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_第1页
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_第2页
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_第3页
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_第4页
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经济周期和景气循环第一节 经济景气与经济衰退永恒的交响乐一、经济周期概念及其含义概念:经济周期是指一国总体经济水平扩张和收缩交替出现的、相对有规律的上下波动的现象。两个阶段:1、扩张阶段(是经济活动和总需求不断增长的时期),在该阶段经济景气度是不断增加的,按照经济景气程度,经济扩张阶段又可分为复苏和繁荣两个阶段。2、收缩阶段(是经济活动和总需求不断萎缩或下降的时期),在该阶段经济景气度是逐渐下降的,按照经济景气程度,收缩阶段包括衰退和两个时期。即经济周期可细分为4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从扩张阶段转变到收缩阶段的转折点称为峰,而从收缩阶段转变到扩张阶段的转折点称为。1繁荣阶段的特

2、征是:总需求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经济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投资活跃,利率水平较高,失业率很低,收入水平高,物价水平高。衰退阶段的特征是:利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企业的利润率下降,投资减少,生产开始下降,甚至部分工厂关闭,失业率上升,有效需求进一步减少,生产水平进一步下降,直到经济萧条期。萧条阶段的特征是:有效需求不足,大量资源闲置,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率达到或接近最高水平,往往伴随物价大跌,利率水平下降。复苏阶段的特征是:在价格和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企业预期经济将好转,投资增加。消费者预期价格将要上涨,需求开始增加,进一步拉动企业投资,生产逐步恢复,失业率下降,个人收入提高。这时,我们说经济进

3、入了复苏阶段(见图5.1P88)。2周期转折点 谷底和峰顶是两个重要的转折点。谷底是一个经济周期中经济活动水平到达的最低点,是经济扩张和收缩阶段的分界点,也是萧条和复苏的分界点。峰顶是一个经济周期中经济发展到达的最高点,是经济活动由扩张变为停止,再由停止转为下降的转折点。该点也是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分界点,该点的状态和水平是判断经济过热或扩张程度的重要标志。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 根据衡量的不同标准,经济周期分为“古典周期”和“增长周期”。“古典周期”是以经济活动的绝对量水平加以衡量的,经济扩张表现为经济活动的绝对量上升,经济收缩表现为经济活动的绝对量下降。“增长周期”所采用的衡量标准是增长率,如GN

4、P增长率上升的时期是增长周期的扩展时期,而GNP增长率下降的时期对应着收缩时期。现在常用的是增长周期,本书也以介绍增长周期为主。3二 、经济周期的类型从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来说,一般将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5种类型:(一)康德拉捷夫周期该周期最先由康德拉捷夫发现,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宣称该周期的持续期为4560年。导致该周期的主要原因有人口增加、新资源开发、资源储备、地理新发现、战争、技术进步和革新等,而技术进步和革新则是被普遍接受的影响因素。根据熊彼特的理论,技术革新一旦产生,就会被富于革新意识的企业家最先采纳。待其取得成功后,各企业家也都陆续尾随采用创新的技术。当革新技术开始大范围推广时,投资

5、迅速扩大,随之生产规模增长,就业增加,收入上升。随着技术浪潮的全面展开,获利的投资机会也逐渐减少,投资随之萎缩,生产停止扩大,转为收缩,一个经济周期即将完成。如果再次出现新的技术,就会再次产生类似的投资扩大的浪潮,产生新一轮周期。这种随技术革新而产生的经济扩张到收缩的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很长,是一种长期波动现象。4(二)库兹涅茨周期(建筑周期)是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首先发现的,故以此命名。该类经济周期长度约为20年左右。因为它和建筑业的伸缩关系密切,所以西方经济学家又称之为建筑周期。在建筑业中,住房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建筑的波动期一般来说是较长的,而且与人口的增长周期有联系。结婚和生育的增

6、加,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大约20年左右。人口净增长率不同,对住房需求也不同。人口净增长率高,对住房的需求就大,从而促使住房建筑高速发展。反之,发展就慢。 5威坦规律 有些经济学家认为,铁路建设、长期的利润预期等也是影响建筑周期的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建筑业较长的周期。对建筑周期,威坦做了被广泛接受的解释。他将建筑周期分为4个阶段:发展、过度建造、调整、购置。在建筑周期的发展过程中,需求上升,住房建造即会随之增加。这一阶段空房率较低,房租上涨,其转折点是过分哄抬地价。当住房建造持续超出住房销售,就出现了过度建造的信号。当建造商对下降的需求作出反应,减少住房建造数量时,就产生了周期的调整阶段。这

7、时居住率下降,租金降低。最后,当住房建造数量仍然下降而住房销售平稳时,就产生了周期的购置阶段。这时,尽管空房率已达到了顶峰,租金优惠已经停止,但建造商仍然很悲观,建造活动进一步减少。6(三)尤格拉周期(设备投资周期)是法国经济学家尤格拉发现并以其名字命名的。因为它和设备投资关系密切,所以有的西方经济学家将之称为设备投资周期。二战前,该经济周期为10年左右,上下在7到10年之间变化。二战后,该周期与战前相比有所缩短,更接近于6年的持续期,上下在4到10年之间。可能的原因有二:其一,周期的持续期受到政府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比过去更具主动性;其二,信息传播更为迅速,产业界可能把握投资机会或

8、利用技术进步比过去更快,这将压缩周期的持续性。对设备投资周期可以描述为如下过程:伴随着经济的收缩,收益下降,企业将会暂缓设备投资。7企业努力减少因借款增加而产生的支付利息的负担,控制设备折旧费,防止经营的恶化。因为持有过剩的设备会使企业经营者陷人困境,所以减少设备投资严重影响制造设备的企业,从而加速经济的恶化。另外,设备投资是提高将来生产能力、保证企业发展的基础,这样又会制约将来企业业绩的增长。因此,当设备投资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因其制约了本企业的发展,企业就会逐渐增加本企业的生产,另外对设备制造业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而推动经济走向复苏。8(四)基钦周期(库存周期)英国统计学家基钦发现一种经济周

9、期平均为40个月即3至4年。该周期与库存调整有一定关系,因而有的西方经济学家又把它称为库存周期。对库存周期,一般认为是因为企业欲控制的适当的库存水平(预想的库存量)与实际库存量时常不一致而产生的。假设经济处于脱离萧条期走向复苏的阶段,随着经济的复苏,订购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开始上升。但是,由于商品的生产需要时间,所以企业只能清仓向外发货,导致库存减少。如果库存持续减少,为恢复合适的库存量,企业就得扩大生产,努力提高存货水平,导致新的订单增加,进而增加就业和收入。不过,这时销售的增加会小于产出的增加,库存开始增加。9当经济步入繁荣阶段时,增加的收入会带动消费支出增长,那么企业接到的订货就进一步增多

10、。在这些利好前景面前,企业认为合适的库存水平应上升,所以又再度进行库存投资。当经济繁荣达到顶峰走向衰退,便产生相反的效应。企业以经济繁荣时的销售量为基础继续进行库存投资,而实际发货已开始减少,故出现了预料之外的库存增加。如果库存增加一直持续到衰退时期,速度就会放慢,之后库存开始减少,同时其销售下降。这使得收入下降,但销售下降率低于产出的下降率,所以经过一段时间,企业达到其期望的存货销售比率。10(五)农业周期(蛛网周期)这种类型的周期的波动遵循尼古拉斯卡尔多所说的蛛网模型,故又被称为蛛网周期。这种周期的长度取决于生产庄稼和家畜所需要的时间。农作物生产的周期性变化引起价格和价值的滞后变化。对大多

11、数农产品来说,需求弹性相对不足,而供给弹性相对较大,大丰收通常导致农业收入下降(而且如果农业是经济中的重要部分,其结果是经济活动总量也将下降)(“谷贱伤农”)。农民在竞争失常中根据播种时的市场价格来决定生产量,而他们将在市场上出售产品的价格由晚些时候的供求状况决定。 11对多数农产品来说,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由此导致价格对生产的调整使农民离市场均衡价格更远,从而使农产品市场上的行为越来越不稳定,(图5.2 a)显示了这种结果。如果出现不大常见的情况,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或者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就会导致逐利的农民们趋于稳定的均衡(图5.2 b),或始终处于同样不稳定(图5.2c)。虽然该理

12、论的部分内容不现实,但它提醒我们注意,尽管农业在GNP中呈下降趋势,农业仍然是相当重要的部门,并对经济波动特别敏感。12经济周期类型的比较 对于上述类型的经济周期,西方经济学家的重视程度并不一致,多数人认为康德拉捷夫周期太长(4060年),与一般人所关心的经济活动直接联系不大,因而较少有人重视它。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发生“滞胀”的情况下,曾有一些经济学家对此产生兴趣,试图从长周期与技术创新等方面解释“滞胀”,但并未延续下去。尤格拉周期(410年)一般是大多数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该类型的经济周期被作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经济周期来对待。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过的也是这种周期。基钦周期(34年),

13、在实际经济短期决策的微观层次上,比起尤格拉周期受到更多的重视,而尤格拉周期则在宏观理论及政策方面受到更多的重视。而库兹涅茨周期(20年左右),更明显的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受关注的对象,一般情况下,对它的重视程度也远逊于对尤格拉周期和基钦周期的重视。13第二节 经济周期的预测方法如果我们能预知经济周期的未来进程,或能把握经济景气的程度,经营管理决策就会变得准确有效。实际上,准确地预知景气的变化趋势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经济学家们还是探索出了许多所预测方法,例如调查表方式预测法、使用联立方程式的计量经经济学预测方法、时间序列法、回归分析法、经济景气指数法,等等。本章只介绍几中常用的、并

14、与经济周期预测密切相关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几种经济预测的定量方法。14经济周期的预测方法一、经济周期调查预测法(一)经济周期预测的调查数据法(二)经济周期调查预测实例(三)经济周期调查预测法的陷缺二、逐次逼近法(一)给“关健变量”斌予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值(二)计算理想的数值三、产业部门间关联投入产出表预测法(一)归纳各产业的生产和需求(二)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预测实例15一、经济周期调查预测法经济周期调查预测法 就是向企业经营者询问今后的经营计划和对经济前景的展望,对由此获得的信息资料进行归纳统计、数据分析和处理,用以预测未来经济波动和发展趋势。这种方法也称为经济周期预测的调查数据法。曾在美国密

15、执安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工作过35年的乔治卡托纳认为经济预期既可以由过去的经验形成,也可以由政府或商界的当前或预期行为形成。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的威纳H斯椎格尔把经济周期描述为“及时的信息工具”,这些民意调查为监控和预测经济周期提供了有用的数据。16(一)经济周期预测的调查数据法最早采用的经济周期预测方法是举行听证会,即召集尽可能多的人和企业,询问其消费计划和设备投资计划的具体内容。任意选择1000户家庭,询间其在未来一年当中具体的支出计划,对此进行统计后就能预测未来一年当中的宏观消费动向。如果综合主要企业的设备投资计划,就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今后总体设备的投资动向。根据这种调查对经济周期进行预测

16、的方法即为调查数据法。虽然回答问题的企业主要是填写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但如果综合分析对这些调查项目所作出的回答,就能预测出经济整体的未来前景。故这种调查既能对各个企业将来的经营进行调查,又能对经济整体和将来的景气进行预测。17(二)经济周期调查预测实例经济周期调查包括对企业经营状况、销售额、收益、价格、订货、库存、资金周转等与企业活动有关的所有项目进行调查。美国的全国购买管理协会每月对300名采购经理的调查,是快速传播调查的一个实例。一般来说这项调查每月中旬收集,于下个月的第一个营业日报道。这种定性信息都转变为扩散指数,这些扩散指数则代表当时的综合经济条件,如就业、生产等。还有一些消费观念调查

17、和投资调查,用于预测商人和消费者的预期或当前行为和心态。日本银行的“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简称日银短测),经济计划厅的“法人企业动向调查”和“机械订货预测调查”,大藏省的“景气预测调查”,劳动省的“劳动经济动向调查”等都属于经济周期调查。18(三)经济周期调查预测法的陷缺通过经济周期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是归纳统计经营者的主观预想的数值,并不能保证是未来的客观结果。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调查数据,就会在经济周期预测或景气预测上犯下极大的错误。乔治卡托纳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合理预期假设无需实证研究,但不代表一种合适的科学程序。因为商人、消费者和工人对当前经济条件的认识十分有限,所以他们通常不

18、能形成合理预期。”而且,对他人的行动作出的预测中,带有预测者的第六感觉和主观愿望。即使客观情况出现了生产过剩,但被调查者常常认为只要自己企业的产品销路比较好,就不会出现生产过剩。19因此,有时调查的整体结果和部分结果也会出现矛盾,即这种调查让人感觉到是一种趋势调查。但是,也不能否认,这种趋势有时会左右经济。有时,即使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趋势,如果很强烈的话,也会把经济导向那个方向。因此,这种方法只适合特定的领域,回答者对将来的消费和投资所作计划的正确性如何,决定了经济预测的精确度,要想提高调查的精确度,被调查者的背景、素质和对事物的感悟力应有所选择和要求,被调查者的整体数量应充分大。20二、逐次逼

19、近法逐次逼近法就是对某个预测数值通过反复计算求出理想数值的一种方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对各国的经济进行预测时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被许多人用于较大规模的经济周期预测。其方法是:首先选出几个核心的变量,事先估计预测值,通常这种关键变量由总负责人指定或各小组的代表和总负责人商量决定。例如,若要对经济的宏观状态进行预测,那么关键变量就为国民生产总值(GNP)、个人消费支出、民间设备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消费品价格、批发价等。21(一)给“关健变量”斌予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值假定预测组分成消费小组、企业小组、金融财政小组、贸易小组、物价小组、收入分配小组等,一旦“关键变量”决定后,

20、各小组以此为前提对各产业或各商品在所负责的领域内计算其大致的预测值。但是,消费小组负责个人消费支出预测,企业小组负责民间设备投资预测,各有各的“关键变量”。因此,各小组预测结束后,必须重新求出“关键变量”的新的预测值。下面以消费小组的工作过程为例进行说明。该小组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出高精度的个人消费支出及相关联的预测值。进行预测计算必须得到个人收入、税金支付、消费品价格等的预测值。其中,消费品价格可以采用最初作为前提的“关键变量”中设想的消费品价格,个人收入可以采用同时进行预测作业的收入分配小组预测得到的预测值,税金可以采用金融财政小组得到的预测结果。这样可以计算出汽车、食品、衣物、服务方面支出的

21、预测值,把这些预测值加起来就能得到新的个人消费支出的预测值。22(二)计算理想的数值各小组的预测完成后,要重新检验得到的“关键变量”的预测值。如果各小组作为计算结果求出的预测值同最初假定的值一致,则预测宣告结束。但是,通过一次计算就能使预测结果与当初的假定值一致的情况很少。发生偏差时,必须仔细分析发生偏差的原因。通常汽车消费、食品消费等各个预测项目大多数要列出回归方程式进行预测,同时要检验这种分析是否出错。这样就可决定“关键变量”的第二次预测值,再进行与第一次相同的预测,从设定“关键变量”到进行个别的预测作业反复地进行计算,一直到能够接受这一预测值为止。而且,要一步一步地验证经济各部门的测定值

22、在整体当中是否离谱,这样可接近更理想的预测值。因此,这种方法被称为逐次逼近法。23三、产业部门间关联投入产出表预测法产业部门间关联投入产出表预测法是一种利用从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中得到的算式对不同行业进行预测的方法,从表中能预测生产额、价格、利润等。(一)归纳各产业的生产和需求首先对产业部门间投入产出表作一下说明。如果要了解最终需求增加时如何波及各产业及各商品,通常都是把一定期间进行的所有经济交易列成一张表,这张表被称为列昂节夫表或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或产业关联表。预测各个行业的景气情况时,总是列出各行业的需求、生产、价格、利润等的回归方程式,组成计量模式进行预测。预测某特定行业的将来前景

23、时,可以考虑各行业的生产、销售等特殊因素,采用个别行业计量模式进行预测。实际上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归纳各行业的生产、需求、价格、收益等进行预测,即用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进行预测。24(二)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预测实例下面以1987年日本的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为例进行说明。在表的排列上分为农林水矿业(农业、林业、水产业、矿业的总称)、制造业、建筑服务业(建筑业、商业、金融、运输、公务、服务业等)3个部门。例如,自左至右看一看制造业这一栏,国内生产或海外进口的制造业产品当中,有3万亿日元用于农林水矿业,有104.4万亿日元用在制造业内部,有52.9万亿日元用于建筑服务业。至此,制造业用于全产业当

24、中总计为160.3万亿日元。其次,最终需求这一栏中的120.8万亿日元是以个人消费、民间设备投资、政府采购等形式使用掉的,扣除14.5万亿日元的进口,则国内生产值为266.6万亿日元。25下面自上而下看一看制造业这一栏,制造业的农林水矿业品的费用为18.3万亿日元,制造业的费用为104.4万亿日元,建筑服务费用为44.9万亿日元;因为国内生产总额为266.6万亿日元,所以,得到的粗附加值为99万亿日元(工资和利润总和)。如果把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自左至右观察时的关系用方程式形式表示出来,就得到了各商品或各产业的生产决定算式,如果把这一系列商品生产决定算式组合成方程组求解的话,就能得到生产额的

25、预测值。如果借助产业部门关联投入产出表的自上至下的相关关系,就能预测各商品的价格和利润。26第三节 中国经济波动分析一、短期波动的特点及其因素分析按“波峰一波峰”划分,在1953-2000年期间我国GDP的短期波动经历了10.5个周期,各周期的波长和波幅变化很大,但比较1978年前后两个时期,可以发现我国短期GDP波动呈现出波长延长、波幅减小、谷底上升的特征:按波峰计算的波长由1978年前的平均3.6年增加到6年,已接近尤格拉周期(中期波动)的波长;波幅(波峰与波谷的差)由1978年前的17.36个百分点降为7.53个百分点,扣除1958-1964年波动剧烈的特殊时期,1978年以前6个周期的

26、平均波幅也高达12.65个百分点;1978年以前各周期最低谷位为-21.7,1978年以后各周期最低谷位为3.8。我国有效产出的短期波动表现出与GDP短期波动基本类似的特征,只是波长和波幅略高于GDP。271978年以后,我国GDP和有效产出增长短期波动的平均波幅大幅度减小,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之后,随着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逐步增强和宏观调控机制的日益完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日趋增强。不过,短期波长大幅度延长至中期波动的长度,并非表明短期波动已消失,而是由于经济结构全面调整引致的经济加速增长现象掩盖了短期经济波动。从存货投资的周期性波动可以看到,1953-2000年存货投资增长波动共有14.5

27、个周期,平均波长3.17年,低于GDP和有效产出的平均波长,且各个周期的波长均在2-4年。变化的GDP和有效产出规则,说明我国短期经济波动是十分规律的。存货投资短期波动的波幅远高于GDP和有效产出,说明我国短期经济增长对均衡增长的偏离幅度很大。28以存货投资的短期波动为基准,1992-1999年GDP的半个短期波动周期,实际上包含了1993-1995年的一个短期波动周期和1995-1999年的半个短期波动周期。1995-1999年存货投资增长率持续下降,短期波动始终处于收缩期,主要原因是亚洲金融危机引致的出口增长下降,对我国短期经济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外部需求冲击。随着2000年出口恢复高速增长,

28、目前我国短期经济增长已恢复上升。2000年GDP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均已恢复上升趋势。更为重要的是,存货投资增长也恢复上升趋势。作为存货投资的主要成分的产成品资金占用,其月度累计增长率在2000年5月(1.4%)达到1995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后,已恢复持续上升趋势。到2000年11月已累计增长3.8%,说明作为短期经济波动趋势的重要指标的存货投资已恢复上升趋势。29二、中期波动的特征与因素分析(一)GD户和有效产出增长率的中期波动特征在经过5年移动平均后,按“波峰一波峰”划分的GDP和有效产出增长波动周期缩减为4.5个。其中1959(1958)-1966年是波动十分剧烈的时

29、期,收缩期GDP和有效产出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分别为15.26个百分点和14.58个百分点,上升期波幅分别为14.32个百分点和12.22个百分点,且收缩期均大于上升期。引致该时期GDP和有效产出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主客观因素所导致的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剧烈等。在1966年以后的3个半周期中,GDP和有效产出的中期增长波动明显趋于平缓,并表现出3个显著特征:30波幅明显趋于缩小,特别是收缩期的年均降幅呈递减趋势,GDP和有效产出增长率的年均降幅分别从1966-1968年期间的2.26个百分点和1.94个百分点递减为1995-2000年期间的0.76个百分点和

30、0.66个百分点。谷底区位不断抬高,GDP的谷位从1976年的4.06提升到1990年的7.59和2000年的8.18,有效产出从1976年5.06提升到1990年的728和2000年的9.25。收缩期缩短,上升期延长,GDP和有效产出增长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加速增长趋势。谷位不断抬高、收缩期缩短和上升期延长,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与升级,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持续加速增长期;特别是1976-1987年长达11年的持续上升表明,产业结构的水平及其优化程度与经济加速增长期的波长是成正比的。31(二)对当前中期经济波动区位的判断2000年我国GDP、有效产出、固定投资和存货投资的中期增长率均处于下

31、降态势,说明我国中期经济增长仍处于收缩期。但是,鉴于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短期经济增长形成的冲击已随周边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逐步消失,短期经济波动已恢复上升。而且,经济结构调整已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纳入“十五”计划之中。解决农民收人低增长、增加低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等抑制消费增长和消费结构提升的主要障碍问题也已被列为政府近期施政的主要目标。我国中期经济增长持续下滑的态势将随着短期经济波动恢复上升而得到扭转,中期经济增长正处于周期性谷底。32三、长期波动的特征与因素分析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曾对GDP、有效产出飞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进行过中期波动分析。其过程是对GDP和有效产出进行9年移动平均,对存货投资进

32、行6年移动平均,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8年移动平均,得出结论: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波动无规则,且无明显的发展趋势,说明存货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不存在中长期周期性波动现象;GDP和有效产出存在明显的中长期波动现象,已经历1961-1971年、1971-1989年和1989-2000年3个周期。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看,制度创新、经济结构提升、技术进步的余地很大,但难度提高。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制度创新正面临重重困难,但这一类问题的逐步解决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高效的运行机制。 33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很大,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相对

33、滞后等结构性矛盾凸现,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障碍,但也为经济结构进一步提升,并由此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技术水平与国际社会技术水平差距的缩小,依靠技术贸易和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国内技术进步的空间缩小,成本提高,产业结构升级需要的高新技术将主要依靠国内自我积累与发展。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加入WTO后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也会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来华投资,并带来先进的成熟技术。由此作出的判断是,在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加速趋势将进一步弱化,但仍将以9%左右的速度平衡增长。34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短期经济波动的上升阶段、中期波动的谷底和中长期波动的平衡增长期,即短

34、期经济形势好转,但中期经济增长形势并不乐观。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度创新、结构升级的空间依然很大,中长期内保持经济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的潜力巨大。但是,改革开放以来积聚的新旧结构性矛盾凸现,并成为阻碍中期经济增长恢复上升的主要障碍,制度创新、结构升级难度提高,发展压力增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求结构由失衡向均衡转换并非短期内可以完成,结构性矛盾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经济由短期增长波动的上升带动中期增长波动走出谷底,并恢复到较高的增长阶段需要一定时间。因此,以持续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巩固短期经济增长的上升趋势,对于扭转中期增长趋势是十分重要的。35第四节 景气循环一、有关景气循环

35、的几个主要基本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进行景气循环研究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长期实践和经济学理论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循环和经济波动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的,而且这种周期性的循环和波动又必然为经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进行景气循环研究,正确的定性、定量判断和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转折点,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级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基础资料之一。36(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规定为经济产量的增加。通常利用国民生产总值 (GNP)或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尺度。具体衡量经济增

36、长的方法,一般是选定某一个特定的时期为基期,定期计算本期GNP (GDP)与基期GNP(GDP)相比的增长率。2.经济循环经济循环,是指由于经济的不稳定性而形成的经济扩张期与经济收缩期的循环变化全过程。在市场经济下,经济循环是客观存在的,加大和延长经济扩张期,减少和缩短经济收缩期,是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373.经济循环的分类按照经济循环是否含有经济增长的趋势分类,我们可以将经济循环分为含经济增长趋势的经济循环和不含经济增长趋势的经济循环两种。4.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的关系,具体如图5一3所示。(531)图5-3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关系图38(二)

37、经济景气循环1.经济景气循环的概念景气,是用以反映经济运行的状态,描述经济运行的扩张和收缩态势。所谓经济景气循环,也称为商业循环、经济周期,简称为景气循环,它是指由于经济变化的不稳定而形成的以景气形式表现的经济扩张期与经济收缩期的循环往复运动现象。严格地讲,景气循环只是利用景气形式描述经济循环的一种形式,也只有在此意义下,我们才可以认为景气循环就是经济循环。在图5一3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关系图中,由A点到E点就是一个景气循环的全过程,即一个景气循环周期。392.景气循环的转折点在景气循环中,所谓景气循环的转折点,就是指每一个景气循环周期内的景气方向变化的转折点,即景气值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对于最

38、高点,我们称之为“峰”点,简称为峰;对于最低点,我们称之为“谷”点,简称为谷。在图5-3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循环关系图中,A点、C点和E点均为景气循环的转折点,其中C点为峰,A点和E点为谷。403.景气状况的划分在景气循环中,对于景气状况有以下两种划分方法。(1)二分法所谓二分法,也称为米契尔一伯恩斯方式,它是将一个景气循环周期按照景气的变化方向而划分为景气扩张和景气收缩两个阶段。其中,从谷到峰阶段为扩张阶段,称之为扩张期,简称扩张;从峰到谷阶段为收缩期,称之为收缩期,简称收缩。二分法具体如图5-4所示。(532) 图5-4景气循环的二分法示意图41显然,以二分法划分景气状况,是基于景气的变化方向

39、。在二分法下,将一个景气循环周期按照景气的变化方向划分为景气扩张期和景气收缩期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如下:景气扩张期的经济特征:生产量逐步增加、物价逐步上升、货币收人逐步增多、就业量逐步增加等;景气收缩期的经济特征:生产量逐步减少、物价逐步回落、货币收人逐步减少、就业量逐步减少等。42(2)四分法所谓四分法,也称为米契尔方式,它是将一个景气循环周期按照景气水平的高低划分为恢复、繁荣、衰退、萧条四个阶段。其中,从谷到均衡点阶段为恢复阶段,称之为恢复期;从均衡点到峰阶段为繁荣阶段,称之为繁荣期;从峰到均衡点阶段为衰退阶段,称之为衰退期;从均衡点到谷阶段为萧条阶段,称之为萧条期。四分

40、法具体如图5-5所示。(533)图5-5景气循环的四分法示意圈43显然,以四分法划分景气状况是基于景气的水平。 在四分法下,将一个景气循环周期按照景气的水平划分为景气恢复期、景气繁荣期、景气衰退期和景气萧条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的经济特征具体表现如下: 景气恢复期的经济特征:就业量开始逐步增加、生产量逐步增大、物价逐步上升、货币收人逐步增加等; 景气繁荣期的经济特征:物价高、生产量增大、就业量加大、货币收人增加等;景气衰退期的经济特征:就业量逐步减少、生产量逐步下降、物价逐步回落、货币收人逐步减少等; 、生产量小、物价低、货币收人少等。景气萧条期的经济特征:就业量低44(3) 二分法与四分法的

41、比较二分法与四分法均是依据景气状况而将一个景气循环周期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在景气循环中,这两种划分方法均为科学的,且各有各自的长处。比较而言,二分法与四分法各自的长处主要表现为:在确定景气转折点时,使用二分法较四分法容易,这只要我们根据景气指数的增减就可基本确认;在判断景气的发展水平和景气发展分阶段的状况时,四分法较二分法更为细致、更为容易、更为实际。454.景气循环的种类按照景气循环的周期长短,景气循环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种:(1)长期循环长期循环,也称为长期波动或库德拉耶夫循环,其特征表现为世界规模的景气循环,循环周期平均为50年左右,引起长期循环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变革、战争等。(2)中长期循环

42、中长期循环,也称为建筑循环或库茨涅兹循环,其循环周期平均为20年左右,引起中长期循环的主要因素是建筑投资等。46(3)中期循环中期循环,也称为设备投资循环或裘格拉循环,其循环周期平均为10年左右,引起中期循环的主要因素是设备投资等。(4)短期循环短期循环,也称为库存循环或基钦周期,其循环周期平均为3-5年左右,引起短期循环的主要因素是库存投资等。47二、景气循环研究的起源与发展(一)景气循环研究的起源景气循环研究起源于美国,早在1909年,美国的巴布森统计公司就在其刊物上发表了该公司为投资者和企业家进行景气观察的巴布森经济活动指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经济景气指数之一。1921年,从事景气监测的美

43、国布鲁克迈尔经济研究所编发了涉及一般商品市场、股票市场以及货币等方面的景气指数,同年,法国也设立了负责编制景气指数的机构,开始着手编制法国的景气指数。之后,美国哈佛大学景气循环研究所在帕森斯教授的领导下,根据美国1875-1913年的经济统计资料,从中筛选出13个指标构造了景气循环指标体系,并编制了美国的景气指数,也称为哈佛指数。哈佛指数具体包括投资指数、生产量及物价指数等。其利用投资指数所反映的先行景气变动和生产量及物价指数所反映的同步景气变动,较好地预测了20世纪以来美国的四次经济危机。48哈佛指数的出现,对景气循环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而,英国、德国、法国、瑞典、意大利等许多国家

44、均相继开展了景气循环研究。在此期间,美国著名经济统计学家米契尔(VWMitchell)于1913年发表了景气循环一文,于1927年出版了景气循环的问题及调整一书,该文和该书对景气循环变动幅度和景气指标监测等均进行了深人探讨,并对景气循环及景气预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因哈佛指数对1929年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来临没有能正确预见,而使景气循环变动研究及景气预测逐渐走向衰落。但是,哈佛的研究还是具有重要价值的,其所提出的由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建立起景气循环指标体系,为景气循环研究和景气预测奠定了基础。49(二)景气循环研究的发展1937年,米契尔和伯恩斯(AFBurns)教授应美国政

45、府的要求,对美国的近500个经济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研究,从中选择了21个指标作为先行指标进行景气预测,较好地预示了景气变动;1949年,德国IFO经济研究所在德国进行了世界上首次企业景气调查,并利用其进行短期经济预测和经济景气循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景气循环研究增加了新的方法和新的内容。自此,景气循环研究及景气预测再度兴起。1950年,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的经济统计学家穆尔(GHMoore)教授对美国的800多个经济统计指标的时间序列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从中选取21个指标构造了一个新的景气监测系统,采用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进行景气预测。该方法就是世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扩散指数法

46、(Diffusion Index,简称DI),即DI方法。50自60年代起,景气循环研究的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景气监测预警系统得到迅速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世界各国相继构造了景气监测系统,并运用其进行景气循环研究和景气预测;二是进行景气循环研究和景气预测的另一种科学的方法合成指数法(Composite Index,简称CI),即CI方法开始出现;三是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企业景气调查和消费者景气调查;四是具有评价功能的预警信号指数开始产生;五是景气监测预警系统的有关基本制作方法获得重大进展。51(三)景气循环研究的深入与扩展自70年代后期起,景气循环研究及景气预测开始向更广泛、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47、其应用范围向更宏观、更广泛的领域扩展,并开始国际化。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美国全国经济研究所与美国国际经济循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国际经济指标系统,用以监测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景气变动;二是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即OECD建立了应用先行指标系统监测成员国景气变动的机构;欧洲共同体也开始了系统的研究和运用景气循环和景气预测;52三是日本开始了区域景气变动的SEPIA项目的研究;亚洲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始研究和应用景气循环和景气预测;四是企业景气调查、消费者景气调查与DI方法、Cl方法的有机结合;五是景气循环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国民经济总体及其各组成部分、各方面。目前,景气循环研究及应用已为世界各国普

48、遍接受,并广为应用。53三、 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一)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主要目的概括起来,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主要目的为以下三点:1.进行国际经济对比;2.研究与预测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3.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监测、预警和调控;4.进行经济预测。(二)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起来,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主要内容是:541.研究经济周期及经济波动的规律、特点及发展变化2.预浏经济运行的景气状况对此,具体包括:(1)经济运行景气状况所处的时期;(2)经济运行景气状况的变动趋势和转折点;(3)经济波动的幅度与速度;(4)景气扩张与景气衰退的极限程度等。55四、 景气循环研究进行景气循环研

49、究,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构造景气综合指数和进行景气预测。其具体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为:(一)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进行景气循环研究,首要的任务是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虽然这项工作的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但此项工作乃是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直接关系到景气循环研究的质量,故切不可轻心。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大体需要经过选择备选指标、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等三个环节。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三个环节中,有些环节还需要反复进行。561.选择备选指标所谓选择备选指标,就是指从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出发,在众多的统计、经济、景气调查指标中选择部分指标,作为建立景气

50、循环指标系统的备选指标。鉴于备选指标是供建立景气循环指标系统时使用的,所以,备选指标应当是均为月度或者均为季度的指标,而且还均必须有足够长的时间序列。有关对选择备选指标的要求和内容如下:(1)备选指标的来源与类型备选指标的来源57统计部门;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部门;景气调查部门。备选指标的类型按照定性与定量划分,备选指标既包括定量指标,又包括定性指标。按照指标在进行景气循环研究中的作用划分,备选指标分为对景气况起预示作用的备选先行指标、对景气状况起描述作用的备选同步指标、对景气状况起确认作用的备选滞后指标等三类。为保证备选指标符合上述要求,在选择备选指标之前给定一个较为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判别标准

51、和判别方法是十分必要的。58(2)选择备选指标的原则选择备选指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就是要兼顾理论上的需要与实际上的可能,切不可忽视二者之中的任何一个方面。重视先行指标原则这是由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目的所决定的,但我们这里仅是强调要高度重视先行指标的选择,而不是要求仅选择先行指标。多角度原则所谓多角度原则,就是指根据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在国民经济各角度、各侧面均应选择备选指标。覆盖优先原则在此原则下,就是指要优先选择那些覆盖经济范围较广、面积较大的指标。59(3)选择备选指标的标准我们这里所说的选择备选指标的标准,也就是对备选指标的要求,具体为以下七

52、项:经济的重要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对掌握经济活动要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指标所涵盖的经济范围要广等。统计的充足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对景气状况的观测有所需要的统计条件,这也就是说,所选择的备选指标需要有连续、定期的统计和可利用的长期时间序列,以使景气变动得到充分的体现。数据的平滑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中的不规则变动要小,应该是比较平滑、甚至为平滑 的时间序列指标,换言之,是指备选指标所反映的景气循环变动要优先于不规则变动。60统计的速报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的数据,统计部门等能够及时提供。景气的对应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具备与景气循环相对应的循环变动。数据的准确性此是指必须要注意所选择

53、的备选指标的口径范围的调整和变化,这是因为统计体系的变化等而引起的。时期的规律性此是指所选择的备选指标所反映的景气变动规律,特别是峰和谷前后关系(先行、滞后关系)要稳定。61在上述七项选择备选指标的标准中,均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出的对备选指标的要求的,具体为: 、这五项标准是关于统计与经济活动特征方面的标准。其中,这项标准是关于不规则变动特征的标准;、这两项标准是关于循环变动特征的标准;、这三项标准合在一起,就成为关于时间序列变动特征的标准。、这两项标准是关于现实的景气循环研究所需要的统计条件的标准。622.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在选择备选指标之后,就要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所谓对备选指标进行调

54、整,就是指将备选指标中的非景气因素剔除,仅保留景气因素,而使备选指标满足进行景气循环研究的需要。(1)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的目的尽管我们在选择备选指标时提出了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并按照规定和要求选择备选指标,但由于受各种非景气因素的影响,如季节变动因素、不规则变动因素、指标的口径范围变化因素、调查和计算中可能出现的偏差等,致使各备选指标中均不同程度的含有各种非景气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对所选择的备选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从中剔除这些非景气因素,达到以下四个目的:63消除掩盖景气循环特点、掩盖景气趋势和掩盖景气循环规律的各种因素;保证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滑;保证数据准确、可靠、可比;保证每个指标的变化都是

55、由景气变动因素引起的。(2)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的内容总体上来讲,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的内容就是剔除其中所包含的各种非景气因素及相关因素。非景气因素我们知道,在通常情况下,引起时间序列Y变化的因素为:趋势变动因素T,循环变动因素C、季节变动因素S和不规则变动因素I。按因素构成,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时间序列构成因素模型:64加法模型:Y=T+C+S+I乘法模型:Y=TCSI混合模型:Y二TCSI如果我们所进行的景气循环研究是含有经济增长的,则在上述模型中的季节变动因素S和不规则变动因素I均为非景气因素,应当在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时予以剔除;如果我们所进行的景气循环研究是不含有经济增长的,则在上述模型中的趋

56、势变动因素T,季节变动因素S和不规则变动因素I均为非景气因素,应当在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时予以剔除。与非景气因素相关的因素与非景气因素相关的因素主要是指价格因素、口径范围因素等,这些因素也掩盖了景气循环的特点、趋势和规律,因此,也应当在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时予以调整,以保证时间序列的准确、可靠、可比。65(3)对备选指标进行调整剔除季节变动因素所谓季节变动因素,包括自然的季节变动因素和社会的季节变动因素两部分。对于前者,是指因气候这一自然现象的变动所引起的。例如,因受自然气候这一因素的影响,而使建筑业在冬季的施工量减少、用工人数减少等;对于后者,是指因每年的节假日、结算年度和习惯等因素而引起的。例

57、如,因受节假日这一因素影响,批发和零售业在节假日期间的商品销售额明显增加、各旅客运输业的营业收人明显上升等。剔除季节变动因素,既可以利用有关的模型和方法,也可以根据多年积累的数据和经验进行人为剔除,还可以采用模型和方法与人为剔除相结合的方法。66剔除季节变动因素的模型和方法较多,但究竟选用哪种模型和方法,则需要根据备选指标的时间序列情况,所使用的时间序列构成因素模型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目前,世界各国研究和使用的剔除季节变动因素的模型和方法较多,但通常使用的模型和方法主要为:X-12AMIMA模型、BAYSEA模型、季节指数法等。A、 X-12AMIMA模型X-12AMIMA模型是X-11AMI

58、MA模型的改进,它是采用自回归和移动平均的方法来剔除季节变动因素的,从而达到消除季节变动因素影响之目的。67B、 BAYSEA模型BAYSEA模型是由日本统计学家赤池弘次提出的一种用于加法模型的季节因素调整方法。C、季节指数法季节指数法是利用季节指数(亦称为季节因子)来剔除季节变动因素影响的一种方法,其公式一般为: 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序列=式中,季节指数可从有关统计部门取得,或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 68剔除不规则变动因素所谓不规则变动因素,是指因自然灾害(如天灾、地祸、洪水等)、非正常事件(如战争、罢工等)、特殊原因、随机因素(如调整判断中的偏差、计算中的偏差等)等而引起的。剔除不规则变动因

59、素的方法较多,各国所研究和使用的方法也不同。至于究竟选用哪种,则需根据研究的内容、资料的现状等情况而综合确定,既可以利用有关模型和方法,也可以用人工调整,还可以模型和方法调整与人工调整相结合。在利用有关模型和方法剔除不规则变动因素时,目前各国使用的模型和方法不一,通常使用较多的有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等。69A、移动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是对时间序列进行平滑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原理是把原序列的观察值用该观察值及其前几期和后几期的观察值的平均数所代替,以后逐项移动,依次计算包括一定项数的序时平均数,形成一个新的序列,达到消除不规则变动因素,使序列平滑之目的。B、加权移动平均法加权移动平均法是在移动

60、平均法的基础上,为克服一般移动平均容易产生的偏误,而采用加权移动平均,即对各期的观察值给以不同的权数的一种移动平均法。70剔除价格因素所谓价格因素,是指因价格变动而引起的同一时间序列内各数值在价格上的差异,而导致不可比。因此,剔除价格因素的目的,是为了使各时间序列的内部、各时间序列之间在价格上可比。剔除价格因素的方法,一般是选定基期价格,通过价格指数来完成。调整口径范围由于统计体系、核算体系的变化等,使得一些备选指标的口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还应该对所选择的备选指标的口径范围进行调整。调整口径范围,应根据指标口径范围变化的实际及对指标值的影响程度进行,例如,根据指标口径范围变化当年的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