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生

2、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C生长素浓度升高,细胞生长速度一定加快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2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证实 DNA 作为遗传物质的最早证据来源B多肽类的荚膜使 S 型菌不易受宿主防护机制的破坏C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DS 型菌的 DNA 与活的 R 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可出现两种菌落3下列关于细胞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BmRNA和tRNA均为单链不含氢键CDNA聚合酶可

3、以与R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D核酸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4某雌雄异株的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现用X射线处理某易感型雌株,使该易感型雌株的一条染色体缺失了一个片段,成为异常染色体,变为抗病型,让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杂交,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易感是显性性状,抗病是隐性性状B控制易感和抗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卵细胞不能参与受精D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存活5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取新冠状病毒的核酸,用健那绿染色剂检测会呈现绿色BT2噬菌体的DNA,是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的C真核细胞中的RNA,分子

4、结构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D对SARS病毒的核酸进行分析,可知嘌呤与嘧啶的碱基数不相等6激动素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探究激动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 状态一致的豌豆苗随机分为a、b、c三组,实验处理分别为:a组去除顶芽,侧芽用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b组保留 顶芽,侧芽用2mg/L激动素溶液涂抹;c组保留顶芽,侧芽用蒸馏水涂抹。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组的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Ba组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b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C若验证激动素对a组侧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去除顶芽,用 蒸馏水涂

5、抹侧芽的处理组D用激动素处理植物可以使细胞体积增大,从而提高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图乙中的和分别表示人工湿地上行池中养殖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丙表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的能量流动简图。请分析回答问题:(1)湿地植物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 (2)图乙中,在_点时,鲤鱼的数量达到 K 值。生态学上调查鲤鱼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_。 (3)图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_。 (4)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丙中统计的外,还有_中能量,按图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

6、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 (5)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_有作用。8(10分)下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用H表示)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期,其中囊泡来自_(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_有关。(2)图2细胞的名称为_,图3细胞中含有_对同源染色体。(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_,E点时细胞中含有_个染色体组。若该曲

7、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H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段。9(10分)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能预防肿瘤发生B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性C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10(10分)某同学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感到心怦怦直跳,并狂呼乱叫,下图为该过程的部分调节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_。在完成图中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a上_(填“单向”或“

8、双向”)传导。(2)据图分析激素是_(填中文名称),下丘脑对该激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_(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3)该同学乘坐过山车时,因恐惧、紧张,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通过_运输,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该同学坐完过山车后,心率不能立即恢复正常状态,与神经调节相比,这体现出体液调节具有_的特点。11(15分)许多物质在逆浓度进出细胞时都依赖于载体蛋白,且需要消耗能量,这种运输方式叫主动运输。其中,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原发性主动运输,不由ATP直接供能的方式为继发性主动运输。下图为人的小肠上皮细胞与肠腔、组织液之间的部分物

9、质交示意图,标号表示不同的载体蛋白。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载体运输Na+的方式为_,载体运输葡萄糖的方式具体为_(填“原发性主动运输”或“继发性主动运输”),该运输方式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_ (2)若载体受蛋白抑制剂的影响而功能减弱,会造成小肠上皮细胞内Na+浓度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由图可知,载体的功能包括物质运输和_ (3)若小肠上皮细胞因O2浓度降低造成细胞呼吸速率下降,结合图中胞内的变化过程判断葡萄糖进入该细胞的速率是否会受影响?_(填“是”或“否”),理由是: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1.细

10、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效率降低。2.细胞吸水能力和细胞液的浓度呈正相关,但是能否吸水,取决于细胞液浓度是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3.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4.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减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减少尿量增加;同时大脑皮层不再产生渴觉。【详解】A、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导致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A正确;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B正确;C、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并非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

11、长速度就加快,有可能抑制生长,C错误;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弱,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正确。故选C。2、A【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详解】A、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最早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B、荚膜的化学成分是多糖,B错误;C、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高,C错误;D、从S型菌中抽提的DNA与R型菌混合悬浮培养后,需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才可观察到两种菌落,D错误。故选

12、A。3、D【解析】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详解】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环状的

13、DNA,都可以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DNA和RNA的合成不一定都在细胞核里进行,A错误;B、tRNA为三叶草形状,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结构,含有氢键,B错误;C、D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DNA的复制过程,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C错误;D、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其多样性取决于核酸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D。4、C【解析】由于该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诱变处理后,使得不抗病的植株染色体缺失后,变为抗病植株,让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杂交,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由此可退出抗病植株为隐性,且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染色体缺失

14、导致个体性状的改变,因此缺失的是显性基因,才使得隐性基因得以表达,因此易感是显性性状,抗病是隐性性状,A正确;B、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性别比列不一致,因此控制易感和抗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设易感基因为A基因,抗病基因为a基因,则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的基因型为XaX-和XA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AXa:XAX-:XaY:X-Y-=1:1:1:1,由题可知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因此含有异常染色体的卵细胞能参与受精,C错误;D、设易感基因为A基因,抗病基因为a基因,则该抗病型雌株和野生易感型雄株的基因型为XaX-和XAY,杂交后代基因型为X

15、AXa:XAX-:XaY:X-Y-=1:1:1:1,由题可知杂交后代易感型雌株:抗病型雄株=2:1,则X-Y的个体致死,即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雄性个体不能存活,D正确。故选C。【点睛】该题目主要考查染色体和基因的位置关系,难度一般。5、D【解析】1、核酸包括DNA和RNA,DNA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T、C、G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四种碱基分别是A、U、C、G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2、细胞类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16、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均为DNA。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A、健那绿染液是将活细胞中线粒体染色的专一性染料,A错误;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B错误;C、真核生物中tRNA,也存在双链区,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C错误;D、SARS病毒的核酸是单链的RNA,嘌呤与嘧啶的碱基数不相等,D正确。故选D。6、D【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组和b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保留顶芽,b组和c组的单一变量为是否用激动素处理;处理后,定期测量侧芽的长度,a组侧芽开始增长较快,b组开始增长较慢,但后期增长较快,c组基本不变。【详解

17、】A、顶端优势是指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从实验结果可知 c 组的顶芽能抑制侧芽生长,表现出顶端优势,A 正确;B、顶芽是产生生长素的场所,去除顶芽后没有生长素向下运输,故 a 组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b 组相应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B 正确;C、为了验证激动素对 a 组芽生长有促进作用,还应该增加一个对照组,即去除顶芽,用蒸馏水涂抹侧芽,C 正确;D、细胞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细胞物质运输的 效率降低,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作用特性,掌握顶端优势的原理及相关应用,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18、小题7、生产者 水平 c 标志重捕法 D、C 污水有机物 18%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分析图甲:图甲为人工湿地示意图,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人工基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净化。分析图乙:和分别表示鲤鱼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在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鲤鱼的数量达到最大。分析图丙: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其中A表示生产者,B表示分解者,C表示次级消费者,D表示初级消费者。【详解】(1)湿地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

19、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即上行池与下行池中的湿地植物种类不同,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2)图乙中,在c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鲤鱼的数量达到K值。鲤鱼体积较大,运动范围广,所以生态学上调查鲤鱼种群数量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3)图丙中,属于消费者的是D、C,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4)流经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除了图丙中统计的外,还有污水有机物中能量,按图丙所示能量计算,在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7105/(1.5106)=18%。(5)部分湿地植物可分泌一类特殊的化合物,吸引鸟类捕食害虫,这一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具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有

20、作用。【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功能及实例;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识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实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8、末期 高尔基体 细胞壁 初级精母细胞 0 着丝点分裂 4或2 CD 【解析】分析题图,图1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此时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将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图2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为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图3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4纵坐标表示染色体数与核

21、DNA数的比值,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详解】(1)图1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正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中囊泡来自高尔基体,囊泡与新细胞的细胞壁形成有关。(2)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图3细胞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3)图4曲线中DE形成的原因着丝点的分裂;E点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若是有丝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22、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4的CD段。【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题图,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A【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详解】A、癌细胞能够分泌F蛋白,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但是T细胞增殖分化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属于细胞免疫,可治疗肿瘤,所以提高体内L蛋白基因表达量不能预防肿瘤发生,反而加速了癌细胞的增殖,A错误;B、F蛋白与T细胞表面

23、的L蛋白结合后,抑制T细胞活化,因此阻断F蛋白与L蛋白结合可恢复T细胞的活化,B正确;C、细胞免疫中,T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效应T细胞可裂解癌细胞,C正确;D、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可以特异性的结合L蛋白,使用后能阻滞F蛋白与T细胞表面的L蛋白结合后,促进T细胞活化,可能作为肿瘤治疗的药物,D正确。故选A。10、下丘脑 单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调节 体液(或血液) 作用时间比较长 【解析】1、分析图示: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传出神经,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1)由图可知,联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是下丘脑;在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故在完成图中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a上单向传导。(2)据图分析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通过反射弧完成对该激素合成和分泌,故下丘脑对该激素合成和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