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制冷空调讲座设计实践 储液罐,气液分离器,油分离器冷媒配管设计1受液器(储液罐)(1)受液器役目(储液罐作用)1)運転条件変動発生余剰冷媒吸収(吸收因运行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多余冷媒)受液器余剰冷媒吸収冷媒液凝縮器高圧上昇(如没有储液罐,就不能吸收多余冷媒,则冷媒液积留在冷凝器内,引起高压升高)受液器容量冷媒量多運転(過負荷場合等)冷媒量冷媒量少運転(負荷少場合等)冷媒量差吸収大。(储液罐的容量等于可以吸收的冷媒量之差,即冷媒量较多时运行条件下(超负荷情况等)的冷媒量与冷媒量较少时运行条件下(低负荷情况等)冷媒量之差)2)修理時一時的受液器回収(维修时临时将冷媒收集于储液罐内)冷媒温度冷媒液比
2、体積求回収冷媒量1.25倍容量。(按冷媒温度为的冷媒液比容求出的回收冷媒量,乘以1.25作为储液罐容量)2(2)受液器設計注意点(储液罐设计注意事项)1)安全(安全性)高圧容器法規制対象。(因为是高压容器,所以受相关法规控制)強度、安全装置確認必要。(需对强度、安全装置进行确认)2)受液器毛細管組合(不要将储液罐与毛细管组合在一起)受液器溜液運転状態(吐出圧力吸入圧力差大場合)過剰冷媒液毛細管経由蒸発器流込。(积留在储液罐内的冷媒液(多余冷媒液)根据运行状态(排气压力与吸气压力相差较大时)有时会经毛细管流入蒸发器)同流量場合冷媒液方比較抵抗小(这是因为在同一流量下,液体冷媒阻力远远小于气体冷媒
3、阻力)毛細管自己制御性生、受液器。(为了发挥毛细管自动控制性,而不装储液罐)3気液分離器()(气液分离器)(1)気液分離器役目(气液分离器作用)圧縮機蒸発器間設、装置大負荷変動圧縮機吸込蒸気冷媒液多量液滴混、液分離蒸気圧縮機吸込、液戻圧縮機事故防 (装在压缩机与蒸发器之间。 当制冷装置出现较大负荷变化等时,压缩机吸气内会混入冷媒液或大量液滴,此时利用气液分离器分离液体,只让蒸气吸入压缩机,从而可防止因液体回流而引起压缩机事故)分離容器底部溜冷媒液油、U字管底部小孔霧吹原理少量圧縮機吸込液圧縮防止油戻役目(被分离开的留在容器底部的冷媒液和油,极少量按照喷雾原理被开在U字形管底部的小孔吸入压缩机,
4、可起到防止液体压缩和使润滑油回流作用)蒸発器(蒸发器)圧縮機(压缩机)4(2)気液分離器設計注意点(气液分离器设计注意事项)1)容器容積決定方法(容器容积确定方法)確立計算式試験求。(没有确定的计算公式,一般通过试验求得)過渡的冷媒液戻決定。(过渡性的是以冷媒液回流多少来确定)一般的下記要因検討(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圧縮機形式(湿運転強、弱)(压缩机结构形式(耐液击运行是强,还是弱)冷媒充填量内容積(冷媒罐注量和内部容积)制御方法(控制方法)2)U字管直径油戻孔直径決定方法( U字形管直径和回油孔直径确定方法)U字管曲部立上部直径油同伴速度確保寸法。/以上(U字形管弯曲部和直线部的直径以能确保
5、带动油前行的冷媒气速度为原则确定其尺寸。冷媒气速度为/以上)孔直径大液戻確認必要(回油孔直径过大,会引起液体回流,所以必须对此孔进行确认)5油分離器(油分离器)(1)油分離器役目(油分离器作用)圧縮機出口設置、圧縮機吐出中冷凍機油分離圧縮機戻(装在压缩机出口跟前,分离压缩机排气中所含冷冻机油,使冷冻机油回流到压缩机曲轴箱内)冷凍機油凝縮器送込凝縮器伝熱性能阻害凝縮液溶油蒸発器流入蒸発器蓄積蒸発作用阻害、圧縮機戻油量減少潤滑不良原因(如不分离冷冻机油,而直接随冷媒流进冷凝器,则会降低冷凝器传热性能。溶解于冷媒液中的油一旦流进蒸发器,就会积留在蒸发器内,妨碍蒸发作用,是造成压缩机回油量减少进而润滑
6、不良的原因)油分離器形式(油分离器的形式有)遠心分離形(离心分离式)多孔式()(多孔式)金網式(金属滤网式)式(杯式)圧縮機(压缩机)凝縮器(冷凝器)圧縮機遠心分離形例(离心分离式例子)油滴(油滴)自動戻装置(压缩机)(离心分离式)(自动回复装置)6(2)油分離器設計注意点(油分离器设计注意事项)1)油分離器用必要(有必要采用油分离器的场合)満液式蒸発器使用(使用全液式蒸发器时)圧縮機油上量多(压缩机排气含油量较多时)配管長長(冷媒系統循環戻時間長)(配管长度较长时(在冷媒系统内循环后,回流时间长)蒸発温度低(-40以下油粘度高)(蒸发温度较低时( -40以下油粘度变大)2)油分離器用場合(可
7、以不用油分离器的场合)冷媒充填量少(冷媒罐注量较少时)冷媒配管短(油戻)(冷媒管较短时(回油较好)圧縮機油上量少(以下)(压缩机排气含油量较少时( 以下)冷媒油溶解性質利用油戻設計油分離器設置多。(对于氟里昂冷媒,在利用其易溶于油的性质,回油较好的设计中,大多不装油分离器)7(3)圧縮機返油(压缩机回油)1)自動戻装置設置(安装自动回油装置)油分離器油溜弁開圧縮機油戻装置、弁替電磁弁設場合(它是这样一种装置:当油分离器内积有一定的油时,浮动阀会自动打开,让油回流到压缩机。有时不用浮动阀而采用电磁阀)方式吐出圧縮機直接流入吸入過熱信頼性高、能力低下少(这种方式由于排气不直接流进压缩短机,所以没有
8、吸气过热现象,压缩机可靠性高,能力下降少)2)自動戻装置設置場合(不安装自动回油装置的情形)毛細管減圧圧縮機戻方式常油戻(通过毛细管减压,回油到压缩机的方式经常回油的)構造簡単利点、起動時大量油上対応、毛細管内径、長設計不十分吐出圧縮機流込、油温度上昇、能力低下要因。(虽有结构简单的优点,但由于不能应对起动时大量冷冻机油排出,所以如毛细管内径、长度设计不合理,就会造成排气流进压缩机,油温上升,能力下降)8冷媒配管設計(冷媒配管设计)(1)冷媒配管直径決定法(确定冷媒配管直径的方法)吸入配管直径以下条件考慮決定(吸气管直径是考虑以下条件确定的)冷媒共圧縮機吐出冷凍機油再圧縮機帰必要油戻限界流速確
9、保。(为了让同冷媒气一起被压缩机排出的冷冻机油再次回到压缩机,要确保必要的回油界限速度)配管中圧力損失大冷凍機能力低下圧力損失大。(配管压力损失变大,则制冷机能力下降,因此要减少压力损失)配管中流速大流動音発生、流動音出流速選定(配管中流速过大,会产生流动噪音,所以要确定不产生流动噪音的速度)経済性(经济性)配管直径大配管材料費高。(加大配管直径,会增加配管材料费)冷媒R22場合、約15m/s一般的設計。(对于冷媒R22,一般按流速约为15m/s进行设计)9配管直径(配管直径)油戻限界流速(回油界限速度)配管直径(配管直径)小大油戻(回油)圧力損失(压力损失)流動音(流动噪音)経済性(经济性)
10、大大良良最適配管直径概念図(最佳配管直径概念图)10(2)配管応力(配管应力)運転中(起動時含)配管折一般的応力疲労破損一定値以上応力何回繰返状態続破損(运行中(包括起动时)配管折断一般是由应力产生疲劳破坏造成。就是在一定数值以上应力多次重复作用下发生破坏)付個所小応力破損。約7kg/cm2応力250,000回繰返応力破損。値1秒間20回繰返3.5時間破損意味(焊接处很少的应力也会引起破坏。以约7kg/cm2应力重复作用250,000次,就会发生破坏。此数值意味着假定1秒内重复作用20次,那么在3.5小时内就会发生破坏)応力累積、間欠運転破損。(由于应力可以累积,所以即便是断续运行,早晚会发生破坏)対応策(对应措施)配管応力測定(応力大個所推測)(测量配管应力(以推测出应力较大的部位)共振個所固定、形状変更周波数。(共振部位通过改变固定方式、形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省佛山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含答案)
- 商用房屋使用协议
- 铁路旅客运输服务途中作业96课件
- 铁路调车综合实训铁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铁路工程安全技术石家庄铁路63课件
- 日式餐厅装修施工方案
- 中国人传统节日课件
- 中医技能用书课件
- 中专内科护理课件
- 酒店多功能会议室场地租赁合同
- 河南省许昌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素质评估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小学生劳动课件
- 高二下学期《家校携手凝共识齐心协力创辉煌》家长会
- (二模)沧州市2025届高三总复习质量监测 生物试卷(含答案详解)
- 内部审计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计算题专项训练专题04整式的混合运算与化简求值(原卷版+解析)
- 2025-2030中国燃料乙醇行业现状调查及投资前景策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设计
- 2025浙江1月卷读后续写及满分语料10类40句 (真假小偷) 原卷版
- 餐饮合伙协议合同范本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B卷 能力提升)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统编版必修三单元测试AB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