的象征。结束语:伊人无所踪,但是因为太美好,所以追求者不惧艰辛,依然不舍不弃。正如追求理想、梦想的过程。屈原曾说“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实现梦想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但也磨灭不了追梦人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精神。愿大家都是执着无悔的追梦人,在自己青春的书页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诗经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17、。尽管历经千年沧桑,它依然温润动人。本课的两首诗歌,感情真挚动人,仿佛带人进入遥远的田园牧歌时代,令人久久不能忘怀。诗歌教学,应该体现“诗教”,注重语言的精美和生动。在诗歌教学中,“读”是最为关键的活动。所以,本课教学设计以“诵读”为主要活动形式构建了教学,以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活动为抓手,兼之以小组合作探究形式和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律和情感。“感受韵律和节奏”“读懂诗意和情感”的板块设计由浅入深地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存储总结”环节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体现了“诗教”的宗旨。资料链接关于诗经诗经所收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

18、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大部分为贵族的作品,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时用的乐歌或史诗,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和美德的。“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诗经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至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奴隶社会从兴盛到衰败时期的历史面貌。其中有

19、些诗,记载了后稷降生到武王伐纣,是周部族起源、发展和立国的历史叙事诗。有些诗,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唱出了人民反抗的呼声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显示了奴隶制崩溃时期奴隶们的觉醒。还有不少诗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按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