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_第1页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_第2页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_第3页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_第4页
第2章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与显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zhngl)与显示 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搜集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 第三节 频数(pn sh)分布第四节 统计表与统计图 1共四十页第一节 统计数据的收集(shuj) 一、统计数据收集概述1. 统计数据搜集的概念根据统计研究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kgun)实际采集数据的过程从统计工作过程的阶段性看,统计数据的搜集处于统计工作过程的基础阶段。 2. 统计数据的来源一种是直接向调查对象搜集反映调查单位的统计数据(或称原始资料);另一种是搜集已经加工、整理过的、说明总体现象的数据(一般称为二手资料)。 3. 统计数据的基本收集方法

2、按其性质不同分为调查数据和试验数据 2共四十页二、统计调查方案(fng n)的设计 一明确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对象,是指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调查单位,是指所要调查的具体单位。报告单位亦称填报单位,它是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提交统计资料的单位。报告单位一般是在行政(xngzhng)上、经济上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单位。 三设计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3共四十页四确定调查时间和期限调查时间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在统计调查中,如果所调查的是时期现象,就要明确规定调查资料所反映的起止日期。如果所要调查的是时点现象,调查时间就是规定的统一标准时点。调查期限是进行调查工作的时限,包括搜集资料和

3、报送资料的工作所需的时间。 五组织(zzh)实施调查计划六调查报告的撰写4共四十页二、 统计数据的收集(shuj)方法直接观察法报告法采访(cifng)法登记法 实验设计调查法5共四十页三、常用(chn yn)的统计调查方式1普查 2定期(dngq)统计报表3抽样调查 4重点调查5. 统计报表制度 6共四十页1.普查(p ch)普查:是专门组织(zzh)的一种全面调查,它主要是用以搜集某些不能或不宜用定期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对国情国力的调查一般采用普查。普查的特点: 一是一种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二比任何一种调查形式更能掌握大量、详细、 全面的统计资料。 7共四十页2统计报表(bobio)制度

4、统计报表制度:依照国家有关法规,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以一定的原始记录为依据,按照统一的表式,统一的指标项目,统一的报送时间和报送程序,自下而上地逐级地定期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统计报表的主要特点:一报表资料的来源是建立在各个基层单位的原始记的 基础上;二由于统计报表是逐级上报和汇总的,各级领导部门 能获得管辖范围内的报表资料;三是一种经常性的(连续性)调查,调查项目相对稳 定,有利于积累资料,并进行动态对比(dub)分析。8共四十页3抽样调查(chu yn dio ch)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是按随机原则(yunz)从调查对象中抽取

5、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然后根据样本数据去推算调查对象的总体特征。 概率抽样的特点:一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选样的影响。二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 估计。三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抽样调查的适用场合: 一不可能或不必要进行全面调查的社会现象,采用抽样调查;二对普查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正。 9共四十页4重点(zhngdin)调查 重点调查:在调查对象中,只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的非全面调查。重点单位:它们在所研究现象的标志总量中却占有绝大的比重,在总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些单位进行调查,能够从数量上反映整个总体在该标志总量方面的基本情况。

6、特点:可以了解较详细的情况,但无法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tzhng)作出准确的推算,也无法测算调查误差。适用场合 :当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部分单位又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的项目,宜采用重点调查。10共四十页5. 典型调查(din xn dio ch)典型调查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根据调查目的,在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的选取若干(rugn)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11共四十页 统计调查形式(xngsh)示意图普 查全面报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周期性调查一次性调查普 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全面调查非全面调查连续(经常性)调查不连续调查定期报表专门调查

7、调查范 围调查时 间组织形 式统计调查形式12共四十页四、统计调查体系(tx) 统计调查体系:一个国家开展统计调查方法(fngf)和制度的总称。我国的统计调查体系:建立以必要的周期性的普查为基础,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推算和部分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13共四十页普查和全面报表都是全面调查,但两者不能互相替代。抽样调查虽然是一种非全面调查,但它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抽样调查调查单位少,调查项目就可以多一些,以便对某一社会经济现象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可以节省(jishng)调查费用,又可以满足统计时效性的要求。所以,我国统计调查体系是以经常性

8、的抽样调查为主体。如果调查任务只要求掌握基本情况,而现象总体中又有部分单位能比较集中地反映研究项目的数量特征,则可采用重点调查。在统计调查体系中,适度地采用了科学的推算方法。14共四十页五 现有(xin yu)统计资料的主要来源1.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有关期刊(qkn):中国经济数据分析3.有关网站:4.数据库:国家统计数据库15共四十页第二节 统计数据的整理(zhngl) 一、数据整理的意义和内容 意义:对统计调查所搜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分类(fn li)和汇总,又称为汇总性整理,使资料系统化、条理化,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内容:1)统计资料的审核:完整性和正确性2)资料的分组和汇总:分组,

9、即对资料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为若干类;汇总,加总计算形成各项统计指标。统计分组和统计指标是整理的中心工作。3)编制统计表或绘制统计图4)统计资料的积累、保管和公布16共四十页 二、统计(tngj)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与种类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客观现象的内在特点,按某个标志(或几个标志)把被研究的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b tn)性质的组,称为统计分组。分组的性质:兼有分和合双重含义。(二)统计分组的原则穷尽原则,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都应有组可归,或者说各分组的空间足以容纳总体所有的单位。互斥原则,在特定的分组标志下,总体中的任何一个单位的只能归属于某一组,而不能同时或可能归属于几个组。17共

10、四十页(三)统计(tngj)分组的种类按分组标志的多少,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简单分组:就是对研究现象按一个标志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即先按一个标志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第二个标志分小组,又再层叠地按第三个标志分成更小的组,这称为复合分组。按分组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为品质分组(或称属性(shxng)分组)和数量分组(或称变量分组)。品质分组:按品质(或属性)标志进行分组。品质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品质数列。数量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的变异性体现在它不断变动自身的数量上,故也称为变量分组。变量分组所形成的数列称为变量数列。18共四十页按分组的作用和任务不同,分为

11、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和分析分组。类型分组:把复杂(fz)的现象总体,划分为若干个不同性质的部分,就是类型分组。结构分组: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计算出各组对总体的比重,借此研究总体各部分的结构,即结构分组。分析分组:为研究现象之间依存关系而进行的统计分组即分析分组。19共四十页(四)统计(tngj)分组的方法1、品质分组的方法。按品质标志分组,有些分组比较简单,分组标志一经确定,组的名称和组数也随之确定。2、数量分组的方法。按数量标志分组,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首先,分组时各组数量界限的确定必须能反映事物质的差别。其次,应根据被研究的现象(xinxing)总体的数量特征,采用适当的分组形式,确定相宜的

12、组距、组限。20共四十页1)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A)单项式分组:用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形成单项式变量数列。变量值又称标志值。按数量标志分组,数量标志的表现(bioxin),就是变量的取值单项式分组一般适用于离散型变量且变量变动范围不大的场合。B)组距式分组:将变量依次划分为几段区间,一段区间表现为“从到”距离,把一段区间内的所有变量值归为一组,形成组距式变量数列。区间的距离就是组距。连续型变量或者变动范围较大的离散型变量,适宜采用组距式分组。21共四十页2)间断(jindun)组距式分组和连续组距式分组下限,上限:组距式分组的每一组变量值中,其最小值为下限,最大值为上限。组距:上下限之间的距

13、离。组限:相邻两组的界限。间断组距式分组:组限不相连的组距式分组。连续组距式分组:组限相连(或称相重叠的),即以同一数值作为相邻两组的共同界限的组距式分组。离散型变量,可间断组距式分组,也可连续组距式分组。连续型变量,只能采用连续组距式分组。“上限在不内”原则(yunz):在连续组距式分组中,以同一个数值作为相邻两组共同的界限,统计上规定,凡是总体某一个单位的变量值是相邻两组的界限值,这一个单位归入作为下限值的那一组内。 22共四十页3)等距分组与异距分组等距分组:标志(biozh)值在各组保持相等的组距,即各组的标志(biozh)值变动都限于相同的范围。一般用于标志(biozh)值变动比较均

14、匀的场合。异距分组:各组的组距不相等。 条件:标志值分布不均匀 标志值相等时现实意义不同 标志值按比例变化23共四十页(五)组距式分组的相关(xinggun)指标(1)组距连续组距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shngxin)本组下限 间断式组距且等距分组的条件下: 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或=本组下限前组下限 或=本组上限本组下限+1(2)组数(3)(4)开口组的组距与组中值:以相邻组距为准24共四十页第三节 频数(pn sh)分布一、频数分布的基本概念1、频数分布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所有(suyu)的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归类排列,称为频数分布,或次数分布。根据分组标志特征的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15、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2、分布数列的两个要素1)总体按某标志所分的组。2)各组所出现的单位数,即频数,亦称次数。对于变量数列,标志值形成的数列,称为变量,一般用x表示;频数(次数)用f表示。 25共四十页二、变量数列(shli)的编制1、编制方法。2、相关指标的计算频率:各组频数与总体单位总和之比。1)任何频率都是界于0和1之间的一个分数。2)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数密度:采用异距分组,各组次数的多少受到组距不同的影响,为消除(xioch)异距分组所造成的影响须计算频数密度(或称次数密度)。频数密度的计算公式:频数密度=频数/组距 频率密度=频率/组距各组频数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总

16、体单位数,各组频率密度与各组组距乘积之和等于1。 26共四十页三、累计频数(pn sh)与累计频率1、向上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组的上限,然后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向上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上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上限以下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dxio)。2、向下累计频数(或频率)分布:先列出各组的下限,然后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累计。向下累计频数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是多少,向下累计频率表明某组下限以上的各组单位数之和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27共四十页3、累计频数分布特点1)第一组的累计频数等于第一组本身

17、(bnshn)的频数;2)最后一组累计频数等于总体单位数。累计频率同样也具有两个特点:1)第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第一组本身的频率;2)最后一组的累计频率等于1。28共四十页 第四节 统计数据的显示(xinsh)一、统计表1统计表的定义和结构 (1)统计表的定义 (2)统计表的结构 (A)从表式上看,表格包括总标题、横行标题、纵栏标题和指标数值四个部分。 (B)从内容上看,统计表由主词栏和宾词(bnc)栏两个部分组成。29共四十页2统计表的分类(fn li) (1)按主词(zhc)的结构分类,根据主词(zhc)是否分组和分组的程度,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 (2)按宾词设计分类,可分为宾词简单

18、排列、分组平行排列和分组层叠排列等三种。 3统计表的设计 (1)开口式(2)标题(3)合计拦(4)数据 (5)计量单位(6)注释或资料来源。30共四十页 二、统计图 1直方图2折线图3曲线图4累计曲线图洛伦茨曲线图基尼系数,用以衡量收入分配(fnpi)的平等与否。 31共四十页分组数据(shj)直方图(histogram)用于展示分组数据分布的一种图形用矩形的宽度和高度来表示频数(pn sh)分布本质上是用矩形的面积来表示频数分布在直角坐标中,用横轴表示数据分组,纵轴表示频数或频率,各组与相应的频数就形成了一个矩形,即直方图32共四十页时间序列(xli)数据线图(line plot)表示时间序

19、列数据趋势的图形(txng)时间一般绘在横轴,数据绘在纵轴图形的长宽比例大致为10 : 7一般情况下,纵轴数据下端应从“0”开始,以便于比较。数据与“0”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可以采取折断的符号将纵轴折断33共四十页时间序列数据线图 (例题(lt)分析)【例】我国1991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shj)如表。试绘制线图¥ 19912003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年份城镇居民(元)农村居民(元)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1700.62026.62577.43496.24283.04838.95160.35425.15854.06280.06859.07702.88472.2 708.6 784.0 921.61221.01577.71926.12091.12162.02210.32253.42366.42475.62622.234共四十页时间(shjin)序列数据线图(例题分析)35共四十页累计(li j)曲线图累计频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