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1页
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2页
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3页
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4页
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陈家成 高 级 兽 医 师 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内容:一.猪夏季常发疫病的原因。二.夏季猪易发疫病及流行特点 。三.猪夏季猪疫病的综合防治。四.猪的免疫程序推荐(仅供参考)。 五.规模化猪场药物保健方案(仅供参考)。六.猪特殊病防治知识介绍:(一)猪高热综合症。(二)猪瘟。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一.猪夏季常发疫病的原因。 1.气侯条件因素。2.环境条件因素。3.饲养管理因素。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猪夏季常发疫病的原因 。 凡是不利于猪群生长生存的因素,均可认为致病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气侯条件因素。 (1)夏季气侯炎热,雨水偏多

2、,致使养殖环境高温高湿,不利于猪体散热及体温调解,不仅影响生长,而且易诱发疫病。 (2)夏天雷电、瀑雨等强对流天气较多,猪群受到强大的刺激出现应激而发病。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气侯条件因素。 (3)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饲料及饲料原料易 腐败变质,误食或喂服后引发疾病 。 (4)夏季天热猪吃食减少,不但影响猪的正常生长增重,还能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易感染疾病。 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环境条件因素。 (1)部分饲养场、户因条件限制,选址、建舍布局不合理,间距过小,建筑简陋,不能通风透光、防暑降温。造成有风进不来无风更闷热的状况,不适合猪群生长。 (2)为追求经济效益,饲养密度

3、过大,导致猪群生活空间狭窄拥挤而空气污浊而生病。 (3)夏季雨水偏多,猪粪、尿易流失污染环境。并且细菌大量繁殖,蚊、蝇、蠓等吸血昆虫繁殖兹生,传染源及传播媒介增多。易造成疫病传播流行。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病死猪只处理不当,有的随意宰食出售,进入流通环节及歺饮行业,造成疫情传播扩散,形成恶性循环。 3.饲养管理因素。 (1)防疫工作跟不上或免疫程序不合理,猪群缺乏应有的免疫抗体,处在亚建康状态。遇有某种疫病发生流行而感染发病。 (2)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全,跟不上猪生长的需要。长期缺乏青绿饲料,导致猪体质差而易患某种疫病。 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饲养管理因素。 (3)不注

4、重必要的药物预防保建,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或报有侥幸心理,不按规模化养殖管理,饲养管理粗放而致猪群发病。致使 猪患上条件性疾病。 (4)不慎误购、误用假苗、假药,劣苗、劣药,导致防疫及保健失败,造成经济损失,此种情况屡次发生,新闻媒体也常有报导。8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夏季猪易发疫病及流行动态。 1.夏季易发疫病 。 (1)病毒性疫病: 猪瘟、高致病性兰耳病、乙 脑、猪痘等。 (2)细菌性疾病: 猪丹毒、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 (3)寄生虫病: 附红细胞体、弓形体、乳猪球虫。 (4)生殖疾病: 母猪不发情、不孕不育,产前产后不食及便秘 (5)特殊疫病:猪高热综合征及普通病中暑。 9猪

5、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夏季猪易发疫病及流行动态。 2.猪夏季病流行动态。 (1)混合感染增多: 细菌与细菌、细菌与病毒、病毒与病毒、细菌、病毒与寄生虫及霉饲料中毒等多病源混合感染。 (2)流行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如猪高热综合征,从南方5月份开始出现,到东北十月底平息,半年时间,涉及十几个省区。10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猪夏季病流行动态。 (3)散养猪及小型养殖场、户首先发病,然后 向外传播扩散威胁大场及整个养猪行业。 (4)新病不断出现。如猪流感、链球菌二型、高热综合征等、不但给养猪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 (5)旧病有所反弹。早已严控的猪瘟近年有所

6、反弹,并且以非典型临床症状出现。并且造成繁殖障碍,致使诊断防制困难。有时防了猪瘟疫苗不产生抗体,仍然发生猪瘟造成免疫失败。1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猪夏季病流行动态。 (6)我国规模起步比较晚,科学管理相对滞后,受多种因素限制,有人总结为恶劣的环境、高密度的饲养、粗放的管理、不断发生流行的疫情。有一定的道理,也值得我们返思。 另外,猪高热病连年发生流行,导致养猪业损失惨痛。山区中的野猪却不断繁殖增数,常三五成群危害农作物,袭扰居民的生活秩序。但从未见到野猪发病死亡的情况,也充分说明生态环境的重要,适合动物生殖生长。1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三.猪夏季病的综合防治。 1.贯彻预防

7、为主的方针,坚持防重于治的理念,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选购正规厂家生产的优质疫、菌苗,按程序适时预防注射。使猪群具有坚强的免疫力,抵御外来菌毒的侵袭。 2.制定并坚持严格的消毒制度,选购高效低毒消毒药物,对环境、场地、圈舍进行认真清扫及消毒。平时每半月消毒一次,疫病易发季节每周消毒一次。可选酸硷两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防止病源产生抗药性,确保消毒效果。1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三.猪夏季病的综合防冶。 3.根据猪群各时期的生长需要,供给营养丰富的饲料及清洁卫生的饮水,禁喂过期料变质料,尤为怀孕母猪更为重要。疫病流行季节不要突然或随意换料。 4.推行药物保健控制疫病发生流行,弥补某些疫病暂时

8、无苗可防或防疫失败的缺陷,选择具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制剂定期混饲,不但可防病,而且有利于生长,还有改善猪肉品质的功效。 据实践证明,在母猪群的饲养中长期添加抗病中草药制剂及饲料防霉剂。可预防疫病发生。1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在猪病预防中,大场疫苗、消毒剂、保健药物用量大,个体用药的针剂很少使用;而小规模养殖场户则偏重于使用治疗针剂。智者重防、愚者重治,充分表现出预防观念及水平的差别。 奉劝广大养殖界朋友转变观念,认真做好平时的饲养管理及保健,使猪群有强壮的机体,抵御毒菌的侵袭。降低病害损失,获得最佳经济效益。1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三.猪夏季病的综合防冶。 5.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9、夏季规模养猪,降温防暑至关重要,是成败的关建。可采用风扇、水帘等方法降低猪舍温度。也可在猪料及饮水中加入清凉解暑剂,提高猪种体抗热能力。 夏季适当补喂一些青绿饲料,能增加适口性,对猪群生长有益,又可预防大便干结,常言讲药草同源,猪吃百样草、草到病自除。 6.坚持自繁自全进全出,夏季疫病流行季节不要图便宜到外地或疫区进猪。以免引进疫情,给自己及有当地养猪业带耒威胁、造成危害。1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四.猪的免疫程序推荐(仅供参考)。 1.生长育肥猪的免疫程序。 (1)1日龄:超免。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先注射猪瘟弱毒苗一头份,隔1一2小时后再吃初乳。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2)7一15日

10、龄:注射气喘病苗一次,到3一4月再加强一次。 (3) 10日龄:免疫传萎缩性鼻炎苗,30日加强 注射一次。1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12一15日龄:注仔猪水肿病苗 。 (5)25日龄:肌注猪瘟疫苗。 (6)25一30日龄:注伪身王犬弱毒苗。 (7)35一40日龄:仔猪付伤寒苗,口服或注射。(在疫区,首免后隔3一4周再免一次。 (8)60日龄: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2倍量肌注。 1.生长育肥猪的免疫程序 。 18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1)配种前1个月注细小病毒苗和伪狂犬苗。 (2)配种前20一30天免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4倍量。 (3)每年

11、春季(3一4月份),注乙型脑炎疫苗一次。 19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1)空怀期:4倍量注射猪瘟、丹毒、肺疫三联苗。 (2)每年注射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3)每年春天3一4月份注乙脑苗一次。3年后可不注。 (4)产前2周免气喘病灭活苗。20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 (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仔猪大肠杆菌四联苗(K88、K99、987P、F41)。(6)产前45天,免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 腹泻二联,产前25天加强注射一次。 (7)产前13天,注伪狂犬苗,每头2升。 (8)产前30天,

12、注射仔十猪红痢疫苗。 (9)产前35天,皮下注射猪萎鼻灭活苗,每头2亳升 。2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每年春、秋4倍量注射猪瘟、丹毒、肺疫 三联苗各一次。 (2)每年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 (3)春、秋各注一次猪伪狂犬病苗。 (4)每年3一4月份注乙脑苗一次,3年后可不注。 (5)每年免2次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疫苗。 5. 口蹄疫苗按国家防五指部要求免疫。 2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五、规模化猪场药物保健推荐方案 。 1.仔猪期 。 (1)3日龄:牲血素1毫升、久安1毫升肌注。 补铁保健。 (2)7日龄:久安1毫升、亚西酸钠1毫升肌注。 保健补硒。 (3)21日龄:牲血素1毫升、

13、久安1毫升肌注。 补铁保健。 (4)70日龄:芬苯达唑,混饲3一5天,驱虫。 2.换料过渡期 。驱瘟神散每吨料2一3公斤、消食平胃散5000ppm、拌料5一7天。 防肠道、呼吸道病。2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3.保育期。 止痢神0.4、普乐康1000PPm拌料7一10天、 或泰欣1000ppm、磺胺6甲500ppm混饲7一14天。防附红细胞体、呼吸道、肠道及全身感染。4.生长猪后期。 (1)强力霉素、泰可欣1000ppm、拌料7一14天。 防呼吸道肠道病。 (2)土霉素600ppm、青蒿素0.1拌料12一15天。 防附红细胞体、依原体等。 (3)强力霉素1000ppm、普乐康1000ppm

14、混饲 5一7天。 防全身综合性疾病。2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磺胺6氧600ppm、强力青蒿素2000ppm、强力 霉素1000pm ,拌料5一7天。防附细胞体、依原体、呼吸道疗病。 5.哺乳母猪。 后羿射日1000pm、乳安康5000ppm拌料5一7天。 抗应激降温,乳房炎症等。 (2)防疫前注射黄芪多糖1一2天,可增强免疫力。(1)仅供参考,可酌情调整。备注: (1)从猪出开始,每半月用瘟神散3天,可提高抵抗力,可使猪提前一周出栏。2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六.特殊猪病防治知识绍。(一)猪高热综合症。 1.病源。 根据近几年研究证明,引起猪高热病因比较复杂。猪瘟、兰耳病、伪

15、狂犬病、圆环病毒病、乙型脑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副嗜血杆菌病、弓形体、附红细胞体及霉玉米中毒等 。 本病自2006年在全国爆发流行以来,每年夏、秋季节仍在许多省区发生流行,给养猪业带来很大威胁。因其流行面广、持续时间长,病源复杂、几乎函概所有的夏季疫病,而被认为是目前猪的特殊疫病。2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2.流行特点。 (1)每年夏、秋节季发病,5一6月份出现十月底平息。 (2)南方省区先发,逐渐向中、北部传播,直达东北三省。 (3)发病急、传播快。首先几头发病,很快传至全窝全 群及全场猪群发病。 (4)仔猪及怀孕母猪易感,而且症状重。发病猪治疗果差,死亡率高。 2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

16、合防治措施3.临床症状。 (1) “三高一低”。体温高,一般在40一42.5度之间;发病率高,怀母猪发病流产达30 以上。仔猪发病100;病死率高,发病死亡可达60以上; 治愈率低。 (2)厌食或拒食。能吃少量的青绿饲料或饮水,趴卧不动,喜欢扎堆。 (3)皮肤。初期潮红,中期泛白,后期出现紫斑。部分病出现黄染。仔猪腹下大腿内侧有兰紫色斑点。28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尿少 而黄,粪便干燥呈球状,少数猪有 下痢情况。多数病猪有眼屎和泪痕存在。 (4)咳、喘、嘴上带有白色沫。大群猪常有干 咳现象,少数猪有呕吐打喷涕症状。 (5)一般发病一周左右出现死亡。病死猪多呈败 血性变化。部分猪死前

17、有转圈、磨牙、倒地 抽搐呈 游泳划动等神经症状 。3.临床症状。29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剖检变化。 (1)淋巴结肿大,暗红色或灰白色。 (2)肺水肿、间质增宽,肺上有灰白色坏死灶, 个别出现肺萎 缩 。 (3)脾肿大。肝变性质脆易碎,有少量黑色或 灰白色坏死灶。 (4)肾出血或土黄色,有许多针尖样出血点。 (5)膀胱积尿,尿液色黄而混浊,内膜有出血点。30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病猪耳、颈、背部皮肤发紫。3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病猪耳、头、颈皮肤红紫色。3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猪病尸腹、背部皮肤兰紫色。3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3

18、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肺水肿、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3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肺脏充血、出血病变。3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病胃出血。3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病猪肾脏灰白色病灶。38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胆汁充盈、肝暗紫灰白色坏死灶。39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高热病猪心脏於血、坏死。40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脾脏暗紫黑色、灰白色梗死灶。4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5.夲病的历史回顾与防治现状。 (1)历史回顾。 A.猪高热病20多年前在某些地区就有发生流行, 当时称无名高热,据检查认定一般为猪瘟、丹毒、肺 疫混合感染。 C.到2006年以高致性兰耳病为主

19、的多病源混合感染的猪病席卷全国,给养猪带来致命的打击。 B. 80年代增加了弓形体。90年代增加了附红细 胞 体。2000年左右出现了兰耳病。4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2)防治现状。 A.国家研制出了预防疫苗,并由政府埋单免弗使用。 B.各药厂都研制治疗药物,并在中草药防治方面做了探索。 C.广大兽医积极研究药物配方,采取防治结合, 中西药结合的方法,进行标本兼治,取得了一定成效。 4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E.提请大家注意的是过去本病多发于夏秋高温季节,但在2009年十月份南方己平息,在山东及气侯己 冷的东北地区仍发生流行。 F.本病目前仍是发病及死亡率都高,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威胁

20、的特殊疫病。必须高警惕认真防范。 D.近几年的病例除发病时间向后推迟及病程稍长外,在临床症状及剖检病理变不大。 (2)防治现状。 4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6.猪高热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措施 。 A.及时按程序做好猪瘟、兰耳病、乙脑、伪狂犬、链球菌等疫菌苗基础免疫注射工作。使猪群较高的抗体水平。抵御外听来菌毒的侵袭 。 B.尽力做好环境、场地清扫消毒,贵在坚持,贵在认真,不留死角,消灭病源。 C.疫病流行季节不要随竞意换料,更不能喂过期霉变饲料,可适加一些绿饲料 。4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E.选具有清解毒的中草药制剂,进行药物防控,荆防败毒散或清瘟散十青蒿素拌料混饲,每2

21、0天一次、每次5一7天。(1)预防措施 。 D.认真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夏季防暑降温是养猪成败的关健,可安装排风扇及水帘或带猪喷雾消毒等方式降温防暑。4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1)治疗方案。 A.穿心莲注射液十扑热息痛注射液、稀释头孢噻呋钠粉针肌注,连用2一3天。 B.后羿箭针十普禾乐康或独特,分别肌注。 C.同群猪用荆防败毒散十青蒿素十强力霉 素 白糖拌料混饲。连喂5一7天。 同时可采用黄芪多糖十电解多维兑水混饮,连用 3一5天。增强猪群体质,缩短为疗程,提高治愈率。 4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注意: (1)治疗时不要使用三氨药物,(安乃近、安基比林、 安痛定)。防止退烧过快引起虚脱

22、。必要时可采用 中草药退热针剂。 (2)救治时首考虑母猪及仔猪,成猪采取提前出栏措施,降低损失。48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猪瘟。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种热性、急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高热稽留、发病率、死亡率都很的疫病。 病理特征为出血、梗死和坏死。 在我国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多年来一直采取重点防控。 49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1.流行特点。 (1)本病只感染猪,不分品种、性别、年龄一年四季均能感染发病。 (2)病猪是主要传染源,母猪是主要带毒者(109天)。 (3)病猪由体液排毒,感染其它猪。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传播。 (4)也可经胎盘传

23、染,目前繁殖障碍型较为常见。50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临床特征。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温和、繁殖障碍、神径等7种类型。经过多年的防控,前3种典型猪瘟病例在临床很少见,简单介绍后4种发病情况。 (1)慢性型猪瘟。 A.一般病程较长,病猪消瘦,被毛未粗乱,全身衰弱。体温时高时低或正常,饮食时好时坏,便秘拉稀交替出现。 B.有的病猪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有紫斑或坏死痂块,很难恢复,成为僵猪。51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温和型。 病猪症状较轻且不典型。 A.有的耳部皮肤坏死,俗称干耳朵。 B.有的尾部坏死,俗称干尾巴。 C.有的四肢末端坏死,俗称紫斑蹄。

24、D.病猪发育停滞,后期四肢瘫瘓不能站立。病程一般在半月以上,有的经2一3个月才能逐步康复。52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繁殖障碍型。 繁殖障碍型(母猪带毒合症)。 有的孕猪感染后不发病但长期带毒,并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 有的孕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或新生仔猪先天性头部、四肢震颤,一般数天后死亡。 存活仔猪可出现长期病毒血症。53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4)神经型。 多见于幼猪,病猪全身痉挛或不能站立,盲目奔跑或倒地抽搐,常在短期内死亡。 3.病理变化。 (1)慢性型。 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有纽扣状溃疡。 (2)温和型、神经型、繁殖障碍型病理变化不明显。54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病猪皮肤有出血斑点。55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瘟喉头出血。56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瘟胃粘膜弥蔓性出血溃疡。57猪夏季流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猪瘟肠系膜淋巴结肿大。58猪夏季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