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能信息医学_第1页
生物能信息医学_第2页
生物能信息医学_第3页
生物能信息医学_第4页
生物能信息医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介紹生物能信息醫學與其在二十一世紀健康危機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國際醫學科學研究基金會1The dimmest, most fadedold stars, glimpsed by theHubble Space Telescope,offered confirmation thatthe universe is just under14 billion years of ageUsing Hubble and other observatories encountered a strange force they called dark energywhich was making the un

2、iverse expand more rapidly. With dark energy factored into the equation, astronomers put the universes age at 13 billion to 14 billion yearsin the samecosmic ballpark as the figure reached by tracking the fading out of the oldest stars 2人類文明發展史 時間 演進變化 140億光年前 宇宙開始(大爆炸) 600萬年前 人類由黑猩猩進化而來 15萬年前 人類開始有

3、文化 7萬7千年前 人類可以進行抽象思惟 (非洲石壁花紋)3宇宙誕生之聲國家地理網站新聞 根據夏洛特維爾的維吉尼亞大學天文學教授馬克惠透(Mark Whittle)的理論,宇宙在一百卅七億年前以大爆炸誕生之際,還發出了大噪音。 在惠透模擬的音軌中,這個噪音是從尖銳聲變得愈來愈低,然後接著變成深沈、刺耳的吼聲,最後以震耳欲聾的嘶聲告終,惠透說道,他於六月在丹佛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會議中播放這段聲音。 模擬的聲音把長達數百萬年的宇宙噪音濃縮為約五秒的聲音,聽起來像是噴射引擎聲漸漸轉為電視雜訊聲。 42005年演化論重要科學突破本年度有一項根據達爾文著名物種原始(1859) 與其自然淘汰想法的研究發現

4、:人類與黑猩猩的基因只有4%的不同。2005年會因為解開演化過程的複雜謎題而受人注目。這會是智慧設計論的參考依據Intelligent Design Theory:認為某些自然現象太複雜了,應該是某造物者之作,而不是隨機自然淘汰的結果。如果理論不能驗證,就是假說。科學很重視驗證,也就是你大可以走出去做個實驗,從中知道事實真相,而改變你的想法。5托佛勒(Alvin Toffler)的文明發展演變未來學家,著作【第三波】,1970年出版 時間 演進變化 西元前1萬年左右 由漁獵進入農業生活 (第一波;糧食控制;靠天吃飯) 17世紀末 由農業轉變為工業社會 (第二波;能源控制;供應與需求) 【標準化

5、、專業化、同步化、集中化】 二次大戰後 由工業社會進入新太空時代(約始於1955年迄今) 新資訊時代、電子紀元、全球村落 (第三波;多元化生活;再生能源運用)6健康的定義WHO 憲章(Dr. Halfdan Mahler)1974年十月在美國華府舉行的國際健康學會上:健康不是沒有疾病,而是身體、精神 及環境的平衡愉快, 是世人每個人所應享的 基本權利 。 要求的標準也絕不能因為在不同的 國度而有區分 ,在同一個國度裡 ,每一家庭 , 每一社區都有權要求同樣的健康標準。7危害健康的因素外因1、氣候變遷-天時不正2、細菌病毒感染-萬古霉素抗藥性菌株、感冒、 肝炎、愛滋病毒等3、居家環境-封閉式空調

6、系統、不易清洗 裝璜(厚重地毯、窗簾和彈簧床) 家塵(蟎、蟑螂)寵物(貓、狗、 鳥等)化學製品(清潔劑等)8危害健康的因素4、環境污染-汽機車及工廠廢氣(一氧化碳)、香 煙等污染空氣,農藥、清潔劑、工業 廢水等污染水源5、周遭壓力-居住環境及交通擁塞造成噪音及意外 傷害6、輻射能-太陽黑子、臭氧層破壞( 紫外線) 及家電等7、食物變型-崇尚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而蔬 菜、肉類被農藥、抗生素、生長素等 污染9危害健康的因素內因1、自然生理老化-垢物堆積、體能漸減、 代謝緩慢2、心理壓力-劇烈生存競爭、倫理及 人際親子關係變遷,引 起不安全感及焦慮3、免疫力降低-易受感染、體弱多病、 久病不癒1

7、0危害健康的因素六淫七情病始於風、寒、暑、熱、燥、濕六種外來侵害 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內在傷害11可由近年來各國死亡原因的統計中可以証實。十大死因中,不但絕對大多數為慢性病,而且全是種根於生活方式的不良,環境中物理性及化學性的污染而造成的,必需由糾正生活方式的保健促健防病措施著眼。對病症的診斷及治療,也必須從整體的檢測及澈底的清毒的手法來著手。以上的因素促成了疾病的轉型12歷年來台灣地區十大死因一覽表腸胃炎-肺結核-癌症 民國41年民國51年民國61年民國71年民國81年民國87年胃腸炎肺炎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惡性腫瘤惡性腫瘤肺炎中樞神經系之血管病變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腦血管疾

8、病結核病胃腸炎傷害事故意外傷害意外事故及不良影響心臟疾病心臟疾病心臟疾病心臟疾病心臟疾病心臟疾病事故意外中樞神經系之血管病變惡性腫瘤結核病高血壓性疾病糖尿病糖尿病周產期之死因周產期之死因肺炎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炎及腎水腫結核病支氣管炎、肺氣種支氣管炎、肺氣種及氣喘肺炎肺炎惡性腫瘤意外傷害肝硬化結核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支氣管炎自殺高血壓性疾病肺炎高血壓性疾病高血壓性疾病10瘧疾腎炎及腎水腫腎炎及腎水腫自殺支氣管炎、肺氣種及氣喘自殺13由於以上的需要,一些民間流傳的傳統醫術,紛紛出籠,經有心開拓新療法的醫界人士,以科學的規範整理推出,得到

9、民間大量的支持與使用,被稱為輔助及另類醫學(Compli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4這個事實得到了美國衛生當局的重視,而在一九九八年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自一九九三年成立的輔助及另類醫學科,擴充為中心(NCCAM),供應此類療法的研究經費。而且自一九九三年之兩百萬美元,逐年增加及至二二年已達一億五百萬美元,二三年之預算為一億一千三百八十萬美元。因有研究經費的鼓勵,各醫學研究中心資深教授紛紛投入研究,成果豐碩,因此逐年將另類醫學課程納入正式的醫學課程中,至二年,全美一百二十五所正規醫學院,已有七十六所有另類醫學的課程。以上的事實彰顯著二十一世紀的醫療界

10、所遭逢到的特殊挑戰,也指明了先進國家對應的方式,目前學者專家努力的方向應該是如何輔助另類醫學發展及其標準化,也就是如何能將其納入現行的醫療系統以補其不足。15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NIH)輔助另類醫學定義(1993年)Complementary & Alternative Medicine (CAM): “Seeking, promoting, and treating health”健康的尋求、促進及治理 = 保健、促健及疾病防治特點:CAM與正統醫療的界限並不清楚,因此以上之定義必須有彈性並且得依據科研的結果不斷調整。事實上許多另類和輔助醫學多源自於世界各國的傳統醫學,有些仍為該國主要的醫

11、療方法。16輔助及另類醫學與當代醫學之整合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NIH)定義:整合醫學設備必須設有關聯的整體照顧中心。包括預防及治療皆能以正統及輔助另類醫療方式相輔相成的執行。治療方式中應包括去除病體復原障礙的機制。在必須用貴重而有侵入性的治療之前儘量只用自然、少侵入性治療。供應包括身心靈及社區資源的整體照顧持有雖不能找到所有的病因,但卻不會找不到對症良藥的信念。17輔助及另類醫學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 (NIH/NCCAM)另類系統醫療:中國傳統醫學、吠陀醫學(印度)、美國原住民醫療、同類療法、自然療法等。肢體接觸療法:整脊、整骨、按摩,以及尚未被復健科採用之綜合療法等。生物

12、場療法:能量療法、意志控制等。18輔助及另類醫學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 (NIH/NCCAM)生物電磁療法包括以電磁能診斷治療、磁療、電療等。藥物治療包括代謝、免疫增強治療等。中草藥治療清毒螯合療法、大腸水療、斷食等。19輔助及另類醫學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 (NIH/NCCAM)身心精神治療包括冥想、催眠、生物反饋、音樂治療、瑜珈、靈療等,改善生活方式以促健防病。生物體為基礎之治療包括營養、節食、素食、抗氧化、維他命、微量元素、地中海食譜等。20輔助及另類醫學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 (NIH/NCCAM)以能量為主的順勢(同類)療法、生物回饋、

13、肌力動力療法、針灸、整脊、顱薦、按摩、整骨、氣功、瑜珈、磁療、電療、水療、光療、色彩療法、聲療、生物能信息療法、花精療法、催眠、冥想、瑜珈、意念、音樂療法、力能醫學、純氧、高熱、分子矯正等等。21輔助及另類醫學美國國家衛生健康總署輔助及另類醫學中心 (NIH/NCCAM)以質量為主的營養、果汁、酵素、藥膳、中草藥、芳香療法、細胞療法等。以清毒為主的螯合作用、大腸水療、斷食等。22上述大部分療法皆源自於傳統醫學系統,目前難與西方正統醫學整合,其難度如同傳統中醫和西方醫學整合一般。實源於西醫理論,大半已為西醫所採用。源於中國傳統醫學經絡系統源於歐洲傳統同類(順勢)療法及電磁學源於印度傳統醫學輔助及

14、另類醫學內容廣泛,當前在國內醫療體系尚未被有系統地、正式地加以認知、印驗、接納、開發與推廣,但在民間卻早已被廣大民眾長時間接受及一再使用。但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有蓬勃的發展和相關醫療與研究機構之設立。23整合醫學到整體醫學傳統(古老)與主流(現代)東方與西方生物物理與生物化學為基礎宏觀與微觀全人(身心靈環境的整體)與分組系統預防與臨床保健與治療24 在126所醫學院所開課的課程中,除38所是開有關精神(心靈)(Spirituality)的課程外,其餘皆為傳統醫學、另類醫學及中草藥,其中有26所僅開中醫針灸課程。25結論 中醫是中國的傳統醫學,它的理論基礎,正可能解開現代醫學所面臨的瓶頸。當我

15、們從新的角度來看它時,它可能就是最好的未來醫學。假如我們現在能在國家的推動及民間的支持下,將經驗及理論,融會貫通,充分地把中西醫兩方面的觀點結合起來,讓它有一個拓展的機會,不但讓願意接受傳統醫療的廣大的民眾,有機會接受更完美的醫療,同時時走出一條由臨床觀察進而開發出實踐醫學的大路來。 26結論 把傳統醫學裡非常寶貴的精華萃取出來,使其科學化、標準化,假如中國能為為第一個把中西醫一元化的成果,正當地納入現代醫療體系的國家,不但可以為其它國家作借鏡,也可以使全世界的人共享這健康的成果。27什麼是生物信息醫學?生物能信息醫學是研究生物體上能量變化的訊息,在診斷疾病時,是以電子儀器探測人體電訊,或稱為

16、信息醫學,是關於生物訊息與健康的醫學,因此此信息可以部分解釋中醫中所謂的氣,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氣醫學。28生物能信息醫學提供的服務1. 探測全身電磁場是否平衡,假如不平衡,是那些系統不平衡。2. 探測不平衡系統的病因病源例如過敏體質的過敏原,人體內的殘留農藥量。3. 分辨不平衡的原因是屬於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4. 服用中的藥物或健康食品對人體的影響,可定性也可定量。5. 穴診儀結合自然療法,以口服或注射,可清除體內毒素,提高身體的免疫功能,減輕病情,並加速疾病痊癒。6. 建議真正均衡且無污染的飲食,獲得身心健康。29EDST 5 LevelsA組第一級Level I一、生物能信息醫學之範疇。二

17、、生物能信息醫學之科學基礎三、生物能信息醫學之臨床應用。四、皮膚穴位電機能篩檢儀之操作方法。穴檢儀第一級操作標準,業者必須熟知基本操作手續,正確使用探棒, 認清基本之四十個控制穴位,及淋巴1(扁桃腺)、2(牙床)、3(鼻竇)、三焦20(下視丘)、1c(胰腺分泌)、脾/胰1,2,3,4(僅右側)、過敏1c(血管硬化)、神經1a(自律神經系統),胰腺接受點及膀胱65,在接受鑑定考試前,業者必須在AAABEM指定機構接受16小時正式訓練,包括至少2小時臨床觀察,14小時由至少三級以上訓練教師指導。報考鑑定考試時,需繳一份一個月內所作完整之病歷記錄包括四象限及四十點之測試值。30A組 第二級level

18、 一、需持有第一級考試及格之證書。二、熟知穴檢儀之構造,安裝操作與基礎維修。三、初步整體清毒、症狀治療及花波心理輔導。四、參與至少兩項AAABEM設計之臨床研究計劃。穴檢儀第二級操作技能測試包括測試手法之穩定性,熟知所有傅爾氏測試穴位、藥物測試,及重要學理基礎包括針灸學、同類療法、同類毒學及病灶診斷法、穴檢儀之學理根據、配置規格及操作需知等。參加鑑定考試時需繳驗第一級及格證書,並附六個月內診所患者病歷簡述,顯示業者生物操作第二級之能力及服務範圍,其中五份需有完整之臨床報告,二十份AAABEM臨床研究記錄。31A組 第三級level 一、需完成第一、第二級訓練並持有鑑定及格證書。二、整體生物能信息診斷及治療包括同類療法全方位清毒、營養、花 精治療生物能保健、生活方式調整及保健指導,並參與上述各項 中至少兩項之第三級專業培訓班結業。三、參與至少四項AAABEM設計之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