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教学实录1_第1页
称象教学实录1_第2页
称象教学实录1_第3页
称象教学实录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称象第二课时教学实录(片断)及反思湖北省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 陈德兵片断一师:昨天,大家仿照“曹冲称象”做了实验吗?生:做了。师:谁来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生1:首先,我拿一个大盆子装了半盆水,又拿一个小盆子放在水里,然后把一块石头轻轻地放进小盆子里,大盆里的水渐渐升高了。接着,我沿水面在小盆外画了一个记号。我又把石头小心地拿出来,往小盆里放了几块小铁板,小盆恰好沉到画记号的地方。最后,我把小铁板的重量分别称了出来,加起来一算,恰好八斤。所以,那块石头就重八斤。生2:首先,我将大木盆放满水,然后,将脸盆放在水上,再把一壶油放在脸盆里。这时,脸盆下沉了一点儿,我用笔在脸盆与水相接的地方画了一条线

2、。然后,将油拿出来,又将捡来的小石头一颗一颗放进脸盆里,当我放进第八颗的时候,脸盆上的线与水面挨着了。于是,我把小石头拿出来一颗颗称,最后将称出的数量相加,等于三斤四两。师:那么,你家的那壶油重生2:我家的那壶油重三斤四两。生3:我先在澡盆里放上水,把它当作河,用一个小盆子当船,用一瓶很重的洗衣精当大象。我等“船”身下沉后,在“船”外边沿水面画一条记号。之后用苹果代替石头,一共用了九个苹果。那么,这九块“石头”就等于一头“大象”的重量了,我把九块“石头”一个个地称出来,总共是4斤。那么这头“大象”就重4斤。生:(笑。)师:同学们的实验都很成功。说明大家都把曹冲称象的方法弄懂了,而且会用了。在实

3、验中,有谁碰到什么难题没有?生:在小盆子外面做记号不好做。用铅笔画不上去,用小刀刻又看不清。师:那你是怎么克服这个难题的?生:我最后用的是爸爸的油漆。生:我用的是水彩笔。生:我是用圆珠笔画的。生4:我不是在小盆上画的,是在大盆上画的。水面上升到哪儿,我就沿水面在大盆上画一个记号。师:咦,这个办法倒很奇特。大家想想,这样做可以吗?生:这样做与曹冲的办法不一样。生:曹冲如果这样做,就称不出大象的重量了。师:有道理。但在这个实验里这么做,可以吗?生:我想可以,因为大盆里的水两次都上升到相同的地方,那么水盆里装的东西就是一样重的。师:对。(对生4)你是怎么想到在大盆上做记号的?生4:这个实验我做了几遍

4、。当我把“大象”赶上“船”后,“船”总是左右摇晃,一边高一边低,不知道该把记号画在哪儿好。再就是只要一画,“船”就乱动,画不准。所以,最后我就想到把记号画在大盆上,我问了爸爸,爸爸说可以。师:你真会动脑筋。大家还碰到什么问题吗?生:我称出来的结果全都是小数,不会计算。师:那怎么办呢?生:爸爸教我算的,其实和平常的加法差不多,只是要把小数点对齐就行了。师:哟,收获还真不小呢!实验成功后,大家心情怎么样?生:特别高兴。师:大家愿意把自己做这个实验的经过写下来吗?生:愿意。教学反思:课文称象上完后,曹冲称象的办法学生早已读得滚瓜淡熟了,复述起来也是轻而易举,但对文章里含着“代整为零”和“等量代换”的

5、方法和思想是否领悟透了呢?我在自己的脑子里划了一个问号。陆游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何不让学生仿照“曹冲称象”做个小实验呢?而且,我们正在开展“记录生活”作文教改实验,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小实验写篇日记,岂不两全齐美?本次教学,让我体会到:一、学生通过“做”,深刻领会到课文的实质。在以往的教学中,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大都采用让学生机械背诵的方法,布置学生将曹冲称象的步骤一字不落地背下来,然后辅以“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填空练习,加以巩固。只要学生考试时不丢分就行,至于他们理不理解,到底理解多少并不在意。但现在这么一变,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将死的文字化为活的现实,学生对曹冲称象的方法

6、、步骤便了然于心,领会到课文的实质。二、改变作业形式,更能激发学生语文的兴趣。语文作业,尤其是语文家庭作业,无外乎读书、写字、听写、背诵,这样,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当然牢固,但学生的能力发展却跟不上来,原先那浓厚的兴趣也逐步丧失殆尽。所以在实施课改过程中,我们应该下功夫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语文实践空间。当我布置学生完成这项实验任务时,学生别提有多高兴了,无不欢呼雀跃。他们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飞回家去,结果表明,全班学生全都一丝不苟地完成了作业,而且从中体验到极大的成功的喜悦。如此学习语文,学生怎么会不兴致盎然?看来,我们的作业设计还应该大胆地开放下去。三、语文的外延

7、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叶老曾经多次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改反复强调:“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高明的教师,在于能通过教材上的例子,巧妙地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学习、去锻炼。在生活中,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语文,学习语文。但一点值得关注:怎样学收获更大、效率更高?我通过“称象”这一例子,将学生的学习引向生活。学生在实验中需要动手动脑子,需要解决碰到的难题,需要与他人交流,那就是在学语文、用语文;课堂上,我又让学生说、让学生写,那就是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他们是那么乐意。不仅如此,学生还得到了比这多得多的东西,比如,原先不认识秤的,现在认识秤了;原来不会计算小

8、数加法的,现在居然也会了;原先不知道可以在大盆上做记号的,现在也知道了!谁说答案是唯一的呢?谁说实验只能亦步亦趋地照着书本去做呢?这些东西,不比那呆板的知识更有价值吗?走“大语文”的路子,应该是语文教改的趋势!四、让学生有话可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勿庸置疑,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在写作实践中实现的,所以让学生是否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直接关系到写作实践质量的高低。我们正在开展的“记录生活”作文教改实验有一个基本观点:有生活才有作文,没有生活则不可能有作文。因为学生要说的话,要写的内容完全来源于生活。于是,在开展这个课题实验中,怎样为学生丰富生活成了我们的重中之重。从某种意义说,我让学生完成小实

9、验的作业是为我们的课题实验服务的。结果证明,在操作和活动的基础上,写一写经过和感受,他们很乐意,而且大多写得很不错。请看后面所附学生日记。片断二师:曹冲七岁时就能想办法巧妙地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也出道题考考大家,看看谁最聪明,大家乐不乐意?生:行,没问题。生:陈老师,您快出题吧!师:(拿起语文书,随意拎起其中一页):谁能用尺量出一张纸的厚度?生:(有的立刻拿出尺子,比划起来;有的抓耳搔腮,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左顾右盼,期待同桌出现奇迹)生:一克。师:克是重量单位,不是表示厚度和长度的。生:一厘米。师:(用手比划)你的书一页有这么厚吗?生:(笑。)生:1毫米。师:你量了吗?生:没有,猜的。师:再

10、想想办法吧!生:(沉默。)生:陈老师,14等于多少?师:你怎么问这个?生:一张纸的厚度是1毫米除以4,可我不会算。师:(板书14= )你是怎么得到这个算式的?生:我看一张纸连1毫米厚也没有,不能量。就想:把纸折起来变厚了不就能量了吗?于是,我把这张纸对折,再对折,用尺一量,正好是1毫米,所以每张纸的厚度就是1毫米4。师:(计算出得数:0.25毫米)这不怪你,得数为小数的除法,你们还没学过。师:大家看,杨宇舟多会动脑筋想办法。纸薄了不能直接量,就把纸对折了再量,最后用量的结果除以纸的层数,得出了一张纸的厚度,多巧妙!他的结果虽然不够准确,但他的思路十分正确。杨宇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曹冲。生:(情不

11、自禁地鼓掌。)师:按照杨宇舟的思路,我们能不能稍稍再改进一下,不用对折的办法呢?生:有了,可以先量很多张纸的厚度,再用结果除以张数。师:嗯,这个办法好。为了便于计算,大家说量多少张纸为好?生:100张。生:50张。师:赶快动手吧!生:我们量的结果是:11毫米100师:(板书: 11毫米100=0.11毫米)生:我们量的结果是:6毫米50师:(板书: 6毫米50=0.12毫米)大家的结果虽不完全相同,但都是正确的。生:耶!教学反思:语文与其他学科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中有音乐和美术,也有社会和自然,还有数学和思维。语文虽姓“语”,但她的综合性是其他任何学科均无法比拟的。语文是思维的载体,

12、也是训练思维的工具。晏子出访楚国,不辱使命;诸葛亮孤身一人,舌战群儒;西门豹将计就计,巧治巫婆无不体现了语文的睿智与魅力。用称象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确不错,因为曹冲称象的办法原来就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但到底如何进行,似乎有必要值得探讨。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案例:老师问学生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借此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有说用土代替石头的,因为土比石头好取;学生也有说用水的,因为每桶水的重量是一定的;学生中还有说用兵士代替石头的,因为人可以自己动,不需要别人来抬不少专家给予这一案例极高的评价,但我却认为这并不那么值得借鉴。其实,在所有的回答里,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脱离曹冲思维的窠臼,无论用什

13、么来代替石头,那都是表面上的东西,而实质并没有丝毫改变。教材的教学要求里还有这么一条:让学生懂得遇到问题,只要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怎样让学生懂得这一点而不是老师的说教呢?我在备课时想:“化整为零”是一种巧妙的方法,而“化零为整”又何尝不是呢?关键是看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学生知道了“化整为零”的方法,那么在相反的情况下,他们能想到相反的方法吗?于是,我设计了让学生“量纸”这一环节。从课堂教学实际来看,学生起初的确不知所措,只能是瞎蒙瞎猜一气。但最终有个叫杨宇舟的孩子冒了出来,他的回答既让我惊喜不已,又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惊喜不已的是果真有人想到了“化零为整”的思路,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聪明

14、得又有些近似迂腐,一心只知将一张纸对折又对折,却不知将多张纸叠在一起了再量。当然,这更真实地反应了儿童的天真与思维特点。我着实兴奋激动了好一阵。更令我欣喜的是,有好些学生将今天课堂上发生的这一幕主动写进了日记,这可是极少见的。也许是我们的“记录生活”作文教改实验初见成效了吧!我不敢说我的这一设计就多么高明,但我自信这一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有些价值的。总之,我认为,怎样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语文实践活动,怎样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紧密地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怎样让学生更多地经历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努力的一个方向。附学生日记:一次有趣的实验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二(3)班 杜毕云今

15、天,我们学了曹冲称象这一课,我觉得他非常聪明。下午,陈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实验作业,也来学曹冲称一次“象”。晚上,我在卫生间里做起了实验。我先把大盆里的水放满,然后把小盆放在水面上,等水不晃了,我就把小板凳放在小盆里。用什么做记号呢?我想了想,就到爸爸的画室里拿了一支毛笔,蘸上一点油漆,沿着水面在小盆上画了一条记号。接着,我把小板凳放在一旁,再把一些玩具、牙膏、旧牙刷往小盆里装,直到小盆下沉到画线的地方。最后,我用几个袋子把小盆里的东西装好,分别用秤称出重量,加起来一共是2斤6两。我怕自己弄错了,就又拿起板凳称了一下,正好也是2斤6两。我高兴地叫起来:“我的实验成功啦!”爸爸妈妈听到我的叫声,也为我感到高兴。我们班的小曹冲荆州市实验中学小学部二(3)班 熊颖我们学了称象这一课,陈老师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题。陈老师说:“你们量一量,这张纸有多厚?”同学们被难住了,都在思考。忽然,郑炜站起来说:“这张纸有半厘米厚。”陈老师说:“不对。”李诗文说:“有半毫米厚。”陈老师还是摇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