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1页
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2页
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3页
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4页
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丝杨氏模量的测定创建人:系统管理员 总分:100实验目的本实验采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要求掌握利用光杠杆测定微小形变的方法,在数据处理中, 掌握逐差法和作图法两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实验仪器MYC-1型金属丝杨氏模量测定仪(一套),钢卷尺,米尺,螺旋测微计,重垂等。实验原理在胡克定律成立的范围内,应力F/S和应变AL/L之比满足E=(F/S) / (AL/L) =FL/ (SAL)其中E为一常量,称为杨氏模量,其大小标志了材料的刚性。根据上式,只要测量出F、AL/L、S就可以得到物体的杨氏模量,又因为AL很小,直接测 量困难,故采用光杠杆将其放大,从而得到AL。实验原理图如下图:图1.光杠杆原理

2、图当。很小时,0 tan=AL/l,其中l是光杠杆的臂长。由光的反射定律可以知道,镜面转过。,反射光线转过2。,而且有:实验内容.调节仪器(1)调节放置光杠杆的平台F与望远镜的相对位置,使光杠杆镜面法线与望远镜轴线大体 重合。(2)调节支架底脚螺丝,确保平台水平,调平台的上下位置,使管制器顶部与平台的上表 面共面。(3)光杠杆的调节,光杠杆和镜尺组是测量金属丝伸长量AL的关键部件。光杠杆的镜面(1)和刀口(3)应平行。使用时刀口放在平台的槽内,支脚放在管制器的槽内,刀口和支 脚尖应共面。(4)镜尺组的调节,调节望远镜、直尺和光杠杆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使望远镜和反射镜 处于同等高度,调节望远镜目

3、镜视度圈(4),使目镜内分划板刻线(叉丝)清晰,用手轮(5)调焦,使标尺像清晰。.测量(1)砝码托的质量为m0,记录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r0作为钢丝的起始长度。(2)在砝码托上逐次加500g砝码(可加到3500g),观察每增加500g时望远镜中标尺上rr的读数i,然后再将砝码逐次减去,记下对应的读数,取两组对应数据的平均值i。(3)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和平面镜与标尺之间的距离D,以及光杠杆的臂长l。.数据处理(1)逐差法I珅和M隙计QI十扇用色 j用.FNQGk然后印平口色.浦.上当口际旧命行到相当干瓦力;一川.广:1口XQ屋沿It加R啊F,& 几一广士利飞=3一3并,求出平均值和误差-收师

4、医生代J式大 计郛二司叶直胃差 二工冏心,7睫煮让如同晕始影(2)作图法把式(5)改写为r = 2DLF /(SlE) = MF (6)其中M = 2DL/(SlM),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M是一个常量,若以ri为纵坐标,Fi为横坐标作图应得一直线,其斜率为M。由图上得到M的数据后可由式(7)计算杨氏模量E = 2 DL /(SlM)(7).注意事项(1)调整好光杠杆和镜尺组之后,整个实验过程都要防止光杠杆的刀口和望远镜及竖尺的 位置有任何变动,特别在加减砝码时要格外小心,轻放轻取。(2)按先粗调后细调的原则,通过望远镜筒上的准星看反射镜,应能看到标尺,然后再细 调望远镜。调目镜可以看清叉丝,调

5、聚焦旋钮可以看清标尺。.计算涉及相关公式1)直挣则旦旦的不造定公式口直揆测量量不确定舍成公式,广0. 05时,的=1. 96 h6忖,十产工373)不碰定传遑公式数据处理实验内容:用拉伸法测杨氏模量 总分值:80 实验中给定的基本数据如下:一个怯码的质量m= ( 5005 ) g , Am=5g , AD=2mm ,L=2mm , Al=0.5mm相关公式;金属丝直径平均信胃=(由6F=D. 95j tp = 2.57仪罂的最大允差为3乜二口.第5股琬,仪器照量估读误差为二5001场阳在告成仪器的E类不确定度时3 3 士可以被忽略,所以的=鸟仁C f其中C=E*取F=0.93 就有马=1 .9

6、6/二4产) 十R产 J = J(257%+(L96uJ(不计分)钢丝直径d (六次测量结果):测量序号123456钢丝直径/mm(4分)金属丝直径的平均值d(单位:mm)=(4分)取置信区间p=0.95,那么它的展伸不确定度为Ud0.95(单位:mm)=(4分)金属丝原长L(单位:mm)=(4分)光杠杆的臂长1(单位:mm)=(4分)标尺到平面镜的距离D(单位:mm)= 实验中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不计分)增减砝码过程中刻度指示的变化如下(0表示托盘上无砝码):托盘上的砝码质量/g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加砝码过程刻度/cm减砝码过程刻度/cm平均值/cm(不计

7、分)根据相关的参数,获得图型信息数据处理相关公式:不察定度P=0. 95 f t = 3 IS杨氏想量E (16分)利用逐差法处理数据:米尺的最大允差为3 -口百中所.,仪器测量估t卖误差为三-0.1潞冽,在合成仪器的E类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分析i0123bi= Li-L(i+4)(cm) (12分)其平均值b(单位:cm)= (8分)取p=0.95,那么b的展伸不确定度为Ub0.95(单位:cm)= (12分)根据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求得杨氏模量平均值E(单位:lOiiPa)= (10分)又根据不确定度的传递公式,那么有不确定度U(单位:10iiPa)= (2分)取置信区间p=0.95,则杨氏模量的最终结果写成(单位:101lPa)=思考题总分值:10思考题1总分值:5.利用光杠杆把测微小长度4L变成测b,光杠杆的放大率为2D/L,根据此式能否以增加D 减小E来提高放大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