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jy)VRML-JAVA 的虚拟现实及其协同环境(hunjng)的开发吴 波 周之平 张飒兵 吴介一(东南大学CIMS中心(zhngxn),南京210096)虚拟现实(&()*+, -.+,)/)最初指应用沉浸式技术在三维交互式可视化环境中提供真实体验。通常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沉浸感(00.(123),浏览性(3+45+)23)和多感官的交互(36).(+7)23)能力。由于这样的系统造价高昂,操作复杂,尚无法在普通的工作环境中得到应用。因此目前虚拟现实的含义有所拓宽,使用半沉浸和非沉浸式技术,通过显示器对三维物体进行浏览同样可被称为虚拟现实系统,从而在更大的范围中普及和应用虚拟现实技术
2、。各种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通常都是带有增强的功能和行为表现的三维计算机模型。&-89(&()*+, -.6+,)/ 82:.,35 9+35*+5.)就是一种用于通过;2(,: ;:. ;.发布这种模型并允许用户使用带有插件的普通浏览器对三维物体进行浏览的国际标准。虽然它不具备沉浸感,但是由于其易于实现、适合网络传输,对建立基于;.的三维可视化交互式应用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随着网络带宽和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作为;.技术主流的&-89正日益(ry)拓宽(tu kun)其应用领域。虚拟(xn)装配是虚拟现实技术在制造业中的一项重要应用。传统的装配体设计采用自底向上的方式,需要将零件制造出
3、来后进行装配,往往会造成装配体各部件的干涉以及与设计目标不符等缺陷。如此反复导致设计成本增加,开发周期延长。虚拟装配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设计阶段进行装配仿真,从而克服传统装配设计的缺陷。敏捷制造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提出的先进制造模式,以多种形式实现竞争环境下的敏捷性,主要包括个性化需求满足、快速反应性、低成本、生产系统的重组与资源的重用等。它强调各盟员企业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共享。敏捷制造模式中的虚拟装配有其自身特点:企业联盟动态形成,各企业的设计开发环境不尽相同,因此构建的虚拟装配系统需要不受软硬件平台和?环境的约束。同时出于设备造价和易操作性方面的考虑,笔者提出建立?AA生成系统,然后
4、对其产生的装配工艺在普通工作站上通过开放式三维技术仿真装配设计过程,以此作为虚拟装配的一种简化形式,将这种方式称为可视化装配。&-89作为一种开放的国际标准,可以用其构建一个统一的三维交互式平台,并可与同样具有平台无关性的B+4+语言相结合以满足复杂应用系统的需求。但&-89作为一种通用基于!#$%&! 的虚拟现实及其协同环境的开发吴 波 周之平 张飒兵 吴介一(东南大学?C8D中心,南京!EFG)HI0+,:437.3)JKKLEG=$720摘 要 虚拟现实技术对于制造业信息化有着重要意义。为建立开放技术标准之上的可视化装配系统(xtng),该文对基于&-89IB&的虚拟现实技术(jsh)在
5、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新型的;.交互仿真结构,复杂的运算和仿真在服务器上进行,从而实现服务器端装配模型和客户端显示模型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协同环境开发的系统结构。该模型不仅可用于网络环境下的可视化装配,也适合于其他领域基于;.的科学可视化。关键词&-89 B&装配 可视化 协同;.文章编号E!IM=EI(!#)%IE=GI=文献标识码中图分类号NA=FE$F!#$%&! ()*+, !-./0)1 +)1-/2 )3, 4556+.)/-53-3 *+7812 !-*0)1-9)/-53:0 (5 ;50 ;-6-3= ;)8-3= :0 &-+2-(?C8D ?.3).
6、(,D2*)O.+1) P34.(1)/,Q+3R35 !EFG)8*/.)?/:&()*+, -.+,)/ ).7O32,25/ 1 4.(/ 0K2()+3) )2 ?20K*).( C3).5(+).: 8+3*S+7)*(35 D/1).0$N2 :.4.,2K )O.41*+, +11.0,/ 1/1).0 +1.: 23 2K.3 ).7O32,25/,)O. &-89IB& 10*,+)23 1/1).0 S2( ;. 41*+,T+)23 1 .U.7*).: 23 )O.7,.3) 1:. +3: 720K,.U 720K*)+)23 +3: 10*,+)23 23 )O.
7、1.(4.( 1:.$NO*1,)O. 41*+,T+)23 02:., +3: )O. +11.0,/02:., +(. :1)(*).:$V+1.: 23 )O1 ).7O32,25/,)O. K+K.( (351 S2(W+(: + 1/1).0 723S5*(+)23 S2( 722K.(+)23$NO1+(7O).7)*(. 32) 23,/ 7+3 . *1.: 3 41*+, +11.0,/ 1/1).0 *) +,12 1 1*)+,. S2( 41*+,T+)23 3 2)O.( (.1.+(7O +(.+$+2A5.,*:&-89,B&,11.0,/,&1*+,T+)23,
8、?22K.(+)23,;.基金(jjn)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VX!E!#)作者简介:吴波(EF%GI),男,硕士(shush)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网络 701 和虚拟现实(x n xin sh)。周之平(EF%GI),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计算机工程与应用备智能,无法在各事件间建立复杂的联系,为了扩展&()的交互能力和处理能力需要程序语言的介入,&()标准本身没有指定编程语言,但在网络环境下,*+,+是最具魅力的语言,它和&()的结合显得相当自然,当前的主流&()浏览器也都对*+,+编程提供(tgng)了支持。图! &() 事件(shjin)模型
9、在&()中使用(shyng)*+,+有两种方式,即通过内部-./012节点和外部编程接口(345)。(6)内部-./012节点-./012节点的7)域可以包含一段*+,+-./012程序或者是链接的一个*4&4 .8+99。当:0/;.24)-3时可以将-./012节点理解为事件通路上的一个智能节点,它接收事件输入对其处理后产生事件输出,这条事件通路仍由7?3指定。当:0/;.2=21=2为?73时程序(chngx)可以获得其他节点的引用,并直接对其域进行(jnxng)赋值,而不必遵从7?3指定的事件(shjin)通路。(!)外部编程接口(32;/A+8 4=2BC/0AD 5A2;/E+.;
10、)345-./012节点从&()场景内部提供了与*+,+的连接,而345定义了与外部F?()页面中的4118;2通信的接口。它的基本思想是将*+,+ +118;2与&()置于同一G;H页面,在*+,+118;2中建立H/CI9;/对象以标识一个唯一的&()场景,并由此获得对&()场景中已定义节点的引用,它通过直接指定引用节点的域值而达到动态效果。这样,*+,+ +118;2即可控制&()场景(chng jng),也能进行与F?()等其他媒体的交互(jioh)以及网络控制,从而可以实现(shxin)复杂的虚拟环境系统。345作为&()标准的扩充已经提交5-,有望在将来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的一部分。总
11、之,很多功能既可通过-./012节点也可利用345实现,一般来说对于单一的&()事件实现交互及运算功能可选择内部的-./012,若需集成多种媒体,并进行复杂网络控制,则更宜于使用345,自然其编程也要复杂一些。在该文的系统实现中需要进行大量与服务器的通信,同时有比较复杂的用户界面控制,为此采用345作为与&()的交互手段。6$J 协同环境的实现5A2;/A;2的发展使得协同工作技术的研究也开始转移到了5A2;/A;2上来。基于5A2;/A;2的协同应用研究同时也使协同环境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目前在5A2;/A;2上的协同应用由于受到5A2;/A;2本身及其应用开发技术和工具的影响,使得在5A2;
12、/A;2上开发协同应用并不能随心所欲。特别(tbi)是目前的网络带宽限制使开发的协同环境(hunjng)无论是在场景的构造上还是在协作者的交互方法(fngf)上都有很大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5A2;/A;2虚拟现实交互的协同应用结构。它是利用&()来搭建5A2;/A;2上的虚拟工作空间,作为协作者的交互空间。&()搭建的5A2;/A;2上的虚拟现实场景可以使用户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的感应结点接受用户的输入信息以及相应的反馈,来增加虚拟场景的交互性,虚拟现实的场景是完全符合人们感知心理的一个交互环境。协作者的所有活动都发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中,就象人们现实中生活、工作、学习一样,总归离
13、不开周围的环境。不管是协作者与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还是协作者之间的交互都通过虚拟空间来进行,包括实时的和非实时的。虚拟空间在其中起着中间代理的作用,它接收用户发出的所有消息,并做必要的处理和反馈。发生一次最简单的任务事件的消息流如下:图K!协作者4提出事务请求;服务器接受4的请求;#服务器根据请求内容做分类处理;$4提出的对服务器的请求,服务器直接产生响应并反馈给4;4提出(t ch)的对协作者L的请求(qngqi)由服务器传递给L;%L响应(xingyng)4的请求,产生相应动作;&L再将4的响应结果传递给服务器;最后由服务器传回4,完成一次事务。建立协同环境将有利于各地工作人员的信息交流,对
14、设计带来很大的方便,促进设计效率的提高。构建分布式协同工作环境的关键在于实现一个协调服务器,用以维护各个虚拟场景,并在同一个场景中的客户端之间传递需要共享的信息数据。图# 系统流程图用户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文本或是对话框来(下转!6K页)6KM建模语言,并不是专为工程应用领域设计的,为了适应网络传输的需要,其模型与&(模型相比,在精确性和信息量方面要相差很多,因此它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该文对基于)*+,的可视化装配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装配模型与显示模型分离的功能结构,即以-./012. 3 42.52.为架构,装配模型与显示模型互为镜像,装配模型在服务器端进行仿真运算,
15、而三维显示模型下载到客户端供用户浏览。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模型的三维显示(xinsh)、浏览功能,并通过仿真模型扩充系统(xtng)功能。多用户的)*+,虚拟空间协同(xitng)系统能使异地的多个用户同时参加装配工作,共同生成一个)*+,虚拟空间,也可以使多个用户及时地交流信息,使得设计装配更加有效。6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6$6研究背景如何增强)*+,的7(浏览、交互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工程设计领域,国内外已进行了一定的研究。+89:;81 :和-2.?:8. A=?BC6D设计的-E)E*系统,采用基于F2G的技术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家具的虚拟装配;密歇根大学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开展了一系列关于)*
16、+,在制造业中应用的研究项目C!D,如船体运动仿真,船体制造仿真,虚拟制造中的机器人模型等等;笔者对)*+,的模型特点、交互控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用结构,并对其在敏捷制造环境下的虚拟装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东南大学机械工程系先前开展的装配&HH和虚拟装配技术研究C7D中,采用寄生于&(环境(hunjng)的虚拟装配(zhungpi)系统对装配&HH系统生成的装配工艺(gngy)进行可视化装配验证。但由于不能脱离&(环境,对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虚拟装配验证和装配顺序动画演示的发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异地的用户必须具备相同的&(环境才能对虚拟装配的过程进行再现,而这一点对于敏捷制造环境下的
17、企业来说通常不能保证。因此笔者考虑采用)*+,和A858等完全基于F2G的平台无关技术,这样可在不同的硬件环境和软件平台上实现对装配工艺的可视化验证,并且其结果可供管理、销售等人员参考,而不仅仅限于工程技术人员,从而拓宽了信息共享的范围。文献C6,!D中采用的方法对实现以上目标均有不足,对此在这篇论文中提出一种网络环境下基于)*+,的虚拟装配系统结构,并对其中的&(环境下信息的提取和模型建立、)*+,和A858的交互、碰撞检测的实现、基于动态模型的网上动画演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6$! 系统结构图6 系统功能框图该文采用三层-./012. 3 42.52.结构,图6显示(xinsh)了系统的
18、功能框图(kungt)。&(客户端和装配(zhungpi)客户端分别提供基于浏览器的零件信息维护和可视化装配的用户界面。应用层提供I99J服务以及仿真运算和数据库操作。资源层的数据库存储零件模型和相关信息。客户层的三维显示与应用层的仿真运算分离,不仅是增强)*+,功能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核心运算模块的升级维护,提高系统的适应性和扩展性。6$7 &( 环境下的信息提取以及模型的建立为使系统具备平台无关以及适于网络传输的特性,需要将不同工作环境,不同&(软件产生的零部件信息和装配信息导入为一种中性的格式,并由此产生用于客户端三维显示的)*+,模型和用于服务器端装配仿真的装配模型。&(模型具有非常精
19、确的描述,包括用于制造或运算的尺寸描述和材料数据,其表面往往由2429节点描述面的形状,并通过面的拼接实现任意形状的几何体外观。当&(模型转换为)*+,模型(mxng)之后,将会丢失精确性和具体的装配(zhungpi)特征从而不利于装配时对其进行精确控制(kngzh),为了增强)*+,环境下的控制和仿真功能,笔者考虑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与客户端)*+,模型互为镜像的模型,客户端发出的碰撞检测和精确控制等指令通过网络传到服务器端进行运算并将结果传回,然后由A858 JJL29通过EM控制)*+,模型的运动以反应仿真结果。同时这样的实现方式可以降低对客户端软硬件环境的要求,不须额外安装定制的软件,当
20、对服务器端的核心功能库进行更新时也不用对客户端进行改动,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实现&(环境下的信息提取有以下几种可能的途径:(6)直接利用&(软件的)*+,导出功能目前主流的&(软件如H./E,4/L; EB2都支持)*+,格式的输出,可以很方便地将其导入)*+,装配环境,但由于无法了解其转换细节,因此无法控制转换精度也较难建立对应的镜像模型,在功能的扩充上限制较大。(!)通过(tnggu)产品模型数据转换标准4PEH4PEH作为国际标准(u j bio zhn)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对&(软件(run jin)导出的4PEH文件进行解析并由此得到)*+,模型和装配模型是一种可行的办法。文献C
21、#D对此进行了研究。(7)通过&(软件的HM通过&(软件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HM)是一种更为安全的做法,由程序供应商提供的编程接口可以保证在各版本之间的一致性以及信息的精确性。HP&公司的(;5;1;/? +/Q=JCRD采用了这种方式将&(数据转换到它自己的专用数据格式,同样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建立)*+,模型。但它需要对不同&(软件开发不同的接口,实现起来较为复杂。6$# )*+, 和 A858 的结合)*+,的节点中定义了事件作为节点对外的接口,分为代表输入接口的事件输入(252?9M?)和代表输出接口(ji ku)的事件输出(252?9S=9)。事件(shjin)模型可由图!说明(shu
22、mng)。节点间的事件通路由关键字*SKPE指定,当事件源有事件发生,就可以通过事件通路使相应的节点发生变化,达到动态的效果。但仅仅通过这种简单的事件模型还不能使)*+,具67%计算机工程与应用!#$%(上接&(页)进行,可以在)*+* ,-./0中设置接受对话框和发送对话框。为了避免多个用户同时对同一物体进行操作而引起冲突,可以采用分级权限的办法来实现,当一个用户对某一个物件要进行操作时,首先要向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服务器首先检查该物件是否被操作,若没有被操作,就返回该用户“可以对这物件操作”的响应,同时锁定其他用户对该物件操作的权限;若该物件在操作,则返回该用户“请等待”的响应。一个用户只
23、有在一个物件解锁以后才能对另一个物件申请锁定的请求。! 应用实例系统基于)*+*技术构建,用户界面采用12345组件,出于实现的简单性和通用性考虑,通过,-./061/7+./0通信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位置传递和结果返回。基于189:;!$的碰撞检测模块用:()*+* *03+/ :40/7?*/)对其进行(jnxng)调用。目前基于(jy)“堆叠”思路的装配验证方式已经完成,ABC9模型直接由GKLM C*0M3*L,)K45 N/74M*7O$,; G4 0M/ IG7.O I3O/ I/J:A370K*.,LL/PJ.Q G? RK7430K7/ 230M NS,ASBTU$:4:F
24、7G/O345L ABC9 VV G?0M/ ?GK70M LQP-GL3KP G4 DM/ +370K*. 7/*.30Q PGO/.345 .*45K*5/,F*O/76JG74 W/7P*4Q,&VVV6!:&X&V!$N/3/7 .*KL6F/0/7$I/J6N*L/O A370K*. B/*.30Q 34 ;/L354 *4O C*4K?*0K76345 ,-.3*03G4LTU$:4:&L0 :40/74*03G4*. SK7GG4?/7/4/ G4 GP-K0/7,-.3*03G4L *4O :4?G7P*03G4 D/M4G.G5Q 34 0M/ C*7303P/ :4OKL0
25、73/L,M00-:E E 2226+7.$KP3M$/OK E J/3/7 E F*-/7L E GP-30! E I/JN*L/OAB$M0P!&6&$顾建钧$敏捷(mnji)制造环境下装配 ,FF 和虚拟装配技术研究T;U$南京:东南大学(dxu)机械工程系,!#$Y3P *PHK5,Y3P Z/G45MG /0 *.$:40/74/06J*L/OG4K77/40 S4534/7345:,4 :40/7*03+/ ; 1QL0/P 230M C*7HK-TU$:4:F7G/O345L G? :S V(:,1CS &(0M GP-K0/7L 34 S4534/7345 G46?/7/4/:
26、;SDV( E 8 A, ;S NSBWS$, R*L0 *4O BGJKL0 W)Y :P-./P/40*03G4?G7 G.3L3G4 ;/0/03G4 G? G4+/ 8J/0L$M00-:E E 222$234$0K/$4. E L E00 E 534G E LG.3O E ,!6($*P/7G4$S4M*4345 W)Y:GP-K0345 P343PKP *4O -/4/07*03G4 O3L0*4/LJ/02/4 G4+/ -G.QM/O7*TU$:4:F7G :SSS :40 G4? G4 BGJG03L *4O,K0GP*03G4,&VV%:&!X&%求、功能、开发途径和关键技
27、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理解,完成对整个系统的分析、建模和构造。此外,B*03G4*.公司还针对整个软件开发周期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用于需求分析的B/_K3L30/F7G,用于变更管理的./*7K/L0,用于软件配置管理的./*7*L/,用于生成(shn chn)软件开发文档的1G;,,用于软件(run jin)调试的FK7/ 1/73/L,以及用于软件(run jin)自动化测试的D/L0R*0G7Q。利用上述B*03G4*.公司所提供的多种工具,笔者按照统一软件开发过程的思路,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通用微机的数字化雷达显示系统,有效地完成了明确需求、细化分工、设计流程、分配资源、实施测试等开发过程。将软件工程思想及,1S工具应用到数字化雷达显示系统的设计开发中,有效缩短了研制时间,大大减少了重复性、盲目性的开发行为,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需要注意的是,使用B*03G4*.公司提供的,1S工具时,发现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BGL/的代码转换工具,在管理A的W;:接口类时存在困难;1G;,所生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节1.《网络欺骗与黑客》教学设计
- 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第2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高效课堂(人教版2024)
- 10 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第三单元课题2 原子结构(第1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第4课 维护我们的权利2 我们的权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安徽大学版
- 足球基础技术动作《足球脚背内侧踢高远球》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武术组合动作-前扫腿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房屋转移所有权合同(3篇)
-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山坡羊 ·骊山怀古》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2025年合同义务履行保证书
- 防范游戏充值诈骗保护个人游戏账号安全
- 数学与体育融合课程设计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共20篇
- 神奇的光:如何形成彩虹
- 三、胆石症课件
- 学生作业情况登记表模板(可打印)
- 兔子坡(阅读课上课课件)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 八年级英语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阅读专项练习试卷附答案
- 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明细表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