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技小制作突出实效性_第1页
让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技小制作突出实效性_第2页
让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技小制作突出实效性_第3页
让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技小制作突出实效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4六年级科学让小学科学课中的科技小制作突出实效性科技小制作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第二课堂,它具备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研究和开发学生潜能这两个功能。我长期从事六年级科学课教学,从课改前的自然学科到课改后的科学学科。科学课较之以前的自然课,在学生科技小制作方面有了进一步加强。我在刚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时,发现有的学生只听不说、只看不做,没有很好地体现科技小制作应具备的两个功能。经过两三年的摸索,我认为科技小制作要突出实效性,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1)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科技小制作活动是全体学生在平等、信任、和谐的氛围中,团结协作的科学探索活动。每个学生能动、自主创造性地参与活动全过

2、程,通过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口实现多向交流,要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教学民主,善于接纳学生的一些设计方案和建议。尽管有时候他们的观点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误的,只要不是有关原则性的错误,就不要轻易的否定,可以引用他们的错误推导出显而易见的大谬大误,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学生主动成为知识的追求者,技能的训练者,创新的探索者,真理的追求者,能够真正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启迪、引导、点拨、激励和组织的作用。如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2课中,教材第39页在提出分组制作一个简易“太阳能热水器”要求的同时,出示了一种工具和材料的图片,它们分别是温度计、小镜片、剪刀、黑纸和易拉罐

3、。这些都是使热水器里的水热得更快所需要的理想材料,我适当增强了几个变量,如白纸、塑料瓶和玻璃瓶。在这里,我要求学生能根据设计方案选材制作,引导他们选用合适的制作材料,并尊重他们的选择。在统一的制作要求下,允许个性化的作品并承认学生个体制作技能的差异。同时我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对他们的第一件作品都报以肯定、赞赏的态度,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在整个探究活动中保持兴趣,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2)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活动重点科技小制作活动中,以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重点。科技制作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

4、问题的能力。突破科学课程中的一些难点,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实际问题升华到理论的层次上来。如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6课,让学生制作“潜水艇”,通过观察“潜水艇”模型的浮与沉,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沉浮的道理。“潜水艇”做好了,现在要将“潜水艇”放入水中试航了,学生激动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我先让学生去玩,玩了一会儿,学生就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怎样操作潜水艇?”、“你能控制它的升降吗?”、“潜水艇在上升和下降时,里面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根据潜水艇上浮和下沉的情况,结合我们对空气和物体沉浮的认识,讨论:“是什么决定了潜水艇的沉浮?”把自己通过实验得到

5、的结论写下来,并与大家交流。让学生在玩潜水艇的过程中,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3) 以实践探索为活动的主线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把一大堆由专家们归纳总结的现成概念、结论灌输给学生,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很难激励学生活跃的思维和提出新问题。因此,利用在探索或观看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的时候,由学生探讨涉及到哪些科学知识,还可以利用哪些学科知识做得更好。我们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联系身边所见所闻,寻找素材,实现提高他们的实践探索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验证自然规律,深化理解科学知识,不断的在实践探索中积累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提高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交往能

6、力、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体现从自身兴趣出发,在极其轻松的状态下学到科学理论知识及其应用的能力。如在鄂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14课中,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太阳系模型。学生在以往认识月相成因、认识日食和月食成因活动过程中,已经初步学习过如何来建立一个模型,而本课虽然同样是建立模型,但做太阳系模型与一般建立模型不同的是,做太阳系模型是根据数据来建模型的。表面上看,这一课对建模的要求比较简单,但只要对照书中的数据表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这一个建模活动有相当大的难度。最大的难度体现在建模时,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处理,比如如何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天体间的距离。那么为什么还要让学生建立这样一个太阳系模型呢?主要是

7、想借助模型,让学生建立起对太阳系的一个新认识。即让学生在活动中来认识太阳系,而不是在图片或文字中来认识太阳系。学生在真正去建太阳系的模型时,他们很快就发现图片与真实的太阳系模型相差太远。原来科普书上的太阳系的模型图都存在着问题。这样的惊奇、这样的空间感,这样的对太阳系大小的认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产生强烈的震撼。那么怎样来建模呢?在学生的实践中达成了共识:1、在操场上和其他学生一起代表八颗行星,再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与太阳的距离,让学生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以此体会八颗行星公转一周的周期长短。2、按一组数据来建模。例如先对行星与太阳间距离的数据进行处理,将它们按一定比例缩小,再把代表行星的橡皮泥在一张较长的桌面上按缩小的距离依次排开,使学生对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有一定的认识。3、让学生进一步活动,将“太阳”直径缩小到14厘米,再按比例缩小八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 总之,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让人心潮澎湃的工作,可谓任重道远。每一件小制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