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最全论语孟子等试题库_第1页
精品最全论语孟子等试题库_第2页
精品最全论语孟子等试题库_第3页
精品最全论语孟子等试题库_第4页
精品最全论语孟子等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z.-2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24. 颜回恶衣恶食24. 本题考查对名著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诗文容加以分析,在平时要注意积累 与识记。 由 “子路”可推知第一个空应是人名, 第二个空是对上文的总结, 根据 “箪食瓢饮” 和“衣敝缊袍”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4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4 分)子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对曰: “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 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注释:达,通达,显达。闻,有名

2、望。下人,对人谦恭在对“达”的认识上,孔子和子的看法有什么不同?48. 子认为,达就是闻,在邦国中有声望( 1 分),注重表面名声( 1 分);孔子认为, 达是品质正直,遵从礼义,体察人情,待人谦恭( 1 分),注重道德修养( 1 分)。51.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 6 分)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孟子曰: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孟子 告子下)孟子曰: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 1 )上面两个选段讲述了共同的教育理念,请概括。 ( 2 分)( 2 ) 请分别站在教师和学生的角度

3、,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孟子的 “教亦多术”?请简析。 ( 4 分)51. ( 1 )因材施教,启发式教育,注重教育时机。 ( 2 分)( 2)站在教师的角度, 通过不屑之教或者不言之教, 使其反省自身, 唤醒其自省的可能。 ( 2 分,意思对即可。 )5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先根据对文段容的疏通及理解,从语段中筛选出能体现教 育理念的关键词,然后根据意思,归纳出相同的教育理念。例如,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不屑之教诲”是因材施教, 注重教育时机。 第二问, 要首先理解孟子的 “教亦多术”的意思, 然后再联系现实生活实际, 从教师和

4、学生的角度来阐述理解与看法,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归纳容要点, 概括中心 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65.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6 分)( 1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 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 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请概括孔子想要建立 个怎样的社会。简析孔子的这种想法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65. 孔子想要建立一个“有道、有德、为政以德”的社会。孔子对禹稷的赞美是对个人的

5、高尚品德和德政的赞美, 在当今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孔 子希望通过道德教化来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 保守思想的背后, 正是他对人类优秀品质传承 的追求。 在今天的社会, 个人的道德品质汇集便是一个民族的道德综合, 孔子对高尚品质的 赞美意义深远,而以德治国更是重要。65.试题分析:孔子说,治理一个国家,如果靠各种政令、法令等统治手段,则老百姓可能 由于恐惧和避免处罚而勉强守法,却没有羞耻之心;然而,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制来治 理国家,则老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以礼为荣、无礼为耻,自觉遵纪守法,也就是人心归服. z.-了。在此,孔子并不否认各种政令、法令对于治理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他只是强调,要维护

6、 国家的久安,最好的办法是:以德治国,通过道德和礼仪的教化,让百姓产生羞耻之心,知 荣辱,守法纪,心悦诚服地做一个良民,从而使整个社会的秩序井然。如今,我们一方面在 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另一方面在不断加强公民的道德教育。 两者同时并举, 目的是把我 们的国家建设成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可以明显看 出,儒家讲求的就是仁政与德政,以及礼的树立。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 1 ) 孔子说: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 用刑法来整顿他们, 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 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 用礼制去同化他们,

7、 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 而且有归 服之心。”( 2 )南宫适问孔子: “羿善于射箭,霁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禹和稷都亲自种植 庄稼,却得到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 个人真尊崇道德呀!”1.阅读下面的论语回答问题。 (6 分)“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或曰: “以德报怨,何如?”子曰: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1). “以德报怨”的含义是; “以直报怨”的含义是。 ( 2 分)1. 【小题 1】( 2 分)以德报怨:以恩惠回报怨恨;以直报怨:以公正正直

8、的态度对待 怨恨。试题分析: 本题实质考查对段落中心意思的归纳。 解答本题关键是对 “报”的准确理解, 此处“报”的意思是“报答”。类似题目一定要回到语境中来揣摩。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 面对他人带来的“怨”,有人“匿怨”,有人主“以德报怨”,而孔子不同意这两种 做法,主“以直报怨”,为什么?请结合选文简析。 ( 4 分)【小题 2】( 4 分)答案: “匿怨”的人不真诚,表里不一( 1 分); “以德报怨”混淆了 是非的判断标准,虽然有善的一面,但也容易纵容恶。 ( 1 分) “以直报怨”,即以公正正直 的态度来对待别人的带来的怨,既保持了人的率真和

9、尊严(1 分) ,也表现了儒家的原则性。 ( 1 分)所以孔子主以直报怨。试题分析: 抓住文段中 “何以报德?以直报怨, 以德报德”来揣回答即可。 尤其是“何 以报德?”这一反问句。另外要注意正确句中“直”是“正直”的意思。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 6 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 善哉!信如君不君, 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论语颜渊)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 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10、本与! ( 论语学而(1). 齐景公说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你认为齐景公真正理解孔子的话了吗?(3 分)答: 4. 【小题 1 】齐景公的结论只关心生活中的吾,只关心吾食之,并且是一个反问 句,与孔子君臣父子天伦人伦关系的理解实在有天壤之别。 ( 3 分). z.-(2). 为什么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 分)答:【小题 2】因为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他们给了我们人间第一 爱。因此,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都不孝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爱的根本了。乌鸟尚知 反哺,更何况人呢?( 3 分)试题分析: 此类题首先要粗读文段, 疏通文段容大意, 然后从文段中找出能代表人物观 点

11、的句子进行分析概括。 如第一段, 可以从二者的对话中进行比较分析, 孔子说的是君臣父 子伦理关系,而齐景公说的是生活中的具体事情,也可以从句式上分析。第二问在答题时, 要结合着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可以从孝的原因、 孝的意义等方面 阐述自己的看法。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归纳容要点,概括 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5.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对曰: “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 在家必达

12、。夫闻也者, 色取仁而行违, 居之不疑。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 (论 语 颜渊)注 达:通达,显达。闻:有名望。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1). 子与孔子对“达”的看法有何区别?(3 分)【小题 1 】子注重表面名声,而孔子更注重品德正直、喜好仁义,善解人意。 ( 3 分) (2). 请简要分析孔子在回答子时所阐述的观点。 ( 3 分)【小题 2】孔子认为子说的有名望不能算是真正的达。从在修养和对待他人等方面,提出了”士”只有做到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体察人情、不慕虚名,才算是真正的通达。 ( 3 分)试题分析: 答题时, 首先要粗读文段,疏通文段容大意, 然后从文段中找出关键词进行

13、 分析概括即可。 如子 “在邦必闻, 在家必闻。”孔子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 “闻”即名声; “直”“义”“察”即正直、仁义、善解人意。分析孔子阐述的观点时,可从 在修养、对待他人等方面分析概括。要结合着具体容组织答案。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 6 分)(孟子曰: ) “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 则,归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 孟子 滕 文公下 )孟子曰: “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乏。 子莫

14、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 孟子 尽心上 )(1). 孟子认为朱、墨翟这两种学说有哪些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 3 分)7. 【小题 1】( 6 分) (1)两种学说在当时社会上广泛流行;两种学说偏执一端,缺乏 变通。两种学说对“道”都会产生损害。试题分析:抓住文段中“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所恶执一 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些评价性的句子来揣摩才能概括出作者的观点。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z.-(2). 根据上面的选段,简要谈谈孟子在行为上提倡什么主。 ( 3 分)

15、【小题 2】 )孟子提倡中庸权变,反对极端偏执。朱利己而害仁,墨翟兼爱而害义,两 家的主各执一端, 因而受到孟子无情地批判。 孟子既肯定了子莫执守中道行为, 但又指出子 莫执中而不知权变有害于时中的缺点。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关键在于要理解清楚文段的意思。文段中“氏为我;是无君也;墨 氏兼爱, 是无父也。 无父无君, 是禽兽也”,“子莫执中; 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 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这两句话是揣摩孟子主的关键。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孟子说: “(如今)圣王不出现,诸侯放纵恣肆,隐居不仕的人横发议论,朱、墨翟的

16、 言论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论,不是归向朱派,就是归向墨翟一派。朱宣扬一切为自己,这是 心目申没有君王;墨翟宣扬对人一样地爱, 这是心中没有父母。 心目中无父无君,这就成 了禽兽。”孟子说: “子奉行为我 ,拔根汗毛就对天下有利,他也不干。墨子提倡兼 爱 ,(哪怕)从头到脚都受伤,只要对天下有利,也愿意干。子莫持中间态度,持中间态度 就接近正确了。 (但是, )持中间态度而没有变通,也还是执着在一点上。执着于一点之所以 不好,是因为它损害了道,抓住了一点而丢弃了其他一切的缘故。”9.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各题。孔子谓季氏, “八佾(y)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注: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按制度是

17、: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六十四人,) 诸侯六佾;卿、士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佾。(1). 孔子的话反映了他的思想。 ( 3 分) 【小题 1 】克已复礼(2). 如何评价孔子的这一思想及它的现实意义。 ( 8 分)【小题 2】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核心是维护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这是他思想的 保守方面。 ( 2 分)“克己复礼是为仁”,是求仁的途径,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一个方面。 ( 2 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礼”的容对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 4 分)【小题 1】试题分析: 首先是明确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按制度是: 天子八佾 (八人为一行, 叫一佾, 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

18、)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 。) 可是季氏却故意 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 64 人的大型舞乐队,孔子是站在维护奴隶制的立场,反对新兴地主 阶级的,所以他谈到季氏的时候,就愤怒的说”八佾舞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这句 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 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就是说:这是最不能容忍的 事情了。然后再想想孔子的思想主要哪些,就能判断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小题 2】试题分析: 评价 “克己复礼”这一思想的现实意义, 要有层次, 一方面是孔子的出发点, 从这一出发来点评;二是从现今社会的角度,立足于“礼”,从礼的角度来点评其现实

19、社会 意义。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12 分)徐子曰: “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 何取于水也?”孟子曰: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下). z.-“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 (朱熹四书集注)【注】亟:屡次。科:通“窠” ,坎,洼地。声闻过情:名声超过实际。(1). 请简要概括“有本之水”和“无本之水”的特点。 ( 4 分)答:【小题 1

20、】有本之水:源源不断,奔流不息。无本之水:来得快、大、易干涸。(2). 请结合朱熹的注解简要分析孟子以水为喻所阐述的观点。 ( 8 分)答:【小题 2】以“源泉”和“雨集”喻指两种相反的立身修道的和方法,强调立身修 道要务本, 不要浪得虚名; 要循序渐进, 不要急于求成; 要不断进取, 坚持不懈, 努力躬行, 最终达到道德学问的完美境界。【小题 1】试题分析: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这是有本 之水的特点;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这是无本之 水的特点。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小题 2】试题分析:

21、孟子这番议论是借水性将君子立身修圌道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 一是君子要 像“有本”之水那样立于儒家之道这个根本,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二 是水之 “不舍昼夜, 盈科而进”的特点, 正与君子锲而不舍的修圌道过程相似。 既有 “不竭” 之本,又能坚持不懈,努力躬行,就能渐进达到道圌德学问的完美境界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阅读论语中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子夏问孝。子曰: “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游问孝。予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 指出孔子与世人

22、对“孝”的认识的异同。( 2 分)【小题 1 】同:能赡养,提供物质保 障。异:孔子认为孝更在于“敬”,和颜悦色,从心尊敬、关爱父母。 ( 2 分,两个要点各 1 分,意思符合即可)(2).2012 年, “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颁布,其中有“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 父母的往事” “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结合孔子的孝道观,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 3 分)【小题 2】符合孔子的孝道观。列举的“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关注关心父母的精神 生活,表现出子女对父母的敬重,使父母的生活更具品质,这正是孔子所倡导的“敬”的体 现。 ( 3 分。观点明确 1 分,分析在理 2 分。有欠缺酌扣)【小

23、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意的题目,从第二句中“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可以看出 相同点是“能养”,从“不敬,何以别乎”,可以看出孔子更强调“敬”。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小题 2】试题分析: 这是一道谈自己的看法的题目, 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 然后结合选文进行解 释说明, “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正是 一种精神层面的“尊重”,所以符合孔子的孝道观。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12.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 z.-弟子, 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

24、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或曰: “雍也仁而不佞。”子曰: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 屡憎于人。 不知其仁, 焉用佞?”(1). “谨而信”的“谨”字, 从“言”,伯峻注云: “寡言 叫做谨。”请结合伯峻的注 释,说说以上容表现了孔子如何看待“言”与“仁”的关系?(2 分)【小题 1】孔子认为, “谨言”是 “仁”的必修课, “巧言令色, 鲜矣仁”,仁者只要 “辞 达而已矣”,他反对偏佞,认为多言有害。(2). 你是否赞同孔子对“雍”的辩解?请说明理由。 ( 3 分)【小题 2】赞同:说话谨慎,句句有着落,才能服众,不招祸患,反而能成事。不赞同:21 世纪人才必须敢说,不能木讷,要敢于表达自己

25、。 【小题 1】试题分析: 根据孔子表述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先强调了 “谨”然后才是 “亲仁” 可知谨言才能仁;根据“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的“憎”的意思,可知认为言多有害。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 2】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态度,就句段涵来说,只能选赞同。阐述到理由时一定 要和现时相联系,注意经典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意义。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 ( 1 )子曰: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论语为政

26、 )( 2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 人乎哉?”( 论语颜渊 )( 3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 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 知故人,何也?”密曰: “暮夜无知者。”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 愧而出。”(后汉书卷五十四震传)(1). 孔子认为实践“仁”的途径是什么?( 2 分) 【小题 1 】克己复礼,为仁由己(2). 根据所给的三则材料,从个人修养角度谈谈儒家提出的德治的意义。 ( 3 分)【小题 2】道德具有自净

27、、自羞、自律、自省的功能,一个人拥有了道德,心中就能常 驻羞耻心,能自我约束,自我反省。1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子曰:“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 语)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 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 乎?(非子)【注】怀衽:怀抱。泽:恩惠。(1). 从上述两段文字中,分别概括孔子和非子的“义利观”。( 2 分)(2). 对这两种“义利观”作简要评析。 ( 3 分)14. 【小题 1 】孔子:重义并不排斥利

28、。非子:只重利完全排斥义。 ( 2 分)评分标准:2 分。答对一方面得 1 分。. z.-【小题 2】孔子注重义,但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主见利思义(获利应以守义为前提 ,) 反对见利忘义。 非认为每个人都是为了追逐利,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 没有义。理想的义利 观应该是义利统一的, 孔子的观点应该提倡; 非子观点完全是功利主义, 否定了道德和文化 教育,使人们争名夺利,给社会带来危害,不足取。 ( 3 分)试题分析:概括孔子的“义利观”扣住文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可,概括 非子的 “义利观”扣住文中 “故父母之于子也, 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 而况无父子之泽乎?” 即可。考点:归纳容要点

29、,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小题 2】试题分析: 解答此题是非观念应清楚,应当肯定孔子的观点, 否定非子的观点。如果肯 定了非子的观点,就与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相背离。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1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子贡: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学而第 15 章)( 2 ) 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

30、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 里仁第 5 章)(1). 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是因为子贡能独立思考、 _(用成语概括),因而得到 孔子的赞扬。第一段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教育。 ( 2 分) 【小题 1 】举一反三启发诱导(2). 结合上面两段文字,请简要说明孔子对“贫富”的理解。 ( 3 分)答:【小题 2】示例:孔子认为贫穷是人人厌恶的,贫者追求富贵无可厚非,但必须通 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 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而富者, 不可因为拥有财富便目 空一切,要努力当个“富而好礼者”。试题分析:由“子贡: 诗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的回答 就可想到“举一反三”这个成语,

31、启发诱导的教育不难理解。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这两句就可概括 出孔子认为贫穷是人人厌恶的;再根据“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就可概括出但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译文:子贡说: “贫穷时不谄媚,富有时也不骄纵,这种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可 是比起能做到贫穷而仍能长保其乐, 富有而能崇尚礼仪的人, 就还差一点了。”子贡说:“诗 经上说处理骨角玉石时,要不断地

32、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是否正是老师现在的意思呢?” 孔子说: “赐啊!现在已经可以和你一齐讨论诗经了,因为告诉你一件事,你就可以推悟出 另外一件相关的事来。”孔子说: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 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看待它,就不会摆脱的。”16. 阅读下面四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一)子曰: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z.-(二)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三)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33、云。”(四)“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 人面而能彊行者耳。 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 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史记 斯列传第二十七)(1). 以上材料中所强调的儒家重要思想是: 【小题 1 】安贫乐道。 ( 1 分)(2). 请简述孔子和斯的观点的区别。 ( 4 分)【小题 2】孔子追求仁道,不以吃穿不好为耻辱,以精神的快乐填充物质的匮乏。斯认 为卑贱是人生最大的耻辱, 贫穷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所以极力追求利禄, 持有功利主义的人 生观。16.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著阅读的题目,的考卷明确了对论语的考核,并且指定 了篇目,记住指定篇目的

34、容、思想即可,关于探究的题目,有自己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即 可。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人处卑贱之位, 而不想着去求取功名富贵, 就如同禽兽一般, 只等看到现成的肉才想去吃, 白白长了一副人的面孔勉强直立行走。 所以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卑贱, 最大悲哀莫过于贫 穷。长期处于卑贱的地位和贫困的环境之中, (却还要)非难社会、厌恶功名利禄,标谤自 己与世无争,这不是士子的本愿。17.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回答问题。 ( 12 分)【材料一】在孟子中有这样的记载:互乡是一个风俗恶劣的地方,人们一般不和这 个地方的人打交道, 但是, 该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

35、, 学生们都很疑惑。 孔子说: “肯定他的进步, 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 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了, 要 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材料二】孟子曰: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1 )材料一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主?请简要分析。 ( 6 分)17. 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2 分)孔子不因为童子来自乡风恶劣的之地而 拒绝他,并告诫门人不要只看到人过往,而要看到人“欲洁”,( 2 分)足见孔子的教育思想 是不分善恶、优劣等有教无类的思想。 ( 2 分)( 2 ) 材料二中孟子提出“不屑之教”,和材料一孔子的教育主是否矛盾, 请谈谈你的看

36、法。 ( 6 分)不矛盾。 ( 1 分)孔子不会因为对方低劣而不教; ( 1 分)孟子的“不屑之教”并不是 不教,也不是放任之, ( 1 分)只是不从正面讲道理,而是要从反面来激发他的自尊心,要 其自省,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这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殊途同归的。 ( 3 分)试题分析: ( 1 )此题考查概括文段主要观点。解答此题需要了解孔子的基本教育思想, 然后再结合故事来分析。孔子认为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富、老少、贤愚,都是施教 的对象。 孔子的学生来自不同的诸侯国, 如曾子是鲁人, 子是人, 子长是齐人, 子游是吴人。 孔门弟子各有性格上的毛病, 孔子不因为童子来自乡风恶劣的地方而拒绝他

37、, 并告诫门人不 要只看到人过往,而要看到人“欲洁”,足见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不分善恶、优劣等有教无类 的思想。 (2)此题比较孔子与孟子在教育主上的异同。首先要知道孟子这句话的意思:教育-也有多种方式方法,我不屑于教诲他。孟子的“不屑之教”并不是不教,也不是放任之,只 是不从正面讲道理, 而是要从反面来激发他的自尊心,要其自省, 这也是一种教育方式。孔 子是不会因为对方低劣而不教,孟子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殊途同归的。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18.清照诗词中的名句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今

38、宵酒醒何处?柳岸、晓风残月18.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甲子路曰: “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 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节选自论语 微子)乙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节选自渊明归园田居)(1). 甲中,子路所说的“长幼之节”和“君臣之义”分别指什么?(2 分)19. 【小题 1】 “长幼之节”指年长者和年幼者之间依尊卑次序合礼言行。 “君臣之义” 指有才能的人出仕,辅佐君王治理天下。(2). 同样身处乱世,子路认为“不仕无义”,渊明却将出仕视为“误落尘网中”。你如何 理解

39、并评价这两种人生观?( 3 分)【小题 2】子路: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 1 分)渊明:不逢迎世俗,洁身自好。( 1 分) 两人的选择, 子路更有社会责任感, 而渊明更听从心呼唤。 都是个人追求, 无所谓对错。 ( 1 分) (理解 2 分,评价 1 分,评价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试题分析:此题是省的一道特色题目,对论语的容进行考核,一定要根据对省普 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篇章详细记忆、理解,否则论语的 翻译和理解对于高中生来讲难度还是很大的。考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小题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答题时一定要观点明

40、确,这两个人的做法赞同哪个, 然后答出原因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20.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甲子路问: “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公西华曰: “由也问 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乙一名华裔妈妈蔡美儿倡导的 “华人家庭教育” 以严苛辛辣的教育让孩子成才, 在全 球引起激烈讨论。紧接着的培养了“哈佛女儿”的常智韬先生自认为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 着轻

41、松的步子和孩子跳一场圆舞曲, 就像猫一样。 这似乎又代表了另一种教育的成功。 前有 “虎妈”,后有“猫爸”,究竟哪种中国式家教更好?(节选自报载文章虎妈妈 PK 猫爸爸)-(1). 从 “甲文”看出孔子运用的教育方法是什么?这种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是什么? ( 2 分)(2). 结合“甲文”的容,试解答“乙文”提出的问题,简要说明理由。 ( 3 分)20. 【小题 1 】因材施教中庸之道【小题 2】没有更好,只有因材施教的方法才是好的方法。如果说“虎妈”和“猫爸” 互换方法, 他们还能成功吗?我们更应提倡在教育方法中贯穿 “中庸之道”的思想,就如孔 子对待冉求和子路一样,因人而异,刚柔相济,才会

42、有好的教育效果。【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从材料中的“故进之”“故退之”中的“进”和 “退”,可以看出是“约束” “鼓励”,前提是“求也退” “由也兼人”,正是学生的不同特点, 提出不同的要求,这是因材施教。只是反应儒家的中庸之道的方式。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小题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首先要明确二者的教育观,孔子是“因材施教”, 而“虎妈”和“猫爸”的教育观念也体现因材施教和中庸之道,用两则材料相互印证,相互 证明。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子路问: “听到就做吗?”孔子说: “有父兄

43、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冉有问: “听到就 做吗?”孔子说: “听到就做。”公西华说: “仲由问听到就做吗 ,您说 有父兄在 ; 冉求也问听到就做吗 ,您却说 听到就做 。我很疑惑,请问这是为什么?”孔子说: “冉求总是退缩,所以要鼓励他;仲由胆大,所以要约束他。”21.阅读下面的材料, 完成后面题目。 ( 5 分)孔子谓季氏: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路曰: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 “必也正名乎!”子路曰: “有是哉, 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 “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 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44、;刑罚不中,则民无 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 第则文字除了“名正言顺”外,还可以概括一个四字成语,它是。 ( 1 分)(2). 用自己的话说明孔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中的“是”实质上指代什么,并结合 选文简要分析孔子这样说的理由。 ( 4 分)21. 【小题 1】( 1 分)手足无措(不知所措)【小题 2】4 分) “是”指代季氏超越等级享受歌舞(或季氏按天子的规模享受歌舞 )。 ( 1 分)理由:孔子主克己复礼,认为每个人都要按名分行事,就是要按规定的等级享受权 利和履行义务(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否则就会导致礼乐崩坏、刑罚

45、不当、纲常 混乱,季氏的行为显然已经严重违反了孔子主的“礼”,所以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 3 分)22.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2 分)子谓子贡曰: “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 知二。”子曰: “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这两章都在谈论学习,孔子认为如何才能把学习搞好?22. 要会举一反三、融汇贯通,还要不耻下问。-23.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46、。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 必于是。”(论语 里仁)这个选段反映孔子什么思想?( 2 分)23. 要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得富贵或者摆脱贫困,否则宁守清贫。要时刻并且终身践行仁 德。2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题。 ( 2 分)冉求曰: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 雍也孔子为什么批评冉求?24. 冉求对于学习孔子所讲授的理论产生了畏难情绪,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但孔子认 为,冉求并非能力的问题,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难情绪做怪,所以对他提出批评。2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下题。 ( 3 分)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子曰:

4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子贡问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上述三则都谈了人际交往的问题,则如何对待他人、朋友呢?25. 关爱朋友;严于利己宽于待人;要忠告朋友,若对方不听就不必劝告27.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 2 分)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 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 无施劳。”子路曰: “愿闻子之志。”子曰: “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选自论语 公冶长)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引导弟子颜渊、子路各自表达他们的志向,而孔子也抒发了自己的抱负

48、,显现 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宽宏的怀抱。B师生之间在和谐的气氛下相互学习和砥砺,有切磋,有请益,循循善诱,很自然地 呈现出了孔门教与学的情景。C在师生对话中,三人志愿不同,境界也有高下。子路性情豪爽,讲话鲁莽,只讲朋 友义气,境界最为低下。D相比之下,孔子的志向是希望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间以诚相待,少年得到关爱, 其关注的层面更为广阔,志向更加高尚。27. C27.试题分析: C 由原文可知,子路说: “(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 了也不抱怨。”子路性情豪爽,重朋友情谊,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格。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参考译文】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

49、旁。孔子说: “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 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 “(我)愿做到不夸耀自 己的好处,不把劳苦施加在别人身上。”子路说: “希望(愿的古义)听听您的志向。”孔子 说: “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28.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 6 分). z.-梁惠王曰: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西丧地于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 者以暇日

50、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 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 仁者无敌。 王请勿疑!”梁惠王上【注释】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 希望为全体的死难者洗恨雪耻。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1). 结合选段容,谈谈孟子对战争的看法。 ( 2 分)(2). 简析孟子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仁政措施,目的各是什么 ( 4 分)28. 【小题 1 】孟子反对为了满足国君开拓疆土和报仇雪耻的私欲而“陷溺其民”的战 争,他认为战争的目的是为了救民,只

51、有施行仁政,才能得民心。 ( 2 分)【小题 2】在物质生产方面,包括三项容:一是减轻刑罚,二是少收赋税,三是深耕细 作,及时除草。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 “养民”。( 2 分)在教化方面,主要是强调“孝悌忠 信”的教育。目的在于“教民”。这样施行仁政,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 2 分)【小题 1】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可从选段中“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王如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即可归纳出答案。考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2】试题分析: 此题可从 “彼夺其民时, 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父母冻饿

52、, 兄弟妻子离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 事其长上”等归纳答案。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 赏析作品的涵,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参考例文】惠王说: “国曾一度在天下称强,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 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 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孟子回答说: “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 减免刑罚, 少收赋税, 深耕细作, 及时除草; 让身强力壮

53、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 尊敬、 忠诚、 守信的品德, 在家侍奉父母兄长, 出门尊敬长辈上级, 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 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楚军队了。“因为那些国、 楚国的执政者剥夺了他们老百姓的生产时间, 使他们不能够深耕细作来 赡养父母。 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东离西散。他们使老百姓陷入深渊之中,大王去征伐他 们,有谁来和您抵抗呢?所以说: 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 大王请不要疑虑!”2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 6 分)庄子 让王中有一则寓言:随珠弹雀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 者轻也。注:随侯之珠:是非常珍贵的

54、宝珠。对于用随珠弹雀者的行为,有人赞同,有人反对。请从“人生的目标和价值”的角度, 谈谈你的看法。 100 字左右。 ( 6 分). z.-29. 示例一:赞同。实现目标,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人生应该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惜 一切代价,就算付出昂贵的代价,招致他人的讥笑,也无怨无悔。如果确立了合适的目标, 经过努力能够实现,则更能体现奋斗的意义与生命的精彩。示例二:反对。人生最重要的是获得价值的最大值。以贵重的随珠去获得小小的麻雀, 得不偿失。 付出超出了获得,就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人生的价值。人生做什么事, 都应当讲 究得失轻重。为了没什么价值的东西而丢掉十分宝贵的东西,这是一种十分愚蠢的行为。3

55、0.她一言不发地走近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 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 温柔地举到那 可怜人干裂的嘴边。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 滚出了一大颗眼泪, 沿着 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这也许是那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 泪。22请写出上面文段中两个人物的名字,并指出刻画人物所用的方法。 ( 2 分)30. 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动作和表情描写。33.阅读下面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 分)子谓子产, “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 论语 公冶长 )子产听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洧 。孟子曰: “惠而不知为政

56、。岁十一月,徒杠 成;十二月,舆梁 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 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 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孟子 离娄下)【注】溱洧:河名。徒杠:走人的桥。舆梁:走车的桥。行辟人:出门时有人 在前开道。(1). 材料和材料都体现了子产是个的执政者。 ( 2 分)(2). 孔子对子产评价很高, 但对于子产 “乘舆济人”这件事, 孟子却说 “惠而不知为政”, 请结合材料分析孟子这么说的理由。 (4 分)答: 33. 【小题 1 】仁爱百姓【小题 2】孟子认为,与其用车子渡人过河,不如建好桥梁,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 (表层)执政者不在于对老百姓施以小恩小惠,而要着眼于

57、大的方面(管理好政事 )。 (深层)【小题 1】试题分析:根据中的“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中的“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 日亦不足矣。”可得出答案。考点:归纳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小题 2】试题分析:孟子的话的大意是: “子产仁惠却不懂治理政事的方法。如果十一月份把走 人的桥修好, 十二月份把行车的桥修好, 百姓就不会为渡河发愁了。在上位的人搞好了政治, 出行时让行人回避自己都可以的, 哪能一个个地帮别人渡河呢?所以治理政事的人, 对每个 人都一一去让他喜欢,时间也就太不够用了。”从中可得出结论:执政者要着眼大的方面。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

58、级为鉴赏评价 D。 35.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完成题目。 (12 分)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z.-孟子曰: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注释】伯夷、叔齐:相传是商末孤竹国君的儿子,因相互谦让君位而逃奔周国。后来 因周武王出兵,讨伐商朝,他们反对劝阻无效,便稳居到首阳山, “义不食周粟”而饿死。(1). 孔子提出了哪些“远怨”的方法?解释孟子文段中“反求诸己”的意思。 ( 5 分)(2). 在品德修养上, 孔、 孟都主 “反求诸己

59、”,请简要分析。 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见解。 ( 7 分)35. 【小题 1】严以律己, 宽以待人, 不计较过去的仇怨。(答对一点给 1 分) “反 求诸己”:求:追究,寻求;诸:“之于”的合成词。 反过来追究自己, 指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就是自我反省的意思。 ( 2 分)【小题 2】孔子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多责备自己就可以大大减少别人对自己的怨恨。 ( 2 分)孟子也强调自我反省,他认为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从自身找 原因。 ( 2 分)见解:言之有理即可( 3 分)【参考译文】 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孔子说: “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

60、记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孟子说: “你爱护别人但人家不亲近你,就反省自己的仁爱够不够;你管理人民却管 不好, 就要反省自己才智够不够;待人以礼对方不报答, 就要反省自己恭敬够不够。任何行 为如果没有取得效果, 都要反过来检查一下自己, 只要自己本身端正了, 天下人民就会归顺 你了。【小题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句观点的分析归纳能力。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说对自己 要严格要求,即严于律己,对别人要少要求,即宽以待人。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 希”是告诉我们不要抓住过去的恩怨不放。 另外还要做到时刻反省自己是否做的够好。 这些 是远离恕的方法。考点:归纳容要点,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