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生法律知识(zh shi)读本第三章 家庭生活(shnghu)中的法律第一节 恋爱(lin i)第二节 婚姻一 结婚制度二 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第三节 父母子女第四节 继承结婚(ji hn)制度结婚(ji hn)的概念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或婚姻的缔结(dji),是指男女双方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结婚概念的含义:结婚的主体须为男女两性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和人类固有的性的本能是婚姻关系产生的自然条件,没有这种自然条件,婚姻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结婚行为必须发生在男女两性之间,这是婚姻关系自然属性的必然要求。结婚行为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男女双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并
2、按照法律规定的结婚程序缔结婚姻,否则通常不能发生婚姻的效力。结婚的后果是建立夫妻关系男女双方因结婚而建立夫妻关系,双方互为配偶,相互享有并承担法律规定的夫妻间的权利义务。未经法定程序,任何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均不得任意解除已建立的夫妻关系。婚姻不是单纯的两性结合,它承担着繁衍后代,养老育幼等社会功能,是亲属关系的起点和社会生活的基础。结婚不仅关系到男女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关系和权利义务,也会产生一系列重要的社会后果,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国家基于社会公共利益之考虑,通过法律公开,明确地为婚姻成立设定各项要件,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婚姻家庭制度的通例。结婚的实质要件我国婚姻法(修正案)关于结婚实质要件的规定包括必
3、备实质要件和禁止实质要件。结婚的必备实质要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女双方完全自愿,是指结婚须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双方的意思表示应完全一致。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依此规定,法律将是否结婚,与谁结婚,何时结婚的决定权完全赋予当事人本人,这为建立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关系提供了有效保障。“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在表述上是非常严谨和周密的,它包括以下3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婚必须是当事人双方自愿,而不是任何一方的一厢情愿。当事人双方应具有结婚合意,对确立夫妻关系的意思表示完全一致,任何一方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另一方,不得
4、强迫对方与自己结婚。结婚必须是双方当事人本人(bnrn)自愿,而不是仅取决于当事人父母或其他第三人的意愿。当事人可就结婚(ji hn)问题征求父母,亲友或其他人的意见,后者也可出于对当事人的关心和爱护提出各种有益的建议,但绝不能强迫当事人遵从,采纳自己(zj)的建议,否则可能构成对当事人婚姻自由的不当干涉。结婚必须是当事人双方的完全自愿,而不是勉强同意。当事人应尽量避免,排除各种外来的干涉和影响,完全根据内心的真实想法作出结婚与否的意思表示。(二)达到法定年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的男女双方结婚必须达到的最低年龄,即结婚年龄的下限。当事人达到法定婚龄始得结婚,未达法定婚龄即结婚是违法的。古今中外
5、各国确定法定婚龄的依据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因素,即人们生理和心里的发育状况和成熟程度,也包括地理,气候等条件的影响。婚姻是男女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是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的起点。男女双方只有达到一定年龄,才具备适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才具有婚姻行为能力,才能履行夫妻义务,并在婚后承担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二是社会因素,即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条件,包括政治,经济,人口状况,道德,宗教,风俗习惯等。其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人口状况是影响较大的两个方面。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的法定婚龄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法定婚龄也可能有所差别。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6条规
6、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这一规定是在对青年身心发育程度,学习,就业情况,独立生活条件和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因素综合加以考虑的基础上确定的,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性。但考虑到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和少数民族特有的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婚姻法(修正案)授权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对法定婚龄等问题制定变通规定。结婚的禁止实质要件禁止重婚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的违法行为。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3条明确规定禁止重婚。根据一夫一妻制原则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得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偶,否则构成重婚
7、,不仅后一次结合不能产生合法婚姻的法律效力,当事人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因此,申请结婚的双方当事人应无配偶,即只能是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已经缔结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只有在其婚姻因配偶死亡或离婚而终止后,始得再行结婚。禁止一定(ydng)范围的血亲结婚禁止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反映了自然选择规律的要求(yoqi),具有优生学上的科学根据。人类生活的长期实践证明,血缘关系过近的亲属通婚会把父母双方身体上,精神上的疾病或缺陷遗传给子女后代,严重影响人口素质和民族(mnz)健康。现代遗传学研究也表明,一代亲代每传一代即把1/2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有亲缘关系的人具有相同基因的机会比两个不相关的人多,所以近
8、亲结婚的父母极易把自身的缺陷传递给后代。另一方面,禁止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伦理观念的要求,近亲结婚往往被认为有碍风化,为社会道德所不容。如我国古籍载有“不娶同姓者,重人伦,防淫佚,耻与禽兽同也”之说。有的国家禁止一定范围的姻亲结婚,也主要是基于伦理观念的考虑。我国婚姻法(修正案)第7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其中,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与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等,无论代数多少均不得结婚。旁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根据我国采用的世代计算法,
9、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具体包括以下情形: eq oac(,1)同源于父母的兄弟姐妹,即包括同父同母的全血缘的兄弟姐妹,也包括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半血缘的兄弟姐妹; eq oac(,2)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伯叔与侄女,姑与侄子,舅与外甥女,姨与外甥; eq oac(,3)同源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案例赵某(男)与孙某(女)均已达到法定婚龄,双方的母亲是姐妹,二人于2002年5月发生两性关系导致孙某怀孕,在父母的敦促下,于同年12月隐瞒姨表兄妹关系,办理了结婚登记,并于2003年2月生下一个有智力缺陷的女儿。2003年5月,赵某的祖父向人民法院提请要求宣告赵、孙的婚姻关系无效
10、。人民法院随即判决双方婚姻关系无效。孙某不服,提出上诉,认为赵某之祖父无权提出宣告婚姻无效的诉请。人民法院应否支持孙某的主张?案例解读:人民法院不应支持孙某的主张。按照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有权依据婚姻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就已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利害关系人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赵某的祖父属于赵某的近亲属,因此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宣告赵、孙婚姻无效的申请。禁止患一定疾病的人结婚法律禁止特定的疾病患者结婚,既是保护双方当事人利益,维护家庭和睦的需要,又是确保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的需要。从各国的有关立法看,患
11、有精神病等足以丧失婚姻行为能力的疾病,或患有足以严重危害对方和子女后代的传染性或遗传性疾病,一般都是禁止结婚的。案例(n l)张XX系张X等三人的父亲,张XX通过他人介绍与赵X相识并缔结婚姻关系。张XX与赵X于婚后共同购买了一处房产用于共同居住(jzh)。结婚两年后,张XX因患有脑出血、尿毒症、呼吸循环衰竭去世。 张X等三人以张XX经医院诊断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肾囊肿、器质性精神障碍,在张XX住院期间,赵X与张XX至民政局登记结婚,结婚登记时张XX意识不清、智能低下不具有真实意思表示,且患有不能结婚的疾病为由,提起诉讼,请求(qngqi)判令赵X与张X
12、X的婚姻无效。 赵X辩称:本人与张XX出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结婚,并不存在张X等三人所诉称的事宜;另张X等三人称张XX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该结婚的疾病,没有法律依据。张XX所患疾病并不属于禁止结婚的疾病范畴,故其与张XX的婚姻合法有效。请问赵X与张XX的婚姻合法有效吗?案例解读: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根据我国相关部门规章规定,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主要包括四类:(1)严重遗传性疾病:由于遗传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丧失自主生活能力,子代再现风险高,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疾病;(2)指定传染病:艾滋病、淋病、梅毒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
13、传染病;(3)有关精神病: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4)其他与婚育有关的疾病,如重要脏器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等。据此,对于患病禁止结婚的立法目的,实际是为防止疾病传染、遗传或发生攻击危害行为。当夫妻一方或双方存在较为严重的疾病,但不属于上述类别的疾病,亦没有其他会传染、遗传或发生攻击性危害行为的疾病时,则应尊重和保护当事人自愿缔结的婚姻,不应认定婚姻无效。 夫妻一方在婚前患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慢性肾小球肾炎、代谢性脑病、多发性肾囊肿、器质性精神障碍,在患病期间与另一方自愿缔结婚姻。夫妻一方虽患有上述严重疾病,但是其患有的疾病均不属于法律规定的不应结婚的疾病,也不属于
14、会传染、遗传或发生攻击性危害行为的其他疾病,同时其与另一方结婚时是基于真实意思表示,故应尊重双方缔结婚姻的选择,不应认定夫妻双方婚姻无效。结婚的形式要件我国结婚登记制度我国历史上长期按照礼制的要求实行聘娶婚,强调仪式在婚姻成立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障社会主义婚姻制度的实施,防治违反婚姻法的行为,保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1950年婚姻法中即确立了结婚登记制度并沿用至今。婚姻法(修正案)第8条规定:“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为切实保证包括结婚登记在
15、内的婚姻等级制度的实施,我国原内务部和民政部先后于1955年,1980年,1986年和1994年颁布了3部婚姻登记办法和1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现行的婚姻登记条例是自2003年10年1日起施行的,有关婚姻登记的具体事项须依其规定办理。结婚登记机关(jgun)依婚姻登记条例第2条的规定,内地(nid)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婚姻登记机关的管辖范围,原则上根据当事人的户籍确定。男女双方的常住户口在同一(tngy)地的,应到该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双方的常住户口不在同一地的,
16、可到任何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结婚登记程序结婚登记程序依法可以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3个前后相接的具体环节。1申请办理婚姻登记,双方当事人应共同亲自前往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既不得单方申请,也不得由他人代理。结婚申请须采用书面形式,由当事人填写结婚登记申请书,如果当事人不会填写,可由婚姻登记员代为填写。申请结婚登记时,当事人应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 eq oac(,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eq oac(,2)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申明。当事人应当如何向婚姻登记机关提供上述证件和证明材料,不得弄虚作假。2审查
17、这是结婚登记工作的中心环节,由婚姻登记机关对结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是否真实,齐全进行查验,并对当事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进行审核。审查中,婚姻登记机关可就相关情况向当事人进行询问,或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审查必须严肃认真,依法办事,既不得草率从事,也不得无故拖延。3登记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进行审查后,对符合结婚实质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对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不予登记,并向当事人说明理由。根据婚姻登记条例第6条的规定,婚姻登记机关经审查,发现申请结婚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未到法定结婚年龄的;非双方自愿的;一方或者双方已有配偶的;属于直系血亲
18、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结婚登记的效力男女双方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取得结婚证,婚姻即告成立,当事人之间形成合法的夫妻关系,依法相互享有夫妻权利,履行夫妻义务,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无论当事人是否举行婚礼或是否同居生活,均不影响婚姻关系的有效成立。结婚证是婚姻登记机关签发(qinf)给双方当事人,证明其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律文件,当事人应当妥善保管。如果结婚证遗失或者损毁,当事人可依婚姻登记条例第17条的规定,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婚姻登记机关对当事人的婚姻登记档案进行查证,确认属实的,应当为当事
19、人补发给结婚证。两个(lin )问题婚约(hnyu)婚约是男女双方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订立婚约的行为称为订婚或定婚,订立了婚约的当事人为未婚夫妻。我国历史上有订婚的传统,但新中国成立后的3部婚姻法均为对婚约问题作出规定。根据有关部门所作的解释,我国对婚约采取既不提倡,也不禁止的态度。具体而言,订婚不是结婚的必经程序,是否订婚听由当事人自便。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履行婚约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必要条件,一方不履行婚约的,另一方不得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强制履行。婚约可经双方当事人协议解除;也可由一方当事人单方解除,该方只需向对方作出明确意思表示,而无须征得对方同意。对因婚约解除引起的财务纠纷,应分别情
20、况,妥善处理:对属于包办,买卖性质的订婚所收受的财务,应依法没收或酌情返还。对以订婚为名诈骗钱财的,赠与人要求受赠人返还的,可由双方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经由诉讼程序处理,必要时应酌情返还,但不能因返还问题影响当事人的婚姻自由。司法解释(二)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案例王世忠与李慧琳经同事介绍相识并恋爱,双方父母对这门亲事也十分满意,为了确立王世忠与李
21、慧琳的恋爱关系,半年后,双方父母为王世忠、李慧琳举行了订婚仪式,王世忠的父母送给李慧琳金手链一条(价值人民币元),王世忠送给李慧琳金戒指一枚(价值人民币元),订婚后,王世忠又多次送给李慧琳衣物及化妆品等。相处一年后,因两人彼此之间性格不和,爱好不同,难以继续维持恋爱关系,王世忠主动提出终止恋爱关系,解除婚约,李慧琳也表示同意。婚约解除后,王世忠向李慧琳多次索要他和父母送给李慧琳的订婚礼物,李慧琳则以解除婚约系王世忠主动提出,自己对解除婚约没有过错为由不返还收受的财物,王世忠多次索要没有结果,便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人民法院判令李慧琳返还彩礼,即金手链一条,金戒指一枚。被告李慧琳答辩称:王世忠送给
22、我财物的行为是其自愿作出的无偿赠与行为,现其反悔,要求我返还赠与物没有法律根据,请求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王世忠的诉讼请求。案例解读王世忠、李慧琳所订立的婚约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的保护,可自行解除,当事人双方因订婚互相仅负道义上的责任,不负法律上的责任。婚约解除后,其相互赠与的财产应予返还。依据我国民法通则及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判决李慧琳自判决生效之日起日内返还原告王世忠金手链一条,金戒指一枚。事实婚姻(hnyn)与非婚同居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tngj)生活的男女两性结合可分为两类:一为事实婚姻,二为非婚同居。事实婚姻是相对于法律(fl)婚姻而言
23、的,是指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进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是夫妻关系的结合。事实婚姻具有以下特征: eq oac(,1)欠缺结婚的法定形式,这是其与法律婚姻的根本区别; eq oac(,2)当事人为无配偶的男女双方,如果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有配偶则构成事实重婚; eq oac(,3)具有婚姻的目的性和公开性,即当事人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群众也认为其实夫妻,这是事实婚姻区别于通奸,姘居,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等违法两性结合的重要特征。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实行区别对待:在此之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即凡被认定为事实
24、婚姻的,双方当事人互为配偶,适用婚姻法关于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所生子女为婚生子女,解除关系须依离婚程序处理。在此之后男女双方才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补办结婚登记的,婚姻关系的效力从双方均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结婚实质要件时起算;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非婚同居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双方在较稳定的长期共同生活基础上资源建立的结合。非婚同居与事实婚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二者均欠缺法定的结婚形式要件,当事人均为无配偶这,且具有较稳定的长期共同生活。但两者也具有一些区别:主观上,事实婚姻当事人须具有缔结婚姻关系的合意,非婚同居当事人只需具有共同生活的合意;
25、客观上,事实婚姻具有公开性,即双方当事人须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周围群众也认为其是夫妻,非婚同居则不以公开为必要;主体上,事实婚姻当事人须符合结婚实质要件,非婚同居当事人通常不受此限制。此外,二者的法律效力也不相同,法律承认的事实婚姻具有婚姻效力,双方当事人互为配偶,适用法律关于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所生子女为婚生子女;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不具有配偶关系,不适用法律关于夫妻权利义务的规定,其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因当事人长期共同生活而形成的财产关系,以及因同居期间生有子女而产生的父母子女关系。非婚同居当事人解除同居关系时,应根据自愿,平等原则,自行协商处理财产分割事宜,协商不成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6、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在具体分割财产时,应照顾妇女,儿童的利益,考虑财产的实际情况和双方的过错程度,妥善分割。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的财产,按一般共有财产处理。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物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一方向另一方索取的财物,如同居时间不长,或者因索要财物造成对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返还。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可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予适当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的经济帮助。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相互不享有继承权,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死者遗产的,如属于继承法第14条规定的“
27、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分给其适当遗产。由于非婚同居当事人之间不具有合法婚姻关系,所以在同居期间生育的子女是非婚生子女。案例(n l)1984年,袁红和张志国相识并相爱。1987年,袁红和张志国同居,时年原告25岁,被告24岁。1990年10月,张志国准备出国,因为怕被拒签,所以与袁红仅仅办理了世俗的婚姻仪式,而没有办理法律(fl)的结婚登记。1992年8月,张志国回国探亲,双方仍然保持同居关系,一个月后张志国再次(zi c)出国日本继续学业。1992年10月,袁红欲想到日本探亲,遂开始比较频繁地与张志国电话联
28、系。一次偶然中,发现接听电话的人是女性,并声称是张志国的妻子并且已经怀孕,袁红大吃一惊,遂通过中国外交部驻日本大使馆查询,获悉张志国确实与一沈姓中国女公民于1992年2月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登记结婚。1993年11月,袁红向自己住所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确认张志国构成重婚,并要求撤销被告与沈姓中国女公民的非法婚姻关系。案例解读本案中,两人同居时,袁红25岁,张志国24岁,且双方均为未婚,因此他们的同居应视为符合法定结婚的实质要件。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两人于1984年相识并相爱,1987年遂同居在一起,1990年,张志国因为出国怕被拒,双方才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法定的婚姻登记程序,而仅仅办理了世俗
29、的婚姻仪式。1992年,张志国回国探亲,双方仍旧保持此种同居关系。直至1993年11月,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从时间跨度上看,双方从相识相爱到关系最终破裂历时9年有余,在此漫长岁月中,双方显然是抱着一种终身共同生活的目的。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人在从1984年至1993年长达9年的时间里,一直相濡以沫,共同生活,并且希望维持长久,还为此举办了世俗结婚仪式,得到了群众认可,虽然在其后由于男方的原因此种关系未能继续,但时至1993年11月原袁红向法院提起自诉,两人之间存在事实婚姻关系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无效婚姻婚姻无效的原因是指导致婚姻无效的法定情形或事实。婚姻法(修正案)第10条规定:“有下列
30、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的;(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三)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四)未到法定婚龄的。”有权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包括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利害关系人包括:以重婚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及基层组织;以未到法定婚龄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未达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为由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为与患病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可撤销婚姻婚姻法(修正案)第11条规定:“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
31、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回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婚姻可撤销的原因是当事人受胁迫而结婚。“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当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因受胁迫而结婚,双方当事人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婚合意,违反了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的规定,应允许受胁迫方依法请求撤销该婚姻。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专属于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其他任何单位(dnwi)或个人均无该项请求权。可撤销婚姻是可以撤销,而不是必须撤销,受胁迫方
32、是否行使撤销权应由本人自行决定。在某些情形下,受胁迫而结婚的当事人经与对方共同生活建立起感情,或已生育子女,从而不愿请求撤销(chxio)该婚姻,法律应尊重其对婚姻关系的意愿。案例(n l)陆冬梅经人介绍认识闫锦平后两人订婚,陆冬梅所在单位出具了结婚证明,闫锦平单方在民政局婚姻登记所领取结婚证,二人存在共同生活关系。后在闫锦平起诉离婚过程中,民政局认定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婚姻登记。后民政局认定:闫锦平结婚登记时使用的婚姻状况证明为非户口所在地出具的虚假证明;婚姻登记时女方不在现场;结婚证日期明显被前移。故民政局撤销二人婚姻登记并宣布婚姻关系无效,收回结婚证。后闫锦平撤回起诉。 陆冬梅以闫锦平利用婚
33、姻关系进行欺骗对其造成精神及名誉上的伤害为由,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闫锦平赔偿其精神抚慰金。闫锦平辩称:双方最终未能结合是因为陆冬梅及其家庭的过分要求,其在此过程中精神上也受到了很大伤害,且其对陆冬梅没有任何侵权行为存在。 案例解读根据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闫锦平作为申请婚姻登记的当事人,明知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并非婚姻登记地,并且陆冬梅并未出现在婚姻登记现场,闫锦平仍骗取婚姻登记,导致双方婚姻关系被撤销。在该婚姻关系被国家法定婚姻登记机关撤销并被宣布无效的法律后果中,闫锦平对此存有明显的过错,侵害了陆冬梅的身份权、名誉权,导致陆冬梅在精神上受到
34、了一定程度的伤害。闫锦平对因其过错行为给陆冬梅造成的精神伤害后果,依法应当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离婚登记离婚登记离婚是婚姻关系因双方当事人合意解除的一种离婚方式,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经有关行政主管机关依行政程序办理登记的离婚。因该离婚方式须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并须到婚姻登记机关通过行政程序办理离婚登记,所以又称协议离婚或行政程序的离婚。登记离婚,程序简便易行,夫妻好聚好散,体现出对当事人离婚意愿的充分尊重,容易为双方接受。为保证双方当事人协议离婚合法有效,由婚姻登记机关代表国家对双方离婚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离婚条件的给予登记发给离婚证,当事人取得离婚证后,婚姻
35、关系即告结束。我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并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时,发给离婚证。”婚姻登记条例第12条规定:“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根据上述规定,登记离婚的条件如下: eq oac(,1)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eq oac(,2)双方当事人完全(wnqun)自愿。 eq oac(,3)双方对子女抚养(fyng)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
36、。诉讼(s sn)离婚诉讼离婚是指由人民法院管辖和处理的离婚纠纷,即对于夫妻一方或双方提出的离婚请求,由人民法院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裁决。诉讼离婚的程序: eq oac(,1)管辖原则上应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情况下,由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包括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以及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或者被监禁的人提起的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eq oac(,2)调解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离婚案件经人民法院调
37、解后,可能出现3种结果。第一种:双方和好,原告撤销离婚之诉,人民法院将调解笔录存卷。第二种:双方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应将协议内容制作成调解书,调解书经当事人双方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第三种:调解无效,离婚诉讼继续进行。 eq oac(,3)判决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当事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都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由于离婚案件不同程度地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如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可以不公开审理,但一律公开宣告判决。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即自然消灭,人民法院应当终结诉讼。凡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节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
38、月内不得重新起诉,被告则不受上述期间的限制。离婚诉讼权利的限制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的特别限制婚姻法(修正案)第33条对现役军人离婚作出了特殊规定,即:“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该规定是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的特别限制。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加以限制,是婚姻法在离婚问题上对现役军人的特殊保护,其目的在于保护现役军人的婚姻关系,这是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特定条件下对男方离婚诉讼权利的限制婚姻法(修正案)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该规
39、定是对特定条件下男方离婚诉权的限制,主要是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身心健康,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身体,精神都需要特别照顾,关心,且其精神,身体也直接影响胎儿和婴儿的发育成长,因此,在此期间对男方离婚诉讼权利作出限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准予(zhny)离婚的法定标准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予离婚的理由,即裁判离婚的法定标准,婚姻法(修正案)第32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t ch)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该条款又进一步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
40、,调解无效的,应准予离婚:(一)重婚或有配偶(pi u)者与他人同居的;(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的;(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准予离婚。”案例1995年农历11月,潘三妹与黄俊金按照民间习俗举行婚礼并开始同居生活,1997年9月18日,潘三妹与黄俊金生育女儿黄月玲,1999年12月19日,潘三妹与黄俊金生育女儿潘月花。2001年11月12日,潘三妹与黄俊金依法补办了结婚登记手续。 潘三妹以双方经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并遭黄俊金殴打,且从2005年7月开始分居至今导致其与黄俊
41、金感情破裂为由,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其与黄俊金离婚。 黄俊金辩称:双方不存在为家庭琐事争吵及殴打潘三妹、从2005年7月开始分居至今的事实,双方感情并未破裂。 潘三妹未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案例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潘三妹与黄俊金依法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属于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合法婚姻关系。人民法院对审理离婚案件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经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本案中,潘三妹以双方经常为家庭琐事争吵并遭黄俊金殴打,且从2005年7月开始分居至今导致其与黄俊金感情破裂为由诉请离婚,但并未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存在上述事实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关于“当事人
42、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的规定,潘三妹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故在没有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破裂,且潘三妹的配偶黄俊金亦否认双方存在夫妻感情破裂的事实,因此法院不应当准许潘三妹与黄俊金离婚。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离婚对夫妻身份关系产生的法律后果 eq oac(,1)夫妻身份终止离婚使夫妻关系(gun x)终止,彼此不再是配偶关系,离婚当事人之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身份和称谓终止,双方不得再以夫妻相待。使用对方姓氏的通常因离婚而恢复婚前的姓氏。 eq oac(,2)再婚(zihn)自由婚姻关系接触之后,双方恢复了结婚的自由,取得了再婚的权利,一方对他方不得(bu de)加以干涉。依登记程序
43、离婚的,其再婚自由权自领取离婚证之日起恢复;依诉讼程序离婚的,其再婚自由权自人民法院离婚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之日起恢复。 eq oac(,3)抚养义务终止共同生活,相互抚养是婚姻生活的重要内容。夫妻身份关系消灭使夫妻间共同生活关系终止,相互抚养义务也随之解除。案例李春琴与俞龙海原系夫妻关系,俞仁夫与凌桂兰系俞龙海的父母。李春琴与俞龙海登记结婚后,一直与俞仁夫、凌桂兰共同生活,在此期间,李春琴因患不孕症住院治疗,其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而丧失了生育能力。之后,俞龙海起诉李春琴要求离婚,另案法院最终准予二人离婚。离婚后第二年,李春琴旧病复发住院治疗,并花去医疗费若干。 现李春琴以其患病期间凌桂兰阻挠其就
44、医,其本人亦无经济能力从而延误了治疗,最终导致其丧失了生育能力,并丧失大部分劳动能力,同时在离婚时,其未分得财产为由,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俞龙海、俞仁夫、凌桂兰支付扶养费和医疗费共计122 558.22元。 俞龙海、凌桂兰、俞仁夫辩称:李春琴与俞龙海婚后虽与俞仁夫、凌桂兰一同生活,但两家在居住与经济上均是独立的,并没有形成家庭共同生活关系,本方在李春琴患病期间并未阻挠其治疗,同时,李春琴有工作并有稳定的工资收入。故请求驳回李春琴的诉讼请求。案例解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夫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但在理解该规定时,应首先明确扶养义务履行的前提是夫妻之间存在婚姻关系,即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法定的、无条件的,只要双方之间建立了婚姻家庭关系,该义务随即产生。同时,扶养义务以夫妻一方出现缺乏生活来源、无独立生活能力、生活困难以及患病、年老等情形为条件,即夫妻之间应履行的扶养义务,是以经济上相互供养、生活上相互扶助为内容的。综上可知,夫妻一方请求另一方履行扶养义务时,必须满足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低价花椒采购合同样本
- 个人餐饮员工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测量仪器购销协议合同书范例
- 二零二五产品保修合同
- 宠物产业投资合同
- 应急救援合同履约保证金协议
- 2025年中国电子束曝光系统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中国多功能除垢剂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
- 聚氨酯重型万向脚轮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2024-2030版)
- 2025年中国油井管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欢乐购物街-认识人民币(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2025年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疫苗与接种管理制度
- 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邮电大学
- 《通信用开关电源的元器件降额准则-》
- 2025年4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中国非遗文化鱼灯介绍2
- 2024银行从业资格个人贷款教材
- 2025年中国稀土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T∕HGJ 12400-2021 石油化工仪表线缆选型设计标准
- 康复科等级医院评审汇报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