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 26科普阅读题17(2021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科普短文2020 年 3 月 8 日,面对口罩核心材料熔喷布的需求井喷,国务院国资委指导推动相关中央企业加快生产线建设,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保障。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 为原料,纤维直径可以达到 15 微米,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超细纤维,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妤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良好的口罩材料。聚丙烯是丙烯(C3H6)的聚合物。全球丙烯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主要有裂解法、催化裂化法(FCC)、甲醇制烯烃( MTO/MTP)、丙烷脱氢(PDH 和烯烃歧化法等。我国和全球丙烯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方法及份额分别如图 1、图 2 所示
2、:中国丙烯产能扩张速度稳定,未来产能增量以 PDH 为主。因 PDH 的主要成本来自于原料丙烷,丙烷价格越低麇,项目盈利越可观。因此丙烯作为化工领域中重要的基础原料产品,合理布局及发展烯烃产业结构尤为重要。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口罩的核心材料熔喷布主要以_为原料,它是有机合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_、合成橡胶。(2)熔喷布是良好的口罩材料,是因为它具有很好的_、_等优点(任写两点)。(3)写出丙烯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4)一定条件下,丙烷气体(C3H8)分解可以制得丙烯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我国生产丙烯份额最多的方法是:_;由图 2 可知
3、 2015-2025 年,全球各地区采用裂解和 FCC生产丙烯份额均有下降趋势,而_工艺法所产丙烯份额有逐步上升趋势。17聚丙烯或(C3H6)n合成纤维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2C3H6 +9O2点燃6CO2 +6H2OC3H8一定条件C3H6 +H2催化裂化丙烷脱氢或 PDH【解析】(1)熔喷布主要以聚丙烯(C3H6)n 为原料,它是有机合成材料,而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故填:聚丙烯或(C3H6)n;合成纤维。(2)熔喷布纤维直径可以达到 15 微米,具有独特的毛细结构超细纤维,从而使熔喷布具有很妤的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是良好的口罩材料
4、,故填:过滤性;屏蔽性(绝热性和吸油性)。(3)丙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2C3H6 +9O2 点燃 6CO2 +6H2O 。(4)丙烷气体(C3H8)分解可以制得丙烯气体,故填: C3H8 一定条件C3H6 +H2 。(5)由图 1 可知,我国生产丙烯份额最多的方法是:催化裂化;由图 2 可知 2015-2025 年,全球各地区采用裂解和 FCC 生产丙烯份额均有下降趋势,而丙烷脱氢或 PDH 工艺法所产丙烯份额有逐步上升趋势,故填:催化裂化;丙烷脱氢或 PDH。6(2021 年浙江省衢州)(4 分)从生活经验到定性实验,再到定量实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科学的发展。材料一:公元前
5、,亚里士多德认为万物都是由火、空气、土和水四种元素组成的,他把元素定义为其他物体可以分解成它,而它本身不能再分割成其他物体。材料二:17 世纪,玻义耳认为元素是只能通过实验证明不能再进一步分解的物质。他把严密的定性实验方法引入科学中,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材料三:18 世纪,卡文迪许用酸与金属反应得到“易燃空气”,这种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形成小露球。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完全混合”后的物质,其
6、类别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2)材料三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等于。【分析】(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题意,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玻义耳认识到“混合”和“化合”的不同,把“混合”叫“机械混合”,把“化合”叫“完全混合”,“完全混合”后的物质,是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2)拉瓦锡知道后,进行定量实验,发现“易燃空气”与“氧”
7、化合生成水的质量?两种气体消耗的质量,从而得出水是两种气体的化合物,而不是一种元素,反应前后的质量应相等,则作为“水不是一种元素”的证据,应在“?”处填等于。故答案为:(1)化合物;(2)等于。【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组成、化合物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2021 广州)(8 分)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021 年 5 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 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 1.2 亿摄氏度下运行 101 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
8、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催化剂催化剂一种原理为:CH4+H2O=CO+3H2,CO+H2O = CO2+H2。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 H2 和 O2 在电池内部(含有 H2SO4 或 KOH 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C2H5OH 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 O2 中的燃烧相同。(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右表,它原子名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们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相氘(do)111同。氚(chun)121(2)上述短文出现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填化学式)。(3)电解 18gH2O 理
9、论上能获得_gH2。(4)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_。(5)燃料电池工作时 H2SO4 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_(填化学符号)。(6)CH4 在 O2 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答案 15(8 分)(1)质子数(1 分);(2)KOH(1 分);(3)2(1 分);(4)氧元素(1 分);(5)H+、SO42- (2 分);点燃(6)CH4 + 2O2=CO2 + H2O(2 分)解析(1)元素的种类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故填 质子数。(2)碱是金属离子和 OH-离子构成,故为 KOH。(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2H2O=2H2+ O2218221
10、8gxx= 2218g =2g218(4)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如下-4+1+1 -2催化剂+2-20+2-2+1 -2催化剂+4-20C H4 + H2O = C O + 3H2, C O + H2O = C O2+H2。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只有氧元素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均为-2 价。(5)H2SO4 溶液中含有的离子为 H+、SO42- (2 分);点燃(6)CH4 + 2O2=CO2 + H2O(2 分)21(5 分)(2021营口)阅读下列材料文字。材料一: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这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
11、策,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世界上很多国家已把“化学的绿色化”作为新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原子经济性和“5R”原则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内容。“5R”原则,即Reduce(减量);Reuse(循环使用);Recycling(回收);Regeneration(再生);Rejection(拒用)。材料二:垃圾分类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可以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环保等多方面的好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绿色化学”的理念是 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 ;(2)今年起国家提倡用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你认为这一做法最能体现“5R”原则中的 Reduce(减量) ,请简单阐述理由 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用纸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 ;(3)下列属于可回收垃圾的是ABC;A.废旧报纸B.生锈铁管C.矿泉水瓶D.腐烂水果(4)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是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分析】(1)根据绿色化学的含义来分析;(2)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3)根据垃圾的分类来分析;(4)根据垃圾分类回
13、收的意义来分析。【解答】解:(1)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故填:使污染消除在产生的源头,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2)今年起国家提倡用纸质吸管代替塑料吸管,这一做法最能体现“5R”原则中的 Reduce(减量),理由是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用纸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故填:Reduce(减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会造成白色污染,用纸制品代替塑料制品可以缓解白色污染;(3)A.废旧报纸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B.生锈铁管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C.矿泉水瓶可以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D.腐烂水果不
14、能回收,属于厨余垃圾;故选:ABC;(4)垃圾分类回收的好处有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故填:节约资源、防止环境污染。【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13(2021 宁夏)(3 分)2020 年 11 月 24 日,我国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有毒的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做推进剂。在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热控涂层中,使用了不锈钢高吸收化学转换热控涂层、锂离子电池等有效载荷。嫦娥五号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表面展示了以国产高
15、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制作的五星红旗。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锂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写出从图 1 中获取的信息 锂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 (写一条),由图 2 可知锂离子的符号是 Li+ 。(2)用液氧和液氢代替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供推进剂的优点是无污染(写一条)。(3)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示的五星红旗所用的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有机合成材料。【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分析;(2)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分析;(3)根据材料的分类分析。【解答】解:(1)元素
16、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为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图 1 中“6.941”表示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为原子序数即质子数;元素符号为 Li;根据图 2,锂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一个电子,离子符号为 Li+;故填:锂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3;Li+;(2)液体四氧化二氮和液体偏二甲肼有毒,液氧和液氢反应后生成物为水,产热量高,无污染;故填:无污染;(3)芳纶纤维材料的类型是有机合成材料;故填:有机合成材料。【点评】本题涉及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认知和离子符号书写,认真阅读材料获得信息是解题的
17、关键。21.(2021 辽宁抚顺)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铝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主要存在于硅铝酸盐中。铝也是活泼金属,常温下在空气中铝的表面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铝不会进一步氧化并能耐腐蚀。因此,铝粉常用来做涂料,俗称银粉、银漆,以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而且美观。铝的密度很小,仅为,质地较软,可制成硬铝、超硬铝、防锈铝等各种铝合金。汽车、火车、船舶、宇宙火箭、航天飞机、人造卫星等,也是用大量的铝及其合金制造而成的。如一架超音速飞机约由 的铝及其合金制成。铝热法是以铝粉为还原剂的一种金属热还原法,当铝粉与金属氧化物起反应时,产生足够的热量,使生成的金属或合金和其
18、他成分熔融分离而获得金属或合金,广泛应用于生产纯金属、低碳铁合金,以及焊接金属如铁轨等。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该反应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以上。“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 _ 。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 _ 的性质。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 _填基本反应类型。高炉炼铁的主要原理同样是运用了热还原法,写出以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_ 。21.【答案】氧气和水密度小、强度大置换反应【解析】解: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则“银粉”、“银漆”保护铁制品不被锈蚀的原因是是隔绝了空气和水,故填:氧气和水;铝合金具有密度小,耐腐蚀,强度大
19、等性质,铝合金制造超音速飞机是利用了铝合金密度小、强度大的性质;故填:密度小、强度大;依据题中信息可知,焊接铁轨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铝热法焊接铁轨时所发生的分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点评】铁生锈的条件分析;依据铝合金的性质分析;依据分析;依据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此题主要考查金属的性质,铁生锈的条件及铁的冶炼,主要是利用金属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结合各方面的条件得出正确结论。20(5 分)(2021本溪)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有关问题。石灰岩中悄悄发生的化
20、学变化石灰石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解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石灰岩在地下水的不断侵蚀下逐渐溶解,经过漫长的过程形成溶洞。坚硬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水不会使它溶解,但溶解有较多二氧化碳的水可以慢慢和它发生化学反应,把它转化为可以溶解的碳酸氢钙Ca(HCO3)2,溶解在地下水中。溶解有较多碳酸氢钙的地下水,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分解,把“吃掉”的石灰岩重新“吐”出来,形成碳酸钙沉积下来,形成了钟乳石。检验碳酸钙的方法很简单,碳酸钙会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我们日常烧水的水壶中经常会结接一些水垢,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倒入食醋进去就可以除水垢,利用也是一样的原理。钟乳石
21、非常漂亮,可以用来做人造假山,雕刻大尊工艺品等。可是钟乳石的形成周期非常长,需要上万年才能形成。溶洞景观一旦破坏,想要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加强立法,保护钟乳石资源。(1)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的 pH7(填:“”、“”或“”)。(2)写出碳酸钙转化为碳酸氢钙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3)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检验其为硬水还是软水。(4)下列有关钟乳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填字母序号)。A.形成周期很长B.能和食醋反应C.资源丰富,可以任意开采【分析】(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2)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3)向水中加入肥
22、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4)钟乳石形成周期很长、能和食醋反应。【解答】解:(1)在石灰岩地区,地下水中溶解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导致地下水的 pH 小于 7。故填:。(2)碳酸钙、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故填:CaCO3+H2O+CO2Ca(HCO3)2。(3)可以向地下水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检验其为硬水还是软水。故填:肥皂水。(4)钟乳石形成周期很长、能和食醋反应。故填:A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
23、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2021 山东威海)(9 分)碳中和,中国在行动人类在向大自然获取物质和能源的过程中,对物质的循环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大气中的碳元素只占地球碳总量的 0.0000319%,通常这部分碳是通过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包括大气、海洋、地表生物、火山爆发等)实现平衡。由于人类过度开采使用地下碳(主要是化石燃料),导致工业革命以来碳排放量急剧增加,正是这部分碳打破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衡。为减缓温室效应,我国政府向世界庄严承诺,中国将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请回答以下问题:(1)“碳循环”与“碳中和”中的“碳”,含义是否相同?不同为什么?前者指碳元素,后者
24、指二氧化碳 。(2)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不正确,你的证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CO2。(3)碳循环中的关键物质二氧化碳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烧,若每个家庭每天平均消耗甲烷 0.32kg,按三亿个家庭计算,每天向大气中排放 2.64 亿 kg 二氧化碳(假设甲烷完全燃烧)。沼气的主要成分也是甲烧,是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为解决能源需求跟气候变暖之间的矛盾,有学者建议:用沼气替代天然气,这样就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请你解释其中的道理 沼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某研究机构
25、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填“增加”“减少”“不影响”):方法一 减少 ;方法二 不影响 。【分析】(1)根据“碳循环”和“碳中和”的含义进行分析;(2)根据碳循环过程中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3)根据甲烷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甲烷的质量关系进行计算;根据沼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根据元素守恒进行分析。【解答】解:(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中和”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
26、的 CO2 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其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故填:不同;前者指碳元素,后者指二氧化碳;(2)碳循环过程中,有单质碳参加反应,如:C+O2CO2,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故填:不正确;C+O2CO2;(3)每个家庭每天燃烧的甲烷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为CH4CO216440.32kg0.88kg亿个家庭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3 亿0.88kg2.64 亿千克,故填:2.64 亿;沼气利用植物秸秆等废物发酵而成,沼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填:沼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循环,不会额外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方
27、法一、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CH3OH)和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会减少;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甲醇燃烧又生成二氧化碳,根据碳元素守恒,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故填:减少;不影响。【点评】此题难度不大,关键在于读懂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答。13(2021 山东威海)(16 分)探秘火星上的化学物质2021 年 5 月 15 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问一号搭载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研究表明,火星上有大气,但总量很小,密度只有地球空气的 1%左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夏季最高至 27。火星地表没有发现水,但地表下发现有水冰的痕迹,并
28、有大量干冰。土壤及岩石中含有的无机盐跟地球相似,表层土壤主要为氧化铁。到目前为止,火星上还没有发现生命迹象。(1)下表是火星大气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下表信息:成分二 氧 化氮气氩气氧气水蒸气碳酸钙碳构 成 微粒( 写 符号)体 积 分95.3%2.7%1.6%0.15%0.03%/数(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火星上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大气中二氧化碳变为干冰,夏季最高至 27,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 。(3)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哪些? 氧气、水
29、、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 。(4)要在太空中制取氧气、水和铁,有关物质的信息如下:资料 1.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资料 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分子式为 N2H4,读音:jing)的沸点 114;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器上常用的燃料。请根据提供的信息,探究制取氧气、水和铁的方法。在密闭的太空舱中,用资料 1 中的方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能获得氧气,还能消耗宇航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肼在氧气中燃烧是否有可
30、能获得水?请说明理由有可能。已知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解产生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N2+2H2。写出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的依据氮气和氢气沸点不同。分离出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可制得水。根据资料 2 中肼的性质,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防止肼泄漏或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和橡胶制品 。以资料 1 中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3CO+Fe2O32Fe+3CO2。【分析】(1)化学式的正确书写方法进行书写;(2)根据题干信息解答;(3)根据题干信息和人
31、类生存需要氧气和水解答;(4)根据题干信息和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和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和化学反应原理分析解答;【解答】解:(1)下表是火星大气及土壤的部分成分。请你完善下表信息:成分二 氧 化氮气氩气氧气水蒸气碳酸钙碳构 成 微CO2N2ArO2H2OCaCO3粒( 写 符号)体 积 分95.3%2.7%1.6%0.15%0.03%/数(2)已知干冰在78.5升华。一年四季火星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较大,原因是火星上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大气中二氧化碳变为干冰,夏季最高至 27,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3)移居
32、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根据题中信息回答:跟地球相比,火星上没有或含量不足以支持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氧气、水、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4)资料 1.用铁酸镍(NiFe2O4)做催化剂,用舱外太阳能电池发电,通电分解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和碳。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所以在密闭的太空舱中,用资料 1 中的方法制备氧气的优点是能获得氧气,还能消耗宇航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资料 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肼(分子式为 N2H4,读音:jing)的沸点 114,由肼化学式可知,肼中含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肼在氧气中燃烧有可能获得水,已知肼在金属铂(Pt)的催化作用下,常温即可分
33、解产生氢气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H4N2+2H2;资料 2.氮气的沸点196;氢气的沸点253,所以利用氮气和氢气沸点不同,从氢气、氮气混合气体中分离出氢气;肼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有腐蚀性,能腐蚀玻璃和橡胶,有剧毒。肼是航空器上常用的燃料。在使用肼制取氢气时,为保障安全,需要注意的问题有防止肼泄漏或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和橡胶制品;以资料 1 中二氧化碳分解产生的碳、火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火星土壤中的氧化铁为原料制备金属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3CO+Fe2O32Fe+3CO2。故答案为:(1)CO2;N2;Ar;O2;H2O;CaCO3;(2)火
34、星上年平均气温55,冬季最低至133,大气中二氧化碳变为干冰,夏季最高至 27,干冰转化为二氧化碳气体;(3)氧气、水、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等。(4)能获得氧气,还能消耗宇航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CO2C+O2;由可能;N2H4N2+2H2;氮气和氢气沸点不同;防止肼泄漏或反应容器不能用玻璃和橡胶制品;CO2C+O2;3CO+Fe2O32Fe+3CO2。【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基础性强,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化学知识,认真答题。16(2021 湖南长沙)(6 分)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2021 年 4 月 7 日,由湖南科技大学牵头,我国自主研发的“海牛号”在南海超 2
35、000 米深水中,钻机成功下钻 231 米,刷新了世界纪录。为我国海底“可燃冰”的勘探提供了装备技术支撑。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 100200 倍体积的甲烷(CH4)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会造成严重的温室效应。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甲烷由 碳、氢 两种元素组成(填元素名称),甲烷的物理性质有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写一条即可)。除甲烷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 二氧化碳等 (写一种即可)。【分析】根据甲烷化学式的含义,物质的物理性
36、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甲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分别描述的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均属于物理性质。除甲烷外,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还有二氧化碳、臭氧、氟氯代烷氟利昂等。故答案为:碳、氢;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温室效应、化学式的含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21 北京)阅读下面科普短文。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液
37、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 1。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 16 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直到 18 世纪,化学家将石墨与 KNO3 共熔后产生 CO2,才确定了它是含碳的物质。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目前,我国已形成碳纤维生产、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应用等产业链,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城分布如图 2。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碳气凝胶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在环境净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 CO2 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 CO
38、2 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 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 CO2 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属于_(填序号)。A无定形碳B过渡态碳C晶形碳的(2)石墨与 KNO3 共熔,能发生如下反应,配平该反应 化学方程式:5C+4KNO3高温_ K2O+ _ N2 + _ CO2 。(3)由图 2 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_。(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石墨是一种含铅的物质_。碳材料其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_。(5)对比图 3 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39、_。【答案】 . C. 2. 2. 5. 工业应用. 错. 对. 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 CO2 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解析】(1)根据图片轴对应分类,金刚石属于晶形碳,故选 C;(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变化进行配平,5C+4KNO3高温_2_ K2O+ _2_ N2 + _5_ CO2;(3)由图 2 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工业应用 ;(4)石墨是制铅笔芯的原料之一,在 16 世纪被发现后,曾被误认为是含铅的物质,故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碳材料的潜能不断被激发,应用领城越来越广泛,故正确;(5)对比图 3 中三条曲线温度越低,
40、压强越大,碳气凝胶对 CO2 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13(5 分)(2021黄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绿色环保汽车2021 年两会期间,我国提出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目前汽车普遍使用的燃料是汽油和煤油,不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还因燃烧不充分释放了一氧化碳、颗粒物以及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既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开发能够取代汽油的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环保型、零污染的绿色汽车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发展绿色环保汽车,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改进现有车型:采用铝合金、钛合金、塑料等轻量化材料,为汽车“减肥”,从而降低然油消耗;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
41、燃烧;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再排放等。二是开发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包括天然气、乙醇、生物柴油、氢气等,实现能源多元化。三是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具有效率高,在使用地点“零排放”的特点,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汽车,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开发利用电动汽车已成为发展绿色环保汽车的重要途径。(1)汽车尾气中的(A.一氧化碳、B.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2)铝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铝的硬度A (A.大、B.小)。(3)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天然气、B.乙醇)。(4)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生物柴油、B.塑料)。(5)氢气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的原因是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考
42、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造成酸雨的物质来分析;(2)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能源的分类来分析;(4)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5)根据氢能的优点来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因此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会造成酸雨;故填:B;(2)铝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纯铝的硬度大;故填:A;(3)天然气是一种化石能源,在短期内得不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乙醇可以利用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属于可再生能源;故填:B;
43、(4)塑料是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故填:B;(5)氢气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故填:燃烧能生成水,不污染环境。【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酸雨的成因、合金的优点、材料的分类等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3(2021 苏州)(5 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储量极为丰富,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世纪初,英国化学家戴维在实验空中首次制得了金属钠。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为 0.97gcm3,熔点为 97.8。金属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钠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2O),
44、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钠遇水立即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实验室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金属钠的用途广泛。钠和钾形成的合金熔点低,常湿下呈液态,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的强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钛(Ti)、锆(Zr)等稀有金属从其氯化物中置换出来。工业上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制取单质钠。(1)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2)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变质。(3)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 O22,1 个 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18。(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
45、钾合金良好的(填字母)。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5)写出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a+TiCl4Ti+4NaCl。【分析】根据元素存在的状态、物质的性质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钠常以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等物质存在,故自然界中钠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填:化合物;(2)钠与水和氧气易发生化学反应,故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防止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而变质,故填:氧气和水;(3)1 个 O22离子含有的电子数为:28+218,故填:18;(4)钠钾合金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利用钠钾合金良好的导热性,故填:b;(5)高温下钠与四氯化钛
46、反应生成钛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4Na+TiCl4Ti+4NaCl,故填:4Na+TiCl4Ti+4NaCl。【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四、(2021 山西)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 1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7 分。)21.26.气候变化中的海洋海洋覆盖了地球 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 25 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 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世纪 50 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 2-3 倍人
47、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世纪 90 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 1 倍。在过去的 20 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 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约 3.6mm,为 1901-1990 年期间上升速度的 2.5 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社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阅读文本,回答问题:(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食物有(举1 例,下同),能源有 。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2)化
48、学变化。)(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统,人类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考点】能源;物质变化;环保【难度】【答案】(1)海鲜/鱼;潮汐能/风能(;2)物理变化;(3);(4)降低生物活性/危害生物生存;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使用清洁能源【解析】(1)海洋中的鱼类、贝类、藻类等均可作为食物,合理即可;海洋能提供潮汐能,风能等;(2)海洋吸收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从而将二氧化碳吸收(;4)由材料可知,“海洋高温热浪”是指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高温海洋天气,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不利于海洋生物生存;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大部分热量导致温度升高,所以人类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防止海洋变暖;阅读下列资料,完成 4-6 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理临床协议合同范本
- 外包客服个人合同范本
- 斗鸡出售养殖合同范本
- 租车要押金合同范本
- 管道内检测合同范本
- 地摊玩具采购合同范本
- 2025物业服务用工劳动合同
- 2025年期刊广告发布合同
- 重庆市长寿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信息技术试题(B卷) 含解析
- 本师徒合同自签订之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
- 对联知识及练习题有答案
- 二年级劳动课-摘菜与洗菜
- (完整)消化性溃疡PPT课件ppt
- 财务报表涉税风险点
- 广州市白云广附实验学校招生数学真题卷
- 施工组织设计-暗标
- 西方美术史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 角膜地形图与圆锥角膜
- 浅谈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论文
- 2022《煤矿安全规程》
- 精选常熟市化工企业名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