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_第1页
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 梨树食叶害虫是梨树生长期间消失的一类害虫,主要有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和白囊蓑蛾等,这些害虫对梨树叶片危害很大,轻者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重者将叶片全部吃光,严峻影响树势。本文为大家具体介绍了梨树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要点,详情如下: 1、褐边绿刺蛾 又名青刺蛾、褐缘绿刺蛾、四点刺蛾等。分布全国各产区。危害梨叶和芽。 1.1 形态特征 卵:扁椭圆形,长1.5mm,黄白色。幼虫:体长2528mm,初龄黄色,稍大黄绿至绿色。中胸至第8腹节各有4个瘤状突起,上生青色刺毛束,腹末有4个毛瘤丛生蓝黑球状刺毛;

2、背线绿色,两侧有深蓝色点。蛹:长13mm,椭圆形,黄褐色。茧:椭圆形,长16mm,暗褐色坚硬。成虫:体长约16mm,翅展3840mm;触角雄蛾栉齿状,雌蛾丝状;头、胸、背绿色,胸背中央有一棕色纵线,腹部灰黄色;前翅绿色,基部有暗褐色大斑,外缘为灰黄色宽带;后翅灰黄色。 1.2 危害症状 低龄幼虫取食叶肉和下表皮,仅留上表皮,致叶片呈不规章黄色斑块,大龄幼虫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仅留主脉,严峻影响树势。 1.3 发生规律 河南1年发生2代。以前蛹于茧内在树干基部浅土层或枝干上越冬。1代区6月上中旬7月中旬越冬成虫羽化,6月下旬9月幼虫发生危害,8月危害最重,8月下旬后幼虫间续结茧越冬。2代区5月

3、中旬越冬休成虫羽化,第1代幼虫67月发生,第1代成虫8月中下旬羽化;第2代幼虫8月下旬10月中旬发生,10月上旬幼虫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背主脉四周,数十粒呈鱼鳞块状排列,卵期约7天。幼龄群集,稍大后分散。天敌有紫姬蜂和寄生蝇。 1.4 防治要点 农业防治:幼虫群集危害期人工捕杀。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生物防治:秋冬季摘虫茧,放入细纱笼内,爱护和引放寄生蜂。低龄幼虫期667m2用含100亿/g孢子的白僵菌粉0.51kg,在雨湿条件下防治。药剂防治:幼虫发生期准时喷洒90%晶体敌百虫、80%敌敌畏乳油、50%马拉硫磷乳油或50%杀螟硫磷乳油等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

4、00倍液,10%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2.5%鱼藤酮乳油300400倍液等。 2、桑褐刺蛾 又名褐刺蛾、桑刺毛虫,分布于全国梨区,危害梨叶。 2.1 形态特征 卵:扁椭圆形,黄色,半透亮。幼虫:体长35mm,黄色,背线天蓝色;各节有背线前后各具l对黑点,体侧各节具l对突起,其中后胸及第1、5、8、9腹节突起最大。茧:灰褐色,椭圆形。成虫:体长1518cm,翅展3139mm,全体土褐色至灰褐色;前翅前缘近2/3处至近扁角或近臀角处,各具一暗褐色弧形横线;雌蛾体色、斑纹较雄蛾浅。 2.2 危害症状 初孵幼虫取食叶肉,仅残留表皮;随虫龄增大食叶仅残留叶脉。 2.3 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24代,以老

5、熟幼虫在树干四周土中结茧越冬。3代区成虫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下旬、9月上旬消失;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多成块产在叶背;幼虫孵化后在叶背群集并取食叶肉,稍大后分散取食叶片。老熟后入土结茧化蛹。 2.4 防治要点 农业防治:冬春季剪除冬茧集中烧毁,毁灭越冬幼虫。生物防治:摘除冬茧时,识别青蜂选出保存,翌年放入园中自然繁殖寄生虫茧。或喷洒含1亿/g活孢子的杀螟杆菌或苏云金杆菌悬浮剂防治。药剂防治:幼虫危害初期喷洒90%晶体敌百虫或5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40%辛硫磷12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剂2021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等

6、。 3、白囊蓑蛾 又名白囊袋蛾、白蓑蛾、白袋蛾、棉条蓑蛾等,分布全国梨产区,危害梨芽和叶。 3.1 形态特征 卵:椭圆形,长0.8mm,浅黄色至鲜黄色。幼虫:体长2530mm,黄白色,头部橙黄至褐色,第8、9腹节背面具褐色大斑,臀板褐色;有胸足和腹足。蛹:黄褐色,雌体长1216mm,雄体长811mm。蓑囊:灰白色,长圆锥形,长2732mm,丝质紧密,表面无枝和叶附着。成虫:雌体长916mm,蛆状,体黄白色至浅黄褐微带紫色;头小,触角小;各胸节及第1、2腹节背面具有光泽的硬皮板,其中央具褐色纵线,体腹面至第7腹节各节中央皆具紫色圆点1个,第3腹节后各节有浅褐色丛毛,腹部肥大,尾端瘦小似锥状。雌体长611mm,翅展1821mm,体浅褐色,密被白长毛,触角羽状;翅白色透亮,后翅基部有白色长毛。 3.2 危害症状 幼虫在护囊内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寄主植物光秃。 3.3 发生规律 黄淮地区年发生1代,以低龄幼虫于蓑囊内在树干上越冬。翌春寄主发芽展叶期幼虫开头危害,6月老熟化蛹,6月下旬7月羽化,雌虫仍在蓑囊里,雄虫飞来交配,产卵在蓑囊内。卵期1213天。幼虫孵化后爬出蓑囊,在枝叶上吐丝结囊,常数头在叶上群居食害叶肉,随幼虫生长,蓑囊渐大,幼虫活动时携囊而行,取食时头胸部伸出囊外,受惊扰时缩回囊内,经一段时间取食便转至枝干上越冬。天敌有寄生蝇、姬蜂、白僵菌。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