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1.gif)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2.gif)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3.gif)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4.gif)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b70e8a3f77e85efbe149a1535667619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29/29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学期教学计划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与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
2、,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书25课。
3、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近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
4、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
5、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与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与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近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6、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与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
7、法,把学科评价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 第1课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二十二周 期末考试第二周 第2、3课 第十二周 第13、14课第三周 第4 、5课 第十三周 第15、16课第四周 第6、7课 第十四周 第17、18课第五周 第8课 第十五周 第19课第六周 第9课 第十六周 第21、20课第七周 第11、10课 第十七周 第22、23课第八周 第12课 第十八周 拆装玩具 第九周 机动 第十九周 科学探
8、索的故事大象版三年级小学科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必修课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总 课 时:34课时一、学情分析科学课是三年级同学们新开的一门课程,他们对这门课的了解不多,但孩子们的好奇心是一样的,他们对未知的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当他们打开课本,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与其它课程不一样的容,那不是单纯的识字和算术,而是各种奇妙的、又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常看到、看不到,似相识又不相识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老师就要沉下心来,放下你老师的身段,以儿童的心同孩子们一起去发现、去探讨、去研究,去认知这个世界,了解这个世界。上好这门课,和孩子们共
9、同学习的方法有很多种,如何实施,如何让同学们在兴趣中、快乐中学习,让同学们在充满幻想的世界里去观察、去思考、去实验、去记录、去体味。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二十三个小节,本册书以我们共同生活的身边环境入手,以浅显的问题循循渐进地让同学们打开思路、以科学的眼光去认真观察,去思考,去提出问题,以极大的好奇心并以极大的兴趣找寻各种答案。本册书在第一单元以探索自然为契机,让孩子们把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看到的、又是漫不经心的问题加以归类,细细辨认它们,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并且在学习这门课的初始为他们学习、探究指出了学习的方法和方向,告诉同学们;科学家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
10、。科学的道路是艰辛的,是在无数次失败中一次又一次不断奋斗而取得的,很多时候它又是索然无味的,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失败,只有坚持才有可能经得起挫折,走向成功。三、课程目标1、十万个为什么?同学们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要放开思路,善于探索,要知道什么是团队协作,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单制作计划书和总结小报告。2、五官兄弟。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通过人体五官游戏体会个体观察和团队观察的区别以与在瓜果交易会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五官兄弟各器官的不同作用和功能。从而认识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同学们参与科学探究学习的兴趣。3、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找寻秋天,一幅画面展现在眼前。经你的观察、寻找;天
11、了、枫叶变红了、树叶落了、果实成熟了等等、等等,这些被你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秋天的景象,正是你要探究的问题。培养同学们认识多角度、不同方法的观察意识、探究意识、学习意识。4、有趣的动物。同学们有了一定的观察意识,就要学习观察事物严谨性、细致性,大家在观察动物这个单元中,在观察动物的不同习性的过程中,培养严谨、细致的态度,共同探讨如何分类,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与与生态平衡关系。5、蚯蚓小导游。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以对蚯蚓的探索进而引导同学们对土地的关注,土壤是我们人类生活在这个地球的基本保障,关心土地、关心土壤就是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同学们在学习、探索、研究土壤这个问题后应了解我国土壤的基本状况,激发
12、同学们对我国土地的热爱,对土壤的关心。进而树立我们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意识。6、飘呀飘,飘下来。做一自传旋翼游戏,体现学习、设计、观察、制作等多方面的能力,简单使用测量工具,探究学习记录活动过程,达到简单认识空气与旋翼下降的基本关系,总结实践、实验的体会。7、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科学是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双胞胎,自有了人类就有了科学,正是有了科学才有了今天人类繁荣昌盛的现代化。学做小记者,做一采访记录,制作科普展板,培养同学们爱科学的理念,勇于科学幻想,展望美好的未来。8、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人类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从未停止过脚步,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伴侣,从古至今无不
13、存在。同学们通过对历史上科学家的学习、认识、调查、了解,从而坚定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信心,展望科学发展美好的未来,认识科学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科学的道路是艰辛的,只有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畏艰苦,不怕寂寞,不怕牺牲,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四、课程容周次日期单元 章节教学容课时安排108.25课程纲要如何上好科学课,科学课学期安排1209.01-09.05第一单元十万个为什么1、探索自然五官的作用和配合,培养如何探索自然,认识自然与科学2309.08-09.122、我发现的环境问题探索环境,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通过考察提高学生关心环境意识。2409.1
14、5-09.193、问题银行培养同学们提出问题的习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509.22-09.264、开发问题宝藏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只要不懈努力都能找到打开问题的钥匙。2609.29-10.10第二单元五官兄弟1、五官兄弟游乐场做一场游戏,感受五官各自作用和综合能力。引导同学们探索能力。2810.13-10.172、瓜果交易会以瓜果交易会为契机,认识综合运用感官的重要性。2910.20-10.24第三单元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1、找寻秋天秋天来了,找寻秋天的景色和动植物变化,学会利用简单科学仪器观察并记录。21010.27-10.312、果实累累的季节仔细观察各种果实的特征和分类,果实和动物
15、在秋天的展现形式,做好观察记录21111.03-11.07第四单元有趣的动物1、寻访蚂蚁通过寻访蚂蚁认识各种各样的昆虫,学习、认识昆虫的概念。21211.10-11.142、动物怎样过冬调查、收集各种动物的过冬方式,认识什么是候鸟。21311.17-11.213、上夜班的动物为什么动物要上夜班,各种动物的习性和它们的生活方式。21411.24-11.28第五单元蚯蚓小导游1、探访蚯蚓的家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仔细观察土壤里都有些什么?做好记录。21512.01-12.052、蚯蚓的房前屋后认识蚯蚓生活的环境和土壤的特征21612.08-12.123、蚯蚓的邻居认识土壤里的动物和我们人类对土壤的破
16、坏,我们该怎么做21712.15-12.194、落叶到哪里去了落叶与土壤和动物的关系,如何改良土壤,尝试新的种植方法。21812.22-12.26第六单元飘啊飘,飘下来1、自转旋翼研究自转旋翼的科学原理,收集整理数据,自制填写表格。21912.29-12.302、降落伞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体会下降与浮力的关系,测量工具都有哪些。120201501.05-01.09第七单元科学改变我们的生活1、科学,生活的朋友科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更多的科学奥秘,科学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哪些。22101.12-01.162、科学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调查科学在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日异月新的变化,制作科学展板。22
17、201.19-01.233、展望美好的未来未来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你有哪些科学未来的展望。12301.19-01.30第八单元1、一次穿越时空的科学问题旅行收集、整理、回忆人类历史的科学发展历程,我们应学习科学发展的什么精神。32402.02-02.062、我们身边的小科学家学习发现身边小科学家,树立我们从小认识科学,学习科学的意识。3五、课程学习重点、难点三年级科学是同学们新开的一门课程,同学们对科学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他们对各种未知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引导他们对科学课学习的热情,发挥同学们主观能动性的学习积极性是我们的重点。把科学课上的灵活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我们要把握的,不要把科学课拘
18、谨在课本上,教条的教学。我们应拓展思路,从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教学仪器、互联网、科学小实验等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特点的小游戏,小考察,如在第三单元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秋游、果园等等,这样既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起到学校课堂上教学起不到的作用。难点是由于课本长时间没有变动,原设计课本已不适应学生对现代科学的认识理念,学习兴趣不是很高,课本脱离实际,使设计出的教学方法不好实现。科学小实验又没有实验材料,仪器使用不熟练等等都是影响教学的问题。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大象 第一单元 十万个为什么第1课 探索自然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
19、触觉变得灵敏。2、在蒙眼活动中发展信任感和合作精神。3、了解一片有草之处的植物和动物。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5、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尤其是使听觉和触觉变得灵敏。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我们都非常依赖我们的眼睛,今天我们将用我们其他的感官探索自然!你们其他的感官是什么呢?(学生交流)二、活动感知。1、游戏:盲人火车(1)把孩子们分成1012人的小组。依次把一个小组带到选好的地方。让他们从低到高排成队。闭上眼睛,让他们每个人扶着前面人的肩组成一列火车的样子。(2)让第一个学生扶着教师并开始慢慢地向前走。跟老师走的本身就
20、很有意思,而此刻让“火车”保持安静,让学生回答他的周围都有什么声音,并对每一个回答都要作出评价。询问他们这些声音是不是自然音或者是由人或机器、汽车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他们听到鸟叫声的话就让他们模仿。(3)行程结束,看是否有人会猜出行走的路线。2、一片草地(1)带孩子们到“研究”区,导语:“看这片草地,你们认为这里有任何活的动物吗?今天我们就弄明白这些问题!”(2)指导他们在各自周围半径一米的围之,观察并记录尽量多的植物和动物。强调这不是比赛,而是一项观察游戏。对于大孩子,让他们做更详细的记录,如蚂蚁、蜘蛛等的颜色、大小等。为他们做观察和记录定一时间限制(510分钟),强调观察期间保持安静。(3)
21、限定时间到了之后,把学生召集到一起汇报,若能找块木板列出全班综合在一起的记录单就更好了。教师活动:对孩子们的热心观察进行评价。(4)、师生互动:有无处归属的东西吗?比如:垃圾、破烂玩具、废旧电池等,这些属于哪儿的?三、总结:正如他们通过他们的小研究中见到的那样,在任何有草地区都有“大自然”许多植物和动物生活在草丛中。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最近一次你花时间观云是什么时候?(师生交流互动)二、活动感知:1、如果孩子们愿意的话请他们坐下或躺下,大家都观云并把他们的所见或感觉到的描述一下。给每人一次发言的机会,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示一下。(3)大家都有机会发言之后,进
22、行询问。教师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三、拓展活动:我发现了鸟(1)班里谁喜欢鸟?鸟在什么地方生活?有人一直在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花园、公园、路边树上等的鸟吗?(2)学生说一说自己认识或见过的鸟。 燕子 麻雀 黄鹂 乌鸦 和平鸽 (3)让孩子观察校园里的鸟。 教师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鸟类的信息。 四、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课外观察鸟、认识鸟。第二课 我发现的环境问题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2、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准备:橡皮、小刀、笔(或塑料小方块)。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大家一定下过很多
23、种棋吧,跳棋、军棋、象棋,但是有谁下过环保棋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下环保棋。二、活动感知。1、下环保棋。(1)分析棋图:让学生观察“环保小蜗牛”的壳上每一格是什么。4人一组,每人或每组制作一个小骰子。方法:把橡皮(或肥皂、木块等)切成一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在六个面上分别写上l、2、3、4、5、6几个数字。教师要示,并强调安全。(2)游戏方法:从起点开始,每组同学轮流掷骰子,骰子的哪个数字朝上,就走几步棋。看谁能最快得到小蜗牛头上的王冠(即最快走完),就授予谁“环保小卫士”的称号。棋图说明:(1)浪费水,退到起点; (2)蛇; (3)不用塑料袋,提篮子买菜,进到4; (4)树袋熊; (5)小松
24、鼠; (6)排放废气,退到2; (7)给小鸟提供食物; (8)白天鹅; (9)使用无氟冰箱,进到12; (10)排放污水,退到5; (11)爱护花草,进到14; (12)白鳍豚; (13)伤害小鸟,退到8; (14)扬子鳄; (15)环境优美; (16)垃圾分类回收,再掷一次; (17)小猴子; (18)乱吐瓜子皮,停掷一次; (19)小老虎; (20)挂人工鸟巢,进到22; (21)汽车鸣笛,排放尾气,退到14; (22)大熊猫; (23)乱砍滥伐,退到12;终点,获得“环保小卫士”称号。2、环境问题大搜索。(1)对学校或社区的对方位的观察,找出环境问题。(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问题分类,
25、如住房问题、水污染问题、农业问题等。(3)经过一系列有趣的观察活动,孩子们会有许多发现和感想,应与时安排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学生借助文字、图画、符号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和记录问题。三、总结。借身边的环境问题引导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课 问题银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2、通过活动,鼓励学生成为爱提问的孩子。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提问的兴趣。教学准备:几组动物卡片,衣服夹子或别针,记录纸,问题存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1、师生互动做游戏:我是谁(1)教师根据班级人数选择一些绘有动物图像的卡片用衣服夹子夹到孩子们
26、的后背上,孩子本人不能看到自己背后的动物卡片。(2)提问的过程中逐渐知道自己背后的动物是什么。(3)作为逐步探询正确答案的要点,要从生活围,哺乳、鸟类、虫等大围中考虑。实在找不到正确答案时,教师可以给予启发暗示。如果知道自己后背上卡片的名称,可以说“我是”然后把卡片挪到胸前来核实一下。(4)孩子们对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根据回答,猜自己后背上贴的是什么动物。例:“我有四只脚吗?”回答仅限“是、不是、不知道”三种。(5)如果有五六个人都猜不出,可以由一个人对这些人分别进行提示。二、问题银行开业1、各小组的问题银行开业。2、教师激发学生提出自己从小到大心中所藏的问题。3、将问题记录在记录纸上,并进行
27、交流。4、以小组为单位把问题卡分成生物类、地球与宇宙类和其他问题三大类,分类记录在问题银行存折上。5、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第四课 开发问题宝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能力。2、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维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用开放式概念图的方法记录问题并进行交流。教学准备:1、提供材料超市。2、每组准备一白纸。3、学生每人准备一支彩笔。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想成为问题银行的百万富翁吗?其实每一个物体里都蕴藏着许多的问题,就像一个个问题的宝藏,只要我们认真地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28、,就能把其中的问题挖掘出来。”板书课题:开发问题宝藏二、学习活动1、教师从超市中拿出一个吸铁石,让学生观察提问,教师根据学提出的问题在黑板上绘制出关于吸铁石的概念图。2、各小组到材料超市选购自己喜爱的物体。3、小组同学认真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4、每个小组用概念图的方式表示出本小组提出的问题。5、各小组选择一个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进行自由研究。第二单元 “五官兄弟”第一课 “五官兄弟”游乐场教学目标:1、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感官的功能和局限性。感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的重要性。2、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自主、充满矛盾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学重点:体验各
29、种感官的功能和局限性。教学难点:让学生按游戏规则进行活动。教学准备:1、手区:在纸箱上剪一个洞(只可以把胳膊伸进去),箱有:桔子、玻璃瓶(里面可以装一些温水)2、眼区:苹果(有不同颜色)、桃酥饼(有香味,好吃的食品)、小摩托车(会动的东西)3、耳区:小鼓、琴、空瓶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4、鼻区:梨汁、酱油(有不同的气味)5、口区:麻辣片、酸楂片、有花生味的点心、洋葱(有不同的味道,有各自香味的东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今天,我们来到多媒体教室上科学课。大家先观察一下多媒体教室。说一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要说出:我叫 ,我在阶梯教室里观察到 ,我是通过 (
30、感官)观察的到的。)今天,我们到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五官兄弟”游乐场进行游玩,(出示课件:“五官兄弟”游乐场)在这里进一步体验五种感官的作用。二、学习游乐场的规则既然是游乐场就有游乐场的规则,我们先来看一看游乐场有什么规则。(出示:游乐场的规则)1、每个小组必须顺着游乐路线行走,不能逆行。眼睛区手区耳区鼻区舌区2、游乐场要轻声细语,互相合作,互相帮助。3、每个游乐区活动时间为5分钟。4、游乐时必须与时把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填到记录表上。三、学生进行五官游乐活动布置入场:下面,各组分开活动。第一组从眼区开始,第二组从手区开始,第三组从耳区开始,第四组从鼻区开始,第五组从舌区开始,各组长到讲台上来
31、领记录表。学生在游乐区活动时,指名一个学生掌握时间,提醒学生交换场地。教师要巡回指导,解决学生活动中发生的问题,提醒学生遵守活动规则,提醒学生与时记录收获和问题。四、讨论和整理分组讨论在游乐场中的收获,产生了什么问题。把活动中的感受整理一下。指名学生发言,教师与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大家都有很多收获,体验了 “五官”在科学观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一种感官只能观察到物体的部分特征。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才能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所以,在以后的观察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各种感官。不过,我要强调一点,观察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感觉器官,当对一个物体还不太了解的时
32、候,不要轻易用嘴去尝、用鼻子去闻,因为有些物体是有毒的,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第二课 瓜果交易会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并做出判断。教学重点: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并做出判断。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你曾经和爸爸妈妈一起买过西瓜吗?你知道怎样挑选西瓜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挑选西瓜中的科学。二、讨论如何选购西瓜。1、学习“交易会”活动规则2、将全班分成6-8组,每小组分工合作,分别负责采购和推销自己小组的瓜果。3、负责推销的同学要设法向别的小组的采购的同学介绍自己小组的瓜果的优点,争取以更高的价格成交。4、负责采购的同学认真选购,争取以合理的
33、价格买进。5、当小组认为购买的瓜果不满意时,如时间允许,可以继续卖出和重新买进,但小组成员必须协商进行。6、小组共同参与,必须卖出和新买进水果,交易时,可以用支票的形式进行交易。7、与时填写“采购单”,记录交易时的观察收获和发现的问题。三、学生活动,教师一起参与。四、活动总结。第三单元 秋天,一幅美丽的图画第一课 寻找秋天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2、乐于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向学生进行互相合作的教育。4、知道温度的单位,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会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教学重点:知道温度的单位,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和种类,会使用温
34、度计测量并记录气温。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或体验到秋天的自然美。教学准备:教师:温度计,纸,透明胶带,剪刀。学生:笔,纸,树叶,红毛线,铁锤,钉子。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放一放秋天景色的录像,容是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在秋天里的行为。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的活动容就是来寻找秋天。二、赛诗会:美丽的秋天。让学生看书。以书上“秋”、“秋天到”、“我眼中的秋天”的描述格式,说说“我”心中的秋天。组织形式:(1)以小组为单位,先进行小组预赛,每个小组选出1名优胜者;(2)班级赛诗会。赛诗会结束后,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诗句中的亮点句子进行点评,
35、引导到“收获的季节”上来。(3)秋天的景色确实与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吗?最后,借用妙妙的一句话“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探访秋天吧!”三、探访秋天里的生物。走出教室,行走在秋天的校园里。引导学生注意树叶的变化,什么树的叶子变红了?树叶变黄的是什么树?地上的落叶是什么树的?并收集自己喜欢的树叶。教师要适时进行评价。仔细观察动物,包括动物的名称,活动方式,鸣叫声等等。四、讨论与交流。我们描述的秋天和看到的秋天是一样的吗?谁写的诗更贴近真实的秋天?每个小组挑选1-2篇,自由组合完成一份“秋天的景色”的手抄报。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
36、了彩色?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我们找到的秋天的一些事物,那么,秋天与夏天相比,主要特征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树叶变成了彩色?(学生说一说,师生评议,引出温度)二、测量气温1、谈话:树叶是由气温染成五颜六色的。今天的气温是多少度?你们知道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出来的?2、认识温度计(1)分组观察温度计。(2)汇报观察结果,提出自己发现的问题。3、正确使用温度计(1)将温度计挂历在室外通风、不被直射的地方;(2)温度计离地面约1.5米左右;(3)分小组定时观察,记录温度;(4)读数时,一定要注意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相平,如果个子矮,应站在凳子上看。4、学习记录温度的方法教师讲解: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
37、度叫做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写作“”,其中C表示摄氏,C左上角的小圈表示度。0度以上的温度叫做零上温度,读的时候先说数字,再说单位(摄氏度)。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是这样,先写数字,再写单位。零上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上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高。0度以下的温度叫做零下温度,读的时候要先说“零下”,然后说数字,再说单位。例如-10,20,30。写的时候也按这种顺序,用“-”表示零下。在温度计上读温度的时候,要看清从010分成几格,每格是多少度。如果分成10格,每格是1度;如果分成5格,每格是2度,每半格是1度。5、交流与分析(1)整理测量数据。(2)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气温资料。(
38、3)讨论与分析:气温由22降至10的这段时间称为秋天。三、制作树叶书签制作方法:(1)选择自己喜欢的树叶,用废旧书报夹一个星期左右,使它们变得干燥、平整;(2)然后衬上卡纸,较大的树叶可用剪刀剪出树叶的形状后再用透明胶带固定;较小的树叶可直接把树叶固定好,再修剪卡纸的外形;(3)最后,在叶柄处系上红毛线即可。四、总结。阅读“秋天的树叶为什么会五颜六色”,总结探究的容。五、拓展:(1)下周上课时展示各自制作的树叶书签。(2)下周上课时每人带来一种果实。第二课 果实累累的季节教学目标: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全面的
39、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教学准备:学生:果实,毛巾或餐巾纸。教师:小刀,盘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进行展示。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学习园地”里展示一个星期。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二、果实展示会。1、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学生小组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三、趣味活动找“星
40、星”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归纳果实的特征: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与时清理;小刀、盘子、毛巾要与时清洗干净。四、分类:找果实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五、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第四单元 有趣的动物第一课 寻访蚂蚁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3、归纳昆虫的特征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
41、样性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学难点: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教学准备:放大镜、昆虫盒、橡皮泥、细木棍、饭粒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生猜谜语导入新课。二、观察提问1、学生看教材中的图,并提出问题。 “蚂蚁住在哪里?”“这些蚂蚁排着队干什么?”三、动手操作。1、做“蚂蚁”。学生根据经验动手制作蚂蚁模型,可用橡皮泥代替黏土。2、师生交流评议: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四、观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蚂蚁,说一说:真正的蚂蚁什么样?教师适当引导: “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辅助观察。五、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这一概念。
42、六、实践活动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第二课 动物怎样过冬教学目标:1、认识季节变化对动物的影响。2、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教学重点: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教学难点: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教学准备:学生提前观察蚂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由上节课的探访蚂蚁导入。二、初步感知。1、阅读“小蚂蚁找朋友”。谁能说一说“这些动物是怎样过冬的?”三、探究活动。1、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动物过冬的方式为什么不同?”、“其他动物是怎样过冬的?”2、通过查找资料的形式,调动学生脑海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唤起对动物的家的回忆。3、用什么方法搜集资
43、料?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进行搜集资料4、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提问:给动物的过冬方式分类。教材中呈现的画面是从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中筛选出来的,有共性。四、拓展活动。卡片竞答游戏我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对已知事物的感受力,展示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真正将能力化为知识。第三课 上夜班的动物教学目标:1、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2、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3、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4、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昼夜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教学准备:搜集夜晚活动的动物的特点。教学课时:一课
44、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部分“上夜班”的动物,你还记得他们吗?学生说一说。二、集体探究。1、趣味阅读。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趣味故事,对夜行性动物的生活习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此知道夜行性动物的一些特征,并通过搜集资料进行验证。2、小组交流。猫有哪些适应夜行性的特点?学生说一说,师生评议总结。(眼睛和爪子等,拓展夜行性动物的特征。)3、观察与讨论:动物怎样上夜班?三、拓展活动。给动物办一“动物夜间通行证”。师生交流展示,集体评议。第五单元 蚯蚓小导游第一课 探访蚯蚓的家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的构成;2、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3、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4、愿意合作
45、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教学重点:知道土壤的构成;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教学难点: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教学准备: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生活经验,把握他们的学习起点,为后面的教学活动提供依据。二、探究学习。1、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学生交流,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2、组织学生讨论: “怎样
46、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并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具备的条件选择研究问题。3、观察土壤。教师组织学生来到室外,观察土壤,要求学生要作好观察记录。三、交流与总结。1、学生将自己观察的发现在小组进行交流。2、学生代表汇报。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土壤的构成。4、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把在观察活动中所发现的新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并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后续研究活动,不仅为下面的教学创造条件,而且能够保护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增长才干。第二课 蚯蚓的房前屋后教学目标:1、观察三类土壤的不同特点。2、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岩石的特点。3、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教学重点
47、:了解常见的土壤的分类,自主探究沙和岩石的特点。教学难点:强化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的训练。教学准备: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沙、各种石头、锤子、放大镜、钥匙、刻刀、稀盐酸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谈话引入“玩过泥巴吗?喜欢玩泥巴吗?”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玩泥巴和以往不同,我们要边玩边观察自己玩的泥巴有什么特点,还要与同学交流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师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二、探究活动。1、认识三类土壤。放手让学生玩15至20分钟以后,让他们根据亲身体验集体交流“这些土壤各有哪些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介绍壤土、黏质土和沙质土三类土壤与其特点。由于时间
48、的关系,学生可能会趣犹未尽,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继续玩土壤,看谁还有新的发现。2、观察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1)课前组织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石头和沙。上课时,教师启发谈话“蚯蚓的房前屋后除了有各种各样的土壤,还有沙和形态各异的石头。针对沙和石头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以后,再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问题。(2)选择一样问题的学生可以结合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和工具,并参与研究活动,随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3)学生围绕“沙和石头各有哪些特点?它们有什么作用?”等问题交流各自的研究收获。然后再引导学生说出“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对沙和石头
49、又产生了哪些新的问题?”培养学生不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三、拓展延伸。由于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本课我们设计了“奇石展览会”拓展活动,旨在引导学生继续关注石头,发现出更多岩石的秘密,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美的情感。四、总结。让学生比较自己的发现与别人的发现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第三课 蚯蚓的邻居教学目标:1、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2、引导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3、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土壤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都有影响。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
50、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等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漏斗或纸袋、肥沃的土壤、台灯;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蚯蚓、蚕豆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参观了蚯蚓的家园,蚯蚓还有许多邻居呢,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认识吧!”二、探究活动。1、观察土壤里的动物。教师将已经准备好的肥沃的土壤,放入一个漏斗形的纸袋里(或漏斗里),在纸袋上方约20厘米处用灯光照射,等一会儿,让学生观察能发现什么。观察以后要教育学生把土壤和小动物送回原处。2、探究土壤对动物、植物的影响。提出问题:“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土壤?”“不同的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教师可以在“材料超市”里准备
51、一些研究材料,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的责任是大胆让学生动手尝试。教材中的“活动提示”是为需要提供帮助的学生准备的。蚯蚓与土壤的关系,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出来结果,而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不是当堂课所能发现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具有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并作好观察记录。三、拓展活动。调查“人类有哪些行为破坏了土壤?”并组织一次保护土壤的宣传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利用土壤资源的现状,提供情景让他们感受人类对土壤的破坏,增强他们保护土壤资源、爱护环境的情感。第四课 落叶到哪里去了教学目标:1、通过猜想和观察落叶到哪里去了,使学生了解动物活动和细菌对土壤的影响。2、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52、的思想。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土壤的改良方法,渗透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教学准备:腐烂程度不同的落叶、动画软件;蚯蚓、树叶、果皮、土壤;人类改良土壤的资料和书籍等。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猜想导入。谈话:“大树下和田地里有许多落叶和枯草,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学生围绕这个问题的结果进行猜想。师生交流导入。二、初步感知。学生来到校园中实地观察,感知落叶和枯草的去向。三、实验探究。1、学生拟定实验方案。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亲眼目睹蚯蚓是怎样为改良土壤默默工作的。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的两种设计方法,应该鼓励
53、学生开动脑筋去尝试,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爱护蚯蚓。3、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无土栽培”和“蚯蚓垃圾处理厂”的相关知识。四、课堂练习。完成“挑战自我”。五、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采访和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改良土壤的办法,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渗透用科学技术改善生活的科学思想。第六单元 飘呀飘,飘下来第一课 自转旋翼教学目标: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2、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3、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学生会制作“自转旋翼”。2、 学生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实验了解自转旋翼的下降快
54、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剪刀、10cm6cm的纸,回形针。教师准备弹簧秤、秒表、尺子、钢卷尺。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教师演示自转旋翼,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二、初步感知。学生观察自转旋翼,说一说自转旋翼的结构特点。师生交流评议。教师讲解自转旋翼的特点。三、探究活动。1、学生自学教材中关于制作自转旋翼方法的容,了解自转旋翼的制作方法。2、教师讲解制作方法与要注意的地方。(1)不能改变纸的大小。(2)要能旋转。3、学生制作自转旋翼。可独立制作,也可小组合作,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指导,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4、制作好的学生可以试着玩一玩自己的自转旋翼。第二课
55、时一、谈话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制作自转旋翼,这节课我们接着来研究一些有趣的问题(板书课题)。二、活动探究。1、放飞自转旋翼。学生分组让自己的自转旋翼飞起来。2、学生在观察后说一说:刚才我们放飞的自转旋翼在下降时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3、请两名同学将自己的自转旋翼给大家演示一下?学生观察后回答:哪个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呢?(学生说)为什么这个旋翼会下降得慢一些呢?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4、(把两个旋翼摆放到展台上)学生认真观察两个自转旋翼,试着找出它们的不同。学生说一说他们的不同。5、讨论:你们认为影响自转旋翼下降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师:这些是我们做出的猜想。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些猜想对不
56、对呢?(验证)6、小组讨论怎样进行验证。代表汇报。7、小组实验验证。(学生分组验证,老师巡视指导)8、验证结束以后,请每个小组先在小组部交流,然后派出两个代表带着制作的旋翼和研究的结果上台演示交流。(学生交流的同时补充板书)三、总结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第二课 降 落 伞教学目标:、通过指导学生探究降落伞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降落伞下落速度与降落伞的哪些因素有关系。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2、开展学生独立的探究活动,并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3、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在自主探究中发现降落伞
57、的下落速度与伞面大小、伞绳长短、重物的轻重等诸多因素有关系。教学准备:大小不同、材料不同的伞面,长短、粗细不同的绳子,重量不同的配重,“神舟五号”返回舱的图片,实验记录表、秒表。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教师出示降落伞,并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降落伞,板书“降落伞”。、观察降落伞看看它由哪几部分组成?降落伞由伞面、伞绳、重物三部分组成。二、初步感知。1、学生自读“做个降落伞”,了解降落伞的制作方法与过程。教师讲解要注意的方面。(伞绳的长短要一致,伞绳的系法要注意)2、学生小组讨论制作降落伞的方法。三、动手实践。1学生小组合作制作降落伞,教师巡视指导,但不要包办制
58、作过程,要允许学生出错。2、制作好降落伞的同学可以试着玩一玩降落伞,体验成功的乐趣。四、课堂练习。1、想一想:除了降落伞以外,还有什么物体也在空中飘?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五、拓展延伸。学生自读“科学自助餐”,了解关于降落伞的故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1、猜想:根据自转旋翼的知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能与与伞面大小、伞面材料、伞绳长短、伞绳粗细、重物的轻重等因素有关。教师将学生的想法与时归纳并逐一板书到黑板上。2、谈话:哪些因素会影响降落伞的下降速度呢?同学们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你的猜想对不对?(亲自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二、制定研究计划、亲自动手实验研究问题。、讨论:同学们的每一个猜想都值得去研究,你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在动手之前是否先思考一下,你们打算选择哪一个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弯月晶格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测温探杆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宽带无线接入网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综合报告
- 2025年机电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防爆强光手电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年度旧机械设备评估与购销合同
- 2025年度智慧能源招投标买卖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智能设备定制销售出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商业地产项目土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创业团队股权分配与激励合同
- 猎聘网在线人才测评题库
- 《社区康复》课件-第八章 视力障碍患者的社区康复实践
- 透析患者的血糖管理
- 2024年潍坊工程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沥青拌合站讲义课件
- 《逆向建模与产品创新设计》课程标准
- 前置审方合理用药系统建设方案
-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25张
- 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装载机装车施工方案
- 国寿增员长廊讲解学习及演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