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论文_第1页
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论文_第2页
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论文_第3页
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论文_第4页
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届 别 2018 学 号 201414440205 学 号 201414440212 毕业设计(论文)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及应用设计姓 名 系 别 、专 业 导 师 姓 名、职 称 完 成 时 间 2018年 4月 20日 PAGE 53PAGE 目 录 TOC o 1-3 u 摘 要 PAGEREF _Toc514935410 h 4ABSTRACT PAGEREF _Toc514935411 h 51.概述 PAGEREF _Toc514935412 h 62.选题的研究意义 PAGEREF _Toc514935413 h 63.国内外分析 PAGEREF _Toc51493

2、5414 h 63.1国外重阳节节日简析 PAGEREF _Toc514935415 h 63.2国内重阳节发展 PAGEREF _Toc514935416 h 73.3重阳节节日项目分析 PAGEREF _Toc514935417 h 8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PAGEREF _Toc514935418 h 104.1设计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 PAGEREF _Toc514935419 h 104.2工具材料的确定 PAGEREF _Toc514935420 h 105.一稿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21 h 115.1一稿LOGO设计 PAGEREF _Toc51493

3、5422 h 115.2重阳节习俗线描设计图 PAGEREF _Toc514935423 h 126.二稿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24 h 136.1书籍排版 PAGEREF _Toc514935425 h 136.2重阳节场景图设计初稿 PAGEREF _Toc514935426 h 176.3场景图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27 h 217.定稿 PAGEREF _Toc514935428 h 257.1 插画书籍排版 PAGEREF _Toc514935429 h 257.2手机壳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0 h 277.3帆布袋

4、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1 h 297.4相框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2 h 317.5笔记本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3 h 327.6书签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4 h 347.7明信片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5 h 377.8折页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6 h 407.9作品集排版 PAGEREF _Toc514935437 h 418.网络推广 PAGEREF _Toc514935438 h 468.1网页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39 h

5、 468.2 H5设计 PAGEREF _Toc514935440 h 479.最终设计展览 PAGEREF _Toc514935441 h 49结 论 PAGEREF _Toc514935442 h 52参考资料 PAGEREF _Toc514935443 h 53致 谢 PAGEREF _Toc514935444 h 54摘 要重阳节为中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世人创造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故事、传说和诗歌,这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设计主要对传统节日重阳节中吸取元素,结合现在的一些新元素,进行推广设计及运用。一是将有关重阳节

6、民俗进行推广设计,目的是体现这一节日为我们所重视和发扬,在保持节日原有习俗的前提下,增加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二是将节日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推广设计出最能体现建设和谐社会作用的部分,使得重阳节更加深入人心。重阳节在长期的发展中,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许多新的实质内容。我们将重阳节经过推广与弘扬,使其以新的民俗形式继续流传下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关键词:重阳节;民俗文化;传承ABSTRACTChung Yeung Festival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es

7、tival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The world has created a large number of stories, Legends, and poems about Chung Yeung Festival. This has not only enriched peoples spiritual life, but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

8、raditional culture.The current design mainly draws elements from the traditional festival Chongyang Festival and combines some new elements of the present to promote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The first is to promote and design the folk customs of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The purpose is to reflect

9、 the impor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festival for us.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customs of the festival, the festival meaning of Chung Yeung Festival will be added, and the impact will be far-reaching. The second is to integrate the festival custom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

10、lture and promote the design of the part that best embodies the role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making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more deeply rooted in peoples hearts.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ung Yeung Festival, the theme of praying for life has gradually merg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

11、e filial piety ethics. This has not only continued the custom of respecting old and old in Chung Yeung Festival, but also raised it to the will of the country and injected many new substantive contents into Chung Yeung Festival. We will promote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so that it

12、will continue to be passed on in a new form of folk customs. It is a furthe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Key words: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folk culture;inheritance1.概述重阳节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汉代以后重阳节不仅在现实世界中丰富人民的世俗生活,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世人创造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故事、传说和诗歌,这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

13、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选题的研究意义(1)让人们在传统节日中得到兴致的激发、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陶冶。从重阳节习俗的传承可知,它们作为本民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特有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传统节日习俗中丰厚的文化内涵。但历经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次文化革命后,传统节日从人们的生活中淡退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凝结在传统节日中的民族精神的体认也模糊了,民族认知、认同变得失去了依凭。通过发掘传统节日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实现节日习俗的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警醒我们重视要传统文化的保护,让节日的传统文化色彩越来越浓。(2)增强年轻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随

14、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外来文化,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认为这些节日土气,不够时尚。传统文化需要得到重视,通过视觉化推广设计,使得年轻人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深刻内涵。(3)进行整体推广设计让更多人了解传统节日-重阳节的深层意义。在视觉化推广设计过程中汲取现代可视化设计方式,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所代表的深刻含义,运用到可视化设计上,做出符合年轻人审美的一系列视觉设计。3.国内外分析3.1国外重阳节节日简析1991年,联合国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的10月1日定为“国际老人节”。除了国际老人节之外,许多国家还分别设有自己的敬老节,这些敬老节有的设在金秋

15、季节,因为秋高气爽,气候宜人,适合老人参与各类活动,有益于修身养性。有的和本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为之赋予新的意义。在韩国,从新罗时代开始就有在重九这天在月上楼聚会吟诗的风俗。到了高丽时代,重九的享宴甚至成了带有国家性质的惯例,成为内外大臣和宋朝、耽罗、黑水的远客一起参加祝贺的宴会。在朝鲜时代的世宗时把重三、重九定为节日,甚至把在中秋节时开的耆老宴也改在重九这一天进行。说到传统的重阳节美食,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重阳糕、菊花酒。在韩国,重阳节这天除了饮用菊花酒外,还会吃菊花煎和栗糕。菊花煎其实就是放入菊花的煎饼,是把菊花贴在和好的糯米面上而煎制而成的。通过和家人分享这些应景的食品,一起登上首尔的南山或

16、者北汉山又吃又喝地度过一天,是韩国人在重阳这天的传统风俗。重阳节不止是赏菊的好日子,也是枫叶红了的时节,所以为了观赏枫叶,人们会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枫叶,逍遥自在,这就是“消枫”一词的由来。在首尔的近郊区,景致绝妙的山和山沟很多,选择在重阳这天登高远眺,既能陶冶身心,又能欣赏美景。而对于韩国人,他们重视传统文化更重视传统节日,重阳节在韩国被定为法定节假日。韩国建国后政府提倡的各种民俗节,民俗文化节,它是以有意识的保存、继承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提高对本乡本土的热爱为目的,各地都有,各有特色。将传统习俗列为“无形文化财产”使韩国人产生自豪感,不能不承认韩国在利用历史文化传统塑造民族精神方面的成功。3.

17、2国内重阳节发展九九重阳,始见于于春秋时期,起源于战国时期。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据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作为我国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到了唐朝时,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古事重阳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包括秋游赏景、临水玩乐、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趣味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定义。1989年我国把

18、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敬老节”,现代与传统巧妙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重阳节遍插茱萸的风俗,唐代时期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消灾避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重阳节又有等高的习俗,所以又叫“登高节”。登高之风在唐代已很盛行。因为“登高”除了避祸消灾之外,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在当代发展的和谐社会,更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情意

19、和生生不息的名族风范。图1图例经过对重阳节的深入了解,将重阳节的习俗总共整理出了八个,我们会将这八个习俗中,注入新的元素,比如祥云,大雁等,同时我们将用新的视觉表现形式来诠释这八个习俗。3.3重阳节节日项目分析(1)重阳节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汉代以后重阳节不仅在现实世界中丰富人民的世俗生活,而且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世人创造了大量有关重阳节的故事、传说和诗歌,这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我国民间对于重阳节有大量的艺术形式,如:歌谣、民谚、楹联、雕刻、年画等,这些都无愧是我国文化中的瑰宝。而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的设计主要针对传统节日重阳节中吸取元素,结合现在的一些新元素,进行推广设计及运用,目的是体现这一节日为我们所重视和发扬,在保持节日原有习俗的前提下,增加重阳节的节日寓意,影响深远。再将节日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推广设计出最能体现建设和谐社会作用的部分,使得重阳节的民俗文化更加深入人心。(3)重阳节在长期的发展中,祈寿主题逐渐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重阳节新主题,1989年我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这既延续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习俗,又将其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许多新的实质内容。重阳节还出现在大量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借以抒情的重要

21、对象。2006年重阳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我们对重阳节的认识。我们将重阳节经过推广与弘扬,使其以新的民俗形式继续流传下去,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传承与发扬。图2案例两个设计都是以重阳节为主题进行的设计,以孝道为主题的路线,画面格调是以现代人喜爱的视觉角度进行设计,应用卡通人物形象和扁平图的表现形式来来设计整体画面,传统节日重阳节既是我国民俗文化特征的重要节日之一,所以重阳节的文化习俗就应注入一些符合现代人视觉的新元素,因此我们会将习俗用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表现形式来诠释,主要应用扁平化的风格来进行设计,又加入一些新元素,使设计作品既不失重阳节习俗的传统元素,又

22、注入了现代文化的新元素。图3图例4.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对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进行资料整理和利用。(2)如何将久久忆重阳-传统节日推广设计很好的展现出来,进行视觉化尝试,且符合久久忆重阳的特点。(3)设计作品所使用的载体和表现方式。4.1设计过程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方法(1)查阅文献,了解传统节日-重阳节,并对其研究。(2)针对资料和图片,还有当今审美潮流选择合适表现形式。(3)通过初步分析,做出系列图形草图。(4)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并最后确定设计方案。(5)毕业设计作品制作和毕业设计作品展示准备工作与布置。4.2工具材料的确定本毕业设计将运用手绘板、电脑、彩铅等。手绘板 电脑彩铅图4材料工

23、具5.一稿设计5.1一稿LOGO设计图5标志1 图6标志2图7标志3 图8标志45.2重阳节习俗线描设计图图9茱萸 图10菊花图11纸鸢 图12菊花酒设计说明:重阳节的标志及重阳节的习俗线描的设计图,都是经过提取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一些元素设计出来的,用现代人们的视觉欣赏角度,将习俗用现代元素的风格表现出来。6.二稿设计6.1书籍排版图13书籍排版图14书籍排版图15书籍排版图16书籍排版图17书籍排版图18书籍排版 图19书籍排版图20书籍排版6.2重阳节场景图设计初稿图21菊花酒图22茱萸图23菊花 图24放风筝图25祭祖 图26登高图27菊花 图28重阳糕图29骑射 图30重阳糕6.3场景图

24、设计 图31菊花酒图32茱萸图33菊花 图34放风筝图35祭祖 图36登高图37菊花 图38重阳糕图39骑射 图40重阳糕7.定稿7.1 插画书籍排版图41书籍排版图42书籍排版图43书籍排版图44书籍排版7.2手机壳设计图45手机壳图46手机壳图47手机壳图48手机壳7.3帆布袋设计图49帆布袋图50帆布袋图51帆布袋图52帆布袋7.4相框设计图53相框7.5笔记本设计图54笔记本图55笔记本图56笔记本图57笔记本7.6书签设计图58书签 图59书签图60书签图61书签图62书签图63书签7.7明信片设计图64明信片图65明信片图66明信片图67明信片7.8折页设计图68折页上图69折页中

25、图70折页下7.9作品集排版图71书籍排版图72书籍排版图73书籍排版图74书籍排版图75书籍排版图76书籍排版图77书籍排版图78书籍排版图79书籍排版8.网络推广8.1网页设计图80网页图81网页图82网页8.2 H5设计图83 H5 图84 H5图83 H5 图84 H5图85 H59.最终设计展览结 论毕业设计将是我们在大学里的最后一个设计作品,这也将预示着我们即将走出校园,真正踏入社会的舞台。回首过去四年里,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同时这些都是我们青春该有的回忆与美好。毕业设计在老师的一次次引导中,我们从无从下手到思路渐渐清晰,再到不停的重做,修改,在一个多月的日日夜夜后,看着我们自己完成的设计作品,从手足无措到看到自己作品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还是蛮欣慰的。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去了解传统文化,并且能够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