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共7页)_第1页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共7页)_第2页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共7页)_第3页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共7页)_第4页
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评定(共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降变形观测水准测量等级选择及精度(jn d)评定1、目的(md)(1)在技术设计中,根据竖向位移监测精度、沉降(chnjing)观测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的水准测量等级。(2)在施测过程中,判断观测数据质量是否符合监测精度要求。2、规程规定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的方法。围护墙(边坡)顶部、立柱、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物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按 REF _Ref392058095 h * MERGEFORMAT 表1确定。表 SEQ 表_ * ARABIC 1 竖向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竖向位移报警值累计值S(mm)S2020S4040S60S60变化速率vs(mm

2、/d)vs22vs44vs6vs6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150.30.51.5注: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是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3、理论计算测站高差中误差是直接评定观测作业质量的指标,是在平差前进行的粗略评定。其计算方法为:(1)按照水准网环线闭合差M=1Nn其中(qzhng):N闭合(b h)环数,一般应大于20个。n闭合(b h)环测站数。环线闭合差。(2)按照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M=14Nn其中:N往返测段数。n测段测站数。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单位为毫米(mm)。(3)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计算公式M=14nR其中:n测段数。R测段长度,单位为千米(km

3、)。测段往返高差不符值,单位为毫米(mm)。(4)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计算公式Mw=1NWWF其中:N水准环数,一般应大于20个。F水准环周长,单位为千米(km)。W经过各项改正后的水准环闭合差,单位为毫米(mm)。(5)水准测量精度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和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每千米(qin m)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M和每千米(qin m)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Mw不应超过(chogu) REF _Ref392060853 h 表2规定。表 SEQ 表_ * ARABIC 2 水准测量精度单位为毫米(mm)测量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M0.451.03.05.0Mw1.02.06.01

4、0.0(6)由于每千米的测站数量根据等级水准的视线长度可以大致推算出来,见 REF _Ref392075694 h 表3。表 SEQ 表_ * ARABIC 3 视线长度与测站数单位为米(m)测量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视线长度(S)3050100150单站长度60100200300每千米最少站数181264注意区分上述公式中,同样的M其含义不同,但根据测站数量与公里数的关系,设定1千米为一个测段,设定测站均匀,则可以推算出测站高差中误差与每千米偶然中误差的关系。测站高差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测站数由 REF _Ref392060853 h 表 2、 REF _Ref392075694

5、h 表 3推算等级水准的测站高差中误差为:表 SEQ 表_ * ARABIC 4 等级水准的测站高差中误差表 单位为毫米(mm)测量等级一等二等三等四等M0.451.03.05.0每千米最少站数181264测站高差中误差0.110.291.222.5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条文(tiown)说明中,有根据单程观测测站高差中误差计算公式,以国家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一二三等水准测量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为依据,其公式为:m0=MS250其中(qzhng):m0 单程观测测站高差中误差(wch),单位。M等级水准每千米往返高差中数的偶然中误差,单位。S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规定的

6、各级别水准视线长度,单位m。表 SEQ 表_ * ARABIC 5 建筑变形一二三级沉降观测精度指标计算等级M(mm)S(m)换算的m0值(mm)取用值(mm)一级0.45300.160.15二级1.0500.450.5三级3.0751.641.5特级精度的建筑变形沉降观测,以DS05水准仪单程观测每测站高差中误差的经验公式为:m0=0.025+0.0029S其中:S 为视线长度,且S10m。计算m0 0.054,取0.05作为特级精度指标。 根据 REF _Ref392058095 h 表1竖向监测精度的要求,从 REF _Ref392077176 h 表 4的测站高差中误差表选择应使用的水

7、准测量等级如 REF _Ref392077273 h 表5。同理,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按照上述思路,由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等级也可以进行水准测量等级的选择,见 REF _Ref392083189 h 表 6。有了这样的理论计算,可以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选用水准测量的等级。避免选用的等级过低造成观测数据不合格的问题。由于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测站数量往往(wngwng)是理论值的四至五倍, REF _Ref392077176 h 表 4中的高差中误差可以减少一半(ybn),但不足以降低水准等级标准。表 SEQ 表_ * ARABIC 6 水准(shuzhn)等级选用表竖向位移报警值累计值S(mm)S20

8、20S4040S60S60变化速率vs(mm/d)vs22vs44vs6vs6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150.30.51.5选用水准等级一等二等二等三等表 SEQ 表_ * ARABIC 7 建筑变形等级精度及水准等级选用表等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050.150.51.5视线长度(m)10305075选用水准等级一等一等二等三等注:应按表中规定的视线长度观测。4、实测数据验证使用清华山维NASW2000,分别以测站定权、以路线长定权进行测算,得到的观测值中误差应分别为测站高差中误差和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1)以测站数定权的测站高差中误差表 SEQ 表_ * AR

9、ABIC 8 闭合差统计表(以测站数定权)单位为毫米(mm)序号闭合差权倒数(站数)观测值中误差(测站高差全中误差)限差闭合环中的点号1-0.220.1770.84910-9-102-0.0520.1770.849A7-A6-A730.85100.17718.976-7-8-9- II1-A6-5 -6测站高差(o ch)中误差的计算过程:测站高差中误差=14*3*0.2*0.22+0.05*0.052+0.85*0.8510=0.0883由于软件(run jin)是按照水准环准闭合差测算的全中误差,因此计算结果为:测站高差全中误差=13*(0.2*0.22+0.05*0.052+0.85*0

10、.8510)=0.177(2)以路线(lxin)长定权的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全中误差表 SEQ 表_ * ARABIC 9 闭合差统计表(以水准路线长度定权)单位为毫米(mm)序号闭合差权倒数(段长度)观测值中误差(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限差闭合环中的点号1-0.20.061.0321.4610-9-102-0.050.041.0321.20A7-A6-A730.850.291.0323.256-7-8-9- II1-A6-5 -6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13*(0.2*0.20.06+0.05*0.050.04+0.85*0.850.29)=1.036观测是以三等水准观测的,计算也以三等水准计

11、算,限差按照中误差的三倍。从计算结果看,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1.036,符合三等水准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6的要求。推测测站高差全中误差为1.03614=0.277,虽然较按照测站数定权计算的测站高差全中误差大,但也符合监测精度要求。以监测精度0.3至0.5选择二等水准,但实际采用三等水准也达到了精度要求。原因有两个:一是采用数字水准仪,没有读数误差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二是,测站距离短,平均每站只有28米,导致测站数的增加,在同样的精度下,测站高差精度有提高。从实际观测(gunc)情况看,由于建筑施工场地的复杂性,无法拉开视距,适合于尽量采用高等级的水准测量。5、结论(jiln)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围护墙(边坡)顶部(dn b)、立柱、基坑周边地表、管线和邻近建筑物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其竖向位移报警值选择合适的水准测量等级。在主体建筑沉降观测,应根据其变形测量级别选择合适的水准测量等级,并尽量采用较短的视距长度,其他水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