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_第1页
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_第2页
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_第3页
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_第4页
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门诊外科(400014)张学兵 徐红芳 周蓉等摘要 目的 探讨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创面换药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 112 例132处小面积(5%)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消毒,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观察组创面用优拓覆盖,对照组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均盖1%聚维酮碘溶液纱布及2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观察组平均2-3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对照组换药时间与观察组基本一致。通过对换药时敷料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2组在是否粘连创面、有无疼痛、出血以及伤口

2、愈合时间等方面经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能够明显降低创面感染,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小面积烧伤创面使用优拓敷料能加快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减少临床护理难度,是一种伤口新型换药敷料,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 优拓 烧伤 伤口护理烧伤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损伤。传统的换药方法是采用凡士林纱布保护创面或用抗生素湿敷,我科在2006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优拓对112例132处烧伤面积在5%以下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2例132处(烧伤面积5%),男78例,女34例,年龄3-11岁,平均5.5

3、岁。烧伤程度:浅0烧伤116处,深0烧伤16处。烧伤面积:1%者18处,1-2%者43处,2-3%者39处,3-4%者20处,4-5%者12处。烧伤部位:头面部18处,躯干44处,上肢46处,下肢24处,换药前本组病例创面均无明显感染表现。1.2方法1.2.1换药方法 将112 例132处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66处)和对照组(56例66处),两组均采用常规消毒,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观察组创面用优拓覆盖,对照组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外层均盖1%聚维酮碘溶液纱布及2层无菌纱布并用胶布固定,根据创面情况决定换药间隔时间,观察组2-3天换药1次直至愈合,对照组换药时间与观察组基本一致。1.2

4、.2 效果评价方法1.2.2.1创面疼痛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级标准1将伤口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级:轻度疼痛;级:中度疼痛,病人安静;级:重度疼痛,病人不安。评估2组更换敷料时疼痛程度并记录。1.2.2.2 创面愈合情况2 愈合:创面干燥结痂,无渗出及感染;好转:创面基本干燥结痂,周围有红肿,无渗出及感染,仍需继续用药;无效:创面渗出较多,有感染征象或痂下积脓,需除痂处理。1.2.2.3粘连度、出血的程度3 分别表示为0(无)、1度(轻微)、2度(少量),第1次更换敷料时观察并记录。1.2.3 统计学处理 两组治疗治疗效果及疼痛、粘连、出血程度、愈合时间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5、分析。2 结果换药过程中伤口感染表现以创面渗出物增多,局部组织红肿为主,使用优拓组伤口感染率为6.06%(4/66),而对照组伤口感染率为18.19%(12/66),见表1,证明优拓能显著降低伤口感染率。创面粘连及疼痛、出血情况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证明优拓用于小面积烧伤创面换药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不粘伤口且换药时无出血。 在平均费用、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3,证明优拓促进创面愈合,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早3天左右,平均费用降低25% 左右。表1 2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粘连、出血情况、治疗效果组别例数

6、粘连情况0 1 2疼痛程度0 级 级 级出血情况0 2 3治疗效果愈合 好转 无效对照组观察组666616 10 4064 2 0 6 36 22 2 54 8 4 0 11 23 32 54 12 034 20 1257 5 4表2 2组患者换药时疼痛程度、粘连、出血情况比较( S,n=66)组别例数粘连情况疼痛程度出血情况对照组观察组666624.423.182.151.4758.233.3711.182.3053.154.6812.011.23注: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比较,疼痛程度、粘连、出血情况、治疗效果及愈合时间方面p0.05,差异有显著性。表3 2组患者治

7、疗效果、愈合时间平均费用比较(S,n=66)组别例数平均费用治疗效果愈合时间(d)对照组观察组6666168.913.83132.7士14.2734.234.1856.274.3612.814.499.653.89注: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比较,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平均费用方面p0.05,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3.1 优拓是一种不粘伤口的非闭合性水胶体敷料伤口快速愈合有赖于伤口在一种清洁、湿润、能防止细菌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而理想的伤口敷料必须具有能够保持创面湿润、不粘创面,更换敷料时不会加重或造成伤口新的损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防止细菌感染的优势4 。优拓具有上述特点

8、,优拓是法国优格公司开发的一种脂质水胶体敷料,水胶体最常用的凝胶物质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它以线性方式膨胀,具有很强的吸收液体能力,可膨胀12倍。渗液越多,凝胶物质在创面上扩展的也越多,对创面产生一定压力,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同时凝胶物质吸收液体后膨胀形成一个垫子,粘性显著减弱,敷料可以无损伤方式移出,因此优拓不粘连伤口,不会因换药时揭开敷料而引起疼痛造成伤口损伤、瘢痕形成5。传统的凡士林纱布是在纱布上人工涂抹凡士林,经高压灭菌制成,这样的纱布纤维碎屑易于粘连在伤口创面上,而由于人工涂抹不均匀,涂抹过少易于粘连新生肉芽组织,涂抹过多又不利于创面分泌物引流,部分文献建议在烧伤患者中不应首先选用凡士林

9、纱布6。3.2 优拓能减轻换药时疼痛及出血传统的创面护理主要以脱脂纱布为材质,新的创面由于皮肤受损,伤口产生的血浆、分泌物、渗出液等液体物质将被纱布吸收,并在短时间内干固硬结,使纱布敷料与伤口的肉芽或上皮组织粘连,在换药时因撕揭而引起患者的疼痛和出血,本组病例中对照组66例患者,有60例(90.91%)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55例(83.33%)发生创面出血,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证明了传统换药方法存在严重弊端,而使用新型换药材料(优拓)的观察组能有效地保护创面,减轻纱布与创面的粘连,换药时优拓与创面自动剥离,从而减轻了换药时的疼痛并且减少了出血的发生。本组病例中观察组66例患者,仅仅12例(18

10、.18%)患者发生了疼痛和出血,与使用传统敷料的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3.3 优拓能为伤口提供最佳的湿性愈合环境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文献报告在密闭湿润环境下伤口愈合速度比暴露于空气干燥的环境中快50%7。湿润环境能使伤口再上皮化能力提高,在封闭性敷料覆盖的液体中发现了血小板衍生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能加速伤口的愈合和促进组织的生长8。湿性环境为组织细胞提供了适宜的水分,避免了由于干燥而导致伤口表面张力加大而造成的瘢痕生长3。优拓是一种新型的脂质水胶体敷料,它能吸收伤口渗出物形成水凝胶,为伤口提供最佳的湿性愈合环境以及不粘伤口的优点,使在湿性环境中生长的肉芽组织得到保护,从而

11、加速了伤口的愈合,使伤口愈合时间缩短。使用凡士林或无菌纱布换药时因伤口渗出粘连使病人有反复疼痛刺激,导致伤口肌肉紧张,微循环紊乱,从而影响创面愈合。同时因其粘连创面,导致创面发生再损伤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换药次数,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在本组病例中,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2.81d,观察组平均9.65d,较对照组缩短了3d,伤口愈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4 优拓能降低伤口的感染率 优拓含有的脂质类水溶性胶状高科技创口愈合促进剂,在创口表面与外界之间形成一层保护膜,为创口处营造了一个无菌的微环境。同时由于它吸收渗液后形成的湿性环境使坏死组织与纤维蛋白易于溶解,而其独特的漏孔网面设计又有利于创

12、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的引流。水胶敷料PH6.5的酸性环境能抑制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因而能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率3。本组病例中使用优拓后感染率较传统方法降低了约12%,证明了优拓能明显降低伤口的感染率。综上所述,烧伤创面处理不得当、敷料选择不恰当会影响创面的愈合,给患者及家庭在精神、身体和经济方面带来痛苦和负担,而选用优拓这种新型湿性敷料具有价格低廉、使用简单、效果确实等优点,较传统凡士林纱布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身心痛苦,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换药次数从而明显减少患者看病支出,降低感染和瘢痕的发生率,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用优拓换药简单,降低了换药难度,减轻护理了人员的劳动强度。

13、参考文献1赵俊,李树人,宁文阁.疼痛诊断治疗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956。2 张学萍.电磁波治疗仪辅助治疗皮肤擦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护理,2005,11(16):1334。3程洁.优拓换药82例效果观察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1):47-48。4 Brett, D. W. A Review of Moisture-Control Dressings in Wound Care. Journal of Wound, Ostomy & Continence Nursing. 2006,33 Suppl 6S:S3-S8。5许伟石,乐嘉芬,主编.烧伤创面修复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33。6 De Souza, B A plastic surgery reg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