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苏轼)与章楶对比_第1页
水龙吟(苏轼)与章楶对比_第2页
水龙吟(苏轼)与章楶对比_第3页
水龙吟(苏轼)与章楶对比_第4页
水龙吟(苏轼)与章楶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背景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

2、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咏物词人们说她是花,她终究不是花; 也没有人怜惜,任随她飘落。 她依傍着道路,抛别了故家。 人们说她无情,细细思量, 情思绵长的不正是她! 那轻盈的身姿回旋转侧, 宛如美人愁断的寸寸柔肠, 又如困倦的娇眼欲开还闭。 她的梦魂,随风万里, 苦苦寻觅梦中的情郎, 却无端又被,莺啼惊醒。我不仅恨杨花飞尽, 也恨西园落红满地, 愁苦花事就此消歇。 清晨,宿雨初停,哪里还有杨花的踪迹? 只见满池细碎的浮萍, 哎!春色原只剩三分了, 二分昨夜已零落尘土, 一分如今又跟随流水。 怎不让人怅然若失! 我寻寻觅觅、细细察量

3、, 忽然间开始明白了, 那飞坠的哪里是杨花, 漂浮的又哪里是浮萍! 一夜宿雨,飞絮化成萍, 那千点万点, 全都是离人的眼泪啊! 水龙吟对象手法情感杨花柳絮拟人比作思妇惜春之情咏物词具体赏析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为什么说说“杨花”“似花还似非花”? 说它 “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又一起送走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向不为人注目爱怜。 如果纯以咏杨花而论,则这一句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性,如梦如幻。 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是没有人怜惜的,所以次句说“也无人惜从教坠”,言其际遇之苦,没有人怜惜,只有任其坠落

4、,随风而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2.词人是如何描写杨花坠地的?“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3.这三句写出了杨花什么样的形象? “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量,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无情吗?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苦。 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了人的情感。 4.以下几句是如何就杨花的人性进行进一步描摹的? 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

5、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 这里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思亲少妇, 让“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思”。因“愁思”而“萦损柔肠”, “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眼”“欲开还闭”。 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得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5.上文谈到,思妇得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思妇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梦?结果怎样? 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这一韵化用了“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辽西”的诗意。 “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愁中入梦,梦里与远在

6、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惊醒,怎不让人恼恨!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柳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6.词中思妇的愁绪究竟由哪些景物激发的?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词人在这里是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不恨”者,乃是承上片“非花”、“无人惜”而言。其实,正如“无人惜”实则“有人惜”一样,说“不恨”者,实即

7、“有恨”,是所谓曲笔传情。 所以,思妇的感情,既惜杨花之落尽,也惜春之归去,也惜离人之愁苦。7.春天即将过去,可是由这撩人的杨花勾起的愁思却无从派遣,早晨的一场雨下过,思妇却还要寻找那飘忽迷离的杨花,她还能找到吗?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是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 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8.有人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最后一韵,是具有归结性的震撼全

8、篇的点睛之笔。 你同意吗? 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的离人之泪?看其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 这一韵照应了上阕“思妇”“愁思”的描写,比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功! 【作者介绍】章楶(1027-1102,楶音ji)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知陈留县。 历任提点湖北刑狱、成都路转运使。元祐初,以直龙图阁知庆州。哲宗时改知渭州,有边功。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崇宁元年卒,年七十六,谥庄简,改

9、谥庄敏。宋史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原作: 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旋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吹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译文: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 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

10、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杨花飘坠。 首句“燕忙莺懒花残”开篇点题,写燕忙于营巢,莺懒于啼唱,繁花纷纷凋残。表明季节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点;“柳花飘坠”点明主题。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 破题之后,用“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紧接上句,把柳花飘坠的形状作了一番渲染。它为下文铺叙,起了蓄势的作用。 韩愈晚春诗云:“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意思是说:“杨花(即柳花)和榆荚一无才华,二不工心计;不肯争芳斗艳,开不出千红万絮的花。 韩愈表面上是贬

11、杨花,实际上却暗寓自己的形象,称许它洁白、洒脱和不事奔竞。章楶用这个典故,自然也包含这层意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词人竟把柳花虚拟成一群天真无邪、爱嬉闹的孩子,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象荡秋千似地悄悄进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渐长,而庭院门却整天闭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样,想探个究竟。这样,就把柳花的形象写活了。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 这几句深得南宋黄昇和魏关之的欣赏。这几句除了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外,还把它拟人化了,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

12、琼缀。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到这里,“玉人”已成为词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衬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终不曾离开柳花的形象着笔,下片无非是再通过闺中少妇的心眼,进一步摹写柳花的形神罢了。 柳花终于钻入了闺房,粘少妇的春衣上。少妇的绣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满,柳花象无数香球似地飞滚着,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碎了。 这段描写,不仅把柳花写得神情酷肖,同时也把少妇惝恍迷离的内心世界显现出来。柳花在少妇的心目中竟变成了轻薄子弟,千方沾惹,万般追逐,乍合乍离,反覆无常。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这几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飘空坠水时为蜂儿和鱼所贪爱,又反衬幽闺少妇的孤寂无欢。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

13、盈泪。 借典故,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望不见正“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四、讨论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执。归纳起来,观点有三。一说“原唱”优于“和词”,“曲尽杨花妙处”;二说“和词”优于“原唱”,“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三说“原唱”与“和词”均为绝唱,“不容妄为轩轾”。究竟如何? 前人评价章词“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珠帘)、杨花之“闯入”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球无数)等。可以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章词从各个方

14、面来写杨花,开头写春末飘杨花;次写杨花飞到各处,飞到青林、深院、珠帘,粘上春衣、绣床;看到蜂儿、鱼儿,和在楼头远望的女子,写得很细腻。就描绘杨花说,做到曲尽其妙。 “和词”胜于“原唱”,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原唱”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