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地质情况介绍_第1页
渤海地质情况介绍_第2页
渤海地质情况介绍_第3页
渤海地质情况介绍_第4页
渤海地质情况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渤海地质情况介绍一、渤海基本情况二、渤海的地质地貌特征三、地层、地层划分依据及岩性特点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七、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八、固井问题 九、名词术语十、岩心、岩屑描述 目 录渤海探区对外合作正执行合同区勘探状况表渤海探区对外合作已终止合同区勘探状况表一、渤海基本情况 渤海是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包围的半封闭内海,位于北纬37007-41000,东经117033-121018,南北长556Km,东西宽296Km,面积7.3xKm2,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渤海中部和渤海海峡组成。 渤海195

2、9年开始作重力、磁力勘探, 1964年开始作钻井准备,1966年12月31日海上第一口探井海1井开钻, 至今已有45年的历史,地震86万公里,钻井402口,其中预探井209口,评价井193口, 钻探构造169个,勘探成功率53.8%,平均每口井发现储量850万方,商业储量450-500万方。 一、渤海基本情况 1、渤海面积7.3万平方公里, 矿区面积4.4万平方公里, 其中自营1.6万平方公里,占36%, 合作2.8万平方公里,占64%,自营矿区面积小,以中小油田为 主。 2、沉积岩厚度20000米,其中第三系的厚度10000米 3、主要生油层三套: (1)东下段, (2)沙三段, (3 )中

3、生界 一、渤海基本情况 4、主要储油层八套: (1)明下段, (2)馆陶组, (3)东营组, (4)沙河街组 (5)中生界 (6)奥陶系, (7)寒武系, (8)前寒武系 5、主要储油层类型: (1)砂岩类, (2)石灰岩类, (3)火成岩类一、渤海基本情况 6、渤海勘探历程 (1) 1959-1965年 区域地质调查阶段: 主要进行五一型地震勘探及重、磁力勘探,主要目的是划分构造单元和含油气远景。 (2) 1965-1980年 探索性自营阶段: 在这个阶段,海洋石油勘探的技术和设备都有较 大的发展如: 地震仪器:五一型-模拟数字地震-数字地震 钻井:固定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船 发现了一批油气

4、田及含油构造:海4、埕北、428西油田 一、渤海基本情况 6、渤海勘探历程 (3) 1980-现今 对外合作与自营勘探并举阶段 先后与56家国外公司签定了石油合同,利用外资30亿美元,对外劳务创收10亿美元,引进了大量的设备、技术、服务,铺设了海底管线、安装了单点系泊并按国际标准建成了一批油田 (截止到2003年7月中海油总资产1074亿元,净资产636亿元,负债率28.6%,至2010年中海油年产原油4000万吨,天然气150亿立方米,油气当量5500万方,销售收入1500亿元,净资产2200亿元)。一、渤海基本情况 7、对外合作后的体会? (1) 合同制管理 (2) 十分注重生产安全 (3

5、) 机构相当精简 (4) 十分注重先进技术的引用 (5) 有相当严格的操作规程 (6) 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7) 下大力气对员工进行培训一、渤海基本情况 8、合同利益模式 (1) 早期的合同利益模式: 51%归中方, 4%操作者利益, 45%按当时油价尝还勘探成本 (2) 目前的合同利益模式: 5%增值税, 62.5% 按下列顺序支付和回收 矿区使用费 生产作业费 勘探费 开发费及利息 剩余部分转入余额油 32.5% 余额油 中方留成 分成油, 在有赢利的情况下国家公司与操作者分别按33% 交纳所得税一、渤海基本情况 9、勘探情况介绍 I) 地质成果 (1) 发现26个油气田,63个含油气构

6、造(其中36个具有潜在商业性); (2) 发现地质储量:油:320719万方,气:1300亿方; (3) 探明地质储量:油:197835万方,气:727亿方; (4) 可采地质储量:油:2.2亿吨,气:295亿方; (5) 控制地质储量:油:59700万方,气:168亿方; (6) 预测地质储量:油:63184万方,气:452亿方; 一、 渤海基本情况 9、勘探情况介绍 I) 地质成果 (7) 预计最终可探明地质储量49亿吨。未钻圈闭98个,还剩29亿储量待探明; (8) 目前在26个油气田中有10个油气田投入生产,3个油气田正在建设中,动用石油地质储量8.23亿吨,天然气402亿方, (9)

7、 日产原油27000吨, (10) 预计2003年计划生产原油1015万吨, (11) 累计生产石油4000万吨,天然气40亿方。 一、渤海基本情况介绍 9、勘探情况介绍 II) 近几年新发现地质储量 (1) 合作发现: a)PL19-3构造、58686万吨 b)PL9-1构造、2406万吨 c)PL25-6构造、7746万吨 d)CFD11-1构造、11624万吨 e)CFD12-1构造、11156万吨 (2) 自营发现 : a)BZ25-1构造、21814万吨 b)BZ29-4构造、1000亿方气 c)QK18-2构造、500万吨 3) 合计发现 油11.4亿吨,气1000亿方渤海新发现大

8、油气田储量分布21814万吨11156万吨11624万吨7746万吨2406万吨18915万吨一、渤海基本情况介绍9、勘探情况介绍 III)勘探成果喜人地震采集86万公里钻井402口:预探井209口,评价井193口钻探169个构造:26个油气田,63个含油气构造(其中36个具有潜在商业性)发现地质储量:320719万方探明:197835万方控制:59700万方预测:63184万方渤海分阶段勘探工作量与勘探成果对比表勘探阶段探井数(口)地震工作量(km)发现储量(万方)平均每口井发现储量(万方)自营勘探早期 (1966-1980年)991323163960 40 自营/合作勘探期 (1981-1

9、994年)13712974557476 420 高效自营/合作勘探期 (1995-2002年)165602456156273947 一、渤海基本情况 9、勘探情况介绍 IV)勘探成功率不断提高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9、勘探情况介绍 V)勘探成效显著(19662002)构造预探地质成功率 53.8%构造预探商业成功率 16.0-38.5%平均每口井发现地质储量 850万方平均每口井发现商业地质储量 450-500万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0、勘探形势分析 I)渤海湾盆地主要油气田分布渤海湾盆地油气发现陆地探区:182 个渤海探区: 90个(含含油构造)渤海油区辽河油区大港油区华北油区胜利油区中

10、原油区渤海湾主要油气田分布渤海及周边三大油区地质储量的层位分布统计表油区 地质储量(万t)合计(万t) 各层位比例(%)N+EdEs前第三系辽河西部凹陷19709322972281024272,91,7辽河 7307125520557311885583.88,66.57,29.56冀东11636451136775015.01,83.24,1.75大港2441241785133107950730.7,52.56,16.74胜利146322188999981734513842.4,54.76,2.84渤海N:121039E:72292450419783561.2,36.5,2.3一、渤海地质情况介

11、绍 10、勘探形势分析 II)渤海及周边地区地质储量分布渤海湾盆地主要油区石油资源情况表油 区 资源量 (亿t)探明地质储量 (亿t)探明程度(%)年产油量(万t)年产气量(亿t)辽河油田48.521.318144.0 14012.769冀东油田6.981.07515.4 620.07大港油田258.78335.1 4001.968华北油田299.063531.3 3570.369胜利油田7341.531356.9 26757.457中原油田8.25.19663.4 3771.004小计190.6886.966945.6 527213.637渤海海域9825.7526.3 9290.3695渤

12、海湾总计288.68 112.72 39.0 6201.00 14.01 说明:渤海海域探明地质储量含控制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0、勘探形势分析 III)渤海湾盆地主要油区石油资源情况地质储量级别(万方)5001000500010000个数(个)26133768地质储量合计(万方)567193208189840942182887合计90个,地质储量 320719万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0、勘探形势分析 V) 渤海已发现油气田统计 地质储量级别(万吨)5001000500010000个数(个)2221832018地质储量合计(万吨)482714380206692142758411025合计

13、164个,探明地质储量779682万吨(不包括华北油田资料)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0、勘探形势分析 VI) 渤海周边陆地油田已发现油气田统计 资源最终探明率:50最终探明地质储量:49亿方渤海已探明地质储量:20亿方渤海还可探明地质储量:29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1、勘探潜力分析构造个数:11个总圈闭面积:500Km2总资源量:油:6.5亿方气:47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2、渤海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 1)、辽东湾地区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简表构造个数:25个总圈闭面积:787Km2总资源量:油:5-10亿方气:50-100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2、渤海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 2)、渤

14、西地区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简表构造个数:35个总圈闭面积:700Km2总资源量:油:5-15亿方气:100-300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2、渤海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 3)、渤中地区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简表构造个数:27个总圈闭面积:758Km2总资源量:油:5-11亿方气:100-200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2、渤海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 4)、渤南地区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简表构造: 98个原油资源量: 21.5-42.5亿方(其中上第三系占53%,下第三系占40%)天然气资源量: 297-647亿方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2、渤海未钻圈闭资源量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4、勘探指导思想1)

15、围绕公司的发展目标,在有限公司勘探规划的指引下,从全局出发2)保证较大的资金和科研投入,加快勘探步伐,实现百分之百的储量替代率3)加强已有油气田周围的储量接替,积极探索新领域,希望有大发现,力争2000万方年生产能力能维持10-15年 15、勘探基本思路1)努力寻找大中型油气田,勇于探索新领域2)将潜在商业性含油气构造上升为商业性油气田3)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设施,及时寻找替补储量4)加快合作区块的勘探步伐协助作业者(加强沟通)参股5)理顺管理界面,确保科研、作业顺利进行6)加强矿区管理工作,密切注视周边动态1)勘探效益比陆地油田好2)67%的探明储量在建或待开发有2000万方年生产能力!3)资源

16、量占整个盆地三分之一,探明程度相对低有稳产能力!4)上第三系探明储量占61%,陆地以沙河街组为主(53-83%)中深层有勘探潜力!5)以中小型油气田为主,自营矿区小,有压力!矿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自营:1.6万平方公里(36%),合作:2.8万平方公里(64%)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3、几个勘探认识围绕渤中34-2/4油田设施周围寻找中小型油气田群,并整体评价1-2个含油气构造探索辽西新领域实现2-3个商业性发现,发现可供开发的原油地质储量4500万方准备2004年的勘探目标和2005年的勘探领域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6、2003年勘探基本思路勘探成果预探8个构造,评价4个构造地质

17、发现7个,地质成功率87.5%潜在商业性发现5个,商业成功率62.5%储量规模BZ34-1S: 800 x 104m3BZ34-1: 1200 x 104m3BZ34-6W:700 x 104m3(FMT)BZ3-2:3000 x 104m3SZ29-4:2000 x 104m3JZ25-1SEs: 80120 x 108m3Pt: 5000 x 104m3辽西石南带渤中34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7、2003年勘探目标已发现油田周围 辽西低凸起及附近,(以下第三系和潜山为主要目的层):JZ19-3、JZ25-1、JZ25-1西等 渤中3-1含油气构造周围(以NmL、Ng和Ed为主要目的层):

18、BZ3-3、BZ4-1QHD34-4等 渤中34构造带(以NmL、Ng、Ed、Es为主要目的层):BZ34-2北、BZ34-4、BZ34-6等 开辟新区 辽东北区(以浅层的上第三系和东营组为主要目的层):JZ17-2、JZ24-1、JZ27-2、JZ28-1等 渤东低凸起和渤东凹陷(以钻探潜山和上第三系Nm、Ng为主):PL2-1、PL3-1、LD33-1南等渤中凹陷(以寻找东营组含气构造为主):BZ6-1等 渤东带渤中凹陷辽东带石南带辽西低凸起带渤中34为开拓新区、新领域的勘探区带为在已知油田附近的勘探区带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8、2004年勘探思路2004年自营区有利区带勘探计划已发现油

19、气田附近 石南带:QHD35-2(东营和沙河街)、QHD35-3(浅层NmL)、QHD35-6(深层Ed、Es)等 歧南带:QK18-4(浅层NmL)、QK18-9深层(中生界)等 渤中34区(浅、中层目标):BZ34-2北、BZ34-4、BZ34-6等 开辟新区秦南区秦南凸起区:QHD21-2、QHD22-2(浅层)秦南西洼构造带(浅中深层兼探):QHD26-2、QHD26-4辽东中段(Ed、Es):JZ32-2、JZ32-3、JZ27-6(评价)辽西西斜坡(Ed、Es):SZ29-3、SZ34-2渤东凹陷东斜坡(浅中深NmL、Ed、Es):LD29-2、LD34-2(若2005年11/19

20、合作区退出和11/05合作区部分退出)渤中22构造带(浅、深,NmL、Ed、Es、潜山 ):BZ21-1、BZ22-3秦南区辽东中段石南带辽西西斜坡渤中34歧南带渤东斜坡区新港构造带渤中22构造带为开拓新区、新领域的勘探区带为在已知油田附近的勘探区带2005-2006年自营区有利区带勘探计划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19、2005-2006年勘探思路历年勘探工作量与成果对比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自营3D: 1500 平方千米/年合作3D: 400 平方千米/年2003-2006年地震工作量计划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1500 km

21、3000 km3000 km近3年自营区的二维地震采集计划(共8500 km)1000 km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2003-2006年探井工作量计划自营探井:1527 口/年合作探井: 1012 口/年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BZ3-1600JZ25-1S430JZ17-2600JZ28-1800 QHD34-35800 BZ6-1200JZ20-2300200 近3年自营区的三维地震采集计划(共约4500 km2)(注:只考虑满覆盖次数的面积)200 PL3-1300QHD26-2400QHD21-2600BZ22400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预探

22、井2-3口预探井1-2口评价井2-3口预探井2-3口渤东带渤中凹陷辽东带石南带辽西低凸起带2004年自营区有利目标勘探计划预探井1-2口评价井2-3口预探井1-2口评价井2-3口渤中34为开拓新区、新领域的勘探区带为在已知油田附近的勘探区带计划:在6-8个构造上钻10-18口井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2005-2006年自营区有利目标勘探计划预探井2-3口预探和评价井4-6口秦南区辽东中段石南带辽西西斜坡预探井1-2口评价井1-2口预探井1-2口评价井2-3口渤中34预探井1-2口预探和评价井3-6口歧南带渤东斜坡区预探井1-2口新港构造带预探井1-2口渤中22构造带预探井1-2

23、口为开拓新区、新领域的勘探区带为在已知油田附近的勘探区带计划:在12-16个构造上钻22-38口井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0、勘探工作量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1、勘探投资一、渤海基本情况 22、远景预测 (1) 4个合作区再发现8亿吨 (2) 4个自营区再发现7亿吨 (3) 浅层构造预测: 浅层构造共136个,已钻71个,未钻65个,有利构造34个。 23、已建成投产油田9个:总井数410口,目前采油井375口,日产原油22355吨。 (1)CBa、b,(2)JZ20-2,(3)JZ9-3,(4)SZ36-1,(5)BZ34-2/4,(6)QK18-1,(7)QK17-2,(8)QK17-3

24、,(9)QHD32-6一、渤海基本情况 24、渤海历年原油生产情况统计表一、渤海基本情况 25、今后几年产量预测一、渤海基本情况 26、待开发油气田: (1)待开发气田1个: BZ29-4 (2) 待开发油田9个: BZ25-1, QK18-2, CFD12-1, CFD11-1, LD32-2, LD27-2, PL19-3, PL25-6, PL9-1一、渤海基本情况 27、今后几年主要工作量预测1.前期评价:LD4-2/5-2/10-1、NB35-2、JZ20-2N JZ21-1、BZ34-1S、JZ25-1S2.调整方案: QK17-2、JZ20-23.老油田随钻:SZ36-1、CB4

25、.新油田ODP实施:BZ25-1、QK18-2、BZ28-1 BZ26-25.合作油田跟踪:PL19-3一期、CFD11-1/11-2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 2003年下半年工作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1)前期研究、开发井设计及随钻分析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2)钻井工作量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3)工程工作量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4)投资

26、计划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备注:QHD32-6油田:47.6%,75.5%,BZ25-1油田:83.8%,PL19-3油田:39.1%,CFD:51%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

27、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5)产量情况统计天津分公司新油田总投资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6)新油田投资情况统计一、渤海地质情况介绍 28、开发情况介绍 II) 2004-2006年开发规划 7)自营油田桶油操作费统计二、渤海的地质地貌二、渤海的地质地貌 渤海位于华北盆地东部,华北盆地在

28、太古代至早元古代为变质基底形成及固结演化时期,岩性主要为混合岩、花岗岩系。 中、晚元古代是地台南北边缘裂陷带活动期,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 古生代开始进入地台演化时期,由于洋壳在地台南北两侧的俯冲、挤压,造成地台的升降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隆起和拗陷带,沉积了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碳酸盐岩和煤系的红色碎屑岩系。 二、渤海的地质地貌 中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北西向俯冲,本区处于左旋剪切应力场,改变了前期以东西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出现了北东-北北东向的构造,发育了陆相含煤红色碎屑岩及火山岩系。进入新生代,华北盆地相对稳定沉降,渤海成为盆地沉降中心,发育了陆相含油岩系及第四系海陆过渡淤泥、

29、粉沙和砾。 早第三纪早期(古新世-始新世早期)渤海发育了范围小,彼此分割的单断沉积凹陷(湖泊)。中晚期(始新世-渐新世)本区拉张断陷加剧,改变了早期那种分割的局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湖盆。二、渤海的地质地貌 这一时期湖盆深,水域面积大,长时间沉陷,形成了两套以深水沉积为主的暗色泥岩沉积,后来成为主力生油岩系(沙三、东下);湖盆周边的外围水系和湖盆内古岛水流作用的不断建造,形成了大量的水下扇、扇三角洲、三角洲、浊积体和少量冲积扇。这些沉积体后来成为主要的储油岩。 晚第三纪,喜山运动使地壳抬升并遭受剥蚀夷平,渤海结束了以早第三纪湖相沉积为主的历史,开始了以河流相为主的发展过程。广布的河流相砂岩成为众多

30、渤海浅层大中型油藏的主力储集体。 第四纪时,渤海继承了第三纪时的构造格局,全区普遍沉降,海水侵入,形成目前的陆表海。二、渤海的地质地貌 1、按地理特点可将渤海分为五部分: (1)辽东湾、(2)渤海湾、(3)莱州湾、(4)渤海中部、(5)渤海海峡。 渤海的海底比较平坦,底质多为黏土、粉沙,水体从沿岸逐渐向中央变深,其等深线基本平行于海岸线。 辽东湾南半部较深,可达32米,在湾口的东侧有辽东浅滩,由6条水下沙脊自东向西排列,水深15米左右,可认为是古辽河三角洲与现代潮流三角洲的综合体。渤海西部北侧水体较深,等深线密集,坡度大,最深29米;南侧较浅,等深线分布均匀。莱州湾的西侧等深线较密,坡度较大;

31、东侧坡度比较小。渤海中部十分平坦,大部分地区水深界于20至25米之间。渤海海峡地形十分复杂,岛屿呈链状,水深变化很大,最深达60米,是进出渤海的主要航道;而南部庙岛水道较浅,仅30米左右。二、渤海的地质地貌 渤海海岸可分为淤泥海岸、三角洲海岸和基岩海岸。 淤泥海岸位于低平的平原地区,由巨厚的粉沙或淤泥组成,海岸线比较平直、单调,岸上地形平坦,有的地方多沙洲、浅滩,水浅、潮间带宽,岛屿稀少,缺少天然良港。淤泥海岸主要分布在辽东湾、莱州湾和渤海西部。 三角洲海岸主要分布在几条大河入海处,海岸呈扇形,如黄河三角洲海岸、六股河三角洲海岸和滦河三角洲海岸。特点与淤泥海岸相似,缺少天然良港。 基岩海岸地势

32、险峻,岸线曲折,坡陡水深,岛屿众多,多天然良港。如大连、旅顺、老铁山角至盖县一带;小凌河口至秦皇岛一段;山东掖县虎头岩及其以东地区皆为基岩海岸。二、渤海的地质地貌二、渤海的地质地貌2、海底沉积类型 (1) 按粒级分为由砾石至粘土七种类型: 类 型1234567砾石中-粗砂细砂粗粉砂细粉砂质软泥粉砂质粘土软泥粘土质软泥粒级(mm)10.250.10.050.010.01 占50%-70%80 亿吨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2、储集层 渤海储层分布柱状图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2、储集层 主要钻遇: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火山岩、第三系砂岩和陆屑碳酸盐

33、岩、下元古界的混合岩、花岗岩。 (1)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 自下而上-5套含油层系 府君山馒头组白云岩 张夏组鲕状灰岩 长山-凤山组泥晶条带状灰岩 冶里-亮甲山组灰岩及白云岩 马家沟泥晶-粉晶白云岩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2、储集层 (2) 储集空间裂缝:构造缝、节理缝、晶间缝及溶蚀缝,少量收缩缝和缝合线。溶洞晶间孔与粒间孔复合孔缝(3) 储集特点5个储集岩系均获得高产油气流较好的储集层段多位于不整合面之下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裂缝型及裂缝-孔隙型。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成岩后生作用储集性能极不均匀是孔隙-裂缝型储集层的特点。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34、2、储集层 (4) 中生界火山岩 含油岩性:安山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质火山熔岩为主,凝灰岩次之。高阻,负SP异常。 储集空间:次生孔隙、原生-次生孔隙。裂缝既是储集空间,又是运移通道。 储集层特征:孔隙度较高4.6-22.8%,渗透率较低。油层递减快,采油指数低。 非均质性强,含油极不均匀。(5) 第三系砂岩 孔隙度大,10-30%。与粒度、泥质含量(陆源及自生粘土矿物) 、碳酸盐含 量及砂岩埋藏深度有关。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2、储集层 (6) 沙河街组陆屑-碳酸盐岩储集层 沙一及部分沙二段发育一套以灰岩、白云岩、粒屑灰岩、钙质页岩、油页岩 为主的“特殊岩性段

35、”。海域有三种类型的剖面:第一类:钙质页岩、砂岩及薄层碳酸盐岩间互剖面,13B5-1,渤中10井。第二类:陆屑-碳酸盐岩剖面,渤中6井、JZ20-2-1。第三类:以砂、泥岩为主夹碳酸盐岩的剖面,BZ34-3-1。(7) 前寒武系花岗岩、变质岩 CFD1-6井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3、盖层: 下第三系的泥质岩、中生界的泥岩夹层,及上古生界的泥页岩均可以做为 古潜山油气藏的盖层。 Es3的泥岩:好生油岩,也是区域性好盖层; Es2中上部的泥岩段及砂砾岩中的泥岩夹层可作盖层,分布局限。 Es1“特殊岩性”段为沙河街组生油层之一,也可作盖层,分布广,厚度稳定。 Edl:厚层暗

36、色泥岩为较好生油岩,也是好的区域性盖层。 Edu泥岩夹层为局部盖层。 Ng缺少盖层,南部海域盖层条件较好。 Nm砂泥互层,较好盖层条件。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4、生储盖组合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4、生储盖组合 沙河街组和东下段两套生油层与8套储集层组成8套生储盖组合。 (1) 下第三系生油、 盖油,前第三系储油,形成“新生古储”的古潜山油 藏 。下元古变质岩储油以JZ20-2-4井为代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油以BZ28-1 428东、427含油构造为代表;428西含油构造的储油层为中生界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该组合中,下古生界的页岩、泥灰岩、

37、致密碳酸盐岩及中生界泥岩也可以起盖层作用。 (2)沙三段自生自储,沙河街组为盖层的组合。海17井,BZ34-2。 (3)沙三段生油,沙二段储油,沙二-沙一段为盖层。海4井(QK17-3)油田。 四、渤海海域生油岩、储集岩、盖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4、生储盖组合 (4)沙河街组生油,沙一段储油,沙一段或东下段盖层。BZ28-1-3。 (5)沙河街组、东下段生油,东下段储油,东营组盖层组合。新渤中12井,BZ34-2-1井。 (6)沙河街组、东下段生油,东上段储油并盖油。埕北油田。 (7)下第三系生油,馆陶组储油,上第三系盖层组合。垦东1井,BZ34-3-1井。 (8)下第三系生油,明下段储油并盖油组

38、合。QHD32-6,海4油田上第三系油藏。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1、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分类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1、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分类 (1)盆地:油气形成与聚集的独立构造单元。 (2)隆起:盆地内的一级正向构造单元。自第三纪以来,尤其在早第三纪一直处 于相对上升状态,凸起占优势。 (3)坳陷: 盆地内的一级负向构造单元。第三纪以来处于相对下降的地区。新生 界厚3000-10000米。 (4)凸起:二级正向构造单元,分割凹陷和控制下第三系沉积。在地质发展时期 中处于相对上升状态。下第三系缺失或甚薄,缺失下第三系的称为凸起,有一定下第

39、三系厚度的称低凸起。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1、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分类 (5)凹陷:二级负向构造单元,第三纪以来处于相对下降的地区。在较大的凹陷 内,往往存在若干个沉降中心称为凹陷。 (6)复式圈闭带:为亚二级构造。是在凸起上或凹陷内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局部构造或地层圈闭组成的圈闭带或圈闭群。凸起上常有潜山构造和披覆背斜,凹陷内常处于两个洼陷之间,位于中央的多为背斜带,位于凹陷陡坡一侧的多为鼻状或断阶构造带,位于凹陷陡坡一侧的多为滚动背斜带或断阶带。 (7)局部构造:即三级构造。由于地层变形或位移而形成的地质体。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0、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1)黄骅坳陷:自北向南包括北塘凹陷、新港低凸起、歧口凹陷、南堡凹陷,面积6500平方公里,NNE走向。 (2)埕宁隆起:包括埕子口凸起、埕北凹陷、埕北低凸起、沙垒田凸起,面积6000平方公里,NNE走向。 沙垒田凸起大部分是前长城系的变质岩,只在东北部有小规模的灰岩残丘。 埕北低凸起的东端有小面积的灰岩,其他地区均为中生代火山碎屑岩、火山 岩分布。 (3)济阳坳陷:济阳坳陷海域面积10000平方公里,包括黄河口凹陷、垦东凸起、莱洲湾凹 陷、羊角沟凹陷、及潍北凸起。具有以下特征: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

41、a)、凸起与凹陷近东西向排列;被NNE向断裂带分成若干段或块,有“南北成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如:黄河口凹陷及渤南凸起均被分为西、中、东三段;垦东凸起南部的凹陷也被分为羊角沟凹陷与莱洲湾凹陷。 (b)、凸起呈南陡北缓的楔状,凹陷呈北陡南缓的箕状。凹陷深达6-7000m, 各层发育全,且向南减少。 (c)、圈闭迭合成带,并围绕凹陷(或洼陷)成圈闭环。如围绕黄河口西部、中 部和莱洲湾凹陷有三类圈闭环:外环-潜山和披覆背斜圈闭;中环-滚动背斜、冲 积扇圈闭;内环-水下三角洲、前积扇、浊积扇等。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4)渤中坳陷:面积2

42、0000平方公里,占海域有效勘探面积的1/3。自西向东,走向由EW向 转为NE向、NNE向,呈向南凸出的弧形构造,坳陷中凸起与凹陷相间弧形排列。 (a)、渤中凹陷:占坳陷面积的1/2,第三系沉积厚度6000-10000米,有东西两个 洼陷,为渤海沉降和沉积中心。 (b)渤东凹陷:西陡东缓,NNE向,为箕状凹陷,面积2340平方公里,深约7公里为一晚期快速沉降的凹陷。 (c)、秦南凹陷:为南陡北缓的箕状凹陷,深约8-9公里,长期稳定沉降凹陷。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4)渤中坳陷: (d)、石臼坨凸起:西高东低,渤中10井以西为南陡北缓的

43、楔状凸起,在花岗岩、 灰岩的基岩以上覆盖了2000米的上第三系。其基底结构为向北倾的单斜,自南而 北为花岗岩、古生代碳酸盐岩、砂泥岩、及中生代火山岩等。渤中10井东部,潜山上覆盖了较厚的下第三系地层,均属低潜山型,基底为中生界火山岩和古生界灰岩等。该凸起上在寒武奥陶系侏罗系东营组及上第三系中发现了油气流。如428西油田。 (e)、渤东低凸起:界于渤中凹陷和渤东凹陷之间的垒状潜山带。基底为灰岩和Mz的火山岩。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4)渤中坳陷: (f)、渤南凸起:规模最大的楔状凸起,面积2140平方公里。凸起自西向东倾伏,并被NNE向

44、断裂分为三个台阶,形成了西、中、东三个潜山。西潜山变质岩为主,中潜山以碳酸盐岩为主,东部未知。中潜山BZ28-1获工业油流。 (5) 下辽河坳陷面积13000平方公里,长200公里,宽70公里,条带状。坳陷内箕状凹陷与楔状凸起相间排列,自西至东:辽西凹陷、辽西低凸起、辽中凹陷、辽东凸起、辽东凹陷;具明显的分段性,构成了“东西成带、南北分块”的构造格局,特征如下: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坳陷南浅、北深,凸起往北降低、凹陷往北加深。 分段性:凹陷分成若干个左列的洼陷,凸起由若干个右列的潜山所组成。 构造演化与沉积发育有:断陷-充填、断坳-

45、超覆、坳陷-披盖三阶段。 基底断块是凹陷、凸起和圈闭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 东西向构造是控制基岩分布的主要因素:北纬40度以南与辽东复州坳陷相连, 有中上元古界和下古生界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分布;40度以北与山海关-营口隆起相接,基岩以前长城系和中生代火山岩为主。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3、渤海构造单元的划分 一级构造单元:5个:(1) 黄骅坳陷 6520 Km2(2) 埕宁隆起 5860 Km2(3) 济阳坳陷 10470 Km2(4) 渤中坳陷 19800 Km2(5) 辽河坳陷 12850 Km2二级构造单元:凸起13个,凹陷15个。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46、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二级构造单元:凸起13个,凹陷15个。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13个凸起15个凹陷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渤海各主要构造单元特征: 发现各类构造266个,构造总面积3173平方公里,其中: 5平方公里 105个, 面积343平方公里 5-14平方公里 95个, 面积823平方公里 15-30平方公里 42个,面积869平方公里 30平方公里 24个 , 面积1138平方公里 一级构造:5个,总面积55500平方公里; 二级正向构造:13个,面积18550 平方公里; 二级负向构造:

47、15个,面积36950 平方公里; 亚二级构造:266个,构造面积3200平方公里,占海域有效勘探面积的6%。这些复式圈闭构成50个复式圈闭带; 局部构造:482个,总面积5500 平方公里。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3、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1) 从构造分区状况看,有“东西成带、南北分快”的构造格局。 (2) 构造演化有断陷-断坳-坳陷三个阶段,相应的沉积发育有充填-超覆-披盖三个过程; (3) 构造演化与沉积发育有自西向东迂移之势。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的构造活动性强、沉积时代新。 (4) 基底断块活动是渤海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 (5) 刚性基底与地幔隆起的拉张作用是断

48、块活动和盆地快速下陷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3、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3、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 (1) 圈闭分类(按形态-成因分类):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2) 各圈闭定义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 (2) 各圈闭定义 (a)、背斜圈闭 披覆背斜:在古潜山基础上因上覆地层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圈闭,其构造幅度 自下而上逐渐减少而消失。具有面积大、幅度小、断层少

49、、构造简单的特点。如CFD 18-2、BZ13-1等。埕北油田及KL2-1(垦东1井)均获得工业性油流。 滚动背斜:又称逆牵引背斜。发育在同生地层下降盘,是同生断层的伴生构造。多短轴状,构造走向与断层走向一致。如:QK17-3等。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2) 各圈闭定义 (a)、背斜圈闭 断裂背斜:在以剪张应力作用为主的背景下派生的局部压应力形成的背斜构造,其顶部或侧翼常常被地层切割形成断裂背斜。 “浅层挤压背斜”:指发育在上第三系的“表皮褶皱”。主要出现在上第三系沉积最厚的渤中、渤南地区。 在垂向上具有上陡下缓的特点,在Nm最明显,Ng减弱至下第三

50、系消失呈花状结构。(b)、断裂圈闭 断鼻(或半背斜):指地层向三个方向下倾,另一方向为断层封堵的圈闭。构造 轴与断层走向垂直者称“断鼻”,平行者称“半背斜”。如:BZ22-1,QK10-1。 断块:是单斜地层与上倾方向的弧形断层或两条相交的“人”字型断层形成的 圈闭。它取决于断层两侧对接的岩性条件。如:QK6-2、PL7-3。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2) 各圈闭定义 (c)、地层圈闭 地层超覆:是在水进环境,沉积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的地层圈闭。一般分布在斜坡 上及低凸起 的围斜部分,盖层好。 透镜体 扇体 (d)、混合圈闭 上倾尖灭: 如CFD13-1。 地层-遮挡

51、地层-不整合:是下第三系遭受剥蚀后残留的上倾地层与不整合面组 成的圈闭。一般出现在盆地或凸起边缘地带。如:LD8-1。 (超覆不整合:由地层剥蚀线或超覆线与地层组成的圈闭。超覆和不整合两种) 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 (2) 各圈闭定义 (e)、潜山圈闭 潜山:低潜山是指潜山顶部被下第三系覆盖,侧翼被断层或断剥面封堵的圈闭。 潜山的储集性能是关键。潜山圈闭在海上有120个,比较发育。如渤中BZ28-1、428、 427。高潜山是缺失下第三系的潜山,上第三系一般较粗,盖层较差。如CFD11-2。 (f)、断块山圈闭 断块山:指断裂切割基底斜坡鼻状构造而成

52、的油气圈闭,原先基底并不存在山头。 10种圈闭中,以披覆背斜、滚动背斜、断裂背斜、低潜山四种最重要。海上含油构造圈闭都属于构造-岩性、构造-地层的复合圈闭。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 (3) 圈闭分布 (a)、个数: 黄骅坳陷黄骅坳陷黄骅坳陷黄骅坳陷黄骅坳陷563532236123 (b)、类型:构造与潜山两种。低潜山最多,其次断鼻(半背斜)。 (c)、面积:潜山和断鼻最大,低潜山1441平方公里,断鼻710平方公里,两者之 和超过总面积的50%。单个圈闭小于15平方公里的构造的占总数的3/4。 (d)、埋深:多数2000-3500米,其次小于2000米

53、。 (e)、圈闭的主要层位: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和潜山。五、渤海海域构造单元划分、 圈闭类型及断层展布特征 4、圈闭类型: (4)复式圈闭带复式圈闭的形式(图:复式圈闭形式图)潜山型斜坡型底辟型中央背斜型(5)断层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1、渤海油气藏形成条件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2、渤海各种类型油气藏富集条件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2、渤海各种类型油气藏富集条件 3、渤海油气藏类型(1) 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块油气藏(2) 潜山油气藏:包括中生界、古生界、前寒武各类潜山油气藏(3) 地层岩性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泥岩裂隙油气藏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

54、四种模式 渤海海域油气藏形成模式图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渤海海域油气藏形成模式图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1) 潜山油气藏(BZ28-1,428西,JZ20-2) 类 型 下生上储(E3du-N)背斜油气藏自生自储(E3s-E3dl)断鼻(块)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新生古储(AnE)潜山油气藏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1) 潜山油气藏(BZ28-1,428西,JZ20-2)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1) 潜山油气藏(BZ28-1,428西,JZ20-2)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

55、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1) 潜山油气藏(BZ28-1,428西,JZ20-2)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1) 潜山油气藏(BZ28-1,428西,JZ20-2) 三种形态:块状,层状,不规则状。 JZ20-2:混合花岗岩,不规则状。 BZ28-1:碳酸盐岩和花岗岩。层状和块状。 428西:J火山岩潜山,安山角砾岩和安山岩次生孔隙和裂缝含油。地层-古地貌控制。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2) 背斜油气藏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2) 背斜油气藏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2) 背斜油气藏 三

56、种形式:披覆背斜、滚动背斜、挤压背斜。 披覆背斜油气藏:埕北油田等 滚动背斜:QK17-2、QK17-3 挤压背斜:BZ34-2 Es2-3段、 Ed、Ng 、Nm油气藏。 埕北油田东营组油层构造图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2) 背斜油气藏 埕北油田油层剖面图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埕北-B-42井油层柱状图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2) 背斜油气藏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海1井T2构造图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3) 断块油气藏 (4)构造-岩性油气藏 六、渤海油气藏类型简介 海1井油藏剖面图4、油气藏类型的四种模式 (3) 断块油气藏 (4)构造-岩性油气藏

57、 海1井试油数据表七、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 I) 集束勘探 按照总公司2002年集束勘探方案的总体要求,2002年天津分公司集束探井7口,第一批3口,第二批4口。 集束勘探是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快好省的一条勘探道路,主要包括:集束部署,集束勘探,集束评价等三方面的内容,集束勘探可以加快勘探速度,缩短建井周期,节省投资。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集束部署: 着眼于一个领域或区带,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的局部构造集中部署,以求解剖这一领域或区带,达到某一确定的地质目的。 2、集束预探: 基于不漏掉任何一个有经济性油气藏的出发点,简化初探井钻井过程的取资料作业不和测试作业,加强完钻过程中的测井,以显

58、著提高初探井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初探井的费用。 七、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 3、集束评价: 一旦有所发现。根据地下情况,优选最有意义的发现,迅速形成一个完整的评价方案,一次组织实施,缩短评价周期和整个勘探周期,如有商业性,使开发项目尽快实施。其具体作法是: (1)不进行钻井取心,不下油层套管, 不测试,不保留井口。 (2)加强录井、测井工作, 尽可能采用最新录井、测井技术。 (3)在确保不漏掉经济性油田的前提下, 有效简化钻井程序,若条件允许尽量采用小井眼钻井。 (4)钻井液的使用要保护好油层,不对环境造成污染,满足优快钻井。 搞清各区块构造是否落实;有无油气显示;搞清储量规模,有无经济效益。 七、

59、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 3、集束评价 集束勘探理念现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目前认为集束勘探做法有三大好处: (a)、在发挥老的石油传统与适应现实的市场经济条件之间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 (b)、在加大勘探工作量与有效控制成本之间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 (c)、在协调不同专业之间、充分发挥各专业特长和优势、避免矛盾共同凝聚到效益为中心上找到了较好的结合点。七、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 II) 价值勘探 1、什么叫“价值勘探”? 要把海洋石油勘探从研究型的、地质调查型的逐渐转变成经营型的勘探。经营什么?经营价值。我们现在的勘探更多关注的是实物,是油和气,较少关注的是价值。有实物不就有价值吗?和外国人合作以来,常听

60、他们说“经济基底”,看他们定井位,都不在高点,而在能控制一定储量规模的位置。这表明他们追求的不仅是见油见气见实物,而是这口井打下去能不能发现开发有效益的储量,能为公司创造多少价值。所以实物和价值并不总是相关的,找出油、找出气,甚至采出油、采出气都不一定有价值。因此,有必要把我们的勘探理念在已有进步的基础上再往前推一步,推进到追求价值的理念上来。这是一种与计划经济时截然不同的以价值为取向的勘探。七、集束勘探与价值勘探 II) 价值勘探 2、如何实施“价值勘探”? 以价值为取向的勘探要求在勘探流程的每一个节点,大到领域的确定、矿区取舍、目标与井位的选定,小到现场是否做取样、井壁取芯等,都要以能否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