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黄鹤楼》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黄鹤楼》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黄鹤楼》教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黄鹤楼》教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鹤楼【教学设计】:讲授黄鹤楼,我安排了一课时。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在上课时,让学生读悟结合,在理解诗大意的基础上,去感受这首诗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情感。【教学目标】:1.读悟结合,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大意,了解诗中所涉及的传说。【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话说李白离开京城,准备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有一天,他来到武昌,登上黄鹤楼。不由诗兴大

2、发,于是拿起毛笔准备在墙上题诗一首。李白正想写的时候,旁边的一首诗吸引住了他。他仔细看了一下,还捻着胡子吟诵了一遍。李白念完这一遍后,顿时,满腔诗情仿佛被兜头一盆冷水给浇灭了。他扔下笔,大喊一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郁郁地转身而去听了故事,同学们知道是谁让他佩服不已吗?(崔颢)对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让李白自叹不如的诗黄鹤楼。(学生读题。指导写好“鹤”字)有知道黄鹤楼的吗?(学生畅谈,课件出示黄鹤楼的资料及图片。黄鹤楼,巍峨耸立于武昌蛇山的黄鹤楼,享有“天下绝景”的盛誉,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

3、,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二、初读古诗,感知大意: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把古诗读熟。2、指名学生读,注意“二二三”的节奏。3、高明的朗读者不仅能够读出诗歌的节奏,还能带上一定的感情,谁再来读读?(评点学生的朗读,如这是深沉的崔颢、这是忧愁的崔颢)4、学生结合注释,默读弄懂诗歌大意,与同桌互相说说。1三、读悟结合,感受忧愁:”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1)学生读。(2)出示关于黄鹤楼来历的传说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楼,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来饮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钱。道士为了感谢

4、辛老板的盛情,临别时,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仙鹤,谁知这仙鹤在客人来饮酒时,会跳舞助兴。从此酒店生意红火,辛老板也因此发了财。十年后道士重来,歌笛一曲,只见白云朵朵空中来,仙鹤随之起舞,道士也骑鹤而去。辛老板为纪念此事,就在蛇山上兴工动土,建高楼一幢,取名黄鹤楼。(3)指名说说这几句的意思。“昔日的黄鹤和仙人都已飞升而去,这里只余下了(生接)黄鹤楼、白云悠悠、动人的传说”其实,千百年来,飞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黄鹤呢?朝代更迭,王侯将相,功名利禄、恩怨是非又何尝不是“一去不复返”呢?古人说“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一切都终将一去不复返,带着这种感慨,这种空茫,再读这四句诗。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

5、草萋萋鹦鹉洲”(1)学生闭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颢,看到了什么?(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诗中的情景。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了家乡吗?(没有)家乡汴梁,遥遥无踪,难怪诗人会朝着烟波浩渺的长江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会朝着鹦鹉洲的萋萋芳草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难怪诗人才会朝着西斜的红日追问:“日暮乡关何处是?”(课件出示,生读)诗人这忧愁又仅仅只是乡愁吗?(出示崔颢的资料)崔颢(约公元704754年)唐朝汴梁人,公元723年进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写诗。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极为失意。“唐朝开科取士,每年也不过一二十人,当年白居易

6、二十七岁的时候中了进士,他写了这样一句诗: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颢呢,还不到二十岁就中了进士,本以为是前程锦绣了,实际却是宦海浮沉,终不得志。你觉得此刻的崔颢,他还有什么愁?”人生失意之愁。再读“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四、配乐诵读,拓展升华: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暮色渐浓,看着眼前滔滔东去的长江,看着烟霭笼罩的鹦鹉洲,想着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这些年四处奔波的艰辛,想着自己多年未归的故乡,崔颢的满怀愁绪顿时化作五十六2个字从嘴里喷涌而出。崔颢的这首诗虽然只有五十六个字,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称为唐

7、朝七言律诗的第一作品。这也难怪当年李白见了之后会搁笔而去呢!李白虽然这次没有留下什么诗作,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出示李白的诗作鹦鹉洲与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纵目,长洲孤月向谁明。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楼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学生读,试与黄鹤楼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有点相似,是仿照着写的。由此可见,黄鹤楼这首诗对李白的影响有多深啊!五、总结谈话,布置作业:巍峨的黄鹤楼成就了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崔

8、颢的这首诗在扬名天下的同时,也让世人知道了这座千古名楼。崔颢之前之后,历朝历代还有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来到了黄鹤楼,他们也纷纷写下了自己的感受。1、诗中的“鹦鹉洲”不只是随意选的地名,里面大有玄机,请同学们课后搜集资料研究。(提示:这个地名与一个叫“祢衡”的名士有关,三国演义中有他的事迹。)2、背诵并默写这首古诗。黄鹤楼(作业与板书设计)3【作业设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2.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答案:1.寂寞孤独(失落惆怅、岁月易逝等)2.全诗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浓浓的乡愁。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