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gngchng)制图制图中第一角画法和第三(d sn)角画法的区别唐小波 (重庆长安(chn n)铃木汽车有限公司 重庆 401320) 世界各国的工程图样有两种体系,即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中国、英国、德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采用的是第一角画法,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及中国港台地区则采用第三角画法。虽然在国内默认采用第一角画法、上大学时老师也主要以第一角画法教学,但在实际的工作中难免会与第三角画法打交道。例如在中日合资企业、中美合资企业里往往外资方会因拥有核心技术而比较强势,中方不得不去适应外资方而采用第三角画法制图;同样,国内的工厂给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代工时,也需要能识别甲方提供的使
2、用第三角画法的工程图样。工程图样是工程师们交流的共同语言,它保障了产品设计、技术交流、生产和贸易等活动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全球分工协作的时代,中国工厂显然已成为世界的加工中心,作为一个合格工程技术人员,我们在掌握了第一角画法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第三角画法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简要的为各位介绍下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以及两者的区别和特点。一、投影法概念一个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必定在地面或者墙上留下阴影,我们将其称为影子。聪明的人们通过影子这个自然现象,经过科学的抽象提出了投影法的概念,它是绘制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假设物体是透明的,光源的光线将物体的各个顶点和各条棱线投射到某一平面上,这些点和棱线
3、的影子所构成的图形就称为投影。这种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构成投影体系的要素包括投影中心、物体、投射线、投影面、投影。图1 投影原理二、投影(tuyng)法分类根据投射线间的相对位置(wi zhi),投影法共分为平行投影法和中心投影法两大类。中心投影法是用一束由一点(y din)发出的投影线进行投影,如图1所示。中心投影图的度量性较差,一般不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而且投影的大小随投射中心、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由于它的图形逼真,直观性较强,因此它常用于建筑物的透视图。平行投影法的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图2 两点透视图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
4、夹角的不同,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投射方向倾斜于投影面的投影称为斜投影;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称为正投影,如图3所示。斜投影常用于斜轴测图中,正投影图的直观性虽不如中心投影图,但它的度量性较好,当空间物体上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正投影图能反映该面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且作图简便。因此,国家标准GB/T 16948-1993(已作废)中4.2条曾明确规定,绘制技术图样时,应以采用正投影法为主,以轴测投影法及透视投影法为辅(但现行GB/T 16948-2008已将该条删除)。图3 斜投影和正投影正投影法按投影面的多少可分为单面正投影和多面正投影。其中单面正投影中使用较多的是机械制图中
5、的辅助读图的正等轴测图、地理学中用来表示地形的等值线图等。工程图纸中则一般已多面正投影图为主。其中就包括第一角画法、第三角画法以及镜像投影。图4 轴测图图5 等值线图图6 镜像投影(tuyng)综上,投影(tuyng)法大家族的各成员及其关系(gun x)如下表所示。图7 投影(tuyng)法分类三、第一角画法(hu f)(第一角投影)在GB/T 14692-2008中,第一角画法(hu f)的定义为“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即物体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射,然后按规定展开投影面”。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第一分角,在空间几何学中我们用互相垂直的三个平面将空间分为八个分角,按顺序分别命名为第、分角,
6、如图8所示。我们在第一分角内,按照“观察者-物体-投影面”的位置关系进行投影,然后我们将六个基本投影面按图9的方式展开,从而得到如图10所示配置的各视图,这就是第一角画法。 图8 空间八分角图9 基本投影面的展开方法(fngf)(第一角画法)图10 基本视图配置(pizh)(第一角画法)第一角画法中各视图(sht)的默认位置关系如图10所示。中间的视图A为主视图,左视图C摆放在主视图的右边,右视图D摆放在主视图的左边、俯视图B摆放在主视图的下边,仰视图E摆放在主视图的上边,后视图F摆放在左视图C的右边。按该位置关系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若不能按该方式配置视图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在
7、视图(称为向视图)正上方标注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注明相同的字母,如图11所示。图11 向视图(sht)的配置(pizh)必要(byo)时,可在图纸标题栏中画出第一角画法的投影识别符号(由于国内默认使用第一角画法,第一角投影符号通常可省略),如图12所示。h=图中尺寸数字高度(H=2h)d为图中粗实线宽度图12 投影识别符号(第一角画法)四、第三角画法(第三角投影)同理,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按“观察者-投影面-物体”的顺序进行投影,并按图13规定展开各投影面,从而得到如图14所示配置的各视图的方法称为第三角画法。图13 基本(jbn)投影面的展开方法(第三(d
8、sn)角画法)图14 基本视图的配置(pizh)(第三角画法)在第三角画法中的视图配置如图14所示,中间的视图A为主视图,左视图C摆放在主视图的左边,右视图D摆放在主视图的右边,俯视图B摆放在主视图的上边,仰视图E摆放在主视图的下边,后视图F摆放在右视图D的右边。在同一张图纸中按该默认方式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若不能按该方式配置视图时,应按图11方式标注各视图名称。中国国家标准GB/T 14692-2008Z规定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必须在图样中画出第三角投影识别符号(一般在标题栏中表示),如图15所示。h=图中尺寸数字高度(H=2h)d为图中粗实线宽度图15 投影识别符号(第三角画法)
9、五、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从表象上来说,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只是各个视图的摆放位置存在区别,但是各视图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从上面的介绍中大家已经看出来了,两者的俯视图、仰视图、左视图、右视图的位置发生了互换,即第一角画法的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而第三角画法的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左方,以此类推图16第一角画法(hu f)与第三角画法基本视图配置(pizh)比较从两者的定义(dngy)中可以看出,该区别主要是因为其物体在空间的摆放位置不同所致,第一角画法中的物体摆放在投影面的前方,以“人-物-影”的顺序排列投影;而第三角画法的物体摆放在投影面的后方,以“人-影-物”的顺序排列投影,从而展开投影面
10、后的各视图的相对位置就产生了区别。这里作一个形象的比喻,第一角画法可以比作是盖章,物体在图纸的前方将轮廓直接印在图纸上;而第三角画法可以比作为描红,将图纸放在物体前方,然后在透过图纸描出物体的形状。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两者的区别,或许可以帮助大家记忆。六、总结国内高职院校学习的是使用第一角画法制图,国家标准以及ISO标准也默认使用第一角画法,本人认为该两种制图方式只是思维方式和习惯之别,就像一部分人使用右手吃饭,同时还有另一部分人使用左手吃饭,无谓好坏。但不管使用何种方式制图,都要做到将图纸中的形状轮廓、功能尺寸、形位公差、技术要求等技术内容准确、标准的表达出来,能让其他技术人员看懂、读懂你要表达的技术要点,使之能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七、参考资料GB/T 16948-1997 技术产品文件 词汇 投影法术语GB/T 14692-2008 技术制图 投影法内容总结(1)工程制图制图中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画法的区别唐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acemic-6-7-Epoxy-cannabichromene-生命科学试剂-MCE-6900
- Gluconapin-生命科学试剂-MCE-5096
- 25B-NB3OM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6391
- 施工日志填写样本外墙装饰工程
- 跨代沟通与家庭关系中的文化融合
- DB15T 3843-2025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并网技术规范
- 云计算建设项目服务合同
- 事业单位与员工停薪留职合同范本
- 个人车位交易合同范例
- 个人企业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DZ/T 0430-2023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范(正式版)
- (高清版)WST 442-2024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 历史时间轴全
- 高速行业网络安全与维护
- (2024年)房地产销售人员心态培训
- T-BJCC 1003-2024 首店、首发活动、首发中心界定标准
- 外科手术及护理常规
-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单招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出口潜力分析报告
- 大美陕西欢迎你-最全面的陕西省简介课件
- 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计算题 2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