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城市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城市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城市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城市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详细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工程概况XXX道路及综合管廊工程位于XXX内,为东西走向,道路西接XXX, 东至XXX路,中间与规划XXXX路及现状方安路相交,全长约 2.3km, 道路红线宽度为35.0m。道路工程XXXX为双向四车道,三块板形式,人非共板。道路定位为以交通 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城市次干道。XXX红线宽度为35nl标准横断 面布置为:3.5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2.5m绿化带+15.0m机动车 道+2.5m绿化带+4.0m非机动车道+3.5m人行道=35.0m。路面设计使用 年限为10年,设计交通等级属于中等偏重交通。机动车道路面结构:4cm厚AC-13C细粒式改性沥青硅

2、面层(SBS(I-D)型改性剂3%- 4% +粘层+8cm厚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下封层、满铺聚酯玻纤土工格栅、透层+36cm厚4.5%水泥稳定级配碎 石基层,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A 4.0Mpa,压实度A 98%+20cm厚3%K 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A 2.0Mpa,压实度A 97% +路床夯实,压实度A 94%以厚68cm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3cm厚AC-10F细粒式沥青硅面层+粘层+5cm 厚AC-16F中粒式沥青硅面层+下封层、透层+18cm厚4.0%水泥稳定碎 石基层,七天抗压强度A 2.5Mpa,压实度A 97% +18cm厚3.0%zk泥稳 定级配碎

3、石底基层,七天抗压强度A 2.0Mpa,压实度A 96%+路床夯实,压实度A 92%趋厚44cmi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厚透水性步石专+5cm厚粗砂干拌+20cm厚C20 无砂大孔干拌混凝土(每5m切缝一道,设计弯拉强度A 3.0MPO)+15cm 厚级配碎石垫层=总厚46cmi排水工程xxx为已建道路,本次污水管工程北起 xxx,南至爱民路交叉口南 侧,现状道路宽度为47.5米,全长约1.6公里。地块污水由设计D800 主管收集后,xxx路以北污水管接入古城东路 D800污水管,xxx路以 南污水管接入xx路D800污水管。该污水管道工程设计分开挖法埋设 和顶管法施工,开挖法埋设污水管道选用

4、国标钢筋硅圆管II级管,橡 胶圈柔性接口,承插式连接;顶管法施工采用国标钢筋硅圆管田级管, F-B型接口。综合管廊综合管廊西起xxx路,东至xx路,管廊全长约2.15km,为2*2.7 (净宽)*3.7 (净高)双舱断面,综合舱容纳了 10KV电力24孔、联 合通信24孔、DN40哈水,还包括了相关自用通信等。热力舱容纳了 2根DN600B力管线,热媒为热水。控制中心设置在古城东路和龙山路 交叉口西北角,总占地面积241m2。施工整体部署总体布署施工指导思想本着为建设单位服务理念,组织精明能干的施工项目班子,进行 周密的施工部署、安排及指导思想,积极响应工程招标要求,努力做 好各项工作。机构组

5、织本着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选择综合素质高、具有丰富现 场施工经验的项目班子组成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班子 在公司的直接监督与指导下,履行施工单位的权力和义务,代表法人 全面履约,负责工程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项目经理部 设置有如下特点:(1)项目班子素质高、管理能力强:选派有同类市政道路工程施 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确保该工程各项目标的实 现。(2)质量体系完善:选派1名专职质检员常驻工地,对本工程的 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专职质检员有权对一切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给 予制止,必要时勒令停工,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各专业工种分别设 置一名专业质检员,对各专业施

6、工进行全方位监控,确保工程施工全 过程所有工序均在有效监控之中,顺利完成该工程。(3)环境、安全管理严密:选派1名专职安全员常驻工地,项目 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专职安全员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 各专业工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对现场设施、机械设备、员工教育、安全防护、噪音扬尘排放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形成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理网络。(4)职责职能分工明确:所有员工责、权、利一致,做到令行禁 止,管理效率高。1.2.1.3 施工部署原则为了保证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对 任务、人力、资源、时间、空间的总体布局进行全面统筹。(1)在时

7、间上的部署原则:重点考虑季节施工。(2)在空间上的部署原则:重点考虑交叉施工。(3)总施工顺序上的部署原则:先施工土石方,然后施工排水工 程,然后施工路面、管网、标志标线等附属结构工程。1.2.2 施工前的准备对工程施工总体施工顺序如下:路基土石方施工;管网施工、综 合管廊施工;路面、人行道施工;标志标线施工;竣工资料及移交。施工准备障碍物排查及三通一平根据提供的图纸,完成中线恢复和征地拆迁工作,会同业主一道 搞好红线及临时征地线内的障碍物及结构物位置、标高、夹角等排查, 以便工程的开展,检查永久性征地、土场征地位置、范围,修建施工 便道、便桥,办理临时用地手续,协商征地拆迁及三线拆迁。同时搞

8、 好临时房屋和工棚、临时电力、电讯线路以及生产、生活用水池、水 管等工程,保证施工队进场后能顺利的展开施工。施工队驻地在临近本项目处租用民房或新建简易房屋,机械设备 考虑是否能停放于土场和路基上,以减少临时用地。原地面复测会同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原地面复测,复测后进行清表、清淤、 砍树挖根、回填、碾压等整平作业。核对勘察资料工程地质及地质水文资料是最终确定施工方案的最基本资料,因 此,需根据业主提供的勘察资料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必要时进行钻 孔勘察,以对原始资料进行核对。编制施工组织结合工程情况,依据具体要求、明确质量、工期等基础上,还应 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根据所了解的情况和资料编制施工组织计

9、划。 内容有:施工组织领导;施工程序及进度;制订劳动定额;制订机械 及运输车辆使用计划及进度表;制订工程所需的材料、工具及提供材 料工具的进度表;制订各专项工程的技术措施和安全、质量要求;绘 出平面图,在图上应标出工程结构物位置、所需材料运输路线和准备 就位设备等的位置;制定施工预算。施工前现场清理进场后即进行道路边线测量,用人工或机械沿占地两侧边线挖临时排水沟,作水系调整,以降低地下水位,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 合。临时的排水沟排出的雨水,不得流入农田、耕地,亦不得引起水 沟淤积和路基冲刷,对红线内清表的渣土,视土质情况,如果是建筑 生活垃圾,就清除外运;如果是种植土,就想办法临时找场地堆放

10、, 以作后期的绿化用土,保证土方的合理利用。施工机械进场根据施工需要,确保选用设备的进场。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前需经 过验收,试运转并做好记录,确保合格后方准进场使用。现场主要试验工作按工程总量、分项工程量及有关试验规范的质检频率,做好详细 的试验台帐,并根据工程进度的需要提前做好土工、水泥硅、钢材、 水稳碎石基层、沥青硅等各类试验,并报监理审批。本工程的主要试 验工作有:(1)路基土工试验:土的最大干密度试验、土的最佳含水量试验、 灌沙法(压实度)试验、弯沉值试验、轻型触探地基承载力试验等。(2)路面试验:各种原材料试验、弯沉、压实度、平整度、水稳 碎石底基层和基层的7天无侧限浸水强度试验、沥青

11、硅配比试验等。(3)水泥硅试验: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原材料试验、各等级 砂浆硅配合比试验、硅砂浆试块试压试验等。(4)钢材试验:钢筋原材料、焊接等试验。(5)其他相关试验:以上试验均送到业主、监理认可的具有相应检测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试验测量控制网测设(1)业主组织交桩后,组织测量人员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 核,同时根据现场地形、地貌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施工导线及高程 控制网。(2)控制网的测设采用全站仪进行,放线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均需 进行校核,测量精度需满足规范要求。(3)控制网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后,办理签认手续。(4)基点做成半永久性标桩,施工中妥善保护并定期校核,如有 误差,及时纠正。开

12、工报告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将开工报告报送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即可开 工。1.3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施工总平面图安排(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准备临 时用水、临时用电设计方案,搞好施工现场临时用水、用电管线敷设 工作;修建并硬化场地临时道路,修建办公、生活、生产临时设施, 搞好工程通信工作。做好施工现场道路、水、电、通讯,按标准设置 围墙,并进行美化装饰,做好邻近建筑物、道路等安全防护工作。(1)施工道路及临建搭设:施工便道设置原则为尽量靠近路基, 方便施工;路线选择尽量短捷,减少运距;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减少造价;尽量设置在红线内,减少占用农田;尽量采用小纵坡,减少能源消耗,增

13、加安全通行。路基段施工便道原则上设置于坡脚外侧2米,桥两段设置于梁外缘2米,施工便道的设置还充分考虑到今后土地的还原和便道利用情况,与改路工程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对利用周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应及时养护和维修,保证沿线群众生产生活。进入现场临时道路路基:素土夯实,500厚3:7灰土分层夯实。进入现场临时道路路面:200厚C15硅,每6m做一道分隔逢,从路中向两侧2喊坡。(2)场区:素土夯实,100厚C15硅,表面压光。(3)民工宿舍:布置活动房,每12人1间;配洗澡间等公共用 房。(4)配电房、库房、门卫室等石专结构;基础:素土夯实,深300mm 墙体:180厚多孔砖墙,内外墙抹灰。顶棚:竹、石棉

14、瓦架。(5)材料机具房:依据现场布置。(6)大门、围墙:按标准方案设置。1.3.2 临时用地安排临时用地安排见下表:用途面积(平方米)位置需用时间项目部及办公区350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试验室60现场r从开工到完工辅助用房200现场一从开工到完工一消防、冲洗6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钢筋加工房600现场1从开工到完工材料库房20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用途面积(平方米)位置需用时间材料堆放区60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木工加工房40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配电房8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工人宿舍1200现场从开工到完工临时用地由施工便道、项目部、临时仓库、清淤、清表土堆放场地、取土场组成。项目部、临时仓库的选址均根据实际调查

15、情况,综合考虑了沿线 道路分布、用电用水、地形、构造物等因素后确定的。项目部包含办 公室、宿舍区、生活区;临时仓库包含料场、工程机械停放区等情况 确定。临时用地施工结束后,应进行复耕处理。清淤、清表土处理的种植土后期利用于绿化带回填的需设置临时 弃土场,待工程完工时再恢复利用。1.3.3 施工现场临时用水原则采用施工、生活和消防合一的供水方式,修蓄水池,出口处设高 压水泵,通过镀锌钢管提供临时用水水源。(1)水管的布置及管径选择。(2)消火设施的布置。(3)生产用水设施生产用水由支管提供。(4)现场生活用水: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从未经过蓄水池的水平干 管上接出DN20支管供水,其中包括食堂用水、生

16、活饮用水等,支管埋 设深度80cm(5)排水系统设置在市政管道处。洗车台、泵车冲洗水、雨水等通过排水沟排至市政管网。定期对沉淀池进行清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原则(1)本工程选择TN-S供电系统。它是把工作零线 N和专用保护 线PE在供电电源处严格分开的供电系统,也称三相五线制。它的优点 是专用保护线上无电流,此线专门承接故障电流,确保其保护装置动 作。应该特别指出,PE线不许断线。在供电末端应将PE线做重复接地。(2)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至少应设置 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的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 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

17、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做保 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漏电保护器应安装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 隔离开关的负荷侧。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具额定漏电 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彳时间应小于0.1s ,使用潮湿和 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具额定漏电动作电 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彳时间应小与 0.1s。(3)用电设备设置应符和下列要求:配电系统应设置室外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宜分别设置,如合置在同一配电箱内

18、, 动力和照明线路应分路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宜接在动力开关的上侧。开关箱应由末级分配电箱配电。开关箱应“一机一闸一箱”,每台 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两台及以 上的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应设在靠近电源的地方,分配电箱应装设在用电设备或负荷相对集中的地区。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其控制的固定式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宜超过 3米。配电箱、开关箱应装设在干燥、通风及常温场所。不得装设在有 严重损伤作用的烟气、蒸汽、液体及其它有害介质中。也不得装设在 易受外来固体物撞击、强烈振动、液体侵溅及热源烘烤的场所。配电 箱、开关箱周围应有足够两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其周围

19、不得堆放任何 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配电箱、开关箱安装应要端正、牢固,移动式的箱体应装设在坚 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 1.3米,小于1.5米。移动式分配电箱、开关箱的下皮与地面的垂直距 离为0.6-1.5米。配电箱、开关箱采用铁板或优质绝缘材料制作,铁 板的厚度应大于1.5mm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线口和出线口应设在箱体下底面,严 禁设在箱体的上顶面、侧面、后面或箱门处。(4)电气设备的操作与维修人员必须符合以下要求: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有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级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 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

20、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各类用电人员应做到: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的性能;使用设备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和配备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检 查电气装置和保护设施是否完好。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停用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负责保护所有设备的负荷线、保护零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 报告解决。(5)安全用电组织措施组织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 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组 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 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 日期。建立安全检

21、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 工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 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做好检 测记录以备检查。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设备、内容、技 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设施根据文明施工需要,为保证市容环境卫生,达到城市环卫的要求,施工污水不得流出施工现场,污染周围环境,同时施工产生的污水必须经沉淀处理合格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 不得回渗入施工场地下。施工场地内设置连续、顺畅的排水系统,合理组织排水。

22、排水沟 采用石专砌,截面采用20X 150cmi流水面用M5水泥砂浆抹面,排水沟 穿越道路时加设盖板。在场地内设置污水沉淀池,将生产污水集中于此经过多级沉淀处 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污管道。为防止施工车辆污染环境,在施工车辆出入口处设洗车梢,施工车辆必须经冲洗干净后方可出施工现场,洗车梢采用5 x 10m硅梢,上设直径28钢筋网。洗车梢与污水池相连。项目部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安排专人负责环境卫生。工程完工 后,对临时征用场地进行恢复。临时交通工程设置原则(1)临时设施的修建主要是为了解决施工和通车这一矛盾,临时 设施的修建不仅应满足施工期间交通的安全畅通,还要为施工提供较 大的便利。(2)临时交通

23、工程设施仅在施工期间发挥作用,改建完工后其作 用将结束。其设计应本着简洁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有关设施的使 用年限不需很长。对于某些在改扩建工程完成后正常运营阶段仍需采 用,或经改移认可使用的临时交通工程设施,则按永久交通工程设施 进行设计。(3)临时交通工程设施设置位置应根据施工情况不断移动位置, 其基础米用移动式结构。设置内容内容包括:临时标志、隔离设施等。临时施工标志在施工路段设置“前方施工”、“左(右)道封闭”、“限速20”等 施工警告标志,施工警告标志采用活动基础或路栏支撑,施工中可以 短距离地移动标志的基础。并根据施工序列重复利用。临时隔离设施临时隔离设施主要采用锥形交通标,锥形交

24、通标具有移动方便, 设置灵活的特点,可用于施工区封闭、短时间占用路肩、对向行车及 车辆交通转换的分合流处。其他施工中,限速路段可配合采用减速带进行控制,夜间施工应配置 施工警示灯。施工现场医疗卫生设施为保证职工能安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工地现场设医务室,并 与当地医疗部门建立联系,以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急救服务。医务室配备医疗设施并取得当地医疗卫生管理部门的批准,选派 有行医资格、在卫生保健和急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务人员,满足 日常的医疗服务和急救服务。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防洪,完善现场施工排水系统,保证水 流畅通,并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大风季节要密切注意防风,做好气 象预报

25、工作,房屋布置满足防风要求。防火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生产区和生活区、办 公区均接通水源,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其它消防器材,各级安全员 负责检查和更换过期灭火材料;并安排专人负责消防监督工作,对工 地人员进行防火知识教育;与消防部门建立联系,遵守消防监督部门 的规定,主动做好消防工作。1.4主要施工方案关键线路本工程关键线路为:施工准备一土方工程-管廊工程-土方回填 及路基工程-管网工程-路面工程-交通照明工程一收尾及验收。本 工程的关键工程为支护工程、管廊工程、管网工程、路面工程。首先 是施工准备,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地基处理,支护工程同步施工;再 进行综合管廊施工;再进行路基及管

26、网施工,路面施工,交通、照明工程,最后收尾验收。施工测量用全站仪每10米测放一处路线中心桩及路基填筑边线位置,打竹片桩做记号,用水准仪测出各点高程,根据设计给出标高算出各点填 筑厚度(每层碾压密实后厚度为 30 cm),用红油漆在竹片上画条横线 做为该处填筑标高。基底处理清除路基施工范围内的树木、树根、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 顶部30 cm范围内草皮和表土,运到指定地点,清表平整后按规定要求 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用原地的土、砂性土或砂石回填,并按 规定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密实,直至压实度达到在 93蛆上。基底为回填松土时,将松土翻挖至原地面30 cm以下,将土块打碎、 凉

27、晒,然后分层回填、整平、压实。路基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换填符合要求的土,并按 规定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特殊路基处理根据项目勘察报告,道路沿线地下水位较高,层粘土含水量较 大,在沟塘、水塘处存在一定的软弱土,在路基施工中必须对这些特 殊地质情况进行处理。(1)沟塘清淤处理路基应清除沟塘底淤泥和腐殖质等有机物,将沟塘堤坝挖成宽度 不小于0.3m向内倾3%勺台阶,沟塘底铺设80cm山皮石,然后回填路 基填料。一般路基处理机动车道:当清表后路基填土小于 80cm时,超挖至设计路床下 80cm后压实路基,然后采用6%勺石灰改善土分4层夯实回填至设计路 床高程,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及 C

28、BR值表要求。当清表后填 土大于或等于80cm路段,大于80cm的部分采用路基填料分层回填, 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及 CBR直表要求,然后采用6%勺石灰改 善土分4层夯实回填至设计路床高程,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 及CBR直表要求。非机动车道:当清表后路基填土小于 40cm时,超挖至设计路床下 40cm后压实路基,然后采用6%勺石灰改善土分2层夯实回填至设计路 床高程,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及 CBR值表要求。当清表后填 土大于或等于40cm路段,大于40cm的部分采用路基填料分层回填, 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及 CBR直表要求,然后采用6%勺石灰改 善土分2层夯实回填至设计

29、路床高程,各层压实度应满足路基压实度 及CBR直表要求。结合地勘报告,本路段地下水位较高,土体含水量大,机动车道 路床底部设置40cm山皮石,非机动车道底部设置 30cm山皮石。人行道下清表后采用路基填料分层回填。清表后路床填土高ha 80cm路段包括:填方大于或等于80cm段; 清表后路床填土高 H80cm路段包括:挖方段、不填不挖及填方小于 80cm路段。1.4.5 综合管廊工程施工准备(1)根据招标文件及建设单位的要求和施工计划安排,迅速组织 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场定点,组建项目部、搭建 临时设施,做好三通一平工作。(2)搞好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的复审及技术资料的准备,全面

30、熟 悉核对设计文件,充分了解设计意图,核对地形及地质资料,组织本 标段的现场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分工认真制定具体施工方案。(3)组织技术人员搞好线路的交接桩和复测工作,对线路中线、 高程要进行贯通闭合。根据施工需要,增设了水准点桩、导线控制桩,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施工安排做好路基边桩、桥涵、施工放样工作及控 制桩的护桩测设。(4)组织试验人员做好各种材料的取样、试验工作和硅、砂浆级 配料配合比的选配工作;搞好取土场的调查选择和路基填料的取样, 进行填料的液塑限试验、颗粒大小分析试验、含水量试验、击实试验、 土的承载比试验等一切必要的试验。(5)落实各种施工用材料的供应渠道及材料进场的运输方法、道路

31、,保证各种用料按时保质有计划的供应,做到不积压、不短缺。(6)针对本标段特点,做好职工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再培训工作, 进一步提高职工安全、质量意识。(7)协助建设单位办理有关征地拆迁工作。(8)填写项目工程开工申请书,报监理工程师审批。1.4.5.2总体施工工序及内容总体施工工序为:平整场地-测量放线-深搅桩、钻孔灌注桩一土 方开挖一第一层支撑体系-土方开挖一垫层-梁-底板一拆第一层支 撑体系-地下主体结构一基坑侧壁回填。总体施工内容为:(1)平整场地,按照设计要求对基坑周边场地平整到设计标高;(2)测量放线,开挖沟梢,施工深搅桩;(3)基坑内坑中坑处的施工;(4)基坑土方分层开挖至圈梁底标高

32、后,凿除桩顶浮浆,浇筑桩顶圈梁及第一层钢筋硅支撑结构;(5)待第一层支撑体系达到设计强度后,土方分层分区分块开挖 土方继续开挖至坑底后,应尽快满堂浇注硅垫层至支护结构边,及时 浇筑底板,严禁暴露时间过长;(6)底板施工,底板硅应满堂浇注至支护结构边;(7)主体结构施工,施工至负一层底板处设置换撑结构;(8)待负一层底板硅及换撑结构达到 80流计强度后拆除第一层硅支撑,拆撑应先拆联系梁后拆主支撑,先拆角部后拆中部的顺序, 支撑拆除时应加强基坑变形监测;(9)主体结构施工至士 0.000,外墙做防水并进行基坑侧壁回填。测量放样根据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及水准点,按三角网及 导线网测量的要

33、求,建立供施工使用的平面控制网及采用三等水准测 量建立的高程控制网,设立的控制网应报经监理工程师审定。检查、复核测量桩志施工前检查复核业主提供的三角网点、水准基点等桩志和有关测 量资料,测量校核精度与要求不符时,均须进行复测补测,并将核查 结果通知监理工程师或业主。保护好现场控制网的控制点桩位,同时 应以业主提供的三点坐标点形成的控制网为基准,引出施工测量控制 网,为避免原桩点被破坏后,影响工程的测量和施工。测量放样基本内容(1)测量基线及各控制点的测设;(2)各部位的平面及高程控制,预制件的安装测量控制。测量精度要求测量精度严格按照工程测量规范执行,精度要求见下表:分项内容精及要求平回控制相

34、对闭合差1/5000边长丈量相对误差1/10000测量中误差20方位角闭合差60高程控制每公里高程误差 7.5mm闭合差12基坑支护工程基坑降水基坑外部局部粉土较厚区域采用双轴深搅桩进行止水,基坑内侧 采用“明沟加集水坑”进行疏干排水,使基坑有一个干燥的施工环境; 坡顶设置“截水沟”排水系统进行截水,及时排除雨水及地面流水, 如局部水量较大可采用轻型井点或管井进行降水;如在雨季施工必须 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做到雨水能及时排除。在满足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下,根据地质情况,为减小基坑开挖时 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开挖前二十天应采用内井点对坑底进行预降 水、疏干,以加固坑内土体,基坑降水深度应控制在坑底

35、以下0.5m。基坑顶、底设置截排水沟,水沟倾斜度不小于0.5%,排水方向应按场地实际情况定,将水排入城市排水管网。基坑底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集水坑,基坑内水集中至集水坑 后抽到坡顶排水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下水道。基坑周边设置阻、排水设施,(如地面铺设水泥砂浆层、设置截水 沟等)防止雨水及施工污水流入基坑。基坑底设置盲沟、积水坑及相 应的排水设备。基坑开挖过程中严禁“大锅底”开挖,并做好基坑内 的排水工作,如在雨季施工必须准备足够的抽水设备。支护体系本工程8+809+90段采用灌注桩加一层钢支撑进行支护, 其余区 段采用明挖放坡、坡面挂网喷浆处理进行支护。1.4.5.4.2.1灌注桩施工施工工

36、艺流程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钻孔桩施工方法桩基施工采用旋挖钻机钻进成孔水下导管灌注法施工。测量放线-埋设护筒一钻机就位-泥浆制备一钻进成孔一钢筋笼 制做与安装-导管安装-硅搅拌、运输、灌注一成桩移位。(1)测量放线据甲方提供的基准点和高程点,利用全站仪测放所有桩位,并用 水准仪测定所有标高,自检无误后,交甲方及监理验收,验收合格后, 方可正式施工。(2)埋设护筒埋设护筒时采用十字定位法埋设,即在距桩中心 1.0-1.2m 处, 呈垂直方向埋设四个控制桩,控制桩埋深不少于 0.5m。用回交的方法 确定桩中心,埋设护筒顶口高出地面20cm左右,护筒周围用粘土捣实, 确保护

37、筒埋设牢固。(3)钻机就位就位时,钻头尖对准桩位,对位误差w 2.0cm调整钻机平整稳固。保证主动钻杆垂直地面,即主杆垂直度偏差 1%L钻孔采用人工造浆作护壁泥浆,用挖砂斗旋挖钻进。当钻至不同地层时,选用不同的钻压和转速,保证成孔质量。用粘土在井内制浆,在附近设置泥浆沉淀池。钻机就位后进行调 平,保证底座和顶端平稳,保持在钻进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和沉陷,钻机作业班分班连续作业,做好连续钻进记录,记录与图纸提供的地质 资料相对照记录,遇到较硬或松散地质层时放慢钻进速度,在粘土层 中可加快进度。在钻孔过程中注意钻孔垂直度及钻孔的倾斜率,确保 钻孔的质量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钻孔过程中,每台钻机均配备 2

38、名钻机机长,配备2名副手,确 保桩基的钻孔施工能连续进行。(5)检孔和清孔钻孔达到设计深度要求,进行地质情况的检测,确保桩基嵌入岩 层的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如若不满足要求,在取得设计代表及监理工 程师的许可后,继续进行钻孔,直至满足要求为止。经自检合格后, 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孔。验孔合格后,立即用换浆法进行清孔,清孔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 防止坍孔。清孔后的泥浆指标满足下列要求: 泥浆比重1.031.1 ,粘 度1720Pa.s,含沙率2%胶体率不小于98%清孔取样时分别自 顶、中、底分别取样,以平均值为准。桩底要严格清孔,清孔后要保 证孔底的沉淀层厚度不大于设计或规范要求,摩擦桩桩底沉淀层厚度

39、 不大于30cm,嵌岩桩桩径小于150cm时,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 5cm, 桩径大于等于150cm时,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10cmi(6)钢筋笼制作与安装钢筋笼所用钢筋规格、材质、尺寸按设计要求进行采购;钢筋进 场后由实验室按规定进行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本工程,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场。钢筋笼按设计要求和预制,加强筋点焊在主筋上,保证钢筋笼骨 架刚度,必要时可用十字撑将钢筋笼临时支撑,防止变形。螺旋箍筋 调直后均匀绑扎在主筋上,箍筋与主筋之间间隔点焊,保证箍筋不松 动。保护层按规范要求设置。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不能超过 50%钢筋笼送至孔口后,可用吊车或利用吊车本身安装,孔口焊接采 用搭接焊,焊接的

40、长度、宽度及厚度均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上下节钢筋 笼的主筋应在一垂直线上,同样搭接焊的主筋接头在同一截面不能超 过50%间距要求错开1mi钢筋笼安装下放时,应在人工扶持下缓缓落入孔内(有十字撑的 药拆除),在骨架入孔时,应清除钢筋笼上的泥土和杂物,修复变形或 移位的箍筋。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若遇障碍,应及时停止下放,查明 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进行,严禁高起猛落,碰撞和强行下放。钢筋笼达到设计标高后,应用拉筋将钢筋笼固定在胡同或钢轨上, 拉筋长度应根据固定点的高程来计算,保证钢筋笼笼底标高以及锚固 长度。同时为保证钢筋笼的偏位在规范范围内,在下放钢筋笼之后, 利用预埋的护桩点对钢筋笼进行定位,钢筋笼

41、定位必须准确,要求用 定位钢筋来固定钢筋笼位置,确保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不变位。(7)导管安装在安装导管之前,一定要对灌注混凝土所需的导管提前进行各种 检测试验。导管的检测包括:导管的水密试验,接头抗拉试验。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 1.3倍的压力。导管检测试验必须 提前做,一是在成孔后可及时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同时可防止灌注混 凝土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管采用30cm导管,丝扣连接,接头 处加设橡胶 O型垫圈,导管下放必须居中,导管下口距离孔底300500mm导管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将导管接口的螺旋接口旋紧,防止 导管在混凝土中脱落;记录导管安装的顺序,以便于控制导管的拆除。(8)

42、硅搅拌、运输1)硅搅拌要求搅拌站上料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搅拌时间A 90S,确保硅和易 性,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并每根桩留置两组硅试块。标养试块 由搅拌站留取,同条件试块在工地制作。同条件试块制作完成放置在 一个挖至地面下1.5m的深坑中,并在坑顶放置草苫子进行保温,并按 时浇水养护。2)硅运输混凝土输送车将混凝土运至现场由泵车灌注。(9)灌注水下混凝土在混凝土灌注前,再次检测孔内沉淀厚度,如大于设计要求时, 必须进行二次清孔,直到沉渣厚度w 10cm为止。二次清孔后,应立即 进行水下硅灌注工作,灌注水下硅采用提升导管法。1)首批硅的灌注硅在搅拌站生产,在拌制首批硅前应先拌0.5m3左右

43、同标号砂浆,灌注时,砂浆要在於之前,防止导管口被骨料卡住,贮料斗的容积要 等于或大于计算首批硅体积,硅吊斗的贮量除了满足首批硅的数量要 求外,还要求吊装方便,开启灵活,操作简单,不漏浆。吊斗放料口 距离漏斗的距离应以0.3-0.5m为宜。灌注硅前应对隔水栓进行全面检 查,检查内容有球式隔水栓距浆表面高度是否在30 cm左右,过球是否方便,铁丝固定端是否牢靠,导线装置是否稳定。检查合格后,可进 行首批硅的灌注。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首次埋设深度(A1.0M)和填充导管底部的需要,首灌所需混凝土数量可参考公式计算:VA 兀 D/4 (H1+H2 +Ttd2/4*h1式中:V-灌注首批硅所

44、需数量;D-桩孔直径;H1-桩孔底至 导管底端距离,一般为0.4M; H2-导管初次埋设深度;d-导管内径; hi-桩孔内硅达到埋设深度H2时,导管内径柱平衡导管外(或泥浆) 压力所需的高度,待贮料斗内硅数量满足要求后,即可剪球使所有硅 下落,为准确判断首批硅灌注的成败,必须做到“看”、“听”、“测”相结合。“看”是指观察孔内水头是否泛起和外溢,导管内硅下降是否 顺畅,导管内硅面是否低于孔内泥浆面(如果低于孔内泥浆面,说明 导管下部已被埋住),“听”是指听导管内是否有漏水的声响,导管内 硅下落时是否发出落差很大的隆隆声,用手锤敲击导管时,是否发出 空音,如果是则说明硅已顺利落下,并排除了导管内

45、的泥浆。 “测”则 是指用测绳量测孔内硅面和导管内硅面距孔口水面的距离,以判断导管埋深和压力平衡情况。2)连续混凝土灌注连续硅灌注应注意一下几方面的工作:采用测深锤检测硅的灌注高度,测锤应有适当的质量、容重和 形状,一般采用圆锥体,锤外壳可用钢板焊接或锌铁皮制成,锤内装 砂或铅来调整其容重(25KN/m3。容重过大,测锤进入硅太深;容重 过小,测锤接触不好完整硅面,因此容重以稍大于硅容重为宜。测绳 选用质轻、抗拉强度高及遇水不伸缩的材料,要经常对测绳进行校正, 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这种检测方法主要依靠手感和经验来判定测 锤在硅内的位置,要使测锤位置在扰动硅和表面硅接触面附近时读书, 并效验读

46、数的准确性,以防止误测,检测时宜靠近导管放锤,防止测 锤刮碰钢筋笼,致使检测失败。检测次数视灌注情况而定,在接近装 桩顶时,必须增加检测的次数。及时测量孔内和导管内硅面的高度, 并认真填写硅灌注记录表 根据导管在孔内的随机长度,计算导管在硅中的埋深,并将埋深控制 在2-6m之间。导管埋深超过上限值或导管内硅外溢下降困难时,要提 起导管并满足埋深的限制要求,卸下超过需要高度的导管,将其刷洗 干净后存放于备用处。硅灌注过程中药随机抽检坍落度,及时按规定制作试块。经常观察护筒内泥浆外溢情况。灌注时,泥浆应源源不断地流 出孔外,否则,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通堵塞导管。灌注过程中,要保证孔

47、内有足够的水头高度(和成孔时要求相 同)。灌注中,严禁散落硅落入孔内,避免增加通面上的压力,给硅灌 注带来不必要的困难。提升导管时,应避免导管倾斜或刮碰钢筋笼。当孔内硅面接近设计标高时,要及时估算运输车内或输送管内 搅拌待出的硅量,以及导管内超高部分和硅量与灌注所需硅量的差额, 以便搅拌站提前做好供应计划,减少浪费。在硅灌注完毕前,适当增加硅灌注高度的测量次数,要防止因 导管提动过快造成夹泥。灌注末期,导管内硅压力减小,为保证桩头 质量,应将导管和漏斗提升3-4m增加压力差,确保桩头密度。灌注末 期的泥浆较浓,甚至夹带大量的泥块,应充分考虑 50 cm的超灌高度, 保证桩头质量。灌注完毕后,应

48、缓慢提升最后一节导管,当其将要离开硅面时, 要抖动几次导管,以防硅上面的泥浆和沉淀物挤入导管所遗留的小孔 内,造成桩心不密实或夹泥,影响桩的质量。导管提出后,根据实际 灌注的硅总量,反算扩孔率和平均桩径,并记录原始记录。(10)泥浆排放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排放,准备采用“隔跨挖池,集中储存”,就 是在施工红线内,每两排桩基中开挖一个泥浆池,使泥浆分批排入一 个泥浆池。泥浆池的大小及深度根据桩基的总排放量设计的,即不超 挖,又防止泥浆漫溢。这是泥浆散排和集中排放相结合的一种方法, 既解决了哪个排放占土地的问题,也有效预防了散排污染田地和河渠的问题。(11)拆除护筒及钻机移位在桩基混凝土灌注临近结束

49、时,一定要控制好灌注混凝土顶面距 离护筒顶面的尺寸,以确保桩头混凝土的质量。灌注混凝土结束后, 在桩基混凝土未初凝前将护筒拔出。拆除护筒可采用钻机拔出,也可 采用吊车将护筒拔出。拆除护筒有两点要求:1)应将护筒垂直拔出,不可采用单根钢丝绳将护筒倾斜着拔出;2)护筒要缓缓拔出,不可速度太快。桩基灌注混凝土结束后,及 时将钻机移到下一根桩基的桩位处,为桩基施工节省时间,尽可能加 快施工进度。(12)破桩头在灌注桩基混凝土时,一般均超灌混凝土不小于80cm,以保证桩头混凝土的质量。承台或系梁基坑开挖后,将桩头多余部分混凝土破 除,破除的标准为一直至混凝土新鲜面为止,将桩头的松散层清理干 净,准备下一

50、道工序的施工。破桩头时,控制桩顶标高,将桩头凿成 凸面,方便桩顶冲洗及与后浇混凝土的连接质量。(13)验收混凝土桩身强度达到设计的80%寸,开挖基坑,凿除多余部分,露 出新鲜混凝土面,进行桩身检测,桩身检测利用无破损检测方法。检 测合格后,请监理工程师对桩基验收,然后进行下部承台的施工。1.4.5.4.2.1.3钻孔灌注桩的基本要求(1)灌注桩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桩身设计强度为硅C30,采用 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2)灌注桩应满足桩身质量及钢筋笼焊接质量要求,不得有断桩、混凝土离析、夹泥现象发生。(3)混凝土应连续灌注,每根桩的浇注时间不得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桩顶硅超灌高度不小于 1

51、倍桩径。凿除浮浆后的桩顶混凝土 标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4)灌注桩施工时应保证桩径偏差不大于 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向均不宜超过 50mm(5)灌注桩作为支护桩,桩底沉渣不宜超过 100mm(6)灌注桩钢筋保护层厚50mm硅充盈系数n 1.1。(7)灌注桩排桩宜采取隔桩施工,并应在灌注硅 24h后进行邻桩 成孔施工。(8)桩顶嵌入圈梁50,主筋锚入圈梁750。(9)钢筋笼的制作:1)钢筋笼宜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视成笼的整体刚度,来料钢筋 长度及起重设备的有效高度因素合理确定。2)钢筋笼制作前,应将主钢筋校直,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等, 钢筋下料时应准确控制

52、下料长度。3)钢筋笼的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笼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允许偏差为士 20mm4)环形箍筋与主筋的连接应采用点焊连接,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 接可采用铁丝绑扎并间隔点焊固定。5)成形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干净平整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应 超过2层。6)钢筋笼应经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7)为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钢筋笼的两侧应焊接定位垫块,钢筋笼水平方向每侧设两列,每列垫块纵向间距为4m8)钢筋笼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起吊吊点 宜设在加强筋部位。9)钢筋笼安装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士 100mm1.4.5.4.2.2 双轴深搅桩施工1.4.5.4.221施工准备(

53、1)场地土质确认及配合比设计:为保证水泥深搅桩施工的经济 性和科学性,施工前应详细查看场地地质勘察报告,抽取少量测点进 行实测复核,做好水泥浆体的配合比设计试验。通过对地基土体取样 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最终确定水泥掺入比、水灰比及搅拌次数。(2)机械配置设备:水泥浆体喷射设备必须配备有专门的流量测 量计,确保能准确反映水泥浆体的瞬时喷射速度和累计喷入总量,以 便能及时掌握和控制水泥浆体的喷射速度和总用量。深搅桩开始施工 前,机械配置设备都应经相关测试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3)试桩:为了获得合适的搅拌次数,以及确定水泥浆体材料的水灰比,运输和泵送压力,深搅施工时的钻杆下钻速度和提升速度,

54、 以及钻杆的重复钻搅深度等参数,需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桩。通过试 桩后检测确定,施工工艺定为“两搅一喷”,使整个深搅桩施工质量得 到有效的科学保证。1.4.5.4.222工艺流程(1)双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主要包括放样就位、配置水泥浆、预 拌切土下沉等工艺流程。(2)放线定位、挖沟梢:根据基坑开挖边线及设计要求,确定搅 拌桩位置,并放线。然后沿线挖沟梢。场地遇有地下障碍物时,利用 镐头机将地下障碍物破除干净,如破除后产生过大的空洞,则需回填 压实,重新开挖沟梢,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埋深较深,应对浜土的有 机物含进行调查,若影响成桩质量则应清除及换土。(3)搅拌桩机安装:根据定位铺设枕木,并组装搅拌桩

55、机,要求 枕木铺设水平。(4)孔位放样及桩机就位:1)在开挖的工作沟梢两侧设计定位辅助线,按设计要求在定位辅 助线上划出钻孔位置。2)根据确定的位置严格钻机桩架的移动就位,就位误差不大于 5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3)开钻前应用水平尺将平台调平,并调直机架,确保机架垂直度 不小于1%4)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桩机就位,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 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 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5)第一次下沉预搅: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 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向搅拌切土下沉,下沉过 程中不得采用冲水下沉。(6)制备水泥浆:

56、待搅拌机下沉到一定深度时,开始拌制水泥浆 并倒入压浆机。(7)喷浆提升:搅拌机下沉到设计深度时,开启注浆机将水泥浆 压入土中,边注浆边旋转,同时提升搅拌机。(8)在施工中根据地层条件,严格控制搅拌钻机下沉速度和提升 速度,确保搅拌时间。钻头每转一周提升(下沉)1.01.5cm,最后一次提升搅拌应慢速提升。当喷浆口达桩顶标高时,宜停止提升,搅 拌数秒,以保证桩头均匀密实。(9)清洗:搅拌机提升出地面后,向集料斗中注入清水,开启灰 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施工。关键环节控制(1)钻机定位:地基地面经整平符合施工要求后,按照布桩设计 图通过稳定的控制点准确进行桩孔定位

57、,其水平偏差不大于50mm并使搅拌机钻杆轴保持垂直。为保证深搅桩体的垂直度满足设计和规范 要求,可在搅拌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的距离变化来进行钻杆垂直度的控制。(2)水泥浆的制备:水泥浆制备池和供浆池均应安装强度足够的搅拌叶,其叶片直径比制备池和供浆池相应的直径约短 5cm,搅拌叶片 下端比池底高1cm左右,因为搅拌叶片与池底或池壁间隙过大会造成 水泥在池边搅不开。水泥浆体材料的制备量应以单根桩用料略有富余 为依据,按预定配合比进行投料成分的控制,并充分搅拌均匀。若水 泥投料不足,会引起水泥浆体的水灰比过大,从而导致水泥浆体材料 浓度下降,就相当于地基软土土体含水量提高,使水泥土桩

58、身强度降 低。(3)正循环下钻搅拌:第一次进行成孔下钻施工时,为避免堵管 应带浆进行,严禁带水下钻。下钻搅拌速度由电机的相应电流表监测 控制,钻机工作电流控制在60A以内。搅拌机钻杆的有效杆长应适当 大于施工桩长度,搅拌叶片直径略大于设计桩径,以确保设计桩长和 桩径都能满足要求。(4)反循环上提喷浆搅拌:第一次上提喷浆量应小于总浆量的一 半,并保证喷浆的速度均匀。为保证水泥搅拌桩的桩身底部,顶部和 桩身质量,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和顶部位置各停留约30s,并进行充分搅拌。整个喷浆施工过程应保持连续施工,若因故停浆,应 将搅拌机钻杆下沉到停浆点以下1m位置,待再次恢复供浆时再喷浆提 升,且其

59、时间间隔不能太久。(5)重复搅拌:在水泥掺入比一定时,保证水泥浆和孔内土体的 搅拌程度比增加水泥含量对提高桩身承载力更为有效。为保证水泥浆 与孔内土体充分搅拌均匀,在电动机功率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多装 叶片。双轴深搅桩施工要求(1)双轴深层搅拌机叶片直径为 700mm桩中心距为1000mm采 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具掺入量为 15%水灰比为0.450.55, 送浆压力为0.40.6MPa;同时分别外掺水泥用量的 0.2%木质素磺酸 钙和0.03%三乙醇胺外加剂,要求深搅桩试块28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 值qu28dA 1.0Mpa,应进行试配试验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2)双轴搅拌机下沉速度

60、与搅拌提升速度应控制在0.50.7m/min范围内,并保持匀速下沉与匀速提升。搅拌提升时不应使孔 内产生负压造成周边地基沉降。(3)深搅桩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4)因故搁置超过2h以上的拌制浆液,应作为废浆处理,严禁 再用。施工时应保证前后台密切配合,禁止断浆,如因故停浆,应在 恢复压浆前将搅拌机下沉0.5m后再注浆搅拌施工,以保证搅拌桩连续 性。相邻桩施工间隔不得超过12h,若因故超时,搭接施工中必须放慢 搅拌速度保证搭接质量。因时间过长无法搭接或搭接不良,应作为施 工冷接头记录在案,并经监理和设计单位确认后,采取在搭接处补做 搅拌桩或旋喷桩等技术措施,确保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