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400字_第1页
浅析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400字_第2页
浅析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400字_第3页
浅析经验法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400字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经历法那么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4400字 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假设干规定?,其中,第九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根据法律规定或者事实和日常生活经历法那么,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第六十四条规定:审讯人员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根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历,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展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这是日常生活经历法那么在我国首次作为法律术语使用。2022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审讯委员会通过的?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三条第四款、第一百零五条保存了上述规定。由此可知,经历法那么在民事审讯

2、中可以作为认定事实、进展推定的根据。但是,由于经历法那么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之中、带有主观性的对事物常态的一种认识,基于这样一个特殊性质,假如不可以正确运用,所得出的结论的正当性必然会遭到疑心。因此,对经历法那么的内涵、属性、运用原那么等进展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证意义。一、经历法那么的内涵对于经历法那么的内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解释也略有不同。例如日本通常将经历法那么定义为:作为判断事实的前提的经历归纳为事物的特性和因果关系的知识和法那么;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认为:经历法那么系指人类以经历归纳所获得有关事物因果关系或性质状态之法那么或知识,其范围既包括属于日常生活上一般人之常识,也包括属于

3、科学、技术、艺术等专门学问方面之知识; 。我国学者对此概念的认识也不尽一样。虽然有关经历法那么内涵的界定外延大小、认知角度各有不同,但分析把握其本质,重点应当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历法那么中所指的经历必须是人们对事实常态的一种共同认识,所谓共同就是指这种认识不仅存在于个体,而是被公众反复体验,最终上升为能被普通人所认知的社会常识。虽然归纳所得的认知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事实本身,但正是因为它被大多数人们所认可,根本可以反映事物的性质和状态,其作为认定证据和事实的根据就具有一定的理论根据。其次,在司法领域,经历法那么的适用主体是案件裁判者-法官,因此,一方面,它与法官的独特人格以及职业属性严密关

4、联;另一方面,在我国诉讼制度和证据制度背景下,经历法那么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或者说与法官的自由心证也是密不可分。与法规标准的适用一样,法官的自由心证也不能违犯经历法那么,正因为如此,经历法那么又被称为对自由心证的内在制约。再次,经历法那么是人们对事物性质、状态的经历性认识,并非事实本身,因此,其只是一种盖然性,是不完全的。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案件应当灵敏运用,从而确保裁判的正当性。综合以上几点,在民事诉讼中,经历法那么是人们从生活经历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联络、一般性规律或属性状态的知识或者法那么,是法官凭借其特殊人格和职业属性,据以形成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律之外的准那么。二、经历法

5、那么的特征分析一经历法那么的主客观性如上所述,作为评价根据的经历法那么并不是裁判者个人的个别经历,而是多数人以特定的社会生活经历为根底并经屡次验证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确定性知识,应当属于客观存在的反映或表现;同时,它又是以一种观念形态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其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在诉讼理论中表现为法官的主观思维活动,因此,经历法那么的一个最突出的属性就是内容上的客观性与形式上的主观性相统一。经历法那么的客观性,是其被赋予其一定法律作用的重要根据,也即经历法那么逐渐成为民事诉讼中联络待判断证据事实与裁判者思维判断之间的桥梁;然而,作为一种主观判断活动,经历法那么的运用也不可防止的要受到诸如裁判者的道德情

6、操、情理因素、生活经历、职业伦理等条件的影响。二 经历法那么无限性与适用有限性的统一经历法那么的无限性是指其在认知所涉及的范围、领域上的广阔及数量上的不可穷尽,同时 ,也包含随着人类理论不断扩展,新的经历法那么还会不断产生。从认识论角度谈只要是关于一切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都属于经历法那么,几乎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义理惯例、交易习惯、思维习惯等等,而且,这种无限性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延伸,所以,企图以有限的法律条文来涵盖无限的经历法那么及其无限的该任性程度只能导致对发现真实的阻碍; 。然而,在民事诉讼领域,基于经历法那么最核心的内容是它的规律性,结合其在诉讼中的作用和价值,不能毫无

7、选择的任意适用,这就涉及到什么经历法那么才可以作为事实推定、证据评价或者法律行为解释的根据,从中表达出适用上的有限性。经历法那么的无限性成为法定证据制度逐步走下历史舞台、自由心证的合理性被放大的根据之一,而其有限性又制约了法官在断定事实证据时的随心所欲。三 经历法那么的盖然性分析经历法那么是人们通过反复理论归纳而得出的结论,而归纳方法只能以有限的事物作为参考对象,又由于人们对各个领域的经历获得和归纳的方法也不尽一样,从而导致归纳而得的结论不具有完全确实定性,这就是说经历法那么都只能具有相当程度的盖然性,只是不同经历法那么其盖然性上下程度存在差异,从认识论角度看,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规律本身。从最

8、接近案件事实和正义的层面考虑,经历法那么的盖然性程度越高,裁判者适用其得出的心证结果越客观,所以一般而言,适用高度盖然性的经历法那么是民事诉讼中的首要要求,然而,民事审讯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同的案件、不同的事实认和证据认定上,对经历法那么盖然性程度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有学者认为:判断某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法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一般知识以及人的行为动机等综合考虑,合理的评价。; 其中,证人与待证事实或当事人之间有无其他关联直接关乎到证人证言的证明力判断。此时,在无需比拟来源的前提下,亲属之间容易为亲情互相做假证;就会成为经历法那么,而亲属之间也会存在远近亲疏,那么在适用这一经历法

9、那么时,就无法做到以一个绝对的盖然性标准简单划一的做出断定,这也表达出对经历法那么的灵敏适用。三、 经历法那么的适用原那么我国民事司法理论中对经历法那么的适用认识并不统一。一方面,理论中对经历法那么的适用完全按照各自的标准掌握,很容易被歪曲和滥用;而另一方面,也由于缺少对经历法那么的认识,在民事审讯中存在完全忽略按照其认定证据事实的做法。为此笔者就经历法那么的适用原那么提出以下几点粗疏意见:一民事诉讼中经历法那么适用的普遍性规那么提到经历法那么的作用,理论界讨论最多的就是事实推定和证据评价,现行司法解释中也是从判断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的角度做出规定的,也就是说,人们更为认可经历法那

10、么在事实认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但事实上经历法那么并不仅仅局限于法官的事实判断,很多时候也会涉及到法律问题。我们不仅要认识到经历法那么在详细事实的推定上有十清楚显的作用,还应当注意到其对某些法律上抽象概念的详细化也有积极意义。在法律适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实体法中抽象的法律概念-权利义务发生的要件详细化,例如:过失、成心、过错、违背诚信等等,此时,经历法那么就成为解释这些抽象法律概念的手段和方法,进而为正确适用法律打下根底。二 民事诉讼中经历法那么适用的灵敏性原那么经历法那么自身具有的特点决定,民事诉讼中适用经历法那么必须考虑种种因素灵敏适用。也就是说,经历法那么的适用必须符合时间、空间等一定的

11、前提条件,不能死板硬套僵化适用。就如同某地的人经常携带巨额现金进展房产交易;这样一个经历法那么不是在任何地区都成立一样,经历法那么不是抽象后定型的东西,而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同的条件其详细适用内容也不同,因此不能片面或者固定的适用经历法那么;。三 民事诉讼中经历法那么适用的可救济原那么在大陆法系的学界和实务届,当出现民事诉讼中错误适用经历法那么时,可通过上诉加以救济,无论是日本、德国、韩国还是我国台湾地区,均规定违背经历法那么的直接后果是可以将其作为上告的理由。 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司法实务中却存在因错误适用经历法那么当事人上诉后以调解方式最终结案的判例,也就是说,理论中

12、我们已经认可了经历法那么适用的救济原那么。从理论上分析,经历法那么的适用难度甚至超过了详细法律标准的适用。基于经历法那么的抽象性、广泛性、盖然性等特征,即便是一个日常生活经历非常丰富、职业素养特别优秀的法官,也很难确保在适用经历法那么对案件事实进展退定、对证据进展认证时不出现任何偏向,因此,应当给予当事人或者相关主体以司法救济的权利,这也可以约束法官在适用经历法那么时的随意性,保障其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做出恰当裁判。综上分析,经历法那么在民事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无视的,正如张卫平教授所言:在诉讼中无论是当事人的主张和证明,还是法官的认定和裁判,人们都必然要运用经历法那么,分开经历法那么进展诉讼和

13、裁判都是不可能的。; 当然,法官对经历法那么适用的主观性是必然存在的,和适用其他详细法律标准一样,既有主观因素在内,想要绝对保证不出任何纰漏是无法做到的,我们要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在经历法那么的客观性与判断的主观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从而为裁判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加保障。注释:日兼子一、竹下守夫著.白绿铉译.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1995.102.陈宗荣、林庆苗.民事诉讼法.三民书局.1996.387.王亚新.社会变革中的民事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323.曾华松.经历法那么在经届诉讼上之运用.台湾:法学丛刊.1996161.183.曹鴻澜.违犯经历法那么之研究-以事实认定为中心.民事诉讼法之研究四.三民书局.1993.129.日门口正夫主编.民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