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申报表_第1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申报表_第2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申报表_第3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申报表_第4页
福建省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申报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填报说明一、本表由学校填报,其中相关数据和资料应以本表填报日可获取的最新教育事业统计等资料数据为基础进行填报。有最新数据的按新数据填报;无法取得最新数据的,按统计资料数据填报。二、文字内容表述要保证真实性、简明扼要、逻辑清晰,不得超出相应部分要求的篇幅。成果及重要表彰应另附佐证材料。三、填写内容的字体字号为宋体 11 磅,行距为固定值 16 磅。四、使用 A4 纸张,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或 A3 纸张,双面印制、骑缝装订),一式 3 份,连六、有关项目指标说明子文档一并上报。学校全称:按教育事业统计中相应学校全称填报。学校类型及性质:填报普通小学、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学

2、校性质填报公办、民办。教职工信息: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人社部门正式确认的“在编教师数”“”等相关数据进行填报.小片区(学区)内学校信息:填报申报省级义务教育教改示的学校所在片区内(学区)其他学校、受委托管理学校、结对帮扶学校。教改成果:学校填报教改成果时,应提供相关获奖书及专利复印件。6市、县(区)意见:内容包括学校实施教学概况、意见及扶持措施。一、基本情况学校全称福鼎市实验小学创办年份1751学校类别小学 独立初中 九年一贯制学校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完全中学学校位置城市 县城 农村办学性质公办 民办通讯地址福建省福鼎市河乾路 96 号355200校 长男学科数学47高级教师项 目男学科数学47

3、高级教师项 目联系人女学科语文35一级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师生情况学生数4671教职工数235在聘高级数6班级数89专任教师数226在聘中级数122人数52县级以上学科人数5县级以上名师数2列出小片区(学区)内学校、接受委托管理的农村学校、化办学学校名称,并简介开展小片区、委托管理等教学管理情况原溪西小学于 2011 年并入实验小学,实行 化办学,学校名称仍为“福鼎市实验小学”,分东校区和西校区。所有老师和学生均并入实验小学,所有待遇不变。2017 年秋季增设潮音岛校区,实现一校三区。自 2013 年起,与 县实验小学结对,对口帮扶 实小,每年互派教师,定期前往 ,开展送课、讲座、指导青年教师等研

4、讨交流活动。自 2013 年起,实验小学作为龙头学校与山前、城西、前岐、叠石、贯岭、佳阳、沙埕等共 10 所学校组成福鼎市小学第一联动片区。片区活动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制定了 “实小辐射、名师引领、骨干带制推动”的措施,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以面促点”的策略,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好片区管理工作。片区管理在我校的引领下,共结对帮扶 40 位青年教师,举办过近50 次联动教研,联动教研的内容和形式包含校本培训、教学技能专项训练、岗位练兵、理论学习、集体备课、案例分析、听课磨课、说课议二、团队信息(一)项目基本信息男出生年月1970 年 9 月行政职务校长最后学历本科最高学

5、位职 称高级教师任教年级六年级任教学科品德与社会发展成就特级教师 省教学名师 省学科教学人电子邮箱专长及主要贡献:, 1970 年 9 月出生,高级教师,现学历本科。他始终能积极开展专业,能把所学理论与自己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做到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2010 年、2014年先后两次到北师大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培训各一个月,有多篇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文章在福建教育等 CN上,先后主持多个课题获省市各级奖项,在省、市级作教育教学讲座多场,现为福建省“十三五”小学名校长培养对象、福鼎市名校长、宁德市名校长培养人选,2010 年 9 月荣获“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几年来,以

6、“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家园”为办学目标,创建“整洁、规范、和谐”校园文化,全面实行精细化管理,建设现代新型学校制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力促信息化助推学科融合,走出了“规范学科教学,优化全程管理,创建课改特色,发展学生特长”的教学管理新路子,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特色逐步彰显,社会各界普遍好评。课、专题研讨和互动交流等。这活动中,我校名师、骨干教师先后有38 人次执教观摩研讨课、开设讲座、师徒结对,在片区活动中起到了引领辐射作用,让片区其他学校的教学骨干、富有上进心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长迅速。学校是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也是宁德市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引领带动区域其他学校共同发

7、展。学校信息化应用教学研修团队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导师制”,也与其他学校开展“大手牵小手”结对帮扶活动,促进片区内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带动了区域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利用名师、学科人、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对口帮扶指导工作,搭建帮扶学校师生参研。活动开展 30 次之多,将取得的与课堂融合的成果及时送到乡镇,送到农村薄弱学校,起到了试点校示范辐射的作用。学校还积极向兄弟县市开展经验交流近 15 人次,充分展示我校信息化试点阶段性成果,发展“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教育信息内涵。(二)项目团队其他成员基本信息(限填 7 人)序号年龄教龄最高学历主要教研成果(成果应包括已的文章、已有的课题、获奖情况等)

8、15436高级本科国培骨干教师、省学科人、已CN十多篇、主持或参与课题七个。23518一级本科宁德市骨干教师;宁德市骨干班; 多篇文章在福建教育学报等 CN;主家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学科(语文、数学、科学)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并主持参与省地市课题七个;新新技术课例比赛以及现场说课一等奖; 20多节有关学科与融合的课或讲座在省地市级获奖或展示观摩;指导多人在参加国家、省地市的新新技术大赛中均获得一等奖。33720高级教师本科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学科人培养对象;福建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近 20 篇文章福建教育等 CN;主持或参与课题10 个;现场赛课比赛一等奖;承担教育部微课程编辑工作;20 多

9、节课或讲座在省地市级获奖或展示观摩;地市级教学技能赛荣获一二等奖;培养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省地市教学比赛获奖达 30 多人次。4男19一级教师本科国家级班培训班成员、宁德市优秀辅导员;多篇获省地市一二等奖;参与课题5 个;福鼎市“教坛新秀”;指导多名老师参加福鼎市教学优质课以及观摩展示课,获一致好评。5林荧荧女15一级教师本科宁德市小学“教坛新秀”,宁德市学科人培养对象;多篇在小学数学教育等 CN上。主持课题 三个,均结题;获省第三届教师技能大赛三等奖,宁德市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宁德市小学 “教坛新秀”;福鼎市技能大赛一等奖。20 多节课或讲座在省地市级获奖或展示观摩;指导多名教师在参加国家、省

10、地市的新新技术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63818一级教师本科宁德市教坛新秀;主持宁德市课题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学教学;面向全市开设多个有关信息化教学讲座。73618一级教师本科宁德市骨干教师;宁德市“教坛新秀”;多篇在福建教育等 CN上;参与课题5 个;获得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综合组一等奖;福鼎市教师技能大赛语文科一等奖;省地市教学比赛一二等奖。三、主要实验内容教改项目名称:基于教育理念的跨学科创新融合实践 (一)学校教改现状(含已取得的教改成果、特色、获奖情况等)1学校重视信息化工作,目前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重视继 2010 年我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后,2015 年

11、学校又被确认为宁德市教育信息化试点校。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推进工作 小组,为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制定福鼎市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试点校试点实施方案和福鼎市实验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机制,将教师参与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我校教师年度考核,并建立教育信息化奖惩机制等方式,为我校信息化试点工作建立制度保障。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采购、教师教育 培训、学科教育信息化课题 和学科信息化教学等。做到信息化工作的经费保障。硬件设施配置上,我校高起点定位,高标准配置,不断更新和充实各种现代化教育设施和设备。现代一应俱全,先后建立了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所有班级都配备了杰科

12、交互式电子白板。学校现代化办公管理系统,计算机校园网、网络教室等配套齐全。比赛成绩为进一步提高教师 素养和应用水平,持续推进 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应用。 以参加省“三优联评”、“校讯通杯” 大赛和宁德市、 新 新技术教学应用比赛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团队指导教师展开个性化教学 ,并选派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展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三届宁德市新 新技术教学比赛共 7 项,我校就获得 5 个第一名、1 个第二名、一个一等奖。参加 新 新技术教学比赛,共获得 5 个一等奖。学校骨干教师多,教科研团队实力较强,已形成较成 “ 教研”模式我校有 骨干教师 1 名,6 名“小中高”,5 名宁德市名师

13、学科 人培养对象,十几名福鼎市名师、名班 ,两名福鼎市名师 领衔人及十几位 成员,还有几位宁德市、福鼎市教育信息化 库成员。这些教学骨干带领各个学科的教师,串点成线,近年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富有战斗力的教研团队。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通过不断总结、提炼,实小教研团队初步总结出一套“多位一体”的 教研模式:以教学技能培训为抓手,夯实教师专业的基石;以“课”的 为中心线索,整合多种团队,丰厚科研内涵;以教学比赛为“半径”,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 。多项课题同步 ,教师科研意识强,信息化意识较深入地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2011 年至 2016 年我校关于教育信息化 方向的相关课题共有 4 个课题或项目被市

14、以上不同级别教科研部门立项,其中省立项课题 2 个,地区立项课题 1 个,福鼎市立项课题 1 个。目前以上各课题正按相应课题管理部门的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展课题 ,以课题 促进课堂教学信息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课堂”、“智慧校园”建设。虽然我校近几年投入了 100 多万 ,改善信息化环境,但 投入尚有缺口, 还将加大硬件的持续性投入。目前我校教育信息化运用尚处于探讨和阶段,急需引领指导,提升学校信息化队伍的素养,打造一支精良的信息化骨干队伍。(二)深化教改主要内容及思路(5000 字左右,可附页)(含拟将开展教改的目标和任务、内容、过程、方法

15、、特色、创新点等)一、项目解读1概念教育教育前身为上世纪 80 年代 人 STAM 教育,包含四个学科: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Mathematics(数学),由 大力推进这种综合课程的实施,旨在从小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随后,在原有四科的基础上加入了 Art(艺术)学科,多个学科相融合从而得到 教育。不同的 者分析了 教育所蕴含的 ,如 认为 教育应用需要依托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 ,打造智能化教育信息生态系统1。 等人认为教育是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者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完成相关任务,同时培养其项目学习

16、能力2。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杨玉佩 认为教育强调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创新思维4。本教改认为:教育应用是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等,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多学科融合下的实践、创新能力。教育理念通过对国内外教育与实践成果,发现:诸多者倾向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对教育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但是通常都忽视了教育蕴含的主要是学科的融合。因此,本教改尝试借鉴华南师范大学教育 学院的 的 认为:“ 教育所蕴含的是一种科学的、多学科融合的 ,基于多种 工具为载体,主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性能力为主的一种教育方式。”5跨学科创新融合本教改倡导的

17、“跨学科融合”,是遵循以本学科为主的课程目标,基于课程标准,对学科间相通点、联结点的整合与重组,以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零碎的分科课程统合为具有联结关系的整体性知识,培养小学生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小学生完整发展的一个过程。6之所以称为“创新融合”,是因为本教改是以 为支撑,以 教育理念为引领下的跨学科融合,而非是传统意义上多学科之间知识的简单借鉴、叠加和整合。此背景下的融合,所呈现出来的课堂教学理念应该是更前沿、教学方式 样、教学 更新颖,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更、实践更主动、更浓厚、思维更深邃。2基本思路基于以上的认识,本教改的基本思路如下: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

18、等,以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本学科课程体系为主,进行跨学科的创新融合实践,实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教改从全校的层面着眼,拟从全体教师的应用能力开始,各学科中选择若干个实验班进行试点。尝试分解若干相关课题立项,以课题组带动、实践。把握全局、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适时、及时调整,尽可能保障教改实践成功完成。二、目标1依托新一代,促进跨学科教学的创新融合。2通过跨学科融合,防止小学生因为学科分立而产生偏科现象,促进小学生整体性、连续性发展。通过探索实践通过践行能力。三、任务与内容教育,教学方式,推进资源建设,改进教育评价。教育理念,改进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知识的1创建符合本

19、校实际、有利于践行教育理念的信息资源环境。要践行以教育理念为引领,以本学科课程体系为主,进行跨学科的创新融合实践,实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最终目标。(1)基础设施需创设如下信息资源环境:光纤接入班出口带宽达到 10M 以上;校园网络服务在办公区域和教学区域,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办公等应用;所有班级教室和功能教室均安装有多持移动学习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拥有若干创客空间。(2)应用系统教学设备,拥有支教学应用系统:登录教师空间,动态获取系统推送的优质教学资源;快速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网络备课;根据学习者特征,进行快速分组,组织课堂协作学习;灵

20、活控制学习终端,实时向学生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进行批改和自动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开展针对性教学。学习应用系统:登录个人学习空间,动态获取系统推送的个性化、优质学习资源;利用数字资源开展探究学习;利用各种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及时获得学习的评价反馈信息,弥补自身知识缺陷;将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存入电子学档,开展发展性评价;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及时传递给教师,便于教师调整教学;及时与教师、同学沟通交流,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支持学生转变学习方式。2各学科梳理出以本学科为主的跨学科融合性学习内容。 (1)整合多元课程目标用整合各学科等相关内容目标,充分体现

21、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创造性等校本特色,突出价值,即创造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课程建构定位为知识的重构与创建,而非知识的积累与再现。应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使学生体验学习的,锻炼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自然情怀、科学情怀和人文情怀等。(2)设置融合性的学习内容围绕各学科学习、性学习、创客等,通过对比、甄选、揉合、删补、改编,转变为融合的单元,每个下有系列综合性学习活动。(3)建立小组项目学习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创新和实践能力,创建小组项目学习的模式, 主要包含创建小组、确定项目、制作方案、实施方案、制作产品、产品展示等几个方面。(4)关注实践体验和综合素养课程中的融合课

22、堂,打破了学科界线,评价维度也跳出了原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是非判断,转而从过程、能力、创意等方面入手,践体验与综合素养。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思维品质、实3探索教育理念下的应用策略,教师应用能力,建成一支具有较强信息素养的教改实验团队。定期举行各类。开辟线上学习应用线下培训,让全体成员尽快、全面地掌握课堂教学融合所需要的,促进教改团队成员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及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及方法,经常举行线上线下交流学习体会。(3)与的信息化教研机构、各类信息化厂商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寻求研究理念、技术融合等方面的支撑,努力让的工作理念、处在较前沿地带。(4)加强同信息化强校

23、和的目的。教育先行校之间的交流,以达到交互交流、优势互补、共同(5)定期举行教改研讨会,引领、辐射团队成员专业成长。4探索基于 (1)打造教育理念下,以本学科为主的跨学科创新融合的策略,建构融合模式。教学线上,建立相关教育 app 线上活动探究创设一个线上教育空间,通过建立,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线上与线下教育、学科教育与德育有机整合。(2)开展教学线下,加强课程规划规划层面将注重多学科融合,将教育课程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中,从而对教育的开展、实施、推广进行精心规划,促进学科融合。教育也可以认为是在新技术工具或资源下的一种教育形式,如 3D 打印、教育机器人、虚拟现实等设备的使用和

24、各种创客作品的制作,。因此,学校在打造校本课程的同时,可以借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契合创客教育的工作载体,如 3D 打印技术、无人飞机、创客空间项目等,注重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实施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指导的教学方式,同时也可以成立教师团队,由多个学科的教师组成,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3) 以本学科为主,进行课堂的跨学科融合实施以联系现实生活的综合性来整合学科教学内容;以动手动脑等实践性活动来开展课堂教学;以产品化成果来评价学生学习,在评价内容上,评价者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及其迁移运用,还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意识、技术运用、人

25、文积淀、审美养。四、方法与过程(一)方法等素1法。(1)对教师能力做问卷或测试了解教改的师资起点;(2)对学校师资队伍进行座谈、了解,掌握教师特长、不足等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情况;(3)对师生关于教育理念、跨学科融合等2分析法。,发现短板。对以上掌握的资料借助信息化进行数据分析,筛选学科融合资源,分析教师队伍优势与短板,寻找差距,分析教师队伍发展趋势,分析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3实践法。对教改项目实施的计划能在学科中有效实践,在实践中总结4文献法。提高,再实践。对当前教育及理念、跨学科融合等相关文献知识,合理参考利用已有的著作、,对该项目作系统梳理。5案例法。在教改推进过程中,选取不同学科,不同

26、年级,不同老师,不同学生,不同资源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如何实现跨学科创新融合。6经验总结法。在基础上,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整合,对教改过程存在问题做了深入分析,并逐步改正,使之按预定计划推进教改。(二)过程1分析现状,做好教改所需的硬件与。组织团队对学校现状做理性分析,把握优势与短板,找准教改起点。2成立团队,分学科、分年段确定试点班。团队,分布的试点应该主要学科各 1 人(语、数学科可分批次成立团队,初始阶段为以多人),每个年段均要分布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改实践,逐步铺开,最终全员参与教改实践。3培训教师,分阶段培训,先培训基本的应用能力。与教育及基础理念;第二阶段较深入培训这两项,并能熟练运用;

27、第三阶段在教改中创新性应用。4梳理,关注跨学科融合性学习内容。对学科间相通点、联结点的整合与重组,以增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零碎的分科课程统合为具有联结关系的整体性知识。大部分梳理工作要在教改准备阶段完成,并在教改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补充。5项目,全方位展开教改探索实践。各学科展开实践,以本学科为主,融合其他学科相关内容。在支撑下,以教育理念进行创新性地融合。6总结,及时调整教改实践进程。五、 教改特色及创新点最大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融合”:一是跨学科的融合;二是教育中多学科整合的理念(不仅仅是且已经教育本身)引领着跨学科融合;三是在了环境下的“创新”融合。从传统的学科融合,到引进国外先进理念的融

28、合,到比较前沿技术的支撑。融合的层次水平越来越次分明、递进有序。参考文献:,吴永和“. 互联网+”时代教育应用的与创新路径J.教育杂志,2016,02:90-97.,高海燕,邹佳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到创客教育之变迁从基于项目的学习到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杂志,2016,01:28-36.,.开展教育,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访教育知名学者亚克门教授J.开放教育,2016,(05):4-10.4杨玉佩.小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创新教育,2016,(03):71-75.5.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J. 教育现代化,2017,4(33):271-273.6. 小学学科整合课程J.课程教育,201

29、7(12):16-17(三)预期的教改成果及效益(包括促进学校、教师及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情况,以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情况、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学习 、团队合作 、实践和创新能力、发展学生 素养、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等情况,教改成果推广辐射情况等)六、教改的推广价值。教育理念比较前沿,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教学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培养模式。这种教育理念本身就值得推广。目前大部分学校普遍存在的现状是:各学科比较孤立存在的,较少有学科整合。本教改在教育理念引领下的跨学科融合,能为其他学校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教改是在支撑下进行的,这样的资源环境与跨学科融合起,必然对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

30、,其成果一定很有推广价值。七、预期教改成果及效益。能建成较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会探索出信息化尝试融合于学科教学的策略与模式;各学科课堂教学有明显的质变,必定会激发出很深刻的教育模式、理念。改进各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创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会建立起一支具有丰富教改经验的教师团队,促进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四、推进措施、时序及保障八、教改时序。第一阶段:分析现状,选题论证(2017.92017.12)分析学校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短板,有针对性的以“发挥优势、解决问题、示范推广”的原则下进行选题、论证、申报。成立教改研究团队,拟定教改计划。第二阶段:教改探索、项目实践(2018.12019.12)培训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梳理教材,关注跨学科融合性学习内容。项目研究,全方位展开教改探索实践。小结反思,及时调整教改实践进程。第三阶段:成果评价、项目总结、整改提升。(2020.12020.6)建立评价机制,对取得成果进行评价,分析,总结,整改,提升,最终达到预期效益,得到上级验收通过认可后,给予示范推广。九、教改保障。1、组织保障。继 2010 年我校被确定为“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后,2015 年学校又被确认为宁德市教育信息化试点校。我校全体教师为之振奋,学校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由蔡铭墀副校长分管领导,以教导处、教研室、办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