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_第1页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_第2页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_第3页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_第4页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 绪论与第一章 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 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 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 精神说和伟人说最早由波林在 1950 年发表的实验心理学史 作出区分, 在波林看来,时代精神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条件阻止或者促进科学的发展。 伟人说则主张科学上的一切 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 的意志和力量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 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的统一原则就是处理好个人与其时代历史条件的辩证 关系, 而且这种

2、时代条件不光是社会文化条件, 还应包括政治、 经济诸条件。 2、 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普罗泰戈拉 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这句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重要意义。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 政治上、 伦理上的美德可以由教育养成, 他最早从自 然研究转移到注意人事问 题, 引起人们关心人怎样思想、 怎样欲望等问题, 这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回想, 从而看出他支持先天论。 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 这也是他产婆术 的依据。 他认为灵魂和肉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东西。 3)柏拉图 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 继

3、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 世界的本体是由理念构成, 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 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 灵魂也 来自理念, 且可以在人死亡后离开人体回归理念世界, 从而灵魂可以永生、 轮回转世。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个等级, 哲学王、 武士和劳动者, 和他的灵魂或心理三分法对应, 即理性、 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 情、 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他认为, 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的, 所谓学习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理念形式)的回忆, 这就是理念回忆说。 这一学说成为后来欧洲心理学关于天赋观念和内省法的最初表达形式。 柏拉图提出一种联想的观点, 即认为对

4、感性对象的学习, 实质上就是基于感性对象与理念形式相似或者两者经常有联系, 从而唤起人们的回忆。 这是关于联想的相似律和接近律的最早描述。 4)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代表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思想的顶峰, 也是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 他的论灵魂 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 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亚里士多德认为魂是生活的动力、 生命的原理, 是身 体的形式, 灵魂与身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这是心身统一为生命现象的唯物论观点。 但是他又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质, 身体只是灵魂的工具, 只有灵魂才使得肉体的动作得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知、 情、 意的三分法,

5、他认为灵魂是整体的, 不可能分为部分, 但灵魂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认识功能, 另一个是动求功能。 前者包括感觉、 记忆、 想象和思维, 后者包括欲望、动作、 意志和情感。 他的这种分法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 他在探讨回忆的条件时, 指出相似的、 接近的和相反的事物有助于回忆。 这是近代联想主义者称之为相似律、 接近律和对比律的雏形。 3、 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1)笛卡尔 笛卡尔认为, 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 因此, 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他的反射论思想对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和身 体这两个实体可以 相互影响, 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

6、。 这就是他所谓的心身交感论。 2)洛克 洛克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 他第一个提出联想 的概念, 认为联想是观念的联合, 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 基础。 他认为观念有两个来源, 一类来自 感觉, 另一类 来自反省。 3)斯宾诺莎 斯宾诺莎认为心与物这两种属性是属于同一实体, 心或物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 这就是他的心身 一元论思想。 他把知识分为三种: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和直观知 识, 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 否认感性的可靠性。 他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的, 并提出情绪是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 认为情绪有两类, 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 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4)莱布尼茨 莱布尼茨认

7、为世界是由单子构成的, 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由此, 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 的心身平行论。 他认为, 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是互不影响的, 其间没有因果关系, 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活动, 预定和谐 论作为笛卡尔的对立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提出意识阈 和统觉团 的概念。 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要从完全抑制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的一道界限, 它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意识可以和无意识相互转化。 而任何观念进入意识内, 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 否则就会被排斥, 这个观念的整体就是统觉团。 赫尔巴特

8、的思想对韦伯、 费希纳、 冯特和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4.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测定的意义。 赫尔姆霍茨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试验和测量的, 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 居然可以时间化, 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5.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 K= I/I。 I 代表刚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k 是常数, I 代表原来的刺激量。 费希纳定律: S=KlgR, 其中 S 是感觉强度, R 是刺激强度, K 是常数。 第二章 内容心理学 1、 冯特 1)1879 年于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也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

9、标志。 (如果这个都不记得了 , 千 万别说自 己是学心理学的。 。 。 ) 2)1881 年创办哲学研究, 实际上是实验心理学第一种杂志。 3)实验内省法: 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 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 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 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验内省法的原则: 1.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 以便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 2.观察自我的过程开始以后, 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 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 3.必须控制实验条件, 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 4.经常变化刺激条件, 如增加或减少刺激, 或调整刺激的强度, 以使

10、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4)心理与生理的关系: 心身 平行论。 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 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 平行的系列。 虽然心理过程总是有生理过程相伴随, 但心理过程并不依赖生理过程, 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 不受生理过程支配。 5)最基本的心理元素: 感觉和情感。 感觉由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引起, 它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 情感则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 它伴随感觉而产生, 是感觉的主观补充。 6)情感三维说: 愉快不愉快、 紧张松弛、 兴奋沉静 统觉: 德国理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即表示那种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

11、 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选择性注意。 它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 7)心理复合的规律: 1.创造性综合原则。 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元素的简单相加, 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性质; 2.心理关系原则。 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 3.心理对比原则。 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 8)民族心理三要素: 语言、 神话和风俗。 9)对冯特的评价 贡献: 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创立关于感觉和情感的学说。 3.所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折射出冯特对心理学未来研究取向的构想。 4.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 培养了 一批优秀的心理学者;

12、局限: 1.片面地将实验内省法局限于初级心理过程, 该方法事实上可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2.片面地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事实上心理学是可以应用的。 2、 艾宾浩斯 1)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是一项首创工作具有历史意思, 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 即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过程, 打破了冯特的错误论断。 2)深刻的概括了心理学史的本质, 即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但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3)与狄尔泰论战, 认为心理学史人文科学, 用解释理解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而艾宾浩斯是用实验说明的方法研究心理学, 引出说明与解释之争。 第二章 意动心理学 1、 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13、研究对象: 意动。 研究方法: 经验法(主要包括内部知觉或反省, 自 然观察法) 2、 斯顿夫 现象学: 一种哲学体系, 由斯顿夫的学生胡塞尔于 1900 年所著逻辑研究 中提出,起源于康德。 现象学认为, 不能把现象同物区分开来, 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都是现象,人们只认识自己被意识的现象。 斯顿夫认为, 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经验。 3、 形质学派 形质学派, 又称格拉茨学派, 于 年间由厄棱费尔和麦农创立。 将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应用到形、 形质问题的研究上, 认为形、 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1910 年该学说又经威塔塞克的努力继续传播。 之所以被称为形质学派是因为其主要成就在于形

14、质的形成。 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影响。 在知觉理论上, 是由元素主义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桥梁。 4、 二重心理学 二重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内容和意动的统一, 领导者是符茨堡学派的领袖屈尔佩(冯特的学生), 第一个明确提出二重心理学主张的则是麦塞尔(屈尔佩的学生)。 二重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但是他们没能把内容和意动看做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相反却认为二者在经验中可以互相分离。 对二重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1) 提出心理学努力的方向, 对内容和意动的整合 2) 通过实验发现了无意象思维的存在 局限: 1) 内容与意动的区别是站不住脚的 2) 为了解

15、决心理学是否研究内容和意动的问题, 而仅仅说我们可以兼收并蓄, 这是极端的折中主义的懒汉做法 第四章 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 什么是意识流? 詹姆士主张, 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 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 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 所以叫做意识流、 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 2、 意识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 1)意识是属于私人的。 每一个思想都倾向于成为某个人的私人意识的一部分。 每一个思想都属于某甲或某乙所有, 而不会非你的也非我的或既是你的也是我的, 并且, 任同时间、 同空间、 同性质、 同内容, 也不能打破这层障碍, 把思想融合在一起。 2) 意识是常变的。 每一种意识的状态都是心物总体的

16、一种机能, 因而它变动不居, 只能出现一次, 不能复返。 3)意识是连续不断的。 意识虽然不断变化, 却从来不会中断。 意识是实体状态和过渡状态这两种状态的交替呈现所构成的, 因而是连续不断的。 4) 意识必定有它自 身以外的对象, 而意识又具有对这些对象认识的功能。 但对象指的只是在当前意识状态之外的对象, 并不一定是指存在于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 5) 意识具有选择性。 意识总是对它的对象的一部分比另一部分更为关切, 总是选择一个对象或对象的另一个方面, 同时, 又排斥着其他对象或对象的其他方面。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 意识具有实用性) 3、 自我理论: 詹姆士的自我理论, 实质上是一种

17、人格理论。 根据自 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 詹姆士划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两个方面。 他认为, 所谓经验的自 我, 就它的最广泛的含义上来说, 指的是一切一个人要呼之为 我(Me)的或我的(Mine)的东西的总和。 它是一种被知的东西, 也可以叫做被知的我或被动我。 其成分有三种: 物质的自我、 社群的自我、 精神的自我。 所谓纯粹自我, 也可以称之为能动我或主动我, 指的是一个知晓一切 (其中也包括自我)的那个东西。 具体来说, 就是一个人暂现的当事思想。 第五章 构造主义与机能主义 1、 像冯特一样, 铁钦纳也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 但他又在冯特的感觉元素与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

18、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即意象。 2、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杜威、 安吉尔、 卡尔 3、 杜威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集中在他 1896 年发表的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 一文, 一般认为该文标志着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的正式开始。 4、 1907 年, 安吉尔在心理学评论 上发表了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领域 一文, 该文对机能主义的概念、 原则、 任务及其特征作了概括。 5、 哥伦比亚学派的共同特点: 1) 从研究心理的共同规律问题转向个别差异问题, 它着重对个体的智力和能力进行研究,心理测验是主要的方法; 2) 从研究意识内容转向研究意识活动, 它并不将意识排除在心理学之外, 但只注重意识的功用; 3) 从

19、重视内省方法转向重视客观的方法, 它不取消内省法, 但并不把它作为主要的方法,而主张多种方法并用, 如实验法、 测验法、 统计法、 等级法、 评选法等; 4) 从研究心理学是什么 问题转向心理学为什么 问题, 它主张研究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 但后者又要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 5) 从主张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转向主张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它把机能主义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个体适应环境的一些原理加以具体化, 使之应用于生活实际。 6、 哥伦比亚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卡特尔、 桑代克、 伍德沃斯 7、 桑代克首先用实验法研究动物心理, 用以代替对动物的自然观察, 为动物心理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桑代克

20、提出, 动物的学习是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 8、 桑代克根据动物的实验, 提出了三条学习律: 准备律、 练习律、 效果律。 第六章 早期行为主义华生 1、 为什么说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1) 机能主义心理学把人的心理、 意识作为适应环境工具, 也就是抹杀了人在意识指导下的行为与动物本能行为之间的本质差异, 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的行为, 为华生提出行为主义原则做了必要的理论准备。 2) 华生的行为主义正是把机能主义心理学合乎逻辑的推向极端, 剔除原来残余的思想遗迹, 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 3) 行为主义心理学符合实证主义要求。 2、 反应的四个类别: 外显

21、的习惯反应(与人说话, 与人交往); 内隐的习惯反应(思维, 身体的定向或态度) 外显的遗传反应(包括人的各种可以观察到本能和情绪反应) 内隐的遗传反应(生理觉察所研究的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各种变化) 3、 华生的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无帮助的观察 借助仪器的观察 2) 条件反射法 3) 口头报告法 华生混淆了内省和自我言语报告, 华生所讲的口头报告只是自 己机体内部的变化, 而不是心理和意识的活动, 因而并不是通常所谓的内省。 4) 测验法 4、 环境决定论: 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第七章 新行为主义赫尔, 托尔曼, 斯金纳 1、 赫尔 1) 理论基础: 逻辑实证主

22、义和操作主义方法。 2) 假设演绎系统及其三特征: 赫尔希望将假设演绎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中, 最终使心理学成为像物理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科学。 其特征如下: A.有一套众所周知的、 表述清晰的公设, 以及一组被予以明确而具体的操作性定义的重要概念和术语。 B.从以上公设出发, 以最严密的逻辑演绎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包括有关领域的重要具体现象的定理。 C.定理的表述必须在细节上与有关学科所观察到的已知事实相一致, 一次证明该定理为真, 否则以伪, 是没有科学意义的。 3) 内驱力: 一个已经习得的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sEr = D sHr sEr: 反应势能 D: 内驱力 sHr: 习

23、惯强度 2、 托尔曼 1) 中介变量: 托尔曼认为, 自变量与因行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决不是 S-R 之间的简单联结,二者之间还有一系列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的、 但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和最终的行为结果本身推断出来的中介因素。 2) 行为的是最初原因主要有物理和生理的两类, 分别称之为环境变量和个别差异变量。 3) 位置学习:动物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 而且也习得关于刺激情境的意义(高架迷津实验)。 4) 潜伏学习:是指动物在没有强化的条件下, 学习也会发生, 不过其结果还不甚明显, 是潜伏的。 一旦受到强化, 具备了操作的动机, 这种结果才明显通过操作表现出来。 以此证明强化并非学习的必要条

24、件, 这也是学习符号的重要特征之一。 3、 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1) 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前者指有特定的、 可观察的刺激所引起的行为。 后者是指在没有任何能观察的外部刺激的情境下的有机体行为, 它似乎是自发的。 2)积极强化物和消极强化物: 前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能增强该反应, 此为积极强化物。 后者指与反应相依随的刺激物从情境中被排除时, 可增强该反应。 第八章 新的新行为主义班杜拉 1、 观察学习定义: 无尝试学习或替代性学习。 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 就能学到的复杂行为反应。 观察学习中, 学习者不必直接做出反应, 也无需亲身体验强化, 只要通过观察他人在一定环境中的行为, 并

25、观察他人完成一定的强化便可完成学习。 2、 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主张行为、 环境、 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 交互决定, 构成一种三角互动关系。 3、 自我效能含义: 1 班杜拉将其看为是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 2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最根本的能力)。 第九十二章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古典, 分析, 个体, 自我, 社会文化) 1、 精神分析的对象: 弗洛伊德把无意识现象和内容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 精神分析的方法: (1)自 由联想 (2)梦的分析 (3)对日常生活的分析 3、 本能论: (1)前期: 性本能和自 我本能 (2)后期:

26、生本能和死本能 4、 人格论: (1)前期: 意识、 潜意识、 潜意识 (2)后期: 本我、 自我、 超我 5、 人格发展理论: 即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阶段分别有: 1)口唇期(01 岁): 快感中心是口唇区域 2)肛门期(13 岁): 快感中心是肛门一带 3)性器期(35 岁): 快感中心是性器官, 这个阶段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的出现 4)潜伏期(512 岁): 这个阶段力比多处于休眠时期 5)生殖器(1220 岁): 变成具有异向选择配偶和抚养子女的异性爱权利的、 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6、 自我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提出的, 是指在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 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

27、自 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 减轻内心不安, 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有八种防御机制, 分别是: 压抑、 投射、 移置、 否认、 反向作用、 认同、 退行、 升华。 7、 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贡献: 1) 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的研究 2) 开拓了 心理学学科的建设 3)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4) 开辟了 一条重视心理治疗的新途径 局限: 1) 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不正确, 他从根本上反对和责难 2) 他在方法论上存在局限, 他坚持还原论和等同论, 把人的高级心理活动简单的归结为低级的物理、 生物的运动, 还把特殊的变态心理与一般的常态心理相等同 3) 整个学说具

28、有生物学化倾向, 提倡泛性论 4) 整个理论主观色彩浓厚, 没有事实根据, 也无从加以客观的验证。 8、 集体潜意识: 荣格提出的, 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是原型。 其中,主要的原型有人格面具、 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阴影和自性。 9、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的发展动力是: 超越自卑, 追求优越。 10、 生活风格: 阿德勒提出的, 指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 概括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是: 出生顺序、 早期记忆和潜意识梦境。 11、 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贡献: 1)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是当代许多心理学

29、思想的来源 2)确立了心理学的社会科学方向 3)恢复了意识 在心理学中的主要地位 4)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局限: 1) 在于他把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归咎于错误的生活风格和社会兴趣上 2) 在研究方法上, 他把主观理解和客观分析相对立了 , 忽视了部分的作用和遗传的影响, 片面夸大了 自卑感的补偿作用 3) 他虽然批评弗洛伊德的生物学化倾向, 但他的理论依旧是以潜意识为主导, 自己仍未摆脱生物学花的桎梏。 12、 安娜的自我心理学思想的评价: 1)弗洛伊德组长的是伊底控制自 我, 而安娜主张的则是自我约束伊底, 这是自 我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巨大进步 2)安娜将精神分析法用于儿童心理治疗,

30、 提出了发展线索概念 3)安娜继承和发展弗洛伊德的自 我心理学思想, 对自我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 重要贡献。 13、 哈特曼: 自我心理学之父 14、 卡丁纳和弗洛姆的许多基本观点是一致的, 具体体现在: 1)都继承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动机和人格的动力学观点 2)都继承了弗洛伊德重视童年经验或亲子关系的传统 3)都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4)都受过传统的精神分析正规训练 5)都抛弃了弗洛仪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悲观主义态度, 都是乐观主义 15、 社会性格: 弗洛姆提出的, 是指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格结构。 16、 社会潜意识: 弗洛姆提出的, 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存在的被

31、压抑的领域。 17、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 1) 霍妮: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开创者, 认为神经症是时代和文化的副产物。 2) 沙利文: 精神分析的人际理论代表者。 认为精神疾病是在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人际关系脱离了现实, 当这种虚幻的想象支配人的生活, 使正常人际关系遭到破坏时所产生的。 第十三十四章 认知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和勒温的场论(十五和十六章不考) 1、 格式塔产生基础 社会历史条件: 德国的扩张以及其意识形态强调主动能动、 统一国民意志和对整体的研究。 哲学基础: 康德的先验论作为格式塔理论的核心 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物理的场论: 场可以用磁力现象解

32、释, 而格式塔心理学家试图用场论解释心理现象及其机制问题。 心理学内部的影响: 马赫的影响 形质学派的影响 2、 同型论: 是认为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彼此完全等同。 但这个理论实际上只是心身平行论的翻版。 3、 顿悟说: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 学习是一种智慧行为, 是在对整个情境完全概览后产生的, 需要理解、 领会与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参与, 且是突现、 速变和飞跃的过程。 4、 与尝试错误相比, 顿悟更容易导致学习迁移, 因为前者导致的学习迁移需要共同因素作为条件, 而后者不需要共同因素。 5、 格式塔心理学的简评: 贡献: 格式塔心理学对冯特的元素主义的反击有进步意义。 格式塔学

33、派引发了知觉心理学的革新 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独具特色 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推动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 局限: 1) 格式塔学派的理论带有唯心主义倾向 2) 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与术语含糊不清 3) 格式塔学派对于其他学派批评过于苛刻, 武断而缺乏依据。 4) 格式塔学派的实验不够严谨而缺乏信效度 6、 勒温的场论 名词解释: 心理场是由个人生活的过去、 现状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的组成。 勒温场论的简评: 创造性地借用了 物理学的场等术语来说明人类心理现象及其活动的规律,创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心理学体系。 十七章 人本主义运动 1、 人本主义的哲学基础: 存在主义 2、 先驱: 狄尔泰、 斯特恩、 戈尔德斯坦、 奥尔波特、 凯利 3、 基本观点 1) 把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 人性观: 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 人性是天生善的; 人性是自主的, 是能进行自我选择的。 3) 价值观: 罗洛 梅存在主义价值观; 马斯洛与罗杰斯自然主义价值观; 奥尔波特现象学价值图式。 是一种自主的、 有意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