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_第1页
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_第2页
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_第3页
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_第4页
土地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土地(td)行政管理学姜 海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gunl)学院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基本安排(1)课程讲解(jingji)与讨论课程作业与平时成绩课堂纪律与平时成绩课外阅读文献:教材、期刊、网站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基本安排(2)分组完成课堂讨论与平时作业人数4-5人合理分工(准备、报告、提问、答疑(d y)、评论)以组为单位考核,组内有差异1 次以上作业E-mail上交,PPT形式报告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基本安排(3)课堂纪律出勤:随机答问+批次点名(din mng)注意:手机欢迎:提问、讨论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基本安排(4)联系方式: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

2、)介绍: 经济发展与土地问题(wnt) 不同学者的思考 如何管理土地 本课程目的 我的期望共三十七页经济(jngj)发展与土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土地污染防护(fngh)与质量提升社会公平问题土地非农化收益分配房地产市场调控生态安全问题边际土地开垦共三十七页经济发展(fzhn)与土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关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争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城市和工业用地过度扩张了么?土地(td)集约利用与发展方式转变土地污染防护与质量提升“毒地”危机高标准农田建设“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共三十七页茅于轼:为什么18亿亩耕地红线(hn xin)没有必要?2008年

3、12月24日,天则所发布了“粮食安全和保护耕地”研究成果,指出“18亿亩红线的数目完全是拍脑袋出来的,没有经过任何经得起检验的研究”。原因如下:改革以来的三十年,人口增加了45%,粮食增产了60%,而耕地却在减少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无关(要素(yo s)替代)世界上有很充分的粮食供应。在过去的五十年中,人口增加了一倍半,人均粮食消费增加了17%,但粮价下降了一半。说明粮食相比于五十年前越来越丰富了。我国粮食产量上下波动只有三四个百分点。百年一遇的粮食供给不足,也只有消费量的11%,约合五千万吨。如果全部靠进口补足,要用外汇约100亿美元,不到我国一年出口创汇的百分之一。我国因为有过大饥荒是经验,

4、所以储备粮特别多,估计达到40%左右。什么必须取消这条红线?因为它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极不利于加速农民进城,解决三农问题。共三十七页“毒地”风波(fngb)2006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启动视频会议上,时任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到2006年,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dq)。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到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2011年10月10日,在广东科协论坛第45期专题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表示:全

5、国3亿亩耕地正在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占全国农田总数的1/6,而广东省未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仅有11%左右。共三十七页开发区清理整顿(zhngdn):每个城市只保留一个针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过多过滥,一些地方借开发区之名乱占耕地,侵犯农民利益等问题,2003年7月起,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对全国各类开发区的清理整顿工作。经过集中(jzhng)清理整顿、规划审核、设立审核及落实四至范围等几个阶段的开发区清理整顿工作,到2006年12月,全国各类开发区由6866个核减至1568个,规划面积由3.86万平方公里压缩至9949平方公里。国家有关部门将保留的开发区规范为三种类型:即综合性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

6、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园区,并参照命名规范进行了重新定名。对于一个区域内规划面积相邻、区位相近的开发区予以整合。同时,在每个县、县级市、城市远郊区原则上只保留了一家开发区,使县域范围内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共三十七页土地资源高度稀缺:人口占世界人口22% ,耕地仅占7%1988-2007年中国GDP增长4.8倍,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统计面积 318.8 104 hm2。根据(gnj)典型调查结果推算,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可能达到 637.6104 hm2。每年新增失地农民200多万因征地引发的上访及恶性冲突事件频繁发生 视频:广西苍梧征地纠纷引冲突土地非农化中的社会(shhu)冲突共三十七页课程

7、(kchng)介绍: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科学、高效管理土地资源人们的理性思考:市场vs政府现实的迫切要求:产权(chn qun)、规划、法律都还不够完善,依法行政“无法可依”“信访办主任尴尬转身”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2003年开始,到目前仍未结束。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介绍:经济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科学、高效管理土地资源如何管理土地资源谁来管理管理的边界与内容管理的方式与方法管理绩效(j xio)与管理创新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介绍:开设本课程的目的 了解土地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 熟悉土地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 把握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形成基于(

8、jy)公共行政的土地问题思考习惯共三十七页课程(kchng)介绍:达到的效果 掌握基本的原理 分析现实中的问题:为何行政 理解(lji)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所行何政 形成完善土地行政管理的思路:如何行政存在问题理论上的解决方案现实“可行”的解决之道不完美的方案;折中方案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毕业选题共三十七页第一章 绪论(xln)本章主要内容: 土地行政管理的概念 概念 目标(mbio) 功能 土地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土地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体系 共三十七页1.1 土地行政管理(gunl)的概念行政与行政管理行政:推行政务管理:管辖(gunxi)和治理 行政管理:为推行政务而进行的管理

9、活动,即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共三十七页1.1 土地行政管理(gunl)的概念土地(td)行政管理 国家土地政务的推行与管理,即国家行政机关为了体现土地利用当前和未来的社会整体利益对土地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主体国家行政机关客体土地、土地利用过程及行为范围地权、地籍、地价、地用、地税依据国家法律;土地法规、规章共三十七页1.1 土地行政管理(gunl)的概念土地(td)行政管理的目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土地利用中的相对公平,促进国家行政整体效率的提高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共三十七页1.1 土地(td)行政管理的概念土地行政管理的功能 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

10、的需要(xyo)依法对国家土地配置领域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从而体现的功效。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文化功能土地改革城市化、工业化农村社会保障共三十七页 通过地权制度改革、土地立法、土地政策、土地执法等途径,对土地的所有、使用、转让等配置过程行使(xngsh)约束性、控制性的功能,以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秩序及内外部环境。 思考:地权制度改革、土地立法、土地政策、土地执法中,哪一类政府活动(途径)最能够体现土地行政管理的政治功能?政治(zhngzh)功能共三十七页土地行政(xngzhng)政治功能:土地改革1950年6月30日 土地改革法公布施行年月日,毛泽东颁布命令,公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

11、法。土地法规定,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共中央决定从今年冬开始,分期分批地在拥有3.1人口的新解放区全面实行土改。其路线和总政策是: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其过程(guchng)一般为发动群众、划分成分、没收和分配土地、总结复查等几个阶段。各地政府要派出大批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领导土改。至1952年底,土改工作基本完成。共三十七页土地改革(td gig)附:当时的农村阶级划分表阶级名称划分准则地主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或只

12、做些附带的劳动,而靠剥削农民为生的人。富农一般占有土地,有比较优裕的生产工具和资本,自己参加劳动,但经常依靠剥削为其生活来源的一部或大部分。中农占有土地,拥有相当的生产工具,生活依靠自己的劳动或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不剥削别人,也不出卖劳动力的农民。雇农靠出卖劳动力为其生活主要来源的农业劳动者。一般没有土地和生产工具,或只有较少的土地和生产工具。贫农农村中的佃农。占有不完全的生产工具,没有土地或土地不足(bz),一般都是租人土地耕种,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受地主富农的剥削。共三十七页 通过土地行政管理组织对土地行政管理内容(地权、地用、地价、地税、地籍)进行(jnxng)组织、协调、管理、调整,以

13、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产出或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率。经济(jngj)功能组织土地调查、登记、评价保护土地,监测土地数量、质量与利用结构编制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进行用途管制制定土地利用经济政策与技术标准运用地价、地税等经济杠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制定法律法规,调解纠纷,保护土地利用者利益共三十七页1987年11月26日深圳首次有偿出让(chrng)土地使用权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shu c)公开招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深华工程开发公司在9家投标公司的激烈竞争中获胜,它以合理的土地标价、良好的建筑规划方案和企业资信取得一块46355平方米住宅用地为期50 年的使用权。 土地

14、招标小组组长刘佳胜介绍说,综合评估的办法是,土地标价占总分的50%,规划设计方案占40%,企业资信占10%。此次土地公开招标的底价为每平方米332元。在此基础上上浮10%,即每平方米365元,为合理高价。深华工程开发公司的标价为每平方米368元。共三十七页社会(shhu)、文化功能文化(wnhu)功能:宣传、教育、科研社会功能:维持土地占有和利益分配中的社会公平,保障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繁荣;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案例:欧洲竞争弱势区土地维持计划 第20个全国“土地日”主题: “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你知道全国“土地日”的日期、今年全国“土地日”的主题么?共三十

15、七页历年全国土地(td)日的主题1991年,第一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土地与国情1992年,土地与改革1993年,土地与经济 1994年,土地与市场1995年,土地与法制 1996年,土地与发展保护我们的生命线1997年,土地与国家(guji)爱护我们的家园1998年,土地与未来集约用地,造福后代1999年,依法行政,合理用地2000年,保护耕地为了美好的明天共三十七页历年全国(qun u)土地日的主题2001年,规划土地(td),利国利民2002年,规范土地市场,促进经济发展2003年,规范土地市场,促进可持续发展2004年,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2005年,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2

16、006年,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2007年,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2008年,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2009年,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2010年,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集约用地 2011年,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共三十七页历年全国土地(td)日的主题2012年,建设高标准农田 保障粮食安全 2001年以来,全国农村土地整治建成高产稳产基本农田2亿多亩。经整治的农田平均亩产提高10%至20%,实现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65亿多公斤,为国家粮食“八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就是要按照“田成方、树成行、路相通、

17、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通过土地整治建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优质基本农田,为粮食持续(chx)增产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保障。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对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提出“经整治的基本农田质量平均提高1个等级,粮食亩产增加100公斤以上”的目标。共三十七页1.2 土地(td)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土地行政管理的发展前资本主义时期:集中于建立地籍管理体系,为国家财政税收服务资本主义形成时期:侧重于土地制度改革和地权(dqun)行政体系的形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地权、地用、地

18、税、地价、地籍综合管理阶段共三十七页1.2 土地行政(xngzhng)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国外当代土地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重视现代化的地籍管理土地整理或重划成为土地行政管理的新内容注重土地资源(zyun)的持续利用管理在部分国家或地区,土地制度改革仍然是重要内容共三十七页1.2 土地(td)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我国土地(td)行政管理的发展( 19491978年)改革原有土地制度:在农村,19491952年,农民土地私有制,19521979年,集体所有制;在城市,保护私有房地产初步建立地籍管理体系:土地登记发证建立了新的土地税、租体系:1951年,城市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建立了社会主义体系下的地

19、用行政体系:1953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1958年,修正建立了城乡地政分管、土地由多部门管理的地政机构体系:农村,农、林、渔分管;城市,房地产管理局、城建、规划、财税多部门管理共三十七页1.2 土地行政管理体系的形成(xngchng)与发展我国土地行政管理的发展( 1979 )改革地用行政体系:农村,农户承包经营;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体系逐渐形成完善地权制度:1982年,修改宪法,改城市土地国有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地政管理机构:1986年,成立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组建(z jin)国土资源部地政管理法制化建设:1986年,土地管理法;1997年,修订完善土地税费制度:在城市,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