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1页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2页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3页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4页
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高职院校“双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高职院校意思平台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一所学校的发展平台既是该校长期发展所形成的深厚积淀,更是学校今后发展的新起点,在学校改革、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郑州牧专”)是一所具有53年办学_农业高职高专院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条件的办学形势和任务,全校师生知难而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在促进学校事业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淀了厚重的办学精髓和底蕴,包括发展理念、文化精神、价值追求、办学道路、核心能力、办学特色、牧专品牌等,成为今天学校发展赖以支撑的文化平台。新时期新

2、形势下高职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郑州牧专审时度势、乘势扬优,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力度,调动和整合校内外资源,吸收有关高职高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参与,组建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委员会、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河南牧业高职教育集团等系、校、省三级合作发展组织,构筑了以学校为主体,校企、校政、校研、校校、企企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组织平台。“文化”和“组织”双平台的形成和建设是郑州牧专承前启后、实施“高平台起步、高水平发展、高境界追求”战略、实现科学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双平台”的具体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一)文化平台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

3、作用依据“立足省情办学校,围绕行业办专业”的指导思想,确立了“立足农业教育、面向农村建设、服务农民致富”的办学宗旨。多年来,学校共为农牧业生产、加工、经营等一线岗位培养、输送各类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3万余名,开展技术下乡服务千余次,直接受益农民数以万户,为河南实现由农业大省转为农业强省、由“国家粮仓”转变为“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作出了积极贡献。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设置新专业,追踪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细分、组合、升级改造老专业,走出了一条“建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促进就业”“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学校专业结构不断优化,由12个专业类群45个专业类别集合而成的专业集群效应

4、逐步产生;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和范围大大增强和拓展,基本满足畜牧、饲料、兽药、食品加工、生物制剂、物流等类型的企业对人才及技术的需求,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连年都在90%以上,学校办学呈现“出口畅,进口旺”的良好局面。练就了一支“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能教会做、影响广泛、行业知名”的教师队伍。目前学校拥有730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507名,教授31名、副教授167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263名;7人分别被评为享受_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模范教师、国家优秀教师及河南省优秀专家;13人分别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或厅级“5

5、55”人才;7人分别获河南省杰出青年创新基金、省杰出青年基金、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校新世纪创新人才工程等基金项目资助。学校创新培养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下企业实岗锻炼,“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比例在80%以上,建设了“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教师队伍整体规模、结构、素质、水平不断优化。学校不仅造就了一批以阴天榜教授为代表的国内高教界知名专家,还有20余名专业教师作为省级科技下乡专家团成员常年活跃在农村养殖农户或生产企业第一线,深得农民和企业的信赖及追捧,成为我省养殖、饲料、兽医药及食品行业众口皆碑、影响广泛的技术服务和推广专家。xx年学校被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特派

6、员工作先进集体”。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教改领先、校产知名、学生管用”的牧专品牌。学校坚持走“研究先行,改革推动,以我为主,实践为本”的教改路线,以研究为先导,积极推动教改实践,形成了长达20年的良好传统,畜牧、养禽等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和实践在国内首开先河,效果显著。学校先后5届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学校本着“建设专业,发展企业,服务行业,推动就业”的办学思路,发挥专业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校办产业河南海润实业总公司(海润集团),积极吸收、转化技术研发成果,紧紧瞄准市场走势,全力服务养殖基地和农户,连续多年取得显著的经营业绩,连续6年年产值保持在2

7、亿元以上,在全国高校校办产业中排名第35位,在河南省高校校办产业中排名第1位。依靠先进的教改理念和改革成果、坚实的校办企业和联盟企业作基地,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围绕“精技术、善管理、懂经营、能创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在理论与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很好地体现和保证学生“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继续学习有基础”,使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郑州牧专学生毕业能上岗,上岗就管用进城能就业,回乡能致富”一时成为教育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传颂的佳话。(二)组织平台的内涵及其在学校事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xx年和xx年,学校在充实完善“专业建设与发展指导

8、委员会”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联合全省涉农高职高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等,先后成立了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和河南牧业工程高职教育集团,力求通过大平台促进大合作、实现大发展。三级合作组织形成“矩阵连接、网状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多元、动态发展”的组织架构,构筑了校企、校政、校研、校校、企企等多维度合作渠道,建立了“项目带动、共建共享、全程参与、标准管理”的运行机制,制定实施了统一的合作规范和工作质量标准,开发了校企共建示范实习基地、企企联办“订单班”、校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等14种合作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建立了校企双方人才供求直接反应机制,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9、的修订。xx年,校企结合共同对全校45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逐一进行修订,而且企业跟踪参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使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更加符合牧业企业的要求,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在第一时间实现了沟通。校企共建31个标准统一、相对固定、多专业共享的校外实习基地,用制度改变了以往“订单”培养中“订单不准、培养不力”的敷衍状况,强化了过程管理和针对性,提高了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首届“华兰班”“众品班”学生经过在企业实习已全部被企业留下对口就业。xx年和xx年连续两年成员企业为学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解决了专业教师缺乏稳定实践锻炼场所及渠道问题,教师的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食品

10、系教师以思念、众品等企业为蓝本,参与冷藏工国家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题库的开发,目前已有1套题库和3本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出版并被应用,促进了学生学历教育与职业资质培训教育“双证书”的深度耦合。促进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质量体系建设,催生了一批“国字号”成果。学校现有的2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1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和国家精品教材、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都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的成果。校企共建经营性研发中心和会计实账工作室。上海双剑食品公司与学校共建食品研发中心,教师直接参与科学研究、产品开发、配方设计等,变被动消耗性实验实习为主

11、动生产性实验实训,该中心新近研发的乳品凝固剂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河南百业会计公司在校内建实账工作室,由师生直接参与其代理的26家企业账目的相关工作,校、企、生三方受益。企企联合举办的专业类毕业生就业招聘会取得成效。学校近两年已分别举办专业类和专业类群毕业生就业洽谈会13场,效果显著,创出了品牌,得到省人才市场管理部门的肯定。二、当前“双平台”建设中需要深度破解的主要问题(一)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就业及创业能力不足,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需要加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_环境和企业经济状况变化较快,社会对大学生全面素质的要求日益提高。相比之下,无论是在校生的顶岗实习还是毕业生的

12、就业选择,都暴露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学生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诚信意识、谋职本领等素质却难以令人满意,对工作、对岗位缺乏持之以恒的耐心和毅力,难以与企业休戚与共,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完全满足行业企业的具体需要,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出现脱节。要想保持“学生管用”这一品牌,学校就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新举措。(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足,教学质量提高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受到制约学校的青年教师数量多、学历高、知识新,却普遍缺乏实践经历和实际动手能力。_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xx16号文件)明确要求,高职院校要提高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比例,同时要大量聘请

13、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聘请兼职教师的渠道和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专业教学团队中企业的兼职教师的比例尤其是到位率和实际发挥的作用,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三)办学资源匮乏的难题仍然存在,实践教学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2+1”人才培养过程中最后“1”阶段的学生顶岗实习仍需进一步完善条件、加强管理按照_教高xx16号文件要求,人才培养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实施“2+1”模式,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规范就成为决定这一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及产生效果的基本前提。同时,

14、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规范管理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这些过去没有出现的新问题确实需要高校去认真思考和对待。(四)合作发展平台自身的运行机制、工作规范和质量标准有待继续健全合作发展的组织平台建成后受到了校、系两级及企业的高度重视,工作开展十分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要使其稳定、持续、规范、高标准地运行下去,形成真正的长效机制和效应,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工作质量和要求,健全有关机制和规范性制度。三、加强“双平台”建设、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考及对策(一)关于文化平台建设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学生的成才与成长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抓紧抓牢。要以中共中央_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15、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_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继续加大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力度,及时调研企业人才质量标准,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继续从企业选聘技术、管理骨干进校作为兼职辅导员;针对农业高职学生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以特色专业及专业集群建设为载体,加强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特色专业和专业集群建设是郑州牧专走内涵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有利于学校的特色建设。学校先在每个专业集群中选取主干专业按照特色专业目标加强建设,使其形成核心专业

16、,取得经验后再在专业集群内发扬光大,这样就有可能形成该专业集群的建设特色,若干专业集群的建设特色的集合也就会形成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学团队要以专业(群)为建设载体,每个专业(群)要认真选拔12名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地位,在本行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具有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的专家担任团队带头人。每个教学团队的组建都应充分发挥校内外一切资源优势,从人事制度和薪酬制度改革层面入手,建立健全聘任企业兼职教师的长期有效渠道和机制,确保国家、省、校三级教学团队中企业兼职教师实际到位率不低于40%。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牧、食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锻炼造就过硬的

17、师资队伍。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提高社会服务与辐射能力是学校内涵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学校一方面要充分依托“河南省新农村建设实用技术培训基地”,整合科技、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按照产业和市场需要,创新模式,拓宽渠道,开展富有特色的技术培训和社会服务活动,不断完善服务“三农”的工作体制和政策措施,构建科技服务团队,把教师个体的科技服务活动转变为学校的整体部署,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专业教师参与其中,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认真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规范建设和“2+1”人才培养模式

18、中“1”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要在现有大量实习点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和管理,校企双方共同努力组建规范性实习基地,实现由传统零散的实习地点向标准化实习基地的转化、提升,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和教师实践锻炼有稳定、长期的场所和环境。充分认识“2+1”培养模式中“1”阶段实践教学对学校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克服校内教学为主、校外实习为辅、一放了之的传统做法,加强对“1”阶段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要深入调研、分析各专业所服务行业的生产规律和时域需求,积极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二)关于组织平台建设优化合作机制。合作发展组织是一个新事物,它带来了高职教育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的不断改革,因此需

19、要及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运行机制,并使其发挥作用。郑州牧专已逐步确立了“矩阵结构、网状合作、资源整合、利益多元、动态管理”的合作框架,但其内涵如何准确界定、操作的抓手是什么,仍需不断探讨。而且,当前合作机制运作的重点是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同时,如何调动企业长期、稳定、密切地与学校保持互动联系的积极性,如何确保企业通过合作获得收益,如何使合作联盟产生的集合效应实现最大化。产学结合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因此学校要努力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优惠和倾斜,让企业拿出部分产能专门用于学生实习。在联盟和集团内部应逐步探索契约制、合同制、项目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合作机制,保证各方合作稳定扎实、有章可循、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合作载体。目前的合作发展组织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