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叁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壹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Classification for resources/reserves of solid fuels and mineral commodities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起源和沿革(6)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属地质技术经济的研究范畴; 分类是为了适应采矿业 的发展而在二十世纪初产生的. 1、 1902年,为适应采矿工程的需要,产生了伦敦采矿、冶金协会的分类草案,总结了对阿尔格尔方案的讨论,根据采矿工程揭露的程度,将矿量分为: 可见矿量 概略矿量 可能矿量这一分类成为西方继承至今的“三级制”的雏形2、19
2、09年,美国第一批地质评价人员胡佛,建议去掉采矿揭露程度标志,按地质特点分类,将矿量分为: 证实矿量 概略矿量 可能矿量3、1910年,国际地质会议第11次会议(瑞典)提出,在计算储量时用数字指数表示各级矿石储量,分为: A B C4、1913年,国际地质会议第12次会议(加拿大) 讨论煤矿资源时,除分级外,还增加了分类。矿量分级: 实际矿量 概略矿量 可能矿量开采技术条件分类:每级矿量根据深度分两类: 深度适合目前开采的煤 深度较大,将来可能开采的煤此分类是第一个开采技术条件分类,成为以后欧美经济原则分类和苏联技术经济条件分类的基础。5、1927年,前苏联总结二十年代以来使用国际地质会议第1
3、2次会议的分类分级,并结合计划经济特点,正式颁布固体矿产储量分类规范: 按技术经济条件划分为两类:平衡表内 平衡表外 按勘探研究程度分为五级:A1、A2、B、C1、C2此后经过几次修改,但无大的变化 1981,前苏联制定的分类规范,加入了预测资源: 按国民经济意义分为两类:平衡表内 平衡表外 按矿床研究程度分为:A、B、C1、C2,以及P1、P2、P3级预测资源。6、1980年,美国矿业局和地质调查所对1976年发布的 矿产资源分类原则(该分类原则是对1972年美国麦凯维的分类的改进)进行修改,发布了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形成了两个分类表。美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分类(1980)美国政府部门矿产
4、资源分类(1980)7、1979年,1975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拟定一种向联合国报告数据用的矿产资源分类系统,要便于国际间对比交流。 1979年,发布了联合国矿产资源国际分类系统: 按地质可靠性分为三级: R-1、R-2、R-3 按经济意义分为三类:E-经济的、S -次经济的、M-边界经济的 1997年,联合国为了加强国际上的对比、交流,同时有 助于经济转轨中的国家,按市场经济标准重新评价其固体燃料和其它矿床,经过几年的研究,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制定了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框架以地质评价阶段、可行性评价阶段、经济可靠程度三方面的信息进行分类。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分类
5、国际架 (固体燃料和矿产品)(联合国经社会欧洲经济委员会2000年11月,日内瓦)经济可行性类别:1 = 经济的 ; 2 = 潜在经济的 ;1-2 =经济的到潜在经济的 ;? = 未定的8、1959年4月,我国在总结参考使用前苏联分类规范和我国实践基础上颁发了第一份矿产储量分类暂行规范(总则)将储量分为:平衡表内、平衡表外四类五级:开采储量A1、设计储量A2、B、C1、远景储量C2、地质储量1974年,统一使用表内、表外两类,A、B、C、D四级。1977年发布的勘探总则,使用表内、表外两类,A、B、C、D四级。1983年,地矿部地矿司、全国地质资料局制定矿产资源总量预测试行基本要求,将预测储量
6、分为E、F、G三级。1992年,发布新的勘探总则,使用表内( a、b亚类) 、表外两类,A、B、C、D、E五级。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一、固体矿产地质可靠程度二、可行性评价三、地质勘探阶段四、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 分类的影响因素五、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FG1 探明的 Measured2 控制的 Indicated3 推断的 Inferred4 预测的 Reconnaissance 可行性研究 1 预可行性研究 2 概略研究 3 经济的 1 边际经济的 2M 次边际经济的 2S 内蕴经济的 3 地质轴EE经济轴 Degree of economai
7、c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分类国际架 (固体燃料和矿产品)(联合国经社会欧洲经济委员会2000年11月,日内瓦)经济可行性类别:1 = 经济的 ; 2 = 潜在经济的 ;1-2 =经济的到潜在经济的 ;? = 未定的 美国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分类(1980) 美国政府部门矿产资源分类(1980) 证实的:Prove ;概略的: Probable ; 潜在的:Possible;观测评价:Prognostic Estimates确定的:Measure; 推定的:Indicated;推测的: (依据充分) Inferred; 推测的:(依据不充分)Surmised;假设的:Hypothetical ;
8、理论的:Speculative 俄罗斯固体矿产分类框架方案(2002年) 国内外矿产资源储量主要分类概略对比表 2004.4. 标准名称 分 类 对 比本标准GB/T17766-1999 查 明 矿 产 资 源潜在矿产资源 储 量 基 础 储 量资源量预测资源量可采储量111预可采储量121,122,经济基础储量111b,121b,122b,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2M21,2M22次边际经济资源量,内蕴经济资源量2S11,2S21,2S22,331,332,333,334 ?固体矿产地质勘探规范总则GB13908-92能利用储量尚难利用储量A亚类B亚类联合国固体矿产储量/资源分类1977
9、矿 产 资 源 总 量踏勘矿产资源证实矿产储量 111概略矿产储量 121,122,可行性矿产资 211预可行性矿产资源221,222,确定的矿产资源331推定的矿产资源332推测的矿产资源333334 ?CMMI系统证实矿产储量概略矿产储量无对应值确定的矿产资源, 推定的矿产资源, 推测的矿产资源,无对应值美国地调局矿产资源和储量分类原则1980 查 明 资 源未经发现资源探明的储量,边际储量推测的储量,边际储量探明的储量基础(政府)推测的储量基础(政府)探明的,推测的次经济资源假定的假想的CIM加拿大采矿冶金石油协会1996储量: 生产可行资源: 尚未确定经济可行性未经发现资源证实储量概略
10、储量可能储量确定资源推定资源推测资源假定资源,假想资源加拿大煤矿储量报告体系修正案1994 储 量 查 明 资 源 未 发 现 资 源 探 明 的 圈 定 的推 测 的 假 定 的开 采 基 建 开 拓 地 质 勘 查10987654321矿山采矿矿山基建开拓可行性决策项目经济评价项目工程评价矿床定义发现圈定矿点证实异常勘测区域调查储量证实:1,II概略: 1,II边界储量圈定矿床推定的: 1,II 测定的: 1,II推测的经济的边界经济的次经济的误差边界整体/局部证实I10-25%证实II20-50%概略I30-50%概略II40%-极大一、固体矿产地质可靠程度solid fuels and
11、 mineral resources geological assurance固体地质可靠程度分为四种(一)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reconnaissance resources(二)推断的矿产资源量 inferred resources(三)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 indicated resources / reserves(四)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 measured resources / reserves(一)预测的矿产资源量reconnaissance resources是指对具有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在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时,才能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
12、极少量的工程验证结果、物化探异常研究、初步的野外观测以及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二)推断的矿产资源量inferred resources是指对普查区按照普查的精度大致查明矿产的地质特征以及矿体(矿点)的展布特征、品位、质量,也包括那些由地质可靠程度较高的基础储量或资源量外推的部分。由于信息有限,不确定因素较多,矿体(矿点)的连续性是推断的,矿产资源储量的估算所依据的数据有限,可信度较低。(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地质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三)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indicated resources / reserves是指对矿区的一定范围依照
13、详查的精度基本查明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基本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较多,可信度较高。(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特征选冶加工性能。)(四)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measured resources / reserves是指在矿区的勘探范围依照勘探的精度详细查明了矿床的地质特征、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矿石质量、品位及开采技术条件,矿体的连续性已经确定,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详尽,可信度较高。(通过加密各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体地
14、质特征、开采技术条件和选冶加工性能)。二、可行性评价feasibility assessment可行性评价分为:(一)概略研究 geolobical study(二)预可行性研究 prefeasibility study(三)可行性研究 feasibility study (一)概略研究 geolobical study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所采用的矿石品位、矿体厚度、埋藏深度等指标通常是我国矿山几十年来的经验数据,采矿成本是根据同类矿山生产估计的,其目的是为了由此确定投资机会。由于概略研究一般缺乏准确参数和评价所必需的详细资料,所估算的资源量只具有内蕴经济意义。(二)预可行性研究
15、 prefeasibility study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其结果可以为该矿床是否进行勘探或可行性研究提供决策依据。进行这类研究,通常应有详查或勘探后采用参考工业指标求得的矿产资源/储量数,实验室规模的加工选冶试验资料,以及通过价目表或类似矿山开采对比所获数据估算的成本。预可行性研究内容与可行性研究内容相同,但详细程度次之。当投资者为选择拟建项目而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时,应选择适合当时市场价格的指标及各项参数,且论证项目尽可能齐全。 其成本估计误差大约在25%左右。(三)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study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其结果可以详细评价拟建项目的技术经
16、济可靠性,可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所采用的成本数据精确度较高,通常依据勘探所获的储量数及相应的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结果,其成本和设备报价所需各项参数是当时的市场价格,并充分考虑了地质、工程、环境、法律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其成本估计误差大约在10%左右。三、地质勘探阶段geological detailed exploration phase(一)预查阶段 reconnaisance phase (二)普查阶段 prospecting phase (三)详查阶段 general exploration phase(四)勘探阶段 detailed exploration
17、 phase 加拿大矿业开发程序控制 2001.4区域调查 Area Selection (1:100000) 1000Km2 (踏查、化探、寻找靶区)测区选择 Land Acquistion (1:10000) 100Km2 (勘查证、探矿权、综合研究、踏查)三 一般勘探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1:1000) 10Km2 (化探、靶区、浅坑、填图、剖面、钻探)四 详细勘探 Advenced Exploration (1:1000) 1Km2 对有工业价值地段加密勘探五 基建勘探及矿山开拓 Develoment Production六 闭坑 Closoure(一)预
18、查阶段 reconnaisance phase依据区域地质和(或)物化探异常研究成果、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工程验证结果、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比、预测,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时可估算出预测的资源量,属于潜在的矿产资源。(二)普查阶段 prospecting phase是对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物化探异常区,采用露头检查、地质填图、数量有限的取样工程及物化探方法,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质、构造慨况;大致掌握矿体(层)的形态、产状、质量特证;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已进行了类比研究。最终应提出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或圈定出详查区范围。(三)详查阶段
19、general exploration phase是对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取样,基本查明地质、构造、主要矿体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伏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必要时圈出勘探范围,并可供预可行研究、矿山总体规划和作矿山 项目建议书使用。对直接提供开发利用的矿区,其加工选冶性能试验程度,应达到可供矿山建设设计的要求。(四)勘探阶段 detailed exploration phase是对已知具有工业阶段的矿床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加密各
20、种采样工程,其间距足以肯定矿体(层)的连续性,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确定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详细查明矿体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的加工选冶性能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定扩大连续试验必要时进行半工业试验,为可行性研究或矿山建设设计提供依据。四、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的影响因素solid fuel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trectable reserves degree of economic viability经济意义分类的影响因素,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和经济评价指标三个方面。(一)外部因素1社会因素:包括国际形势及关系,国家的有关
21、政策及法律、法规等。2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指矿山建设的一些外部条件,如矿床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水、电及材料供应条件,矿区自然环境影响程度及矿山开发劳动力来源等因素。(二)内部因素1地质因素2开采因素3矿石加工、选冶因素(三)经济评价指标1.内部收益率2.财务净现值3.总利润4.投资回收期5.投资利税率1.内部收益率是指评价矿床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该指标是衡量矿产资源/储量是否经济的主要经济评价指标。通常用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作为判别经济意义类别的依据。现行的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一览表2.财务净现值 是指评价矿床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是衡
22、量投资是否可行、经济效果是否显著的评价指标。3.总利润 是在矿山可能的生产服务年限内,根据当时的价格参数和其他条件,在可能的开采建设方案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矿山经营参数,计算矿山生产完毕后的利润总和。该指标是反映经济效果的评价指标。总利润率越大,经济效果越好。4.投资回收期 是以开发某矿床的净收益抵偿全部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即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所需要的时间,它是反映项目财务上投资回收能力的重要静态评价指标。通常大型矿山的投资回收期为1015年,中型矿山为510年,小型矿山35年。5.投资利税率 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税总额或项目生产期内的
23、年平均利、税总额与总额投资的比率,可衡量对国家积累的贡献水平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五、固体矿产资源/储量经济意义分类solid fuel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trectable reserves degree of economic viability(一)经济的 economic(二)边际经济的 marginal economic(三)次边际经济submarginaleconomic(四)内蕴经济的 intrinsic economic(一)经济的 economic 1.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或控制程度。 2.通过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其内部收益率大于
24、或等于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大于零。此类矿产在当时的市场条件下开采,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等其它条件允许,每年开采矿产品的平均价值足以满足投资回报的要求,或在政府补贴和(或)在其它扶持措施条件下,开发是可能的。(二)边际经济的 marginal economic 1.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或控制程度。 2.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行研究,其内部收益率在0至行业基准内部收益率之间,净现值等于零或接近于零。该类矿产在当时的技术及市场条件下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在政府给予其它扶持的条件下有可能变成经济的。(三)次边际经济的 submarginal
25、 economic 1.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或控制程度。 2.经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其内部收益率小于0,净现值小于零,表明在当时市场条件下开采是不经济的或技术上是不可行的,需大幅度提高矿产品价格,或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后方能变为经济的。(四)内蕴经济的 intrinsic economic 1.地质可靠程度已达到探明或控制、推断、预测程度。 2.未做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仅对普查、详查、勘探工作取得的不同地质可靠程度的勘查资料,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由于不确定的因素多,无法区分其是经济的、边际经济的,还是次边际经济的。 (一)探 明 资 源 量BBBBBB(C) B级及外
26、推部分均为探明资源量(二)探 明 控 制 资 源 量BBC(D)1、B级为探明资源量2、C级及外推部分(C级网度1/4)为控制资源量(三)控 制 资 源 量CCCCCC(D)C级及其外推部分(C级网度1/4)为控制资源量(四)控 制 推 断 资 源 量CCCCCDD(E)(E)(E)(E)(E)(E)CC级为控制资源量;C级外推部分(C级网度1/4)和D级及其外推部分(D级网度1/4)为推断资源量(五)推 断 资 源 量1.单线单孔、单线多孔控制的资源量2.多线单孔控制的 资源量3.D级网度系统控制的资源量 (六)原勘探报告提交的储量转为新资源量(探 明)(控 制)(推 断)CCCCBBBBB
27、D(E)1.原勘探报告把ABCD都称为勘探储量是不确切的,也就是说把低程度的储量也升格了,外国人不理解,所以要改革;2.新的分类把不同勘探程度的储量(资源量)用不同的地质可靠程度分别命名,避免了鱼目混珠;3.新的分类把资源量与储量严格定义在是否有经济效益的基准上,使储量在国际上具有可比性。贰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套改贰矿产资源储量套改矿产资源储量套改套改对象:1999年底储量库数据。套改一般要求: 1、利用矿山调查表、二轮论证卡、参考地质报告,按分类标准套改;2、编码第1位代表经济意义,第二位代表可行性评价阶段;第三位代表地质可靠程度;3、设计(开采)范围内、外按各自信息分别套改;4 、凡因外部因素
28、而仃建、仃采的矿产资源储量按边际经济处理; 4、尚难利用或因内部因素而仃建、仃采的矿产资源储量按次边际经济处理;5 、凡属经济的基础储量,均需求可采储量或预可采储量。套 改 的 主 要 原 则 (1)按照新的分类,原AB级储量其地质可靠程度原则上对应为探明的资源储量,C级大约对应为控制的资源储量,D级大约对应为推断的资源量。 (2)开采、基建、计划和推荐利用的矿区、可供边探边采、国家政策性调整停采的矿区,其资源储量本次套改均视之为经济的资源储量。C级以上储量则套改为探明的基础储量(111b、121b、122b);D级储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位于设计或开采范围内的D级储量,套改为控制的基础储量(
29、122b);另一种是在设计或开采范围以外的D级储量,则套改为推断的资源量(333)。 (3)因外部原因而停采、停建矿区的资源储量,视之为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AB级套改为2M11、2M21,C级套改2M22)。 (4)因矿床内部原因引起的停采、停建、近期难以利用、近期不宜工作、闭坑矿区残留和过去的表外储量视之为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AB级套改为2S11、2S21,C级套改为2S22)。 (5)凡是未能按上述要求确定编码的资源储量和一直未能被开采利用的“呆矿”,则统称为内蕴经济的资源量。(AB级套改为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1,C级套改为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D级套改为推断的内蕴经济的资源量3
30、33)。 套改结果,我国的矿产资源呈现了 “三少三多”的特点,即储量、基础储量少,资源量多;经济可利用的资源储量少,经济可利用性差或经济意义未确定的资源量多;探明的资源储量少,控制的和推断的资源储量多。 即套改后的查明资源储量中,储量、基础储量占36.3% ,资源量占63.7%,而基础储量中的储量,又只占查明资源储量的18.9%; 经济可利用的基础储量约占三分之一(36.3%),边际经济、次边际经济和内蕴经济的资源量约占三分之二(63.7%); 我国148种矿产已查明的资源储量,达到探明程度的仅占10.63%,控制程度的占43.55%,推断程度的占45.82%。矿产资源储量套改表叁.固体矿产地
31、质勘查规范修订一 规范修订的由来二 规范修订的基本要求三 规范编写提纲四 规范总则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五 其它规范修订的特点 一 规范修订的由来为了全面实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GB/T 177661999),促进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国土资源部储量司于1999年7月组织了各工业部门专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项目书。委托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具体组织实施。 2000年1月28日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向中国煤田地质总局、冶金地质勘查总局、中国核工业地质总局、有色金属地质总局、武警黄金指挥部、中国建材
32、地勘中心、明达化工地质有限责任公司、部经研院、部评审中心等单位下发了关于开展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储发20002号),各部门组织 了100余名具有实践经验的资深专家全面开展规范修订工作。 其中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规范于1999年6月8日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并于1999年12月1日实施; 至2001年7月底,其它各规范报批稿全部上报待批。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于2002年8月28日发布,2003年1月1日实施; 其余19个规范经国土资源部批准,于2002年12月17日,以国土资发2002410号文件批准。2003年3月1日实施。二 规范修订的基本要求(一)规
33、范修订的基本要求(二)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一)规范修订的基本要求1 、本次修订后的标准是带有强制性的标准。标准的名称是“规范”,而不是“指南”。新的分类标准是带有强制性的,便于与国际惯例对比。适用于我国地质勘查、矿山设计以及矿山开采的各个工作阶段。虽然除了分类和总则是国标外,其它规范都是行业标准,但其使用效果是同等的。不存在那个高、那个低的问题。主要是为了减少审批手续、缩短审批周期。 2、 该修订标准定为勘查规范而不是勘探规范。因为前者包括四个勘查阶段,而后者只包括一个勘查阶段;前者包括了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和预测的四种勘查程度,三大类、16种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后者只包括表内、表外两大类。
34、 3 、本次规范修订是将过去45个单矿种规范合并为19 个分类矿种规范。对过去的45个单矿种规范按照各矿种产出地质条件相近、地质成因相近、勘查手段和选冶条件相近等因素综合考虑,为避免内容重复及加强横向对比,修订后合并为: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3)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4)铀矿地质勘查规范;(5)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6)铜 、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7)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8)铝土矿、冶镁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9)稀有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0)稀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1)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12)冶金
35、、化工石灰岩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3)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4)玻璃硅质原料、石膏、硬石膏、硅灰石、温石棉、石墨、滑石、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15)金属矿产砂矿地质勘查规范;(16)磷矿地质勘查规范;(17)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18)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矿地质勘查规范;(19)盐湖、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4 、本次修订加强了对矿床经济意义的评价要求。即在规范中突出强调了矿床的经济意义,把可以经济开采的、扣除了设计和开采损失的矿产资源称为储量;把具有经济意义、边济经济意义但尚未扣除设计和开采损失的矿产资源称之为基础储量;把次边际经济的、内蕴经
36、济的矿产资源称之为资源量。储量是基础储量中的一部分,基础储量加上资源量等于资源总量(或称总资源量)。5、 本次规范修订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硬性规定。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新的勘查规范对于查明各类矿产储量或资源量的具体要求,一般应以满足矿山建设还本返息期生产所需要的矿石储量为基本原则,各类储量或资源量的比例不作硬性规定。6、修订后的规范鼓励和推广使用先进的储量计算软件。自1992年至今已先后认定、通过了13个软件。(二)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8) 1 、在勘查研究程度方面更加突出市场经济对矿床勘查的要求。 如对矿区、矿床、矿体的地质研究,对矿石质量研究,对矿石选(冶)性能研究,对矿床开采
37、技术条件研究以及对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勘查、综合评价,都应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突出以研究矿体特征为重点,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2 、在研究内容上也比过去研究范围大了。 过去的普查规范、详查规范或者勘探规范,都是指的单一勘查阶段研究内容。新的勘查规范将四个勘查阶段研究内容全部都包括进去了,更适合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操作。 3 、在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及类型条件方面更加突出其经济内涵。 根据新的分类标准,将旧的矿产储量按其经济意义和地质可靠程度,重新划分为三大类16种矿产资源储量类型。即3种可采储量(111、121、122),6种基础储量(经济的基础储量111b、121b、122b、边际经济的
38、基础储量2M11、2M21、2M22)和7种资源量(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2S21、2S22,内蕴经济资源量331、332、333和予测资源量334)。 4、 在勘查类型划分方面,统一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根据主矿体的规模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复杂程度、构造对矿床的影响程度、主矿体厚度稳定程度以及有用组分稳定程度等五个方面将矿床勘查类型分为第一类型(简单型),第二类型(中等型)和第三类型(复杂型),并尽可能半量化到量化。5 、对于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一般采用三种办法选择最佳网度。(1)是对于勘查工程数量较多的矿床,可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或其它方法确定最佳网度值;(2)是对于一般的中、小型矿床,若有类
39、比条件时,可运用传统的类比法确定最佳网度值;(3)对于大型矿床应进行不同勘查手段和网度的工程论证,确定最佳网度值 。 6 、勘查工作质量要求方面,在新的质量标准没有出台以前,原则上仍然沿用有关的规范。如测量工作规范,地质填图规范,物探、化探规范,探矿工程规范,各种样品采集、加工、化验方面的规程、规定,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规范等。 地质填图基本要求一览表(根据有色地质系统) 表2项 目1/万1/5千1/2千1/1千1/万草测1/2千草测必须表示的地质体规模(m)1、矿体宽大于5m2.510.5512、岩石宽大于20m10424043、蚀变体宽大于10m5211024、构造形迹长大于10m5
40、0201020040地质界线允许误差(m)1、矿体510m255120511020242、一般地质体1020m5102412203046观测点密度简单中等复杂(个/Km2)304080100500600120014004050大于 60100120120150600700700800140016001600-180020-40250-400观测线长、Km/km2线距m10-15100-15015-3050-1005-10100-200槽井探点测定1、全部有意义的点、工程用仪器测定同左1、槽井有意义的点用仪器测定同左同1/万同1/2千2、一般有意义的点、工程用半仪器法测定同左2、一般点用半仪器或
41、物探点测定同左同1/万同1/2千3、槽探应采原生晕样品同左3、根据构造及物、化探异常布置24条剖面同左同1/万同1/2千 7 、储量计算方面要求尽快实现计算机处理。 要尽可能快地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的储量计算软件,全方位实现矿产资源储量计算的微机化处理,特别要重视和推广使用矿产资源储量吨位/品位曲线的表达方法,为矿产资源储量的动态管理创造条件。 8、 综合评价方面更突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具有经济效益的共生一伴生的矿产资源储量应进行调查研究,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保条件允许,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矿产资源,都应进行综合评价工作,充分、合理地利用矿产资源。三 规范编
42、写提纲共分九章29节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勘查的目的任务4 、勘查研究程度 4.1 地质研究程度; 4.2 矿石质量研究; 4.3矿石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 4.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 4.5 综合勘查综合评价。5 、勘查控制程度5.1 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 5.2 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5.3 勘查控制程度。6、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6.1 地形及工程测量; 6.2 地质填图; 6.3 物探工作;6.4 化探工作; 6.5 探矿工程;6.6 化学样品的采集、加工、化验分析;6.7 矿石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分析与试验; 6.8 岩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 6.9 原始地质编录
43、、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等。7 、可行性研究7.1 概略研究; 7.2 预可行性研究; 7.3 可行性研究。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 矿床工业指标;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3 估算结果表。四 规范总则修订原则及主要内容(一)规范总则修订原则1 、贯彻落实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2 、 既要坚持按经济意义评价矿产资源,又要为政府管理部门制定资源政策、宏观调控和培养、监督矿业市场服务;3 、 对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技术要求要进行原则性修改。(二)规范总则修订的主要内容(10)1
44、 、 将单一的勘探规范改为4个勘查阶段的勘查规范;2 、根据市场经济特点,将矿产勘查工作重点放在与矿山开发密切相关的内容上;3、 突出了普查区以面上资源潜力评价为重点,而不是以矿点评价提交储量为重点;4 、明确了四个勘查阶段控制程度的原则要求。 即预查为极少量工程验征,普查为有限的取样工程控制,详查为比普查密的系统工作控制,勘探是在系统工程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地质规律、探矿合同要求和矿山实际需要进行加密工程控制。5、 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合称为开采技术条件,综合考虑分类。6 、对各阶段的地质勘查程度作出统一要求。预查只能是大致了解或初步了解,普查达到大致查明,详查达到基本查明,勘探达到
45、详细查明。普查则侧重于区域地质的查明,勘探则侧重于矿体地质特征的查明。7 、 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和储量比例,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硬指标修改为弹性指标。8、 适当提高采样、化验、测试工作质量。9 、 突出了可行性评价要求。10 、充实了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的内容,增加了矿产资源/储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五、其它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一)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二)煤、泥炭矿地质勘查规范(三)铀矿地质勘查规范(四)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五)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六)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七)铝土矿、菱镁矿(冶镁)地质勘查规范(八)稀有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九)稀土矿
46、产地质勘查规范(十)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十一)冶金、化工、水泥石灰岩及白云岩矿地质勘查规范(十二)高岭土、膨润土、耐火粘土矿地质勘查规范(十三)玻璃硅质原料、石膏、硬石膏、硅灰石、温石棉、石墨、滑石、饰面石材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十四)金属矿产砂矿地质勘查规范(十五)磷矿地质勘查规范(十六)硫铁矿地质勘查规范(十七)重晶石、毒重石、硼矿、萤石矿地质勘查规范(十八)盐湖、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一)固体矿产地质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修订内容(7)1 、 将原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DZ/T 0033-1992)修改为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把闭坑地质报告的内容要求也编进规范之
47、中。 2、 关于勘查报告与(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关系,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勘查开采一体化尚未到位,所以仍然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视为分体运行,在报告编写规范中要求引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3 、报告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方面作了较大的改动。前版的报告编写提纲分为普查、详查、勘探三个单独提纲,但其主要内容没有质的区别。 考虑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勘查阶段是很难严格区分的,因此,本提纲则以勘查最高阶段所取得的各项勘查资料和可行性研究的成果作为勘查报告编写提纲的主要内容,而在4.5中,规定了在不同情况下可以对提纲内容适当增减、取舍,淡化了勘查阶段,突出了提纲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4 、增加了运
48、用地质统计学方法计算储量的编写提纲。1995年全国储委办公室曾发文试行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提交地质勘探报告的编写提纲和审查提纲,今经修改后正式列入报告编写提纲中。 5 、增加了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定。1995年全国储委发布了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办法,近年来闭坑报告逐年增多,因此,本提纲增补了闭坑地质报告编写的有关规定。 6 、进一步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勘查投资者在报告编写中的主导作用,淡化计划经济时期以勘查单位主管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 7 、 增加有关环境地质勘查的论述内容。 (二)煤、泥炭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5) 1 、 关于勘探阶段,已按新分类规范要求与固体矿产一致。仍分为四个阶段,即
49、预查(找煤)、普查、详查、勘探(精查)考虑到煤矿的特殊性,对于复杂的矿床,仍保留普终、详终的有关规定。 2 、 引入了探矿权人的概念。即探矿权人指勘查投资的出资人,如煤矿企业、煤矿建设单位、地质勘查单位、业主等。 3 、 关于工作程度。预查、普查和详查工作程度的要求基本未动,只作适当修改。但对于勘探阶段,则是作了一定的修改,其工作程度作为最低要求,具体的要求还应结合探矿权人和地勘单位所履行的合同,综合考虑。 新规范中的探明的、控制的、推断的矿产资源储量分别大致相当于原规范的A、B、C+D级,其地质查明程度条件相同(分别相当于其他固体矿产的B、C、D级)、关于各类储量比例。目前只作为附录参考,主
50、要是根据业主要求,共同履行所签署的合同。总的原则是勘探阶段所探明的资源储量,必须满足先期开采地段还本付息的要求,但取消了对全井田储量比例的要求。5 、勘探阶段工作程度比原规范有所提高。(1)井田边界线的控制,由原规范的250 m改为150 m,并取消了控制不少于三处的原则,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2)对初期采区范围内断层的查明程度的一般要求,由原规范的断距30m ,改为20m。而在地层倾角平缓,构造简单,地震地质条件好的地区则要求查明落差等于和大于1510m的断层。(3)对于在全掩盖区的先期开采地段或初期采区范围内隐蔽煤层露头线位置的控制,由原来规定的150m ,改为75m。(4)增加了对小型井
51、和小煤矿的勘查有关规定。如年产21-30万吨的小型井应有勘探地质报告;9-15万吨应有详终地质报告;6万吨及其以下的小型矿井应有普终地质报告。(5)各阶段的工作程度要求中,还增加了对工程地质、 环境地质、开采技术条件、地温以及瓦斯等伴生矿产的评价。而且根据国家规定,那些涉及生产安全、人身健康和食品卫生的标准,无论是国家标准,还是行业标准都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执行。(6)煤层稳定程度划分除了煤层厚度、结构及其变化、可采性外,增加了煤类和煤质变化条件。煤类分为四大类,即炼焦用煤;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贫煤;无烟煤;褐煤。稳定型是单一煤类;较稳定是两个煤类;三个或三个以上为不稳定型。(7)在资源量估
52、算指标中,增加了煤层的最低发热量和最高硫分的标准。如禁止新建硫分大于3%的矿井;限产、关停已建大于3%的矿井;新建、改造含硫大于1.5%的矿井,必须配套建设洗选设施。(8)新规范不再使用储量外推的概念,而是规定为“相应的控制程度,是指在相应密度的勘查工程见煤点,连线以内和在连线点之外,以本种基本线距(钻孔间距)的1/41/2的距离所划定全部范围。(P115)页示意图。 (三)铀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3)1 、勘查阶段采用了四分法。2 、勘查类型划分上由原来的五分法改为三分法。3 、 在勘探网度的确定和执行的问题上,充分考虑市场经济要求在新规范中推荐使用类比法、地质统计学方法以及经验法。(
53、四)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8)1、 规范较详细地介绍了铁、锰、铬矿物及矿石类型。2 、规范还详细地介绍了铁、锰、铬矿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3 、规范对勘查类型的确定、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都以矿床实例为依据,内容详细。4 、 规范对不同阶段的勘查任务要求比较明确。如预查阶段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作为区域远景规划的宏观决策依据;普查阶段估算推断的资源量,作为矿山远景规划的依据;详查阶段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作为矿山总体规划的依据;勘探阶段估算的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其中可采储量部分应满足矿山首期建设设计的要求。5、三矿种均提供了一个控制的工程间距,为探明的或推断的矿产资源储量提供了
54、参考。6、锰矿工业指标中增加了“优质锰矿石和优质富锰矿石品位及杂质含量指标”。和“天然放电锰(锰粉)一般技术指标”。即优质锰矿石是指:Mn/Fe6,P/ Mn 0.003的矿石;优质锰富矿石是指:Mn/Fe4,P/ Mn 0.005的矿石。7、铁矿物物相名称中增加了siFe和sfFe两个符号,分别表示硅酸铁和硫化铁,与已知的磁性铁(mFe)、全铁(TFe)等铁矿物物相符号含义相当。8、规范中还规定:对于露采锰矿床,若地表属易采、易选、整体经济效益好的锰帽型氧化锰矿(化)体(盖层)存在,可适当降低氧化锰矿体的最低工业品位。(五)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7) 1 、 新规
55、范引用了类型系数的概念。即每一个矿床类型的类型系数都是由五个主要的地质因素类型系数之和来确定。主矿体之规模大小比较重要,类型系数占30%(0.9,0.6,0.3);构造影响相对小一些,占10%(0.3,0.2,0.1);其它三个因素各占20%(0.6,0.4,0.2)。即类型其类型系数之和为2.53,类型其类型系数为1.72.4,类型其类型系数为11.6 。较好地用半定量的方法确定矿床类型,值得其它规范借鉴。 2 、 提出了四种地质可靠程度的资源储量确定标准:探明的应为探明的工程间距内的采样工程所圈定;控制的必须有相应工程间距的系统采样工程所圈定;推断的网度概念较松,不要求每个网点都有工程控制
56、,主要是根据数量有限的工程数据及地质规律推断求得;预测的则是依据极少量的工程取样资料及物化探异常,矿化蚀变情况估算求得。3 、取消了勘查储量比例的要求。而是提出了“保证首期,储备中(后)期,以矿养矿”的总原则。4、 规范适当提高了勘查工作质量的要求。如 钻探工程矿心采取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80%。、较详细地介绍了铜、铅、锌、银、镍、钼矿的工业矿物及其工业类型。、规范还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这些矿产的工业指标制定的一般原则、伴生有用组分评价的参考指标及精矿产品的质量标准。7、 规范还明确了矿体圈定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六)钨、锡、汞、锑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6)1、 本规范对原钨、锡、汞、
57、锑四个矿产勘探规范进行了归纳、合并;而且还增加了详查、普查、预查三个阶段的技术要求,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2 、 勘查研究程度和工程控制程度有所调整。3 、不同矿种的矿床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内容有所侧重。如钨、锡矿产要加强岩浆岩、构造、蚀变的研究;汞、锑矿产则应加强控矿地层、近期矿构造的研究。、本规范对钨、锡、汞、锑(矿物、元素)的性质和用途及地球化学性状作了详细介绍,方便读者运用。、本规范还介绍了钨、锡、汞、锑矿石的选冶质量、工艺技术性能及精矿质量标准。、本规范对矿床工业指标的确定,详细介绍了类比法、统计法、价格法、方案法等。并对不同勘查阶段采用不同的方法作了原则性规定。如普查阶段一般采用类比
58、法,并可采用参考指标;详查阶段则应采用统计法、价格法;勘探阶段则一般采用方案法。(七)铝土矿、菱镁矿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5) 1 、 本规范对勘查类型的划分、合并处理较好,对市场经济的需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采取“拉两头,并中间”的作法,把四个勘查勘查类型,合并为三个勘查类型。 2 、对勘查类型的划分也引入了类型系数的作法,具有理论上的创新。对五个地质因素中,厚度稳定程度影响较大,三个类型分别取0.3、0.6、0.9;构造破坏影响相对小些,取值为0.1、0.2、0.3;其余三个地质因素分别为0.2、0.4、0.6 ;类型系数之和:简单型为3.02.5;中等型为2.41.9;复杂型为1.8
59、1.0。、对勘查工程质量要求增加了四个方面内容,具有即较强的可操作性。地形及工程测量,水工环地质工作、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原始地质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业指标从三个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具有显著的继承性。(1)预查、普查参照一般标准;边界品位A/S定为1.82.6。(2)把详查、勘探阶段的工业指标拟定权赋予投资方,提出建议工业指标,经委托设计院论证后,提出推荐工业指标,再经储量评审机构评审后,报政府部门备案。(3)关于(冶镁)菱镁矿工业指标,因90%的菱镁矿都用作耐火材料,因此,本规范只提出参考指标。、规范突出了矿产资源储量的经济意义,体现了新规范的实用性。(八)稀
60、有矿产地质勘查规范修订主要内容(5)1 、本规范也引用了类型系数的概念,用于对矿床勘查类型的划分。规模大小占30%(0.9,0.6,0.3),品位影响占23.3%(0.7,0.3,0.1),形态影响占20%(0.6,0.4,0.2),厚度影响占16.7%(0.5,0.2,0.1),构造影响占10%(0.3,0.2,0.1)。即简单型类型系数为2.53;中等型为1.72.4;复杂型为1.01.6。 2 、 本规范取消了各级储量比例的硬性规定,但以满足矿山建设还本期所需要的矿量要求为原则,兼顾“保证首期,准备中期,储备后期”。 3 、 适当提高技术质量要求。矿心采取率由原来的75%,提高到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市南开区天津市五十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无答案)
- 江苏卷-2025届高考物理4月模拟预测卷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2025届中考语文试题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三)含解析
- 苏州市吴中区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武汉十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天津五区县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综合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25年初三级第三次统测英语试题试卷含答案
- 商丘学院《教育政策与领导》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嘉兴学院《数字建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市滨海新区2025届初三下学期五校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二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开曼群岛公司法2024版中文译本(含2024年修订主要内容)
- 个人财产申报表
- 手术区备皮讲稿
- 压力罐区球罐安装工程无损检测施工方案
- 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审批表
- DB42T1915-2022三峡库区园地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指南-(高清最新)
- 贵州2016定额章节说明-土建
- 结婚登记申请表
- 深基坑边坡喷锚防护施工方案
- 动火安全作业票填写模板2022年更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