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杀虫剂的类别与其特点_第1页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与其特点_第2页
常见杀虫剂的类别与其特点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在市场上各种杀虫剂种类繁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维盐、吡虫啉、啶虫脒、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嗪、异丙威、螺虫乙酯、虱螨脲、丁醚脲、苦参碱、藜芦碱等等,有的我自己都是第一次听说。但根据其化学构造特点,可以划分成几大类,每一类中的药剂都有相似的特点,这样更便于记忆和理解、使用这些杀虫剂。常见杀虫剂的分类及其作用方式、靶标位点、中毒表现等类别及其开展简史代表作用方式作用位点靶标1、熏蒸:药剂从害有机磷类:1932年科虫体壁上的气门进中毒表现备注学家发现了有机磷化入;合物的生物活性,1941年英国人和德国人在合成有机磷神经毒剂时发现局部化合物对昆虫的毒性,1944年

2、德国人Schrader合成了第一个内吸性有机磷杀虫剂OMPA和TEPP,1944年合成了代号敌敌畏、毒死蜱、丙溴磷、三唑磷、辛硫磷、氧乐果、杀扑磷等2、触杀:通过体壁、口器、体壁节间膜、足跗节、触角和翅;3、胃毒:咀嚼式口器取食植物组织时进入到昆虫肠胃中;4、内吸:药剂被植物吸收后,害虫取食乙酰胆碱酯酶:吸附昆虫体内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酯酶,使传导昆虫神经冲动的乙酰胆碱无法水解,在突触处大量积累,从而干扰神经冲动的正常传导,诱发神经毒素,导致昆虫死亡。兴奋、抽搐1、人畜中毒,应先行催吐,立即静脉注射或口服阿托品,再送医救治;2、药效和温度成正相关;3、不同种类间毒性、作用方式相差较大;4、敏感

3、作物较多;5、大多为广谱杀虫剂。E605的对硫磷。植物汁液时进入虫体内;氨基甲酸酯类:19251、触杀;1、人畜中毒后送医前救治灭多威、异丙威、年科学家发现毒扁豆中的毒素,毒扁豆碱,仲丁威、涕灭威、克百威、丁硫克2、胃毒;3、内吸;和有机磷类相似茚虫威那么是钠离子通道抑制剂同上方法,和有机磷类相似;2、药效对温度反响不敏感;属于天然氨基甲酸酯百威等,以及杜4、熏蒸。3、击倒速度比有机磷类快;类化合物。40年代Gy邦的茚虫威4、毒性相差很大,涕灭威、sin开发出第一个氨基克百威和灭多威属于高毒甲酸酯类杀虫剂-地麦药剂;威,1953年联合碳化5、局部种类对螨无效。公司合成甲萘威西维因。拟除虫菊酯类

4、:模拟天然除虫菊植物中除虫菊素的化学构造,人工合成的杀虫活性、稳定性更好的药剂。美国人在1947年首先人工合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丙烯菊酯,1949年商品化生产,日本人紧随其后,在70年代初开发出苯醚菌酯和含有-氰基的氰苯醚菊酯;英国人在1972年开发出第二代菊酯类药剂,二氯苯醚菊酯,接着,日本人、德国人相继开发出多个新类型的药剂。型:构造中不含-氰基,胺烯菊酯、丙烯菊酯、苯醚菌酯、二氯苯醚菌酯等;型:构造中含有-氰基等,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氟氯氰菊酯、甲氰菊酯、联苯菊酯等钠离子通道:昆虫的神经冲动在传导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有大量的钠离

5、子和钾离子的进出,并受离子通道的控制。该类药剂就是破坏神经元轴突的离子通道扰乱钠离子的1、触杀;2、胃毒;进出,导致其神经功能紊乱,中毒死亡。型:兴奋、不协调运动;型:痉挛、麻痹1、人畜中毒后无特效解药,催吐后尽快送医救治;2、局部种类药效对温度反应呈负相关;3、以触杀为主,击倒速度较快;4、大多属于中毒或低毒;5、抗性和交互抗性明显;6、局部对螨类效果差;氯化烟碱类:属于杂环类化合物。拜耳公司于吡虫啉、啶虫脒、1、根部内吸;1、高效低毒,但对蜜蜂有乙酰胆碱酯酶受体:选择性控制昆麻痹80年代中期开发出世2、触杀;烯啶虫胺、噻虫虫神经系统的烟碱型乙酰胆碱酯酶致死。毒;界上第一个烟碱类杀嗪、噻虫啉

6、等3、驱避。2、啶虫脒对温度敏感,呈受体,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传虫剂-吡虫啉,日本曹导。正相关性;达紧接着在80年代末3、对螨类无效。开发出啶虫脒,武田1989年开发了烯啶虫胺,瑞士诺华先正达的前身公司之一1991年开发出噻虫嗪。抗生素类: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物杀虫的药剂。苏云金杆菌1901年日本人在蜡状芽孢杆菌群内发现的。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发现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阿维菌素,成为人类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抗生素的新里程碑。阿维菌素、甲维盐、多杀菌素、浏阳霉素、苏云金芽孢杆菌等1、触杀;2、胃毒。氯离子通道阿维菌素: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肌肉神经元突触的GABAA受体,干扰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

7、延长氯离子开放通道,大量氯离子的涌入阻断了神经末梢和肌肉的联系,是昆虫麻痹、拒食、死亡。麻痹、拒食等1、阿维菌素原药对人畜高毒;2、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属于广谱杀虫剂,苏云金芽孢杆菌对鳞翅目幼虫活性高,甲维盐比阿维菌素的触杀效果更高。苯甲酰脲类:70年代灭幼脲、除虫脲荷兰人研发除草剂时意外发现了一种没有除草效果但对昆虫有效的苯甲酰脲类化合敌灭灵、定虫隆抑太保、氟铃脲盖虫散、氟虫脲卡胃毒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从而扰乱其蜕皮规律。发黑、僵硬、畸形。1、高效低毒;2、药效缓慢而持久,应与速效性杀虫剂配合使用或提前使用;物,几丁质抑制剂。死克、伏虫脲3、对蚕有毒。农梦特等酰胺类:1998年日本农药和拜耳

8、公司联合开发出第一个诱导昆虫鱼尼丁受体的杀虫剂-氟虫酰胺,即垄歌。杜邦公司在2000年开发出在作物体导管内上下传导的鱼尼丁高效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康宽。垄歌:氟虫酰胺;康宽:氯虫苯甲酰胺;福戈: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氰虫酰胺。1、触杀;2、胃毒;3、渗透传导康宽鱼尼丁受体:诱导昆虫产生鱼尼丁,使钙离子无限释放进而导致严重缺乏后,瘫痪死亡。肌肉僵硬、拒食、瘫痪1、高效低毒,对鱼类、蜜蜂毒性小;2、药效慢,防治大龄幼虫时应提前用药或和其它速效性药剂配合使用;3、不宜连续使用。1、对蜜蜂有消灭性毒害,20217年月我国明令制止吡唑类:1989年法国罗那普朗克公司将吡唑杂环和氟元素结合开发出第一个吡

9、唑类杀虫剂氟虫氰。氟虫氰、丁烯氟虫氰1、胃毒;2、触杀;3、内吸。氯离子通道兴奋生产、使用氟虫氰可以做种子处理剂使用;2、丁烯氟虫氰是XX瑞泽开发的新型苯基吡唑类杀虫剂,对蜜蜂毒性小。季酮酸类:拜耳在开发除草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过程中的乙剂时发现了螺螨酯,其后进螺虫乙酯亩旺药效较慢,应提前喷药或与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一步合成了螺虫酯和螺虫特、螺螨酯、双向内吸传导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速效性药剂配合使用。螺甲螨酯代谢,最终导致死亡。乙酯吡啶类:最早由瑞3小时内停顿取1、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士汽巴嘉基在1988吡蚜酮吡嗪酮触杀、双向传导内吸口针穿透阻塞食,48小时后大多2、均匀

10、喷药;年开发。死亡3、不要连续大剂量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吡咯类:1987年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含有三氟甲基吡咯腈的杀虫杀螨剂。虫螨腈除尽、溴虫腈触杀胃毒渗透性强并有一定内吸性干扰昆虫体细胞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过程因为缺少能量供应,中毒后活动减弱,虫体上出现斑点、体色改变、瘫软、死亡1、杀虫杀螨;2、对鱼类有毒保幼激素类和蜕皮激素类:烯虫酯,是1973年第一个商品化保幼激素类杀虫剂;1985年美国罗门哈斯那么第一个开发出蜕皮激素类杀虫剂抑食肼。保幼激素类:蚊蝇醚、双氧威、苯虫醚-主要用于卫生害虫防治;蜕皮激素类:抑食肼虫死净、虫酰肼米满胃毒触杀干扰昆虫变态发育过程畸形、死亡药效缓慢,应提前用药或

11、和速效性杀虫剂配合使用沙蚕毒素类:异足索1、对水稻、果树、蔬菜等多种沙蚕,日本人钓鱼用的鱼饵,是一种生活在海滩泥沙中的环节蠕虫,起初发现这种虫子对蚊蝇有毒,接触多的人也有恶心、头痛等反响,19巴丹、杀虫单、杀虫双、杀螟丹触杀胃毒较弱的内吸和熏蒸阻断胆碱能突触的传递巴丹对叶蝉不仅能迅速致死,而且在亚致死剂量下还能抑制取食(减小伸咏频率,减少蜜露分泌),抑制其传毒行为,从而防止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此外,巴丹还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作为杀虫剂施用,在田间对病原菌呆滞、麻痹死亡没有痉挛和兴奋反响作物上的螟虫、钻心虫等鳞翅目害虫叶蝉、飞虱等效果突出;2、对蚕高毒;3、大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对杀螟丹

12、、杀虫双敏感,在夏季高温或作物生长较弱时更敏感;豆类、棉花等对杀虫34年Nitta从中别离也能产生一定抑制反响。环、杀虫双特别敏感,易受药害。出一种活性成分沙蚕毒素NTX,1962年Hagriwara首次人工合成,1965年武田公司首次开发出第一个沙蚕毒素类杀虫剂:巴丹。直接或间接通过破坏昆虫口器的化学感应器官产生拒食作用;通过对中肠消化酶的作用使得食物的营养转换缺乏,影萜类:印楝素从楝科-触杀、胃植物源杀虫剂:从植乔木植物中毒、绝育、物器官或组织中提提取的萜类拒食等取出的杀虫活性成化合物;分响昆虫的生命力。高剂量的印楝素可以直接杀死昆虫,低剂量那么致使出现永久性幼虫,或畸形的蛹、成虫等。通过

13、抑制脑神经分泌细胞对促前胸腺激素(PTrH)的合成与释放,影响前胸腺对蜕皮甾类的合成和释放,以及咽侧体对保幼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昆虫血淋巴内保幼激素正常浓度水平的破坏同时使得昆虫卵成熟所需要的卵黄原蛋白合成缺乏而导1、对几乎所有植物害虫都有效果;2、药效缓慢,注意用药时机或与其它杀虫剂配合使用;3、当今国内市场上标注印楝素杀虫剂的产品不少有隐性成分。致不育有机酮、酯1、蚜虫、菜青虫、跳甲、蓟马类:鱼藤酮从鱼藤中触杀、胃毒、拒食、抑制昆虫细胞中电子传递行动缓慢、麻痹;等药效显著鱼藤酮;2、杀虫迅速,持效期长;提取的酮类驱避、抑3、见光易分解;化合物。除制生长等4、对鱼高毒。虫菊素从除虫菊中提取的酯

14、类化合物;生物碱类:苦参碱-从苦参的根茎叶等器官提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藜芦碱-从百合科藜芦属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化合物;胃毒、触杀、拒食、绝育苦参碱:麻痹神经中枢,凝固蛋白质致使其气孔堵死,窒息死亡窒息死亡1、对蔬菜、果树、大田上的蚜虫、菜青虫、小菜蛾、螟虫、螨类等多种害虫有效;2、药效较慢,注意施药时机或与其他药剂配合使用。3、当今国内农药市场上苦参碱类杀虫剂大多有隐性成分。微生物杀虫剂1901年日本人在蜡状芽孢杆菌群内发现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绿僵菌、核多角体病毒、颗粒病毒等触杀、胃毒寄生破坏昆虫虫体扰乱其代谢过程患病死亡1、对环境、人畜平安;2、药效缓慢但有积累性药效;3、注意使用技术及其当时环境条件。神经元反射弧示意图当昆虫的感觉神经原接收到某种刺激信号以后,通过轴状突触快速把该信号传递联系神经原,联系神经原那么并通过释放出的乙酰胆碱,把信号进一步传递给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再把信号传递给肌肉使之动作。在联系神经释放出乙酰胆碱后瞬间就有乙酰胆碱酯酶释放迅速分解掉乙酰胆碱酯酶,从而中止其信号的持续传递,至道感觉神经再次把感觉信号传递过来。有机磷类杀虫剂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就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释放,使运动神经不连续的把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