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共20页)_第1页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共20页)_第2页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共20页)_第3页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共20页)_第4页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共2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概要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自然条件复杂,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占各类自然灾害的70%以上。我国每年受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约6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GDP的3%6%,而且随着(su zhe)经济的快速增长,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明显增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干旱化加剧、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荒漠化土地扩展、粮食数量和品质下降、流行病传播等,对我国生态

2、、资源、环境等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民族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保障国家(guji)安全迫切需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幅员辽阔,横跨五个气候带,气象资源丰富多样。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有巨大开发潜能(qin nn),空中水资源有很大调控潜力。科学开发利用气象资源是关系我国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大力开发利用气象资源。 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机遇,面向国家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快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减轻气象灾害影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合理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气象

3、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和崇高(chnggo)责任。一、现状(xinzhung)、机遇和挑战(一)现状(xinzhung)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十分重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 气象观测网络初具规模,目前已初步形成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结合,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的综合观测系统。先后建立了40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正在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全球定位系统(GPS)探空站以及风廓线仪等观测系统,

4、为建设一体化的气象观测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成了卫星通信、地面公共通信相结合的气象信息网络系统,快捷有效地传递着各类气象信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已成为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象电信系统区域通信枢纽之一,气象领域的科学数据共享水平处于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前列。 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水平逐步提高,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类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稳步(wnb)开展,特别是中、短期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中期天气数值预报可用时效不断延伸,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已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气象服务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服务领域已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人

5、工影响天气工作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气象(qxing)科学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在发展气象事业的实践中,培养锻炼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人才。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锐意创新,无私奉献,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气象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jngyn):一是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不动摇;二是坚持把气象服务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三是坚持改革开放,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四是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法规建设。这些宝贵的经验,是几十年来气象工作探索和实践的结

6、晶。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还存在以下问题:气象事业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综合观测能力和气象预警、预报(ybo)、预测、预估水平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气象科技整体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亟待加强,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还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高层次人才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气象事业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偏低,与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体制问题仍然是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如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信息资源不能充分共享,气象科技体制、业务技术体制、标准和规范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这些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二)机遇(jy)

7、与挑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中国(zhn u)气象事业提出了新需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方面为中国气象事业实现新发展、再创新业绩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又对气象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气象事业面临的任务将更加艰巨,责任将更加重大。 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fzhn)与进步为中国气象事业

8、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fzhn),学科交叉融合日渐深入,新的科学前沿不断出现,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科技经济一体化更加深入。地球系统科学正在酝酿重大突破,世界气象科学继续向地球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向发展;与气象密切相关的信息科技继续向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网格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些重大的发展,为气象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zhn u)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近百年来全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灾害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世界经济、社会、国家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构成严

9、重威胁。全球变暖已成为各国科学家、政治家乃至普通百姓关注的重大问题,许多国家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研究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某些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在以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为焦点的环境外交中争取主动的严峻挑战,面临着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科学成果和权威数据的严峻挑战。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应对挑战是中国气象事业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加快推进职能转变,在继续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特别是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

10、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更加注重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发展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职能的转变,迫切要求中国气象事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努力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中国气象事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确立(qul)事业发展的新理念,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二、总体(zngt)战略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nqun)、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

11、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气象工作,努力实现中国气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一)战略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qxing)、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 “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是由气象事业的公益性地位所决定的。树立“公共气象”的新理念,就是要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健全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改善气象公共服务手段,增加(zngji)气象公共服务产

12、品,提高气象公共服务质量,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性作用。 “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是由新的国家安全观对气象事业提出的更高要求所决定的。树立“安全气象”的新理念,就是要从战略高度为军事安全、国土安全、生态(shngti)安全、环境安全、能源安全、食物安全、空间安全、水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全方位的气象科技支撑和保障,从而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是由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气象事业提出的迫切需求所决定的。树立“资源气象”的新理念,就是要合理保护人类当代和后代赖以生存

13、的大气资源,合理利用光、热、水、气等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气象资源,合理开发空中水资源以及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使气象资源真正成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公共性的社会资源,从而为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为使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更好地发挥气象事业对可持续发展深远的前瞻性作用。(二)战略方针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qxing)事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宗旨,贯彻“强化观测(gunc)基础,提高预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基本方针。 必须进一步提高现有气象观测质量,因时因地制宜(yn d zh y)地拓展气象观测项目;加强天基、

14、空基、地基综合观测,逐步形成对气候系统多圈层的一体化观测能力;科学规划、统筹布局,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从部门的、单一的气象观测系统向一体化的观测体系转变。 必须把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放在突出位置,加快短、中期天气预报的精细化进程,着力提高关键性、转折性、灾害性重大天气预警预报的水平;不断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的水平。实现从传统的、比较粗泛的预报预测向更准确、更及时、更精细、多时空尺度的“无缝隙”预报预测转变。 必须在做好防灾减灾、维护国家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气象服务的同时,积极(jj)开发气象资源,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为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服务。实现气象服务从避害为主

15、向趋利避害并举的转变。 必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为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加快科研和业务体制创新,推动科研业务结合(jih)、多学科融合、多部门协同、国内外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三)战略目标 本世纪头20年,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yoqi),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建设具有世界

16、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重点是建立一体化气象观测体系,构建气候系统观测平台,使之成为地球观测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信息管理体系,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使之成为气候系统的信息中心;完善“无缝隙”预报预测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使之成为气象灾害预警和应急响应的基础;完善科技、教育培训体系,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使之成为全国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支柱。(四)战略(zhnl)布局 为实现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bj),形成充满活力的中国气象事业新的发展格局。 科学(kxu)规划,统筹全国布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总体目标,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气象事业布局。推进体制创新和机

17、制创新,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气象事业整体推进的体制框架。统筹规划天气、气候(气候系统)、气候变化业务和科研工作,在提高天气预报,特别是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预报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向气候、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领域拓展。 加强联合,优化行业布局。通过重大工程和科学研究计划的组织实施,形成跨部门的互动合作机制。集中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多部门相互衔接的观测、预报预测和服务体系,提升气象行业的整体实力。加强气象行业发展的整体设计,促进农业气象、海洋气象、水文气象、民航气象、交通气象、军事气象、空间气象等与全行业的协调发展,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气象行业新格局。 突出重点,改善(gishn)区域布局。

18、围绕国家总体目标和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国家和地方气象事业发展,统筹规划科研(k yn)和科技队伍的建设;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区域气象发展。针对我国五大气候带的特点,确定各气候带气象观测、预报预测、服务和气象科研的重点,调整业务布局,开展各具特色的气象业务、科研工作;确定东、中、西部气象工作重点,形成东、中、西部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新格局。 加强合作(hzu),提升国际地位。积极参与气象观测、预报预测、气象服务等重大国际计划和国际公约的谈判、履约活动;发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大型天气、气候等综合科学试验计划,全面提高中国气象事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强区域气

19、象合作,发挥中国气象事业的优势,充分利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等经济、科技交流平台,在气象观测、预报预测、气象服务等主要领域确立中国气象事业在亚洲的重要地位。加强与周边国家合作,重点加强与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以及东南亚各国的合作,确立中国在区域气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三、战略任务 根据对国家需求和相关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预测,本世纪头20年中国(zhn u)气象事业要重点完成以下五项战略任务。(一)发展(fzhn)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 建立天基、空基和地基组成的一体化气象观测系统,重点建设(jinsh)中国气候观测系统,为气象业务、科研和相关行业、部门提供准确的观测数据。发展高性能计算机与

20、通讯网络支撑系统,提高气象信息处理与共享能力。以提高天气预报与气候预测的准确率为核心,完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发展数值预报业务和全球气候监测及其诊断分析业务,发展资料同化、集合预报、精细预报技术及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发展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气候系统模式,以及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各部门影响的评估模式,加强气候变化对我国敏感部门和敏感地区综合影响的定量评估业务,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相应对策的研究。(二)增强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 发展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全时空、快速反应的现代气象服务体系。优先建立和完善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目标,适应经济

21、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加强现代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增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服务能力。大力发展现代航空气象、农业气象、水文气象、交通气象、海洋气象、城市气象及重大工程气象服务的新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专业化、更精细化的气象信息服务产品。(三)强化气象对国家安全(nqun)的保障作用 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频发区综合监测和高效信息处理系统建设,强化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业务。完善军民一体化的大气综合探测和通讯体系,建立气象水文、空间天气军事保障系统。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和作物病虫害的监测、预测、预警业务系统

22、,建立我国主要粮食进出口国农业产量预报业务系统。发展保障我国总体能源结构安全的气象预估系统。加强生态环境(shn ti hun jn)气象观测,建立生态安全的气象保障系统。参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科学评估,建立履行气候与环境国际公约的科学支撑体系。建立全国范围的雷电监测、预警和对策分析系统,建立国家级雷电研究实验室、防护设备检测中心和外场实验基地。发展空间天气观测,逐步建立业务化的空间天气预警预报系统。建立跨学科、跨部门的防灾减灾综合平台,发展气象保障新技术。(四)开发气象资源,促进可持续(chx)发展 围绕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气象科

23、学依据,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建立有关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气象条件预警预报系统,建立流行病预警、预报、评估及应急防御系统。加强气候资源承载能力评估,发展全球、区域和局地气候资源及其演化评估技术、气候资源管理技术、不同空间尺度的气候资源优化调控技术、人工调控气候资源的工程设计技术。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新技术,建立为能源开采有效利用的气象保障服务系统。筹建国家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发展人工影响天气综合监测和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以实时监测、信息加工、作业决策、效果评估为核心的科学作业指挥系统;建立国家和区域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地和调控决策系统。建立流域水循环及水资源长期变化过程的

24、综合模拟系统;建立大气、土壤、植被和人类活动的水文循环动力耦合模式;研究水资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和脆弱区,科学评估水资源承载能力。发展农业与生态观测站网,开展生态系统发展趋势预报和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警预报;发展气候系统、生态系统、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等相互作用的耦合模式;开展全球变化、区域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等影响的评估。(五)推进(tujn)气象科学技术研究与创新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重点开展对业务应用有全局性影响的大气监测技术与分析(fnx)理论、灾害性天气与气候预测理论、数值模式理论与技术、亚洲季风变化机理、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人

25、工影响天气调控原理与新技术、大气化学理论与技术、大气物理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努力实现气象科技由跟踪研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四、能力(nngl)建设 能力建设是实现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的重要保障。中国(zhn u)气象事业发展需重点建设以下事关全局的重大工程项目。(一)气象(qxing)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工程 建设由天基、空基、地基观测系统组成的观测内容齐全、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实现对常规气象要素、大气成分及过程,以及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等进行综合、定量、动态和全天候的观测。建立与综合观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传输系统和保障系统,重

26、点建设综合通信系统和由高速计算机网络、海量存储检索与共享系统、国家级气象信息网络异地灾难备份系统组成的公共气象信息基础设施。(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 建设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的定时、定点、定量预警预报系统,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准确及时预警预报;建成气候变化与极端气候事件的预测预估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科技、信息和服务支撑;发展和建设经济社会系统防灾避灾模式,科学指导居民疏散、设施加固和物资储备;建设气象灾害信息搜集、传输和服务系统,发展气象灾害的各类传播和通信服务平台;建设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服务系统,提高为核污染、化学污染、能源危机、交通事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提供应急气象服务的能力;建设灾情评估系

27、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提高气象灾害管理水平。(三)气候(qhu)预测系统工程 建立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系统模式;开发气候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社会系统的耦合模式;建成适应新一代气候业务和研究需求、满足计算网格需要的国家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性能网格环境;将国家气候中心(zhngxn)(NCC)建成亚洲区域气候中心,并使之成为世界气象组织的区域气候中心之一。(四)公共气象(qxing)服务系统工程 建设专业化服务产品数据库系统和加工平台;建设以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电话、手机短信等为媒介的气象信息分发系统;建设气象专业电视频道及现场跟踪播报服务系统;建设以地理信

28、息系统(GIS)、遥感系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技术支撑的农业及生态气象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五)气候变化应对工程 建设风能、太阳能评估系统和实时监测预报服务系统;推广生物固碳和工业固碳技术,增加碳汇,降低大气(dq)温室气体浓度;建立海冰监测和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建设海冰资源产业基地;建设食物生产、储运、加工和质量安全的气象保障系统;建设国家重大工程、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和城市规划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估系统。(六)航空航天气象保障(bozhng)工程 建设北京航空气象中心,建成航空气象观测与数据处理系统,以及基于全球数值天气(tinq)预报模式系统的终端区和飞行航线天气预警预报

29、系统、产品制作分发系统、保障服务系统;建设航天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建设国家空间天气中心,建成空地结合、军民结合的空间天气立体观测系统、预报系统和信息服务系统。(七)人工影响天气工程 在京津冀地区、黄河上游河曲地区及“三江源”地区、祁连山地区、天山地区、辽河及第二松花江流域、“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区、长江中上游地区以及国家生态建设重点地区开展以人工增雨(雪)为主的作业,建设现代化作业基地;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高炮、火箭、飞机作业系统,装配世界先进水平的播撒设备;建设作业催化及监测系统、指挥系统、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支持系统。(八)气象科技创新(chungxn)与教育培训工程 建设

30、国家与部门重点实验室;改善国家级气象科研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科技设施与基地;在关键和敏感地区建设特殊监测站;建设重大外场科学试验基地;实施新一代天气气候系统数值(shz)预报、气候和气候变化、大气化学、自然控制论与人工影响天气、日地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等科学研究计划;建设气象教育和培训基地。五、战略(zhnl)措施 为更好地实现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同时,应从全局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切实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性技术创新,实现气象科技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将气象基础理论研究,气象在社会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建设、人民生活等各领域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以及气象业务系统的发展等作为重点,力争在气象基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二)全面实施人才(rnci)强业战略 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紧密配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科学制定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