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_第1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_第2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_第3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_第4页
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新闻两则作 业 导 航1.注意新闻的要素和结构 2.学习本文简洁、准确的语言 3.体会新闻的感情色彩一、基础部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横渡(hn)歼灭(qin) B.锐不可当(dn)要塞(si)C.阻遏(ji) 鄂()D.绥靖(su jn)2.下列句子中错别字最多的一句是( )A.国民党反动派政府依然负隅顽抗。 B.渡江战役打得非常急烈。C.国民党拒决签定国内和平胁定。 D.杜聿明则刚从徐州飞到东北,一战残败

2、,又逃到了葫芦岛。3.一则消息通常不可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主体结尾B.标题导语主体C.标题时间正文D.标题时间人物4.填空。(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8题。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

3、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5.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7.选文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是( )A.记叙说明B.记叙议论C.议论抒情D.说明议论二、提高部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816题。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记者张允文报道:今天上午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1点38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约1分12秒后突

4、然爆炸,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罹难。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是美国进行56次载人宇宙飞行活动中,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发射台上的爆炸,造成三名宇航员丧生。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在搜集和彻底研究全部数据之前,他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不作任何推测,不表示任何看法。然而据来自宇航局的消息,宇航局的专家们把注意力集中于航天飞机的两个固体燃料助推器和庞大的主燃料箱上面。据研究了录像带的专家说,问题可能出现在外挂燃料箱上。燃料箱中存放着200万升液态氢和液态氧,用以推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爆炸时,外部燃料箱的尾部首先断裂,把两个固体燃料助推火箭猛推到相反方向。有

5、的专家认为,助推器有燃料外泄的迹象。8.选文第一段电头部分都交代了什么?9.选文第一段电头之后的文字是这则新闻的_。10.“这是美国宇航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这句话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11.选文第一段明确说明“1967年发射阿波罗飞船时,曾经发生过爆炸”,为什么又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是发生在空间的第一次大灾难”呢?12.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意思。13.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爆炸后,美国宇航局官员表示了什么态度?14.对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宇航局的专家们作了几种推测,各是什么?15.选文第二段中哪些语句表明事故原因未有定论,只是推测?16.用一句话概括第二

6、段的意思。三、试一试17.简析下面对话的言外之意。50年代初,周总理接受美国记者的采访,随手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放在桌上。记者: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总理:提起这支笔啊,那可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而是一个朝鲜朋友在朝鲜战场上得到的战利品,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这支笔。(1)美国记者:_(2)周总理:_2.芦花荡一、给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她们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 ),看着中秋的go ling( )晒米。2发烧的手浸( )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yo( )了一把p( )在脸上。3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 )着,日本人的

7、水sh( )真不错。二、改正下列句中的错别字1小女孩子扒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掏着水玩。 ( )2在那里,鲜嫩的卢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荣,正在迎风漂撒。( )3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亨亨起来。小女孩子安尉她,又好像是报怨。( )三、阅读(一)夜晚,敌人从炮楼里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

8、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上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9、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3)他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2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3上面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4“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这里的“愿

10、望”指什么?5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二)相片孙犁正月里我常替抗属写信。那些青年妇女们总是在口袋里带来一个信封两张信纸。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在孩子的手里。信封信纸使起来并不方便,纸多半是她们剪鞋样或是糊窗户剩下来的,信封是她们亲手折叠成的。可是她们看得非常珍贵,非叫我使这个写不可。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她们的心意。那天,一个远房嫂子来叫我给她的丈夫写信。信封信纸以外,还有一张小小的相片。这是她的照片,是一张旧的、残破了的照片。照片上的光线那么暗,在一旁还有半个“验讫”字样的戳记。我看了看照片,又望了望她,为什么这样一个活泼好笑的人,照出相来,竟这么呆板阴沉!我说:“这相

11、片照得不像!”她斜坐在炉沿上笑着说:“比我年轻?那是我二十一岁上照的!”“不是年轻,是比你现在还老!”“你是说哭丧着脸?”她嘻嘻地笑了,“那是敌人在的时候照的,心里害怕得不行,哪里还顾得笑!那时候,几千几万的人都照了相,在那些相片里拣不出一个有笑模样的来!”她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下来的相片。敌人败退了,老百姓焚烧了代表一个艰难时代的良民证,出于忌讳,撕下了自己的照片。“可是,”我好奇地问,“你不会另照一张给他寄去吗?”“就给他寄这个去!”她郑重地说,“叫他看一看,有敌人在,我们在家里受的什么苦楚,是什么容影!你看这里!”她过来指着相片角上的一点白光:“这是敌人的刺刀,我们哆哩哆嗦在那里照

12、相,他们站在后面拿枪刺逼着哩!”“叫他看看这个!”她退回去,又抬高声音说,“叫他坚决勇敢地打仗,保护着老百姓,打退蒋介石的进攻。那样受苦受难的日子,再也不要来了!现在自由幸福的生活,永远过下去吧!”这就是一个青年妇女,在新年正月,给她那在前方炮火里打仗的丈夫的信的主要内容。如果人类的德行能够比较,我觉得只有这种崇高的心意,才能和那人民的战士的英雄气概相当。一九四七年1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事情?2第2段第一句话“这是因为觉得只有这样,才真正完全地表达了她们的心意”中“这样”一词指什么?3文章题目为“相片”,指的是一张怎样的相片?4这位妻子为什么一定要寄这张相片去呢?5下边句子

13、中加粗词语比括号中的词语好在哪里?请简要说明。(1)如果她们是有孩子的,就拿(抓)在孩子的手里。(2)这是从敌人的“良民证”上撕(揭)下来的相片。6最后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三)天职海尔曼是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小偷撞倒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也跑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不,在我的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把小偷抬上手术台,海尔曼连夜给他做了接肢的手术,并给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

14、里把他彻底治好才交给警察。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小偷自然感激得五体投地,在交警察前,他恳求把他放了。他说:“海尔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意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房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的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誉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丧生在这个人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

15、上帝的旨意啊!(11)海尔曼支走了所有的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上(12)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13)“没有,它用得其所。”(14)“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15)“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定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啦。1第6段“您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句中的“如此”指代什么?2细读第9段,按要求做答:(1)将句中“无能为力”换成一个同义成语或四字词语:_。(2)如果在“摊”字后加上逗号

16、,好不好?为什么?(3)如果你是海尔曼医生,面对小偷的恳求,你将怎样回答?3第10段,海尔曼医生认出德国刑警队警官的一刹那,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段中语句简要分析其变化的原因。4第1215段,通过两问两答,写出了敌我双方在法庭上的斗争。请在(12)(13)(14)段人物对话前加上一些描写神态、动作等词语,使敌我双方人物性格更具体和鲜明。第(12)段,在受审时,德国人_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第(13)段,(海尔曼医生)_:“没有,它用得其所。”第(14)段,(德国人)_:“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5总观全文,“天职”在文中具体指(1)_;(2)_;(3)_。 3.蜡烛自读目标:时间顺序。

17、二.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反衬)及人物描写方法的选择。试卷内容:一.整体把握根据课文思路,在右图序号处填写相应的词语。(1) (2) (3) 2.第二部分文中反复写到“炮火”,这是刻画人物时采用的一种 的方法,突出了环境的危险,使老妇人 的行为更加感人。3.第三部分 次写到老妇人的黑色打围巾,这是运用 来渲染的方法,渲染了肃穆的气氛,表达了老妇人 的心情。4.为了更好地表现老妇人感人的形象,文章除了运用渲染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对人物的 、 进行了详细的描写。5.集中体现本文中心的段落是 。6.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内容或写法有利于突出老妇人的形象。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的形象概括图。第二天天大亮

18、(1) 那个早晨 苏联战士牺牲(3)点烛惊讶寻尸军 民 血 肉 情点烛(2)靠近发现 二.片段阅读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地把她扶了起来。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 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19、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 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 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1画横线部分应填入的词语最合适的的一项是( )A抬 肃穆 珍爱 B举 严肃 珍爱C抬 严肃 可爱 D抬 肃穆 可爱2“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这一句与下文的 相呼应。3“

20、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一句中,“惟一”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4文段中的“火焰”有着丰富的内涵,请写出它的象征意义。5文段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请从第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动词 ;请从第段中找出运用准确的两个形容词 。 三.拓展阅读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瘦弱而多病的老妇人。显然她在独自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二,三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数起来。两个小姑娘看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划脚,不

21、加思虑地笑起来。一个老头狠狠地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一,二,三神志不清的老妇人重复数着。两个小姑娘再次偷笑起来。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他说,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场上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1、文段写老妇人多次重复数着“一、二、三”,其含意是指老妇人对_的痛苦诉说,也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_。(4分)2、文中对老妇人身体状况作了怎样的描写?这描写是为了揭示什么?(3分)3、战时后备役老兵对那两位小姑娘所讲的

22、话中,让她们不要再笑的原因是什么?(3分) 4、文末“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这句话怎么理解?(3分)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这是某种令人惊hi( )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 )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 )见的亚洲文明的jin( )影。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lio( )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2填空。这封书信饱含着深厚的_精神,愤怒地谴责了_,表达了对_,震撼读者心灵。雨果,_(国籍)作家。代表作品有小说_和九三年等。3说说下面这句话的含义。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

23、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答: (一)语段点将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24、。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中心意思。答: 2文中最能体现“强盗”行为的词语有:_。3文中运用了不少反语,找出使用反语的两个词语,并说说它们的作用。答: (二)迁移过关我们的舱位是一向为我国同胞保留的那部分。它叫做统舱。我的东家说:它是专留给我们的,因为它不受气温变化的影响,也没有危险的穿堂风。这不过是美国人仁慈无私地宽待一切外国难民的又一例。统舱有点儿挤,而且相当闷热,但无疑这种安排对我是最合适的。昨天,我们自己人中间发生了争吵,船长朝他们放了一通滚烫的蒸汽,烫伤了七八十人,伤势有轻有重。有些人身上的皮烫得一片片、一条条掉下来。舱里面狂

25、呼乱叫,东推西撞,但蒸汽笼(zho)着这慌作一团的人群,结果有些没有烫伤的人也被(ci)伤。我们没有抱怨,因为听我东家说,这是平息船上骚乱的通常办法,在美国人的二等舱里每一二天也要来这么一次。1“一向为我国同胞保留”这句话表明( )A赴美华工一向受到非人的待遇。 B美国资本家很看重华工。C轮船船长对华工特别照顾。2第1段“我的东家”说的话表明( )A东家宣扬美国人的仁慈无私。 B这轮船的统舱的确有这两个优点。C作者借“我”的口说反话。3统舱“挤而闷热”是事实,但“对我是最合适的”。这样说是因为( )A“我”很知足,要求不高,随遇而安。 B华工地位低下,只能住条件差的统舱。C因为华工人多,才显得

26、挤和闷热。4第2段中两个注音代替的汉字应是_和_。5第2段文字揭露了资本家的_和_的本性。5.亲爱的爸爸妈妈一、为下列字注音组词谬( )_ 憧( )_ 缭( )_戮( )_ 幢( )_ 潦( )_泻( )_ 悼( )_ 粹( )_泄( )_ 绰( )_ 猝( )_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1山路上的人,在伞下低着头,朝圣一般向山上走。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3安格尔在餐桌上写诗。只见他写下第一行:“黑色在这儿也太明亮了”三、在括号内填写引用的作用引号的作用有: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

27、,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在南斯拉夫讨论“放逐与文学”。( )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点。( )四、阅读(一)一个外国人从一个国家带走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在那儿感到的痛苦。我在南斯拉夫的克拉库耶伐次感觉到了。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整个城成为一座巨大的坟墓,埋葬了7000名被残杀的人。那就是我带走的沉重记忆。但这是个美丽的记忆。无论何时,只要有人提起南斯拉夫,我就想起克拉库耶伐次和那儿被敌人杀戮的那一刻,我就想起那里整个民族的英勇。1上文的作者是_,他是_国的哲学家、_、_家。2“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中的“温和”

28、一词如何理解?3第一段中作者所感觉到的痛苦是什么?4为什么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5结合全文,说说上文在全文的作用是_。(二)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没有比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更残暴、更无人性的了。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两个杀人狂属日军第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向井敏明少

29、尉和野田岩少尉举行杀人友谊比赛,看谁能在完全占领南京之前,首先杀死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经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

30、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半个世纪过去了,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朋友,当我们回顾历史时,我们不能只有四大发明,文明古国,开元盛世,丝路花雨,也应该有南京大屠杀。我无需更多的议论,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记住这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它会让我们更加明确今后的路该怎么走。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6

31、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三)广岛事件1945年8月6日,美军在日本广岛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用原子弹去杀伤大量和平人民,这是大家反对的。但是,倘然不先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日本帝国主义还不会立即投降,战争还可能拖下去,各国人民和日本人民将承受更大的损失。但二次大战之后,日本却抓住这颗原子弹大做文章,首先把自己打扮成受害者的模样,一说二战,先说广岛,却把自己在二战中的侵略暴行掩盖起来了。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1939年5月3日和4日对重庆的大轰炸,我是亲身经历的。日

32、军投下了无数燃烧弹,重庆全市陷入火海中,而且水管被炸断了,无法救火,伤亡在万人左右。其后,日军又对重庆采取了“疲劳轰炸”的办法,即日机分批起飞,轮流来袭击,我们的警报时间,长达五天五夜,使人们在一百几十小时中不敢离开防空洞。1941年,日机空袭重庆,长达七天七夜,造成防空洞内万人窒息的惨案。据统计,这一年,日机对川、甘、陕、滇、黔、湘、桂各省的轰炸达1878次,出动飞机达12300余架次,中国人民受到的威胁和损失,恐怕大大超过了广岛人民。当年经历过这种场面的朋友,残酷情状,永世难忘。但日本有些人却左一个广岛,右一个广岛,面对自己在二战中的罪行,闭口不谈。今年6月9日通过那条“不战决议”,既无“

33、不战”字样,也无“道歉”字样,非驴非马,不伦不类。一句话,根本不想认错,自然也就不想道歉了。但是,日本群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特别是广岛群众,他们受到战争的惨重损失,但是他们也清楚,广岛之所以遭炸,正是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的结果,那颗原子弹,是日本军国主义把它引来的。7月27日,日本天皇明仁在广岛参加悼念原子弹受害者时,广岛群众举行了静坐示威,要求明仁代表死去的裕仁天皇,为发动侵略战争表示道歉,这就说明了问题。裕仁功过,早有定评。日本的侵略罪行,也无可推脱。广岛事件,说明了日本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和对世界负责的精神,远在有些阁员和议员之上。这一个精神世界,比那颗原子弹重要得多了。1美国为什么要

34、在日本广岛投入原子弹(用原文回答)?2“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日本空军所犯的罪行,更是罄竹难书的”中的加粗词语“罄竹难书”的意思是 ( )A比喻罪行难以书写。B比喻罪恶的事实太多,难以写完。C形容日军所犯下的罪行到了让人难以容忍的地步。D形容日军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无法写入文中。3本文写了哪些事实?重点叙述什么?4本文写作有何特点? 5作者表达了什么思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 舀水(y0) 白洋淀(dng) B绥靖(su) 脂粉(zh) 蹿一蹿(cun)C寒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

35、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 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 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恰当的是( ) 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江阴要塞, 长江。 A占有 牵制 封锁 B占领 控制 封锁 C占领 控制 封闭 D占有 牵制 封锁 4为下列一段文字所添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历史感没有仇恨 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A,;、, B、,: C:,

36、;, D:,、;,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妥当的一项是( ) A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以西路当面之敌锐不可当,纷纷溃退。 B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C老妇人又捧起土来继续往坟上盖,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D两个强盗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荡然无存。 6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 B芦花荡的作者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 C蜡烛的作者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 D雨果,法国著

37、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 7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群芳争艳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花园中普通的一朵; , 。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 , 。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二、阅读(其中(一)15分,(二)13分,(三)21分)(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

38、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通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39、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11)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12)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13)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14)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15)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8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2分)9“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中的“均是什么意思?这里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答:

40、10“西起九江(不含)”句中,括号的“不含”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答:11本段共15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其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一一15 B一一15 C一一 D一一-1512.“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2分)主观原因:客观原因:13本段中两句是议论句,对这两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说明战犯汤恩伯指挥失当,懦弱无能。 B揭露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本质。 C赞扬我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所向披靡的英勇气概。 D分析了西路军当面之敌的溃退是因为力量甚为微弱。(二)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

41、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历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大女孩子微微睁了一下眼,吃力地说: “我不要紧。快把我们送进苇塘里去吧!” 老头子无力地坐下来,船停在那里。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老头子叹了一口气,停了半天才说: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42、 小女孩子睁大眼睛问: “为什么呀?” 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小女孩子有些发急。在路上也遇见过这样的带路人,带到半路上就不愿带了,叫人为难。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老同志,你快把我们送进去吧,你看她流了这么多血,我们要找医生给她裹伤呀!” 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

43、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14“她挂花了”,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挂花”是什么意思。(1分)答15第段,老头子的身体为什么会往上“蹿一蹿”?(2分)答:16“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这一句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答:17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了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3分)答:18第段中加“.”的“偏偏”一词写出“老头子”怎样的心理?(4分)答:(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

44、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

45、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他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的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

46、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19“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句中前后两个“秘密”分别是12类词中的 词和 词。(2分)20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A.严谨 B.严峻 C.严密 D.严厉)的搜查。21. 第5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指:_22“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_联系上下文可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的态度。23

47、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_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伯诺德夫人此时既_又_的复杂心理。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4分)24简洁的语言概括那天晚上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 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伯诺德夫人_ 小女儿杰奎琳_ 25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_、_、_的优秀品质。三、作文(30分)26家是什么?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奉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

48、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6. 阿长与山海经一、选择题。1、“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十分害怕起来。B、遇到一个霹雳是比喻的说法,表明了我的震惊。C、遇到了很大很响的雷,全部的人都感到震惊。D、我似乎遇到霹雳,其实我并没有遇到,表明我很胆小。2、选出字形不正确的一项( )A. 保姆 大抵 面如土色 B. 福橘 烦琐 莫明其妙C. 渴慕 投掷 毫不相干 D. 哀悼 和蔼 深不可测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49、。(开头)B.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拟声词,形容细碎的说话声音)C.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大家)D. 我惧惮她什么呢!(害怕)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 两脚两手,在床中间 一个“大”字, 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 得那么热。A. 张开 摆开 压 烤 B. 伸开 摆成 挤 烤C. 张开 摊成 挤 烘 D. 伸开 摊成 压 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 每当回忆起向王老师学琴的那段生活,他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耐心的指导,总浮现在我的眼前。B. 他找到了一个补救损失的办法,心情突然渐渐平静下

50、来。C. 你能不能取得好成绩,取决于你的不懈努力。D. 他进了考场才发现铅笔盒和草稿纸落在家里了。、下列句中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A. 老师对小明说:“这道理很简单,是人就懂,你怎么不明白?”B. 谢谢您的合作,欢迎您再来。C. 昨天是我的16岁诞辰。D. 老师,你上课讲得太快,我根本没听懂,再给我讲一遍。二、填空题。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憎恶( ) 惧惮() 粗拙() 哀悼() 震悚( )chung( )疤 孤shung( ) ji( )问 p( ) 雳 渴m( )、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

51、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冷淡、淡薄、冷漠)起来,但完全(消失、消灭、消亡),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那时就极严重地(询问、审问、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2)这(就、也、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也、还)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基本、全部、完全)消灭了。三、刻画人物形象,常用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方法。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1她生得黄胖而矮。

52、 ( )2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四、解析题。、在“家电”的身上似乎也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依照下面示例的构想方式,另选两种“家电”,写一段讽喻人类的文字。示例电视机自以为拥有一切;但无论想炫耀什么,都得完全听众人的摆布。空调只能在一个狭小空间内改变温度,却总以为自己能改变大气候。、用“我”字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思路点睛:本句变句的主干是“我看不出名气来”,对什么看不出名气来呢

53、?把对象介入句中就成了本题的正确答案。一幅山水画,据说出自名家之手,我左看右看,横看竖看,它的“名气”我始终品味不出来。我 、参照下面两个句子的句式,以“勤奋”开头,写一个句式相同的句子。 多思是钥匙,是指南。没有它,就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就不能驶出无知的海洋。勤奋,。,。、下面是一份通知的正文,请用一个长单句表达,并力求简洁,不超过36个字。(标点符号不计入内)全校师生今天听报告,时间是下午四时半,地点在学校礼堂,报告人是交通大队张队长,报告内容是介绍交通安全知识。、将下面这段文字的内容用一句话简要地表述出来,不超过27个字。 由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系钱凯先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与杭州蓝亿健公司合

54、作,经过多年努力,在国际上率先用人工成功培育出盐泽螺旋藻,为我国螺旋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资源。 五、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

55、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

56、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写叔祖的“疏懒”,别人都不肯真实地回答“我”,这同表现阿长有什么关系?请联系后文简要加以说

57、明。答:2、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答:3、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答:4、“我”听说阿长买到山海经后表现得怎么样?(把原句摘录出来,写在下面横线上)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答:六、阅读父亲的信,完成后面的练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

58、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

59、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

60、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作者:胡智慧 选自羊城晚报)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答:_2、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3、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_(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_。4、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答:_5、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答:6、作品以_为线索组织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