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8页/总NUMPAGES 总页数8页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独家解析(广东卷)语文答案1【答案】B【解析】A. chng/su, yn/yn , tido; B. bng/png, zhn/zhng, p/b; C. to, zhn/chn, po/po; D. pi/bi , sng, i/y 。2【答案】D【解析】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常跟“下里巴人”对举)。通常:表示在一般情况下,行为、
2、事情有规律地发生。迥异:相差很远;迥别。高高在上: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此处使用不当。3【答案】A【解析】B项,成分残缺,“缓解地铁线路载客”后应添加“压力”;C项,语意重复,“短期内”和“一时”重复;D项,句式杂糅,可将“一项禁令关于饮料”改为“一项关于饮料的禁令”。4【答案】D【解析】故此题需要先通读文段,了解文段的大致意思及句间关系,然后才能确定正确的选项。文段第一句话说“生产能力”,第三句话说“但对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由此可推知第二句话说的是“科学技术”,所以第二空应填,排除AC;根据第一空前面的“产生了过度的欲望”可知,后面应该接“超出了需要
3、”,所以应填,排除B。5【答案】C【解析】绳:约束,制裁。6【答案】C【解析】A项,介词,“把”介词,“因为”;B项,介词,“替、给”介词,“被”;C项,都是连词,表示承接;D项,代词,表示的人没有具体所指,表示句中停顿。7【答案】B【解析】对照四个选项,关键是“时”和“咏”,“时”如和前面连接,就解释为“的时候”,与后面相连,就理解为“当时”或“这时”,根据上下文显然应该与后者相连顺畅;“咏”应指张咏,根据上下文,百姓并不是被张咏胁迫,所以“咏”应该属于后一句的主语。8【答案】C【解析】“并建议从此后都减轻刑罚”不对,文中表述为“俟秋成,当仍旧法”,意思是“等到秋天收获了,应该依旧沿用原来的
4、法律”。9【答案】(1)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 (2)郡里讨论推荐张咏为进士候选人的第一名,张咏吧这个资格让给了夙儒张覃。(有夙儒张覃者未第,泳与寇准致书郡将,荐覃为首)张咏鼓励蜀中品学兼优的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咏察郡人张及、李畋、张逵者皆有学行,为乡里所称;遂敦勉就举) 张咏显达后,三十年里一直在寻找有才德的同学傅霖。(咏既显,求霖者三十年)【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题干要求,因为题干信息是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此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张咏”“惜才”“两个
5、”等。其次要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从张咏的诸多事迹中筛选出有关其“惜才”的事迹,或用自己的话概括,或直接引用原文。【参考译文】 张咏,字复之,濮州鄄城人。太平兴国五年,郡里推举进士,商议把张咏作为首先推荐的对象。有一个叫张覃的老儒生,没有考中进士,张咏和寇准写信给郡守,推荐张覃为首选,大家赞许张咏能够谦让。恰逢李沆、宋湜、寇准等人连续推荐张咏有才能,朝廷任命他做荆湖北路转运使。他上奏免去归、峡二州的送水役夫。不久转任太常博士。太宗听说他很能干,把他召回京师。张永德做并、代都部署,有一个小军校犯法,张永德鞭打他致死。皇帝下诏治张永德的罪。张咏封还诏书,并且说:“陛下刚刚委任永德边关重任,如
6、果因为一个部下军校的缘故,使主帅受辱,我恐怕下级会有轻慢上级之心。”太宗没有听从。不久,果然有军营中的士兵胁迫控告军校,张咏援引之前发生的事情替张永德说话,太宗改变了态度慰劳张永德。 张咏出任益州知州,当时李顺叛乱,王继恩、上官正统领兵马讨伐,却让军队停滞不进。张咏用言语激励上官正,劝勉他亲自前进,并且隆重地设帐宴为他饯行。上官正因此决定出兵深入,大多克敌制胜。当时叛军侵犯劫掠的时候,老百姓多数被胁迫跟随(参加叛军),张咏发一道文书把朝廷的恩德和信义告诉百姓,让他们各自回去种田。 当初,蜀地读书人只知道专心于学问,却不喜欢做官。张咏了解到郡中张及、李畋、张逵等人都很有学问,被乡里称赞,于是就敦
7、促勉励他们参加科举,这三人都考取了进士。读书人因此都听从劝勉。 咸平二年夏天,张咏凭工部侍郎身份出任杭州知州。由于当年歉收,百姓多私下贩卖盐来自谋生路。官府捕获犯法的数百人,张咏都放宽了对他们的处罚然后把他们放了。属下请求说:“不严厉制裁他们,恐怕无法禁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张咏说:“钱塘十万户人家,饥饿的人家有十之八九,如果(他们)不靠(贩卖)私盐来养活自己,一旦纷纷聚集做盗贼,那危害就大了。等到秋天收获了,应该依旧沿用原来的法律。”咸平五年,真宗因为张咏以前在蜀地政绩优秀,又任命他做益州知州。恰逢谢涛担任西蜀巡抚,皇上就令他转告张咏说:“有你在蜀地,我就没有西边的忧患了。” 张咏和青州人傅霖
8、少年是同学。傅霖隐居不做官。张咏显达后,请傅霖出来做官,三十年都没有成功。这时傅霖来拜见,守门的小吏报告说傅霖求见,涨咏责备他说:“傅先生是天下(闻名的)贤士,我尚且不能和他做朋友,你是什么人,怎敢直呼其名!”10【答案】(1)词的开头,玉笛声唤起作者的哀怨之情。春水茫茫,暮云低垂,使作者心情变得黯淡。(2分)看到远飞的燕子,作者不禁想起自己飘零千里之外;看到雨打过后稀疏的梨花,作者感到自己孤寂无依。(2分)(2)清明节前后,作者思乡情切,在夜晚折下江头的柳枝以寄托思乡之情。虽然那不是家乡苏堤的柳枝,也让作者皱眉伤感,所以说“不是苏堤也皱眉”。(3分)【解析】(1)“怎样借景抒情”要求考生通过
9、情景之间的相似性来分析词人在诗歌中表达的丰富而生动的情感。考生首先要理清作者的写景顺序和角度,如本词上阕由听觉到视觉,由远及近。考生就可以感知到作者是因声而望景,由景再生情。其次是情景之间的相似性,如水阔云低暗示了心情的黯淡,燕子远去和人千里又极为相似,落落的梨花又恰是孤寂无依的词人的真实写照。(2)诗歌的结尾处,作者一般会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来表达情感,以体现生动感人的特点。解答本题时,考生要结合下片中的“修禊”“卖饧”“江头柳”“苏堤”等内容,并分析词人夜不成寐折得江柳的原因,从而推知词人的皱眉弛是一种无奈的选择。11【答案】(1)仁者不优 勇者不惧(2)祖母无臣 无以终余年(3)人生代代无
10、穷已 不知江月待何人(4)乱石穿空 江涛拍案12【答案】AE【解析】B项“观察事物的外表”错,文中的表述是“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以领回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C项,“放弃主观成见赞同作者的观点”错,原文只是说“把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发挥自己的心得”;D项,“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与“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并没有直接联系。13【答案】D【解析】D项,错在“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文中没有强调先后之分。14【答案】特点相同:不问效用、结果、是否满足个人欲望等实用问题。目的相同只求证必然性、普遍性的真理。要求相
11、同:必须排除偶然性的事实。(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解答该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为第二段,然后根据原文中的“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等实用问题”“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必然性的真理”以及“就看他是否能扫除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即可得出答案。考生最好将答题点分点概述出来。15【答案】玄思的方法。(1分)通过唐代历史来解读白居易的诗,这是“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也就是“以全体观部分”的方法;通过卖炭翁考察唐代史实,这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就是“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3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解答本题时,考生首先要明确命题人所
12、给的例子的特点,如l本题中,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又通过白居易的诗考察唐代“宫市”弊政,体现了由全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回到全体的过程。其次考生要回到文中寻找根据,用简洁的文字合理组织答案。16【答案】这句话是说马意识到危险,及时止步,但却打断了“我”驰骋云端的美梦。“我”表面上对马的埋怨,暗含了对马的理解和欣赏。(4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 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我们根据上文知道山路“异常滑溜”,溪谷升起茫茫浓雾,作者觉得如在云端,说明雾大得看不清路了,马意识到了危险,“不能驰骋”;而人却在雾里飘飘然,感觉骑马登山充满诗意,还想不顾危险地走下去,认为马不通人意,表面上是埋
13、怨马,其实是赞赏马。17【答案】聪明:马通人意,还能避开山路的危险。温和(斯文):马在行程中并不凶刁、暴烈,把“我”顺利地载到山顶。倔强:马有时也不听从主人的驱使,对主人的处罚不加理会。(答对l点给2分,答对2点给4分,答对3点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生需要先从原文中找出相关语段,作者虽一开始就提到了马,但骑上马却是在第三段,到第九段作者写了山路上骑马的感受,这中间他增加了对马性的认识。考生要从原文中找出关键句,如“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摆了摆头,很斯文”,这些指马很温和。第六段写了马登山时的情况,体现了马在山路上行走时很谨慎,很聪明。第八段和第九
14、段写即使人鞭打它,它也不理金,这是写马的倔强。抓住这些即可概括整合出答案。18【答案】骑马之前:忐忑而有所期待。“我”对“马性”不太了解,担心被马摔下山谷,但对初次骑马上山又有些向往。骑马上山:紧张而充满惊喜。山高路险,不免紧张,但人在马上却安全稳当,并欣赏到不曾想到的美景。到达山顶:惆怅而有所担忧。天色已晚,山景益见荒凉,“我”不免感到惆怅;路途遥远,人疲马乏,引发了“我”对行程的担忧。(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只要扣住“丰富”,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解析】考生从原文中找出能体现“我”内心世界的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即可。文中第一段写“我”“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第二段写“我”担心在
15、路险的情况下翻身落马,可见“我”当时内心忐忑,但山很神秘,对骑马上山又有些期待;第六段和第七段说“我”骑马走在山路上,“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又说“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可看出作者心中既紧张又惊喜;“来到山顶”后,“四山绝了飞鸟”“经年的枯草荒凉”“马四蹄打颤啮食枯草”,这些体现了作者当时惆帐的心境同行者说还有十五里又引发了作者对行程的担忧。19【答案】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是画家师法自然、表现自然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2分)山水画对自然山水的表现,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融人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2分)【解析】“
16、不是自然的简单摹拟”意思就是经过了艺术的提炼和加工,是说用皴法创作的山水画源于自然,但又高于自然。“山水风貌的再现”意味着是对山水样貌的描摹反映,“经过艺术加工”指其融入了画家本人主观的理解和体验。20【答案】结构上承启下。(1分)内容上,举例说明山水画的皴法来自于画家对自然山石的观察写生。(2分)并由不同皴法对应不同的山石,引发山水画是否反映了地质规律的讨论。(2分)【解析】对语段作用的分析,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展开。第段作者简单介绍了山石画法中的皴法,指出有近二十种,而第段则重点介绍了几种皴法,可见它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说明。而第段则从科学角度分析皴法画的不同山石,这是在第段介绍的基础上
17、进行的。21【答案】从表现对象看,自然山石千姿百态,不同山石需要不同的皴法来表现,现有皴法不能完全表现它们,因此需要发展出新的皴法。(3分)从画家的艺术追求看,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为了不落前人窠臼,更准确地表现对象,精益求精,并发挥创作个性,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皴法。(3分)【解析】考生要先找出相关语段,再抓住关键语句整合。第段中作者指出“由于各位画家所居地域不同,山石结构不同,因而创造出不同的山石画法,其中主要是皴法”,第段说“自然界中的山岩,千番模样,万种风姿,光用这二十来种皴法是不能表现完全的,必须不断地丰富、创新”“历史上凡有成就的画家,必定是不落前人窠臼,探索新的技法,表现新的山水的人”。这
18、些语句都说明了发展山水画的皴法的原因,考生抓住这些信息概括整合即可。22【答案】同:两个年龄段中多数人认为志愿行为对职业履历有帮助,能让自身才干充分发挥,对职业发展有益。(3分)异:18-25岁的多数人更认同在志愿服务中获得技能而不是拓展社会关系,26-40岁的多数人则更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拓展社会关系而不是获得技能。(3分)【解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在“对职业履历有帮助,尤其是体现在个人简历上”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志愿服务让自身才干得以充分发挥”这两方面,两者的认同度都占绝大多数,这可以看作是相同点。而在对“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中获得了某些技能”和“对职业发展有益,因为在志愿服务
19、中拓展了社会关系”这两个问题的认识上,双方存在明显分歧,可以根据这两点答题。23【答案】示例1:你别生气,听我解释。虽然我是中心,你围着我转,但并不代表我比你重要。其实,这是我们各自的职责所在,我们只有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共同完成我们的工作。(6分)示例2:磨盘老兄,你听我说,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的自由,但自由这东西不是绝对的。追求自由固然是好事,但任何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希望你能知道,我不是你追求自由的障碍,而是与同甘共苦的好兄弟。(6分)【解析】磨盘想离开磨心,觉得自己会做得更好,结果滚到了地上。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只有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把工作做好。此外,续写的内容还必
20、须与原文衔接,同原文的语体风格一致。24【写作提示】这道作文题很有时代感和现实感。如果只看开头,把立意定为“我们要热心于慈善事业”,那就偏题了。这则材料的重点讲的不是做慈善,而是如何面对慈善帮助。材料中三个贫困家庭的做法在生活中都是存在的,也都是合理的,但为了突出中心,考生又不宜兼写两种做法或三种做法,因此考生最好集中写一种。比较起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倾向于赞同第三种做法,另外,就中学生而言,支持第三种做法的论据较多。所以,从赞同第三种做法的角度去写才是上策。【佳作展台】 拒绝施舍,展现气节 面对慈善,有人说:恭敬不如从命。 面对慈善,有人说:我们一定还清。 面对慈善,有人说:我会自力更生。 真心真意的慈善当然不同于沽名钓誉的施舍,但在有气节的人眼里,不劳而获的东西是要拒绝的。 古代齐国的那个饥民,宁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清华大学教授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当然,饿死事并不小,失节事未必大,但骨气还是要讲的。 孟子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真正感动我们的穷人,是那些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宋濂借书,都是穷人在与命运抗争时留下的不朽事件。 放眼世界,很多乞丐也是有尊严的。他们或把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吃饭有讲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
-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5集体土地房屋转让合同
- Unit 2 My week PB Let's talk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001
- 2025产品销售咨询服务合同(中介撮合客户)
- 2025合同模板车位租赁合同范本
- 10吃饭有讲究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统编版001
- 个人汽车信贷合同范例
- 乡村道路改造雨季施工方案
- 重庆不锈钢支撑施工方案
- 美容卫生管理制度
- 铜陵2025年安徽铜陵郊区周潭镇招聘乡村振兴专干和村级后备干部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纪检办公室工作计划范文
-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模拟卷02(原卷版)
- 桥梁建设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新版)中国动态血压监测基层应用指南(2024年)
- 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同等学力申硕英语考试真题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世说新语原文及翻译-副本
- 电力通信光缆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