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R九年级上册4 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走近作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写作背景 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
2、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
3、从来没有停息: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从炉边就弹起了蛐蛐的歌儿,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有感情地朗读诗文,找出主旨句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第一层:用动静相称的手法描写盛夏时蝈蝈的乐音。第二层:用动静相称的手法描写冬日蛐蛐的歌儿,并将前一节的画面叠加起来,交织成大地的诗歌。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细节感悟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为什么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 盛夏酷暑难消,严冬寂寞冷
4、清,在这两个极端的季节里,都能听到昆虫的歌唱,那么春秋两个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季节自然就不必说了,表面上虽只写两个季节的景象,实际上写的却是一年四季的情景。 为什么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叫,而没有描写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 蝈蝈和蛐蛐只是最普通的,最被人们所忽略的两种昆虫,它们的叫声居然也能称之为诗歌,那么其他的百鸟千虫自不待言了。 诗的末尾,人们感到“蛐蛐的歌儿”仿佛就是“蝈蝈在草茸茸的山上鸣叫。”有什么新意? 让冬天“蝈蝈的歌儿”呼应盛夏“蛐蛐的乐音”,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不停息”的“大地的诗歌”,富有内涵,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
5、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课堂小结 这首诗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美好如诗,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课后作业 找出你最欣赏的诗句,细细品味。同学们可以
6、从多个角度去赏析。请用“我欣赏_,因为_”的形式说一句话。示例我欣赏第四行,特别是“飘荡”,使我觉得蝈蝈唱歌很好听,悠扬回荡。而且是在“新割的草地的树篱”周围“飘荡”,感觉很好。R九年级上册4 外国诗两首 夜1能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2领略画面的意境,体会作者色思想感情。3学习一些简单的写景方法。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宁静而悠远的夜让人产生无限瑕思,让我们闭上眼睛,尽情地享受这美妙的时刻。随着轻柔的音乐放飞我们思想的翅膀,在星空下欣赏月色美景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
7、命,诗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1923年诗人回国。走近作者 1924年出版了轰动文坛的诗集莫斯科酒馆之音,展示了诗人抑郁消沉的心灵。诗人创作高峰期,写出了组诗波斯抒情、长诗安娜斯涅金娜、诗集苏维埃俄罗斯等。1925年9月三度结婚(与列夫托尔斯泰的孙女)。然而,11月便因精神病住院治疗,完成自我审判式的长诗忧郁的人,12月26日写下绝笔诗,28日拂晓在列宁格勒的一家旅
8、馆投缳自尽。背景介绍 夜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与叙事诗不同,抒情诗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它可以有生活细节。抒情诗的主人公常常就是诗人自己。这个“诗人自己”不仅仅是指作者本人,还代表某一社会群体内心深处的理想和愿望。整体感知夜叶赛宁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反复诵读,在头脑中形成作者所描绘的画面。 这首诗着力展示夜的
9、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夜,来了,四下一片寂静,溪水悄悄的醒来了,轻轻的为大家唱着催眠曲。慈祥的明月洒下她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上,星星与波纹互相照应,余光万点,小溪轻轻晃动自己妙曼的身姿,喝饱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的光芒。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所描绘的夜景。第一节:写夜的静谧。(既有听觉,又有视觉,也有与白日的联想和对比)第二节:写在夜的寂静之中,潺潺的溪水在轻轻地歌唱。(以动写静,由听觉转入视觉)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又写夜的静谧,并再次写到美丽的月色。细读感悟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人叶赛宁是大自然的歌手,他
10、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这篇课文是两首诗歌,说说两首诗歌在营造的氛围及表达的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 营造的氛围:蝈蝈与蛐蛐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的氛围,而夜则营造一种静谧、美丽的意境。 表达的感情:蝈蝈与蛐蛐表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夜则表现出他安适、宁静的心境。主旨探究 这首小诗借对月光下的大自然中大河、小溪、青草、夜莺等景物的着力描写,反复吟咏,展示了夜的静谧、美丽,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对比阅读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流珠? 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相同点: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美丽的月色。不同点: 夜全篇描写了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同学们,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