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_第1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_第2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_第3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_第4页
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语文(浙江卷)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PAGE 页码7页/总NUMPAGES 总页数7页Evaluation Warning: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with Spire.Doc for .NET.2014年全国高考试题独家解析(浙江卷)语文试题答案1D【解析】A项,“擎”应读“qng”;B项,“扎”应读“z”;C项,“孱”应读“chn”。2B【解析】A项,“精萃”应为“精粹”;C项,“泊来品”应为“舶来品”;D项,“出奇不意”应为“出其不意”。3A【解析】A项,“推托”指借故拒绝。使用正确。B项,“不只”是连词,表示不但、不仅。此处应用“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 C项,“不瘟不火”指表演既

2、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应用“不温不火”。D项,“大而化之”形容做事情疏忽大意,马马虎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4C【解析】A项,否定失当,“提防不被念歪”应改为“提防被念歪”。B项,搭配不当,“这有利于社会矛盾和社会责任的分担”应改为“这有利于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社会责任的分担”。D项,成分残缺,应在“音像制品”后加上“的人或单位”。5示例:没经验时,容易在难处出错;有经验了,往往在易处出错(4分) 【解析】本题以一则哲理故事为命题素材,既考查了语言表达的能力,也考查了理解、分析、概括等阅读能力,体现了命题的文化追求。注意抓住文段中的关键句,联系上文解答。首先要理解,师父的回答针对的是徒弟的提问“

3、为什么上次在高处时提醒我,这次下到低处才提醒我”。其次是分析,问题暗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次没经验时应在高处小心和第二次有经验时应在低处小心。最后是概括,概括时要结合上述两层内容,准确揭示表象背后的实质。6示例:由于我们的失误,将您订购的衣服错发成了围巾,给您添麻烦了,深表歉意!您的衣服已寄出。烦请您在收到后将围巾寄回,地址是,邮资由我们承担。欢迎再次惠顾。(4分)【解析】这是今年浙江考题的变化点之一,与时代生活相结合,体现了语文学以致用的原则。此类书信的写作,重在解决问题,要求写清事情的起因与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要体现语言得体这一要求。根据题目所给的语料,考生需要答出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交代

4、写信的原因,即错将衣服发成了围巾;二是表明歉意;三是写明围巾要寄回的地址;四是表示诚意,欢迎顾客再次惠顾。7示例:残花缀在繁枝上;鸟儿飞去了,撒得落红满地听见了花儿落地的叹息么?(4分)【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应明确题目要求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其次要分析示例中的事物,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月”与“鱼”同在“湖”中,有动有静,第三句紧承前两句营造的意境,第四句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意趣。再次要明确示例的表现手法,第四句是想象的内容,同时还是一个问句的形式。最后要注意所写句子符合情理。8B【解析】由题干中“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可确定信息区间为第二段和第三段。考生根据题意对选项的

5、重要信息进行辨析,在选项与文章内容的比照过程中,可以看出B项中“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理解有误。9D【解析】答题时要重点辨析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的要点是否契合,关注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注意选项与原文的细小差别。D项,“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中的“必须才能”过于绝对。10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 “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的、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3分) 【解析】回答该题需要紧扣

6、问题本身,从三个方面着手:一要总括“不矛盾”的原因,“主动发现”和“被动的行为”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二要阐明“主动发现”的意思,从文章第二、三段中可以概括提炼出来;三要阐明“被动的行为”的意思,主要可以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概括提炼出来。11自信、沉稳、果断。强调、不容置疑。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3分) 【解析】人物心理可从人物的言行中看出,“淡淡”与“朗声”是赵老板自信、沉稳的体现,“朗声”也是其因隔壁店主的疑惑而不悦的掩饰,考生在总结人物的心理时要注意所用词句的准确。12以为赵老板会走眼,结果是李老板走了眼;以为价值在玉,其实价值在盒,造成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赵老板在钧瓷鉴定中表现出来的眼

7、光,以及在收玉时他对玉盒端详良久的细节,这些铺垫使结局合乎情理。(4分) 【解析】所谓“欧亨利笔法”,就是文章的结尾既出入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合乎逻辑。解题时需指出“买玉”情节中,什么地方出入意料,什么地方在情理之中,同时要注意一些情节的铺垫作用。13自感技不如人。自觉羞愧。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3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李老板做了哪些事致使他“悄悄摘牌走人”。由文章可知,李老板未能看出古檀香木盒的价值说明他“技不如人”;在知道玉是赝品的情况下还故意派人拿去与赵老板做交易,说明他不守行业规矩;李老板恣意嘲笑收了玉的赵老板后知道自己看走了眼而羞愧不已这些均是李老板摘牌走人的原因。1

8、4“走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走眼”是全文的主要事件。“走眼”在文中具有正话反说的效果,较好地突出了主题。(5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文学作品的题目安排的原因和作用。一般来说,文章题目的选择有以下原因和作用:一是作为全文线索,二是概括事件,三是提炼主题,四是体现表现手法。15小说塑造了一个阅历丰富,洞悉人心,为人仗义,精通业务的商人形象,揭示了经商与做人一样,都应该诚信、宽厚、与人为善的主旨。(5分)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根据题意要求分两步进行,即先分析人物形象,再概括作品主旨。分析人物形象要着眼于全篇,从人物的言行和故事的情节上着手。概括文章主旨,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体现文章

9、要旨的段落和语句,尤其要把握文章的情感脉络。16A【解析】“多”在此处是“称赞”之意。17C【解析】A连词,表状态连词,表转折。B定语后置标志代词,的事。C两个“于”都是介词,“对于”。D连词,表目的介词,因为。18B【解析】“乡人都不喜欢他”理解错误。19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3分)【解析】断句时应先初步了解语句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结构特点和语言标志,先断开容易理解的语句。本题明显的语言标志是两个句末语气词“矣”和一个句首发语词“且”,可先行断开。再依据上下文的文意破解难点。20(1)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3分)

10、 (2)(他)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4分)【译文】欧阳先生出生在福建的乡下。他还是孩子的时候,就不跟其他小孩一起玩,经常独自行动。十来岁时,村里没有他喜爱的东西。每当看到河边山脚有一点美景可看,心里就很高兴,常常拿着一本书,在那些地方流连而忘了回家。等到有风月清晖的景色,有时天色晚了还留在那里,怅惘很久不能释怀,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大概是因为他的性情是喜欢赞美美好的事物。还没认识几个字,就追着别人问文章诗词,假如有一句话合乎他的心意,就会高兴很久,吟唱呼啸,不知道停止。父母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常对村里人说:“不知道这个孩子的想法是什么,恐

11、怕将来会无所作为而沦落为饿肚子的流民。不知道是吉还是凶?”村里见过世面的人都祝贺他们说:“这是你们家的宝贝啊,为什么要如此担心呢!”从此之后,欧阳先生就每天只是读书,遵从圣人的教诲,追求和乐平易,通晓君臣父子的礼节,忠和孝,只怕自己做不到。提笔写文章,语言优美并且思想深刻,别人不曾说过的话,他却能很容易地写出来,从此闻名于乡里。建中、贞元时期,文章辞赋崛起兴盛,他于是很是显扬,闽越地区没有人能超越他。正逢前丞相常衮做福建的观察使,他在写文章方面名气很大,又生性很喜欢引导后辈进取,在家境贫寒、门第低微的人中推举选拔(人才),生怕做不到。他到任这一天,把欧阳先生比作“芝英”。欧阳先生每写一篇文章,

12、都会得到赞赏奖掖。一有游戏娱乐和宴请,一定会叫上他。欧阳先生谦虚有德行,行为不逾越礼节,常公对他的了解一天天加深。慢慢的,欧阳先生的名声在江淮地区越来越大,甚至京城的人都知道他。当时人们都说常公能识英才。不久陆相贽掌管科举考试,搜罗天下的好文章,选拔的人才之多前所未有,因此欧阳先生也名列其中。曾经与欧阳先生志同道合不相上下的人,有韩愈、李观。欧阳先生和数百年来的杰出人物,人们到现在还佩服他们。欧阳先生的文章清新自然,没有套用现成的,才华不曾困乏。他精通理,所以说话往往周到严谨;因为他诚挚恳切,所以叙事委婉曲折:应该让他掌握当代文坛的权柄,改变文风。他死之后,没有人能继承了啊!欧阳先生和我论起来

13、有老交情,外家是一个家族。所以他写的文章之内名为我伯舅写的,有南阳孝子传韩城县尉厅壁记与郑居方书,都可以在文集中得到验证。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在外家认识他了。大和年 间,我做福建团练副使时,他的儿子欧阳价从南安来到福州,送给我欧阳先生以前的文章总共十卷,从头到尾共有很多首诗,哭着请求我写序言。我答应了他的请求,可是文章迟迟没写成。欧阳价没有文章留下,又死得早。大中六年,我又做观察使,派人去找欧阳先生的后代,于是找到欧阳先生的孙子欧阳澥。不能让欧阳先生的文章就此失传,于是我为他的文集写下这篇序,也以此来满足他后代的愿望。21猿声(2分)【解析】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阅读这两首

14、诗可知,“共听一声猿”和“啼猿不自愁”写的都是猿声。猿声凄厉,两位诗人皆以之来写愁。2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5分) 【解析】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景写情,使用典故抒情、说理等都是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李诗写的是诗人实实在在的经历,场景具体,景中含情,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自身落寞、愁苦之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关切之情。而徐诗则借吟咏三峡来说理,借议论来抒情,说明愁苦只在人心,无关乎猿啼。23择友(1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孔子的思想观点的理解,第一则材料谈的是交朋友的标

15、准,因此说的是孔子的“择友观”。24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4分) 【解析】解答此题时,考生要对两则材料中体现出的孔子的思想进行深入的领会和分析,组织答案时要紧扣材料,不仅要评价孔子的观点,还要挖掘孔子对微生高的评论的用意所在。 【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

16、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到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25(1)博我以文 约我以礼(2)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3)丰草绿缛而争茂 佳木葱茏而可悦(4)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5)冷月无声 年年知为谁生26【立意探索】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目既延续了往年的“哲思”路线,引导考生思考有关“门与路”的道理,也关注现实问题,引导考生思考如何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作文语料大致可以分为两层。“门与路,永远相连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是第一层。这几句话概括了“门”与“路”的关系:门与路是永远相连的。门固然为

17、房屋的附属装置,但却因为房屋本质上也是为人中途休息而修建的“旅店”,而门又是进出房屋的通道,所以门与路是永远相连的。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人们从路上走进门,一段人生旅程宣告结束;人们从门内走出,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开始了。门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门内”有家的温暖,有休养的闲适安乐,“门外”却有旅途的艰辛和劳顿,有不可预知的困难和危险,有的人走进一扇门内休息,可能会不愿再次踏上奋斗的征程;有的人却被“门外”的风景吸引,穿越这扇门,走向未知的世界。第二层将考生的目光由抽象的“门与路”引向具体的“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大学是我们学习生涯的中间一站,回看我们走过的路,小学、中学,学到了许多,也经历了许多;畅想大学生活,又有更多事情等待着我们去经历,更多东西等待着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